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星巴克董事長兼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說「《從頭開始》這是我迄今為止寫的最重要的一本書。」書中透露了霍華德很多不為人知的成長經歷,也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條和商業價值觀,這正是支持星巴克走向成功背後的價值體系。
一、童年影響人的一生
更多的企業主談及成功時,往往是說曾經輝煌,但霍華德·舒爾茨足夠坦誠。小時候讓他感到羞恥和難堪的往事,如今已是雲淡風輕。霍華德把幹勁、智慧甚至痛苦,轉化成了比個人成功更有意義的事情。
小時候的霍華德住在貧民區,外祖母是開賭場的,父母是賭場的僱員。小孩子的霍華德為此感到焦慮和羞恥,他擔心自己不正常的家庭被外人知道。
母親一直向他灌輸一種理念:在卡納西之外有更好的生活。
在霍華德七歲那年一個寒冷的冬天,父親出事了,沒有收入,沒有醫保,也沒有賠償金。母親當時有7個月身孕,沒法出去賺錢,一家人一下子走到了窮途末路。
「要不是當地一家名叫『猶太人家庭服務中心』的慈善機構幫忙,我們家連飯都吃不上了。」霍華德寫道。
二、咖啡的故事
85年創辦「天天咖啡」,但這之前他在一家叫星巴克的公司工作。而星巴克如今的模式,則是和霍華德米蘭之行有關。
在米蘭的意式咖啡吧,霍華德感受到了人與咖啡的依依深情。與人交談時,喝咖啡使人健談;獨自品嘗時,喝咖啡令人遐思。
當時的美國還沒有像意式咖啡吧那樣的場所。直覺告訴他,星巴克可以變成一個體驗美好的場所,而非僅僅做一個咖啡烘焙商和零售店。
霍華德試圖說服老闆進行轉型,但是很遺憾,老闆們對此不感興趣。他選擇離開星巴克,創辦了「天天咖啡」。
就在兩年後,星巴克遇到財務危機,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的幫助下,天天咖啡兼併了星巴克咖啡公司,並將新公司命名為「星巴克集團」。
星巴克集團在創立之初就制定了兩項規定:第一,讓兼職夥伴也能享受到醫療保險福利;第二,向所有夥伴平等發行優先認股權,這項認股權在星巴克內部稱為「咖啡豆股」。
三、修枝剪葉,重新開始
2007年,已卸任星巴克CEO的霍華德走進星巴克門店,他明顯感到,來自蘇門答臘島和哥斯大黎加的咖啡豆的新磨濃香已經幾乎聞不到了,有時走進一家分店,只能聞到早餐三明治裡燒煳的奶酪味。
2008年,霍華德決定重新出山擔任公司CEO。掌舵以後,他召集部分新老夥伴開展集體研討,並將研討內容總結為一份備忘錄,發給辦公室每一位夥伴和所有分店經理,擺在辦公室桌上,張貼在門店裡。這個措施讓他們覺得有了新目標:星巴克重新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咖啡和利潤之外。
同年某一天,美國7100家星巴克門店同時歇業,培訓咖啡調配師意式咖啡的做法。大量門店同時歇業也向外界發出了一個信號:星巴克真心想要做得更好。
2011年開始,星巴克連續30個財季實現創紀錄的收入和盈利。如今星巴克已經在全球擁有32,000家門店,截至2020財年末,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數量達到4706家。
輕財稅用這本書結尾:「從頭開始」(From the Gound Up)在英語中的含義是,從零開始創建或構造某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