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飲食!簡單兩菜一湯原則!記住鍾南山說的不要吃太飽!

2020-12-27 iLIVING起居式

今天好想吃點肉!我特別想吃水果,酸酸甜甜,每個人都會經常有這樣的衝動!

這種衝動就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我需要能量!我需要豐富的營養!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飲食結構框死,要根據身體的狀態選擇自己想吃的東西!

因為你想吃的東西就是身體想要的東西。

如果是體力工作就要多攝取蛋白質;如果是腦力工作者就要多攝取糖分;壓力大的時候補充維生素、鈣質和礦物質。

疫情逐漸好轉,大家是不是想趕緊出來大快朵頤一下!

不過凡事要有度,善待自己,對吃也要有克制態度。就像鍾南山說的,不要吃太飽!節制克制最重要。

現在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抑或歐洲,顯然已經進入了食物過度飽和的時代。我們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相同的食材,還有各種餐館、冷飲店、熟食店任我們挑選。其實,我們只吃必要的東西才是最健康的活法。五穀雜糧,時令蔬果,豬牛羊,家禽蛋,簡簡單單最健康。

應季食材和本地食材是不僅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極高的營養價值,還經濟實惠!索所以它們是最好的,當然它們也有各有各的功效。春天的蔬菜具有生命力,能幫助人體排出廢物,生成新的細胞。

飲食遵循簡單的原則,不要過度烹飪,給大家的飲食建議,有條件在家煮飯的,建議晚餐實行兩菜一湯就夠了。

菜就是指的主菜+配菜,魚肉為主菜,蔬菜、豆類、根莖類為配菜,兩者結合,才會營養均衡。

湯,建議每餐都要有,簡單的番茄蛋花湯,紫菜湯,骨頭湯,湯麵等等,不僅增加食慾,還潤喉,飯菜更好下咽。湯湯水水的食物適合減肥期間的你,也能增加飽腹感。

關於主食,米飯、麵食或根莖類蔬菜都可以當主食。

相關焦點

  • 84歲鍾南山神採奕奕,公開2個飲食原則,他的習慣值得大家學習
    在去年的「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鍾南山院士分享了自己的飲食與健康的經驗,還曬出了早餐圖片——兩顆橙子、一碗紅豆粥、一塊加了奶酪的麵包、雞蛋、牛奶麥片。「一般人都吃不了這麼多的早餐,但我是把這些食物都吃完的」鍾南山說。他說早餐特別重要,一定要吃好,遵從「早好午飽晚少」的原則,這樣的飲食習慣更利於身體健康。
  • 鍾南山公開健康長壽原則,三餐這樣吃,每天有精神,看你吃對了嗎
    鍾南山公開健康長壽原則,三餐這樣吃,每天有精神,看你吃對了嗎?鍾南山,是一位84歲的院士,如果他不說他的真實年齡,估計你也看不出來吧,比起50歲的老人,精力還要充沛,看上去精神飽滿,這令很多網友好奇,這般年輕,是怎樣做到的?
  • 再談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風靡日本島國,一陣風也颳了過來,也成為我們一些人追崇的生活方式。這的確是件好事,全面理解並踐行好極簡主義,具有其現實意義。我意為極簡主義是一種行動原則,而不是掛在口頭上的口號。所以,一是要做到原則心中留,踐行行動中。
  • 一張圖片的背後-極簡主義
    不太想添新東西了,但是看到一雙想買的鞋,不買不開心遵循「買一件,扔一件」原則,從結果來說,不增加物件的數量。這些思想,都指向了「極簡主義」。最開始,我只是一個喜歡極簡主義設計風格的人,但慢慢接觸之後,開始認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極簡主義主要包含7個方面:欲望極簡,精神極簡,物質極簡,信息極簡,表達極簡,工作極簡,生活極簡。前面提的日劇和書籍主要講的是物質極簡。
  • 小兩口的極簡午餐,簡單兩菜一湯,卻充滿儀式感!網友:羨慕哦!
    小兩口的極簡午餐,簡單兩菜一湯,卻充滿儀式感!網友:羨慕哦!現在我們的生活節奏都在講究效率,學習要效率,工作要效率,就連吃飯是越節省時間越好。而這次我和媳婦就特意在家做了一次極簡午餐和大家分享,因為是兩人吃,所以也就一切從簡。很多網友看到之後都說,雖然只有兩菜一湯,可是用心滿滿,十分羨慕哦。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常吃外賣是很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得不點外賣。
  • 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秘訣
    早餐吃這麼多,所以我每天的精神都很好。」 「多數國人的飲食習慣都是早餐吃很少,中午也馬馬虎虎應付,晚上就吃大餐或是應酬、宴會等。實際上晚上吃得多,對消化及身體健康都不好。」鍾南山指出,中午他吃得也多一些,攝入熱量佔全天的40%,以肉、魚、禽、蛋、豆類為主;晚餐一般吃得少,攝入熱量佔全天的30%就夠了,以穀類食物為主。
  • 這道菜做出後,少油鹽又營養,基本上符合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
    縱觀中華飲食文化,從50多萬年前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開始,中國人民就開始了飲食文化的演變歷史,但無論怎麼演變,保持食物原有的品質是基礎,不破壞營養是關鍵,吃的美味健康又有營養是核心。那麼,鍾南山院士的飲食原則公開後,少油少鹽,清淡營養,符合飲食健康標準,也和中國飲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密不可分,食材新鮮,烹飪過程中保持原滋原味,才是最美的味道。
  • 極簡主義是什麼?這幾點應該牢記!
    極簡主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但它究竟意味著什麼?根據不同人的觀點,極簡主義可以涉及許多不同的事物。例如,人們開始喜歡建造小而美的房子,這是由一種嚮往簡單生活的想法驅動導致的。這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反思他們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方面都可以減少混亂。
  • 跟著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原則,炒了這菜,少油無鹽,果然好吃
    此次疫情的爆發,讓我們記住了一位比明星還要紅火的人物,他就是抗疫專家鍾南山院士;17年前,奮戰在非典的最前線,而2019年末,他再次出山,抗起重任;84歲高齡的鐘老,身體健碩,思維敏捷,神採奕奕,精力充沛,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古稀老者,面相看上去,頂多60多歲,很多人都特別好奇,鍾老身體硬朗健康的秘籍是什麼?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商品少的生活方式是目前許多人追求的極簡主義生活。美國人喬舒亞是「成為極簡主義者」網站的創建者和編輯。這個網站激發了數百萬人的靈感,讓他們擁有更少的物品和更豐富的人生。喬舒亞從他開始倡導極簡主義生活,一種整理車庫的體驗。容納兩輛車左右搖擺:箱子堆起來,幾輛自行車放在牆邊。有花園水管用來澆水。有耙子、鏟子和掃帚。
  • 極簡主義人生-my「斷舍離」
    要真正過上極簡主義的生活,我們需要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極簡主義:帶領慢生活,慢慢地發現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不要做無效的社會交往,不要做無用的交流,學會把時間的寶貴留給家人。學會拒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額外的「必須項」。
  • 跟著鍾南山的飲食秘訣,第一次炒這菜,婆婆說多吃清淡菜更健康
    跟著鍾南山的飲食秘訣,第一次炒這菜,婆婆說多吃清淡菜更健康最近因為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公開,粵菜的少油少鹽、搭配精緻、清淡營養符合健康飲食的標準,也成了大家一致追捧的菜式。以前別人都說廣東人會吃,連簡單家常小炒都能炒出上檔次的感覺來,我還一直不服氣呢!為了全家人的飲食健康,這幾天我也開始跟著鍾老的飲食標準原則,在炒家常菜上,儘量少鹽少油,本以為家人吃慣了重口味的家常菜再吃清淡的菜餚會很難下飯。誰知今天學著飯店裡的粵式菜餚用荷蘭豆炒了一盤荸薺,家人卻說這樣清淡的菜以後要多做點兒,婆婆也說這樣吃其實很健康。
  • 84歲鍾南山老當益壯,透露最愛吃的菜是它,蒸一蒸就好,簡單營養
    84歲鍾南山老當益壯,透露最愛吃的菜是它,蒸一蒸就好,簡單營養。經過這次疫情,大家都開始對自己的健康重視了起來,因為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能讓自己擁有很強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 極簡主義設計特徵與表現
    極簡主義風格的平面設計則將對稱作為主要的構成原則。對稱構圖具有穩定、平衡的特點,與極簡主義追求的冷靜、有序的視覺效果相吻合。對稱構圖原先常用於建築、雕塑、產品等實體設計,近年來也被平面設計所採用。在採用對稱構圖的同時,設計師利用系列化手法進行創作,刪去多餘的細節從而強調作品的整體性、統一性,使信息傳達更清晰準確。
  • 極簡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極簡主義會流行?
    極簡主義貌似最近幾年非常流行,可謂是萬金油,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消費極簡主義、思想極簡主義、設計極簡主義等等。但究竟什麼是極簡主義,很多人反而是一頭霧水。當你在知網搜索「極簡主義」時,會發現「極簡主義」通常與設計有密切關係。
  • 如果極簡主義很難,那麼精簡主義,相對實用一些
    我是這麼解釋「精簡主義」的:精簡主義,簡單有效的生活哲學。簡單,就是生活本身;有效,是生活本質。精簡主義,用簡單的方法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不求完美,但求有效;不求複雜,但求簡單。一招能致人死地,就別用花拳繡腿了。
  • 「極簡主義」的家居應該是什麼樣子?
    觀察近十年的家裝發展,有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越來越全屋定製化,二是越來越現代,甚至極簡。極簡作為一種設計理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被提出,但在國內家裝市場,現代風格在最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而「極簡主義」概念的流行是先作為一種生活哲學而非家裝風格,人們出於對極簡的生活方式的追捧,開始關注極簡主義的家裝設計。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令人嚮往,與它的簡單關係最大。
  • 唐山:極簡主義的輕奢 | 來自一碗有靈魂的牛肉湯
    這簡直是一種極簡主義的輕奢啊!你要的精緻生活,就是這麼簡單!這,便是「嶽客牛肉湯」的「靈魂」!或許,在這種極簡主義的輕奢下,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一個極簡主義的輕食物語」!每一種美味,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個食客,都應該找到他的歸宿!
  • 鍾南山公開健康飲食原則,我教你雜糧新吃法,比白饅頭好吃
    鍾南山公開健康飲食原則,我教你雜糧新吃法,比白饅頭好吃鍾南山近日公開健康飲食原則,食不過飽要低鹽,多吃果蔬和雜糧,早餐吃好(食物多元化),午餐吃飽(高蛋白食物為主),晚餐要吃少(多吃穀物)。鍾南山先生表示,自己其實並不喜歡吃雜糧,不過為了身體健康還是要吃,他是把雜當「藥」吃。因為日常生活中吃的白米麵不具備雜糧的綜合營養元素。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攝入125g左右的雜糧,這對很多人來說都較難做到,畢竟粗糧的口感不如白米白面那麼好,不習慣吃雜糧也是正常的。鍾老說他把雜糧當「藥」吃,我想,他更多是強調雜糧對於健康的重要性。
  • 極簡主義才不只是扔東西,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真正實現極簡主義
    近幾年來,隨著《斷舍離》《極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推廣極簡主義的書籍在全世界風行,極簡主義成為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許多人心目中極簡主義的踐行似乎就意味著扔扔扔,要成為一個極簡主義者每天就要各種斷舍離,做到「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才算是滿足標準,其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