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喝上一碗奶酒

2020-12-27 網易新聞

在出嫁儀式中,圖雅家擺放羊背子款待大家。大家拭目以待,古老的掰羊脖骨禮儀開始了。

一個小夥子端上一個盤子,上面放著一塊煮熟一半的羊脖子。小夥子讓巴特爾掰開羊脖子,試探他的剛強意志。

小夥子和姑娘們有意給巴特爾出難題,在羊脖骨中插進一根竹筷為難他。巴特爾並不畏懼,兩手一使勁兒,「咔嚓」一聲掰開了。祝頌人將掰開的羊脖子,一塊給了巴特爾,另一塊作為「新娘的福分」給了伴娘。

圖雅的家人給娶親隊伍一一送禮,並給巴特爾佩戴弓箭、外套、腰帶、圖海、手帕等裝飾物。

娶親隊伍返回時,圖雅的家人雙手端起銀碗,敬送行酒。這時,娶親隊伍有人拿出備用酒,給婚禮主席和圖雅家的主要親戚敬酒。伴郎與伴娘將圖雅領出屋,讓她站在白氈子上,攙扶上馬。

在祝頌人念誦《弓箭贊》和《駿馬贊》聲中,巴特爾上馬,她牽著圖雅的馬,圍繞著她家順時針轉了一圈。

娶親隊伍返回了,走了一程後,巴特爾把圖雅坐騎的韁繩交還給她。

送親的隊伍中,兩人帶著毛氈門帘騎馬到了巴特爾家,他們圍著院子順時針轉了一圈。到達家門東側時,巴特爾家的人迎接,敬獻哈達後接過毛氈門帘。兩人並不下馬,急速打馬離開,回到送親隊伍當中。兩人如果不急速離開,院裡煮羊背子的人則向他們灑煮肉湯。

送親隊伍到達離巴特爾家不遠的地方下馬等候。草原深處,塵土飛揚,馬蹄聲漸進,迎親的馬隊來了!

娶親隊伍和迎親隊伍來到送親隊伍跟前,鋪好毛氈,請女方婚禮主席及長輩們坐下,擺上攜帶來的全羊、奶酒、奶食等,舉行路途迎接儀式。

巴特爾家的祝頌人念誦《迎親祝詞》:像是河水流淌,像是大雁遠飛,遠道而來的親戚們,請接過這迎接的美酒……

迎親馬隊邀請送親隊伍前行,他們打馬離開。送親隊伍中的年輕人快馬加鞭追上去,搶巴特爾家祝頌人的帽子,這叫「追趕迎親之禮」。

本文來源:北方新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草原上的意外發現:馬奶酒與奶酒
    在當地人看來,這種酒「不算酒」,因為酒精度低;可是喝多了,一出蒙古包,還是會倒下。所以,奶酒和馬奶酒都有另外一個名字——「見風倒」。蘇尼特右旗草原現在已是半沙化了,只有頑強的沙蔥和各種味道濃鬱的蒿草冒出頭來,那些高高低低的駱駝就在這片半沙化草地上轉圈奔跑,天又酷熱,看了一會兒就覺得單調,索性躲進蒙古包休息。蒙古包裡,小小的銀碗、木碗已經斟滿了準備好的馬奶酒,因為酒精度數低,所以風俗是一碗碗不能停,必須不間斷地喝。
  • 遠方的客人啊,請你幹了這杯香醇的馬奶酒
    遠方的朋友,一路辛苦,請你喝一杯下馬酒,洗去一路風塵,再看一看美麗的草原。這是一首歡迎客人的歌曲,在草原上廣為流傳,每當尊貴的客人來了,我們都會唱起這首歌,手捧美酒獻上哈達,表達我們最熱烈的情感。大草原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酒文化,也是獨樹一幟,估計很多朋友也很感興趣。馬奶酒的名字也是流傳廣大,今天我們就說說這香醇的馬奶酒。
  • 麻煩給我的兄弟來一碗馬奶酒
    兄弟,馬奶酒了解一下? 每到夏季,牧場上的頂頂氈房裡,都飄著馬奶酒的清香,熱情好客的哈薩克族婦女,不僅每天給勞動歸來的親人準備了馬奶酒,而且還經常用馬奶酒來招待遠方客人。 馬奶酒的製法
  • 來草原看一看,騎馬在平地上奔騰,喝一碗馬奶酒享受時光的溫柔
    來草原看一看,騎馬在平地上奔騰,喝一碗馬奶酒享受時光的溫柔說到內蒙這個地方,有數不盡的困惑,比如這裡的人出門騎馬,人人都住在蒙古包裡。在最近還新增加了一條,那就是他們的家裡的水龍頭是流牛奶的。如果想要騎馬的話,確實要來內蒙的草原走一走。
  • 內蒙古最好喝的馬奶酒!
    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馬壯,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勤勞的蒙古族婦女將馬奶收貯於皮囊中,加以攪拌,數日後便乳脂分離,發酵成酒。小編在品嘗馬奶酒之前,淳樸的內蒙古店家對小編說:「我請你喝的,是我們草原上最好的馬奶酒。剛入口,這酒很辣,辣的你跳腳,辣的你想罵人。
  • 草原男兒無法抵擋的誘惑竟是一碗馬奶酒?
    她在成吉思汗做大汗的慶典儀式上,把自己親手釀造的飲品獻給大汗和將士們,在場的勇士們無不拍手稱道,成吉思汗當即把它封為御膳酒,起名叫賽林艾日哈。而這個女子便是成吉思汗的妻子。成吉思汗雖然這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但是奶酒是元朝的御膳酒絕對不假,一年四季喝奶酒更是蒙古族人民的最愛。
  • 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馬奶酒,醇香好喝,每家每戶都會做
    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 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很多當地人就把這種酒簡稱奶酒。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多人都愛喝奶酒,在家裡會自己熬製奶酒,甚至在外出的時候都會把奶酒帶在身上喝。
  • 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馬奶酒,醇香好喝,每家每戶都會做
    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在草原一帶非常流行喝馬奶酒,很多當地人就把這種酒簡稱奶酒。北方的遊牧民族很多人都愛喝奶酒,在家裡會自己熬製奶酒,甚至在外出的時候都會把奶酒帶在身上喝。奶酒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古代的匈奴和東胡等少數民族已經對馬奶酒這種美味愛不釋手,到現在的蒙古族依然每家每戶的人都會煮馬奶酒喝。
  • 內蒙特產奶酒竟有假的,真馬奶酒是什麼樣的你見過嗎?
    他補了一句讓我很受傷的話,他說只是單純的嘴饞了,看到抖音上的烤全羊直流口水,一群人一合計浩浩蕩蕩出發了,但是沒帶我,只帶回來幾瓶馬奶酒。奶酒主要為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所釀造與飲用,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出現。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馬奶酒的起源。
  • 【飲食】馬奶酒
    每年秋天聽到雁聲之時,在上都行宮避暑的大汗,便率領文武諸臣,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在佔卜喇嘛的導引下,大汗親自向天地祭酒膜拜。由於祭祀天地、婚宴喜慶、招待來客都離不開馬奶酒,所以釀酒業曾一度在官方和民間都十分發達,而養馬在他們的生活、生產中也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   馬奶酒只發酵不蒸餾。
  • 釀一罐子馬奶酒,再配上滋滋冒油的烤全羊,就啥都有了!
    馬奶酒,海西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眼瞅著就快到下雪天了來一碗奶香十足的馬奶酒配上正滋滋冒油的烤全羊吃過 喝過 撒瘋過!自從喝了內蒙的朋友給我寄的媽媽牌馬奶酒就一直掛念著前陣子空的時候專門找了老師學了馬奶酒的做法馬奶酒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
  • 「奶酒無奶」須細辨--內蒙古奶酒業亂象調查
    奶酒因其濃鬱的草原文化特色,富有民族風情的包裝,成為熱門禮品。而最近關於80%奶酒為勾兌酒的說法讓奶酒業站在風口浪尖上,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奶酒不含奶 勾兌酒橫行市場賈濤在北京工作,最近來內蒙古辦事,順便買了當地一種40元錢的特產奶酒作紀念,但馬奶酒開瓶後,刺鼻的香料味卻撲鼻而來。
  • 內蒙古赤峰奶酒亂象調查 有證企業「持證」勾兌奶酒
    劉明亮介紹,由於完全發酵釀製的奶酒還有一些羶味,很多人喝不慣,因此現在市場主體是蒸餾型奶酒,即在發酵基礎上,再進行蒸餾,酒體為無色透明液體,接近於白酒。 「十年間從外地來內蒙古旅遊、經商、合作的人越來越多,奶酒迎合了這樣的市場需要。」據赤峰市當地媒體人士介紹,奶酒的興起伴隨的是內蒙古整個旅遊產業的發展。
  • 七月草原旅遊季,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季節的馬奶酒
    除此之外那就是養育他們長大,與遊牧民族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馬奶酒。馬奶酒,蒙古語稱為「其格」,是被譽為「蒙古八珍」中的「白玉漿」。前世有關馬奶酒的最早記載見於《史記匈奴列傳》,那時的匈奴人覺得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馬奶酒。800多年前,蒙古族的興起,是馬奶酒的輝煌時期,馬奶酒不僅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詐瑪」宴上的必備酒,也是清朝時期的貢酒。
  • 李子柒騎馬出行,釀馬奶酒,吃烤全羊,最後喝多了的樣子真可愛
    李子柒騎馬出行,釀馬奶酒,吃烤全羊,最後喝多了的樣子真可愛!李子柒是一位很火的美食博主,然而又不局限於美食,還一直在努力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期的視頻裡,她做的馬奶酒,就是海西州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李子柒製作的「馬奶酒」真的能喝?看到使用工具,網友:不愧是農村人
    李子柒製作的「馬奶酒」真的能喝?看到使用工具,網友:不愧是農村人 網際網路時代發展得越來越好,大家的生活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出門就可以縱觀世界大事和最新消息。如今短視頻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傳播信息的方式,其中美食主播李子柒也是靠分享短視頻的方式火起來的。
  • 專家建議購買奶酒時細辨包裝
    而最近關於80%奶酒為勾兌酒的說法讓奶酒業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賈濤在北京工作,最近來內蒙古辦事,順便買了當地一種40元錢的特產奶酒作紀念,但馬奶酒開瓶後,刺鼻的香料味卻撲鼻而來。喝到嘴裡,口感特別不像酒,「就像水裡摻了酒精,兌了點香料」。   賈濤仔細觀察,發現產品標識上竟然不含一點奶的成分。
  • 和親愛的一起去滿洲裡旅行,他想騎馬,我想喝馬奶酒
    和親愛的一起去滿洲裡旅行,他想騎馬,我想喝馬奶酒平時旅行,要麼是我一個人去周邊旅行,要麼是有閨蜜相伴去旅行。這次去內蒙古旅行的計劃,是前一個月和閨蜜定好的,誰知臨出發前三天她告訴我,公司臨時有事走不開。
  • 不喝馬奶酒怎麼體驗蒙古族,如何釀造馬奶酒?民族特色的乳飲料
    1、奶酒的發展遠古時期,人類將喝不完的牛奶、馬奶、羊奶裝入羊皮袋中,經過撞擊振蕩,自然發酵成了酸奶酒。文字記載, 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已經把酸奶酒作為日常飲品,並傳入了中原地區。
  • 聖誕甜蜜飲品:自製蛋奶酒
    點擊左上方藍字可以關注知味葡萄酒雜誌聖誕節將至,除了葡萄酒外,大家還有準備別的飲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