從小到大,經常會聽到勤儉節約這個詞,眾所周知,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在經濟落後的過去,還是在快速發展的現在,我們都一直謹記,並且傳承這個優良傳統。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因為收入的增加而鋪張浪費,仍然堅持勤儉節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一次性東西;在飲食上,前一天吃不完的飯菜會留到第二天吃等等。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隔夜的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對身體有沒有不利影響呢?接下來,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隔夜的水還能喝嗎?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喜歡一次性接滿滿的一杯水,但是一次又喝不完,倒了吧,覺得挺可惜的,喝了吧,又喝不下,通常都會留下放到第二天喝。但是,隔夜的水喝了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首先注意不要喝生水,要把水燒開之後再喝,因為生水裡含有大量細菌,對身體本來就是不利的。現在應該家家都有飲水機,每天早上起床,有些人太懶的話也不想燒熱水,會拿起杯子隨手就喝了,那麼昨天剩下的水還能不能喝呢?
如果杯子密封嚴實,基本上不會有細菌滋生,更不會有灰塵進入,隔夜的水還是很安全的,對身體沒有影響,可以正常飲用。如果放置不當,蓋子敞開,建議還是少喝為好。
隔夜的茶到底能不能喝?
說起來喝茶,我們都會想起來父母那輩他們愛喝茶的還是很多的,有時候白天泡一杯茶,不能保證一次性能喝完,尤其是泡那些名貴的茶,一次性沒喝完,倒了挺可惜的,但是第二天喝吧,又擔心會產生亞硝酸鹽,對身體有害。
在這裡建議大家,隔夜的茶最好倒掉,第一口感不好,沒有了醇香的味道;第二茶水中含有的維生素、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如果長時間放置,營養價值會大打折扣;第三茶水中的其它礦物質會成為細菌滋生的養分,加速茶水的變質,飲用後對身體有害。
隔夜的菜到底能不能吃?
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剛開始做飯的時候往往把握不好量,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剩飯剩菜,大多數人為了節儉不願意扔掉。
今天,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這2種隔夜的剩菜不要吃!
一是涼拌的菜,因為它不經過加熱,其中的細菌不易被殺死,吃完之後容易導致腹瀉,引起腸胃不適。
二是綠葉蔬菜,綠葉菜亞硝酸鹽含量高,而且最有價值的營養和維生素都已流失。
那隔夜的菜怎樣吃才是最好的?通過冷藏保存和適當的加熱處理,是完全可以放心吃的。只需等待剩菜徹底涼透,放進乾淨的盒子裡儲存,最好是附上一層保鮮膜,然後立即放進冰箱,會更好地抑制細菌的滋生。另外,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隔夜菜,最好重新進行高溫加工,這樣才能有效殺菌,使我們吃到安心的飯菜。
如果對飯菜的口感比較挑剔,以下有幾個加熱小建議:
1.肉類的飯菜最好加熱十分鐘以上,或者是微波爐加熱一分鐘以上,一定要保證加熱均勻。
2.蟹蝦魚等海鮮類的加熱時可以適當放入蔥,姜,蒜等佐料,不僅可以提鮮,還可以殺菌,一舉兩得。
3.饅頭,米飯等食物,因為涼了之後嚴重影響口感,可以把米飯做成粥當作早飯,饅頭可以切成塊,然後加入雞蛋翻炒,又變成了一道新的菜。
相信你們看了這些,也已經明白了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那你們都吃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