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吃魚嗎?很多人不喜歡吃魚,因為有的魚刺很多,挑刺太麻煩,如果吃法不當魚刺還容易卡在喉嚨。另外難以隱藏的那種魚腥味也讓很多人面對精心烹飪的魚望而卻步。但是魚其實有很多種類,青魚、鱸魚、羅非魚、鯰魚等等。料理的方式也是豐富多彩,清蒸、紅燒、煎炸等等。在魚界中,也有很多沒有腥味味道特別鮮美肉質細嫩的魚類,海魚就是這樣的存在。龍利魚巴沙魚一直分不清楚?巴沙魚長得很正經,吃一口有個味就是。
接下來要說的龍利魚就是這樣海魚的一個例子。它並不是餐桌上主流的魚的代表,很多人都不認識沒聽說過。還有人經常把它和淺水魚中的巴沙魚混淆起來。那麼怎麼來判斷這兩者的區別呢?下面是幾個小技巧。
從氣味入手,單看燒好的龍利魚和巴沙魚很難判斷,肉質顏色都差不多,但是你可以聞下它們的氣味,沒有土腥味的是龍利魚,如果腥味較重的便是巴沙魚了。根據河魚有土腥味這個突出的特點非常好判斷,即使是頂級河魚也難掩蓋其與生俱來的腥味。這就是河魚和海魚之間最大的差距,所以魚市或者飯館裡面這兩種魚的價格也就相差較大了,沒有異味的龍利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受到食客的青睞。
從口感入手,另外食客再吃這兩種魚的時候,都會感覺其身上的小刺非常少,肉質嫩。兩者都可以說是老少皆宜。不管老人小孩吃起來都非常方便,省下不少挑刺的功夫,也降低了魚刺卡喉的風險。仔細品一品地話,你會發現相同烹飪手法下的龍利魚比巴沙魚的口感更加滑溜,這也是龍利魚身上有更多的脂肪導致的。兩者皆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也成為很多減肥人士熱衷的肉食。
從外形入手,我們去魚市挑選的時候其實非常容易判斷的。因為巴沙魚和平常看到的河魚一類的是很相似的。但是龍利魚不一樣,它的身體是扁平的,可能與它在大海中要適應海底壓力有關。另外它摸起來很滑溜,像是沾著一層粘液一樣。不同的魚類自身的生長環境不同,經過千萬年進化演變身體結構也出現了顯而易見的外觀差異。這也是判斷它們的一個很好的依據。
通過上述三個小技巧,你知道龍利魚和巴沙魚之間的區別了嗎?牢記這三點,就不用糾結你在飯店吃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龍利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