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挪威駐滬總領事:挪威歡迎中國積極參與北極合作

2020-12-01 澎湃新聞

 「挪威和北極離中國並不遙遠。」挪威王國駐上海領事館總領事歐陽文先生(Øyvind Stokke)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挪威歡迎中國積極參與到北極合作中來。」

「中挪兩國目前正在積極探索未來高層互訪的時間,但目前尚未確定。」歐陽文說。

2016年12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與挪威外交大臣布蘭德舉行會談,會談後,雙方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挪威王國政府關於雙邊關係正常化的聲明》。「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授前,中挪兩國關係密切。由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頒授及同該獎有關的事件,中挪關係惡化。挪方充分認識到中方的立場和關切,並積極致力於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通過過去數年來多次嚴謹細緻的對話,中挪雙方取得了實現雙邊關係正常化的互信基礎。」聲明中表示。

聲明發表後,中國和挪威對這次關係的正常化致以高度評價。「對所有中挪企業來說,都會是更好的合作時機。」 歐陽文說。

「而上海,一直是、未來也會繼續是挪威與中國關係發展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是挪威在海外最早設立的領事館之一。現任總領事歐陽文於2013年8月赴滬任職,他也為能夠在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任職而倍感自豪。

「未來全球氣候變化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需要中挪共同緊密合作應對。」歐陽文說。

關係正常化將帶來機遇

澎湃新聞:

兩國關係正常化之後,挪威社會怎麼看待中國?您覺得挪威人真的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嗎?

歐陽文:

地理上,挪威可能離中國很遠。但挪威是一個開放、友好的社會。許多挪威人很高興看到,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赴挪威旅遊人數增長迅速。2016年的訪問人數比過去增長了35%。此外,在挪威留學的中國學生約為700人,這對於挪威這個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了。中國也因此成為挪威排名前五的海外生源國,你幾乎可以在挪威的所有大學裡找到中國留學生。與其他國家相比,除了個別學校例外,在挪威讀書幾乎是免學費的,儘管挪威的生活花費確實很高。

澎湃新聞:

您已經在上海生活了超過三年。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您如何評價上海在歷史上以及未來中挪關係發展中的地位?

歐陽文:

上海現在已經是挪威人居住最多的中國城市,總人數約400人。同時上海也是中挪雙邊貿易的集中地之一,有三分之二的挪威在華企業業務就在上海。近代歷史上,上海是挪威重要的船舶業發展見證地,現如今我們也稱之為海洋經濟。一百多年或更久以前挪威人就來到了這裡。如果你翻看船舶行業相關的歷史書籍便一定會看到上海的身影。我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印象很好,這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同時有著一段悠久迷人的歷史。或者說,上海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同時,中國和挪威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和創意。上海有多家大型創新產業園,一些挪威公司已經進駐。我希望未來會有更多。

澎湃新聞:

未來挪威哪幾個產業將從中挪關係正常化中獲益最大,或者說有最大的發展潛力?

歐陽文:

對於許多挪威公司,他們在中挪商業合作過程中確實有許多潛力和可能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其中之一便是船舶業,這也是挪威在上海的核心業務之一,其中許多經營船運、船舶與海洋相關設計和技術研發。但是,必須承認當前整個國際市場都在經歷著困難的時期。另外,海產品產業對我們也至關重要。挪威是全球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而中國在這方面市場潛力巨大,未來我們希望出口挪威的新鮮魚類到中國會更加便捷,市場也能有所拓展。此外,挪威在環境保護方面,如汙水處理等擁有成熟的技術,同樣還有再生能源和智能行業以打造更智能的城市。挪威在創意產業也具有競爭力,比如設計和音樂。所有這些領域都會迎來更好的時間節點。

北極冰蓋的消融打開了新的商機

澎湃新聞:

目前中國對北極的了解以及研究也越來越多,中國也於2013年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國。我想問的是,中國和挪威在北極合作中最大的共同利益是什麼?北極對於挪威的意義又是什麼?

歐陽文:

首先我要說,我們非常歡迎中國積極參與到各種形式的北極合作之中。北極對於挪威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很多挪威人居住在北極圈內。你可以在這裡直觀感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氣候變化。在過去10-15年間,全球的科學家都在這裡見證了氣候變化的過程以及它對世界其他地方的影響,其中也包括了來自中國的科學家。許多科學家感興趣的另外一個領域是自然資源,比方說漁業。這裡有全世界儲量最多的北極鱈魚,而挪威和俄羅斯一直通力合作管理該產業在這一區域的發展。當然,這裡還有許多民間機構和網絡,使生活在北極的人們緊密聯繫了彼此,領域包括商業、藝術、教育、土著民的民生利益等。

澎湃新聞:

2015年,您曾經在澎湃新聞撰文認為北極航道將分擔中國在國際貿易貨運中的壓力。兩年過去了,現在您怎麼看?

歐陽文:

北極合作需要中挪的共同參與。事實上,北極和挪威離中國也並不遙遠。我們兩國處於北冰洋的不同兩端,隔著大海卻為鄰居一般。一般情況下,如果你坐船從中國去挪威,你可以選擇走蘇伊士運河。但未來不久,一些科學家和船運商人會建議你通過北極航道來挪威,而航程時間至少要短14天左右。不過目前這條航線還遠沒有被完全開發,許多在極端條件下關係到安全、航運和環境保護等的問題都亟待解決落實,相應產生的費用很高。可以這樣說,全球氣候變化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在敲醒世人的警鐘,而與此同時北極冰蓋的消融卻打開了新的商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訪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挪威北極鱈魚年出口中國總值同比...
    專訪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挪威北極鱈魚年出口中國總值同比增長23%2017-09-04 22:47: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SigmundBjørgo)接受《海洋與漁業》記者專訪時表示,挪威北極鱈魚和三文魚等水產品在中國很受歡迎,其中,挪威北極鱈魚出口中國總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3%;90%的挪威北極鱈魚加工品通過傳統零售渠道、電商渠道供給中國家庭。
  • 挪威北極鱈魚節拉開帷幕
    在發布會開場的歡迎視頻中,挪威駐華大使白思娜介紹道:「挪威北極鱈魚在挪威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挪威漁業中最重要的資源,以其品質、營養和烹飪多樣性而聞名。儘管挪威北極鱈魚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海產,但其消費量逐年穩步增長。我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像我們一樣喜愛挪威北極鱈魚。」
  • 摯愛「白色黃金」 挪威首相訪華推廣挪威北極鱈魚
    包括挪威北極鱈魚、三文魚、鯖魚、大扇貝在內的200多種魚類和貝類都生活在挪威海域,這些十分適於運輸的鮮活海產品也是挪威的代表性水產品。其中,挪威北極鱈魚是這裡最重要的經濟魚類,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2、硒和歐米伽3脂肪酸富含等優質營養,所以也被稱為「白色黃金」。
  • 鋒廚遇上挪威海味
    挪威不僅擁有令人讚嘆的自然風光,和璀璨瑰麗的北極光,更有傲視全球的美味海產。
  • 超級物種聯手挪威海產局 直採海鮮盡現「挪威食尚大賞」
    5月20日下午,超級物種與挪威領事館將在超級物種上海虹橋店所在地——龍湖虹橋天街A館聯手舉辦「超級物種挪威食尚大賞」,屆時挪威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Kristin、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MSC
  • 挪威北極鱈魚,下一個三文魚?「洋海鮮」成家常菜新寵
    昨日,挪威海產局在杭州發布的一組數據透露,挪威北極鱈魚進軍中國市場的三年時間內,產品已入駐杭州盒馬鮮生、永旺、麥德龍、物美、Ole『等超市進口生鮮專櫃,各廠商的挪威北極鱈魚銷量增幅達到50%——300%。  針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進口鱈魚, 有著豐富烹飪經驗的杭州西溪賓館餐飲總監韓政建議,挑選肉質飽滿、色澤白淨的進口鱈魚,品質更好。
  • 專訪挪威大使:除了三文魚,還想與中國共話冬奧和北極
    【財新網】(記者 卿瀅)「在2010年之前,挪威三文魚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曾高達92%。自2017年5月,中挪籤署一項三文魚協議之後,挪威三文魚在中國市場沉寂數年之後快速增長。挪威有信心,對華的三文魚出口將持續增長。」提及三文魚這個中國人對挪威物產的首要聯想,挪威王國駐華大使裴凱儒(Geir O.
  • 挪威三文魚在中國銷量增長92%,其它挪威魚類也躍躍欲試
    今年迄今,中國已成為挪威海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接近11.2萬噸,同比增長14%,達36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27.93億元)。其中,挪威新鮮三文魚對華出口量漲幅高達92%。不僅絕對數量增長,挪威漁產的種類也在擴大:挪威北極鱈魚、挪威青花魚等品種對華出口也在增加。
  • 頂級海鮮亮相中國 鮭魚、挪威北極鱈魚等你認識嗎?
    2020-10-06 14:03:10 來源:齊魯晚報 不知不覺間,曾經高高在上的「洋海鮮」已經登陸中國海鮮市場,隨著進口海鮮種類增多,帝王蟹、大龍蝦、銀鱈魚逐漸降低身價,爬上市民的餐桌。
  • 挪威-中國海產峰會上挪威海產局表示挪威海產新品種在中國市場潛力...
    •挪威海產局的市場調查顯示在中國除了挪威的招牌出口海產品三文魚和北極鱈魚之外,另有13種海產品種在中國市場有很強的增長潛力。 挪威-中國海產峰會上挪威海產局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總監畢思明先生發言  10月31日,一個來自挪威135人組成的海產商務團出席挪威海產局在青島舉辦的挪威-中國海產峰會,與國內的300餘名專業海產買家會面。
  • 挪威的北極群島遭遇創紀錄的高溫
    挪威氣象研究所說,周五,位於挪威大陸和北極之間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溫度達到了創紀錄的21.7攝氏度。挪威去年的一份報告說,北極島嶼的變暖速度比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都要快,這凸顯了從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亞的北極其他地區的風險。
  • 挪威看好中國海產品市場
    挪威海產局日前在挪威駐華大使館舉辦媒體分享會,介紹了中挪海產貿易的最新動向及市場發展情況。挪威漁業與海產大臣內斯維克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已成為挪威海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據內斯維克介紹,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活力持續迸發,並有望保持增長態勢。
  • 外賓看進博|挪威國務秘書:與中國籤訂FTA是挪威優先任務
    當天,露西及挪威海產局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總監博薇婭(Victoria Braathen)、挪威總領事館領事倪凱安(Kjell Arne Nielsen)就挪威三文魚等冷凍進口食品的安全、疫情之下中挪合作的創新模式等問題作出了解答。
  • 母嬰界頭部KOL小小包麻麻與挪威Mollers攜手合作,開啟國際品牌合作...
    在為中國媽媽提供「大牌品質低價好貨」這條路上,小小包麻麻一直砥礪前行。日前,母嬰界頭部KOL小小包麻麻創始人包媽孫靜受Mollers挪威總部之邀,赴挪威北極溯源,親身出海釣鱈魚,體驗挪威的原產地的純淨,並與挪威魚油品牌Mollers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土耳其駐滬總領事安格樂:「與中國一起抗疫是我人生最難忘的經歷」
    總領事薩布裡·通奇·安格樂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與中國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我人生最難忘的經歷。」「非常時刻,更能體現一個國家真實的一面。作為親歷者,我不僅給中國國內抗疫舉措、成效以及國際抗疫合作打高分,也呼籲國際社會一些指責中國的人士放棄偏見、重拾合作。」安格樂說。
  • 對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思考
    歐盟成立歐盟北極論壇,下設政治、經濟、科研三個分論壇,討論北極熱點問題。(31)新加坡等國與北極土著人組織廣泛接觸,歐盟積極宣傳其資助的北極研究項目。各方加緊在北極謀篇布局。  (二)北極和平發展仍是主流,各方合作意識和合作機制進一步加強(32)  北極國家間海域劃界取得積極進展。2010年9月,俄羅斯、挪威籤署巴倫支海劃界協議,結束了兩國長達40年的談判。
  • 請聽我講講挪威北極鱈的故事!
    「挪威北極鱈魚」,看到這個名詞,你可能在心裡嘀咕,這個到底是什麼鱈魚?是真的鱈魚嗎?驗明正身——挪威北極鱈魚是什麼鱈魚?在挪威海域可活40年,體長可達1.5米。為什麼叫「挪威北極鱈魚」?挪威海產局為了強調產地和物種,於是就給本國出產的大西洋鱈魚,起的商品名稱為「挪威北極鱈魚」。挪威 北極 鱈魚歐洲對大西洋鱈魚,有著「鱈魚情結」。
  • 走進挪威大海產,除了三文魚,北極蝦也是海鮮極品
    「北極蝦只生長於冰冷的深海中。因為深海冰冷的環境,使得北極蝦生長緩慢,一般個頭約15釐米長,口感更加緊緻、彈嫩,且帶有會回甘的鮮甜味,是相當受到歡迎的食材。北極蝦和甘美的白蘆筍搭配做前菜。圖源:Nutritionist Meets Chef挪威北極蝦是限量的美味挪威北極蝦每年的捕獲量約落在5,000至15,000噸,不算是特別難以取得的食材,但是這些產量的浮動完全取決於該年北極蝦的生長情況和捕撈限額數量。
  • 繼三文魚和鱈魚之後 挪威又開始在中國推銷「小眾」海鮮
    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挪威海產出口到中國的總量達11.5萬噸(21.2億挪威克朗,約合18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2%。 「在中國,挪威一直以三文魚和北極鱈魚聞名,然而我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高質量的挪威海產品可以帶給中國的消費者。此次調查讓我們更加了解中國消費者對13種挪威海產品的態度,我們也從報告中發現了鯖魚、多春魚、紅魚等其他品種的巨大潛力。」畢思明表示。
  • 有史以來挪威最大訪華貿易團!從三文魚、鱈魚到自由貿易談判
    順景發、愛吃魚、海鮮盛宴等業內海產企業參與據海鮮指南了解,此次挪威首相訪華,首先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挪威商業峰會,次日還前往上海進行挪威北極鱈魚的宣傳活動。順景發總裁翁繩生、易網聚鮮副總經理馬永先、海鮮盛宴CEO葉紅、挪威萊瑞中國區首席代表谷裕、青島愛源食品(愛吃魚)董事長趙艾等業內優秀海產企業負責人同時參與了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