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器具之茶壺的分類及圖解

2021-01-17 陶璽工作室




(一)茶藝器具的名稱及用途
我國地域遼闊,茶類繁多,又因民族眾多、民俗差異,飲茶習慣便各有特點,所用器具更是異彩紛呈。
1.主茶具
  主茶具乃泡茶、飲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壺、茶船、茶盅、茶杯、杯託、蓋碗、衝泡器等。
  (1)茶壺
  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壺來泡茶,獨自酌飲。也可用小茶壺當茶盅用。
  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壺的基本形態就有近200種。





以把劃分:
  ①側提壺: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
  ②提梁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
  ③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為彩帶飛舞狀。
  ④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
  ⑤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以蓋劃分:
  ①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外露。
  ②嵌蓋:蓋嵌入壺內,蓋沿與壺口平。
  ③截蓋: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
  以底劃分:
  ①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凹狀,不另加足。
  ②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無濾膽分:
  ①普通壺:上述的各種茶壺,無濾膽。
  ②濾壺: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壺口安放一隻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使茶渣與茶湯分開。

 1.茶壺
  一把茶壺是否適用,取決於用之置茶、泡茶、斟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無滴漏。
  首先,縱觀整體,一則壺嘴、壺口與壺把頂部應呈「三平」,或雖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穩重,唯把頂略高;
  二則對側把壺而言,壺把提拿時重心垂直線所成角度應小於45度,易於掌握重心;
  三則出水流暢,不漏水,壺嘴可斷水,無餘水沿壺壁外流滴落。其次,細察各處,分別有以下標準:
  (1)壺口
  為便於置放茶葉及夾取茶渣,壺口直徑不宜小於3.5釐米,即可伸入併攏的雙指。若是嵌蓋式壺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壺口內側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則不利於去渣、涮壺。為避免倒茶時水從壺口先出,可將壺嘴方的壺口上揚。
  (2)水孔
  茶壺的水孔有單孔、網狀孔和蜂窩孔三種。一般小壺為單孔,易被浸泡後的葉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暢,尤以喇叭狀小孔為甚,衝泡時需常用茶針疏通,故其「流」為直形。網狀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單孔外加金屬網,避免葉底入「流」堵塞,但仍易為單片葉底粘住,出現水流不暢。最佳水孔為蜂窩狀,即將水孔處製成一半球狀,向壺身內凸起,凸面上布滿蜂窩狀小孔,即使被單片葉粘著,也只是蓋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會滑落,不易堵塞,但製作難度較大。
  (3)壺嘴
  要求出水順暢、流速適中、水注成線,特別是「斷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後,壺嘴的水能馬上回落,不會沿「流」的外壁滴於杯外。「斷水」功能與壺蓋是否密封有關,選購時應注水試用。
  (4)壺把
  作為壺的提握部位,壺把的重心十分關鍵。衝滿水的茶壺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對則未斟茶時已灑出茶水。前文已述,側提壺之「三平」等原則應牢牢記住。從把的形狀來看,固定的提梁壺把,必須加大梁的高度和寬度,使掀蓋、置茶、去渣方便,但斟茶時又顯笨拙,可改用活動壺把,則可揚長避短。一般多用側提壺,泡茶時操作方便,姿態優雅。
  (5)壺形
  壺形的種類很多,同類壺的大小、高低和直徑的比例、裝飾花紋等千變萬化。壺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泡茶時的動態美觀,方便實用的壺用來得心應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藝的美感。從所備之茶具的風格,可想見其人的文化層次、個人修養、茶藝造詣等等。所以,在選擇壺形時,應摒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以質樸取勝。如衝泡綠茶之壺,為保持其特有的色澤,除控制水溫外,須選用口大(有的大到與壺身直徑相同)、壁薄(易傳熱,與質地也有關)的扁腹形壺,取其散熱快的長處,令茶湯色碧而清澈;若衝泡青茶,則應選口小、壁厚、多細密氣孔、高度與直徑相仿者,蓋取其保溫性好,使茶湯濃香誘人,餘味不絕。
  上述五點,指茶壺的一般功能要求。一般鑑賞粗陶茶壺,當從其神韻、形態、色澤、意趣、文心、適用等方面一一考評。在實用便利的基礎上,壺形應以自然流暢、氣定神閒者為佳,切忌矯揉造作、匠氣十足。古人嘗以佳人比佳壺,推崇布衣荊釵,不亞天姿國色,是以一把佳壺不可多色多飾,須以渾然天成為最高境界。

如果您喜歡 陶璽工作室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或分享我們的公眾平臺

也可通過搜索:taoxigzs

或掃描二維碼:

歡迎大家來我們工作室參觀、指導與交流

工作室地址:德化縣寶美花苑雙龍陶瓷公司後


相關焦點

  • 茶藝:衝泡烏龍茶的器具及步驟
    潮汕風爐是一隻縮小了的粗陶炭爐,為廣東潮汕地區所制,生火專用;玉書碨是一個縮小的瓦陶壺,約能容水20毫升,架在風爐上,燒水專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壺還小的紫砂壺,專作泡功夫茶用;若琛甌是個只有半個桌球大小的白色瓷杯,容水量僅4毫升,通常一套3~5隻不等,專供飲功夫茶之用。
  • 《石州之劍》小記者走進呂梁市五福軒茶藝文化有限公司
    《石州之劍》的小記者優雅地端坐在茶具前,跟著茶藝師一起學習茶藝表演,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茶」一篇文章囊括新手入門該了解的泡茶器具,這下全齊了!
    由於很多書籍對茶藝用具的描述不夠準確導致大家對茶藝用具的了解不夠全面現在就為你整理出一份較全面的茶藝用具知識置茶器茶則由茶罐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茶漏(鬥)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
  • 茶藝器皿介紹
    平時衝泡完,建議用熱水衝洗茶壺,放置自然幹透。瓷壺:新手衝泡建議用 120ml 左右的茶。四、分茶器茶盅、母杯、公道杯(用來分湯)。茶拂茶具按茶藝分類祁門紅茶茶藝茶具:瓷質茶壺、青花瓷、白瓷。窯變晶黑趴花茶具:趴花工藝,浮雕,觸感立體。臺式烏龍茶茶具:紫砂壺及其配套茶具。
  • 茶藝入門之茶具:歷來都有人熱衷收藏茶具,為何它讓人愛不釋手?
    在狹義上講茶具主要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從古至今茶具的種類繁多,造型優美,不僅實用而且藝術價值也極高,一度讓茶藝愛好者愛不釋手!尤其是一些傳世的茶具,更是收藏家寵兒!此種茶具一式三件,下有託,中有碗,上置蓋,小小一副茶具便有著「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哲學思想,所以又稱「三才碗」。(三才即:天、地、人。)
  • 市博物館舉辦「冬至陽生春又來 一杯熱茶來迎冬」茶藝體驗活動
    茶藝,萌芽於唐,發揚於宋,改革於明,極盛於清,可謂有相當的歷史淵源,自成一系統。為弘揚中國傳統茶藝文化,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的相關知識,12月19日上午,淮北市博物館舉辦「冬至陽生春又來 一杯熱茶來迎冬」茶藝體驗活動,淮北市第二實驗小學12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計量器具的分類與管理辦法
    計量器具分類管理辦法一、 總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1999年第六號公告》及計量器具的可靠性和計量器具實行ABC分類管理
  • 現代常用的烏龍茶器具
    茶壺 又稱「茶罐」,即用以泡茶的器具,多為瓷或紫砂器具,其中以江蘇宜興紫砂壺的名氣最大。衝泡烏龍茶講究用小壺,所以一般選用宜興紫砂壺中較小的款式。紫砂壺既是形制優美,顏色、器形古雅的藝術品,又是質地上乘的實用品;即可把玩欣賞,遊客泡茶,因此一把好壺往往身價不菲。
  • 伴茗之魂賞茶藝——什麼是茶藝
    茶的歷史發展久遠,但「茶藝」一詞卻在唐朝之後才出現。對於「茶藝」從何而來,真是眾說紛紜;劉貞亮認為茶藝是通過飲茶來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皎然又認為茶藝是一種修煉的手段。但無論古人們怎麼評價茶藝,這些都無法阻止茶藝的發展。
  • 一文了解綠茶知識,分類選購技巧,茶藝展示茶道文化
    得天獨厚的茶樹,汲取天地之精華,清澈流水的潤澤,唇齒留香,香飄萬裡,這就是綠茶。四大分類烘青綠茶:採用殺青、揉捻、烘乾方法。泡茶器具與水溫綠茶味道清幽,適合用玻璃器具衝泡,最佳水溫70度到85度。綠茶茶藝展示1、備具:準備好玻璃杯、茶葉罐、茶荷、水則、水盂等。
  • 好茶配好器,除茶壺、茶杯、茶碗、茶盤等飲茶用具,還需要什麼?
    早在《茶經》中,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 25種茶器,如今的茶器種類更加豐富除了茶壺、茶杯、茶碗、茶盤等飲茶用具,還有一些配套茶器,如茶盤、茶荷、茶巾、茶託和茶罐等。我國的茶器不僅造型優美,還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馳名中外,為眾多飲茶愛好者所青睞。
  • 茶壺的種類 茶壺分為哪幾種類型
    茶壺是最主要的泡茶器具。它由四部分組成,即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壺蓋包括孔、鈕、座、蓋等細部。
  • 小米有品「插手」做茶壺!手工壺顛覆傳統泡茶,回歸唐宋蒸煮茶藝
    用傳統的方法把茶葉放在茶壺裡泡,總覺得茶葉的味道出不來,喝起來差點意思。泡一壺茶要馬上喝完,不然茶越泡越濃,熱茶也會很快涼掉。煮茶可以保持水溫的滾燙,讓茶葉的味道慢慢滲透出來,滾燙的熱水可以刺激和釋放茶葉內在的成分,茶水一直煮著也不容易變涼。
  • 中國茶道:茶的釀造及傳播;茶的分類及品飲;茶藝與茶道!
    中國茶道:茶的釀造及傳播;茶的分類及品飲;茶藝與茶道!燦爛的陽光穿過樹葉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滿了校園。春天,那太陽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渾身舒坦。打開青春的天窗,意味著不再為落紅憔悴,為花謝彷徨,不再嘆流水東去,太陽西斜。今日的好文章給大家送上,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 @五丁社區 舉辦親子茶藝沙龍活動
    為了提升社區居民對茶文化的認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7月20日,人民北路街道五丁社區舉辦了親子茶藝沙龍活動,來自社區的5組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一開始,茶藝師沈老師攜四歲半的愛女帶來了一段精彩的親子茶藝表演。女兒嫻熟地操作,媽媽詳盡地解說,伴隨著清耳悅心的古箏樂曲,勾勒出一副賞心悅目的親子茶藝表演畫面。
  • 走進茶藝 感受茶文化—介休市醫療集團婦聯茶藝課堂
    走進茶藝 感受茶文化—介休市醫療集團婦聯茶藝課堂 2020-12-12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套完整的茶具,你都備齊了嗎?
    【3】茶道六君子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衝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所以使用茶匙。
  • 科普|茶之器:泡茶器具的前世今生
    品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茶美,環境美,水美,當然缺不了器具之美。茶器之美,能夠讓人品茶得到格外美的享受。器物,又是隨著歲月沉澱愈加光彩奪目。歲月會給美麗的物體增添魅力。拿起一個物體,你會感受到它難以形容的平靜魅力。
  • 茶藝之道,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需心存善念
    茶藝之道,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需心存善念鐵觀音的茶道藝術為將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融為一體的藝術,茶藝流程遵循以禮待人的基本理念,從而使鐵觀音的神韻獲得充分顯現,同時,評茶人需對沏茶環境、沏茶水質、沏茶器具等進行全面的認識
  • 舌尖上的中國茶葉丨潮州工夫茶藝
    潮州工夫茶的衝泡有其一定的程式,主要由茶具講示、茶師淨手、泥爐生火、砂銚(煮水器具)掏水、欖炭煮水、開水熱罐、再溫茶盅、茗傾素紙、壺納烏龍、甘泉洗茶、提銚高衝、壺蓋刮沫、淋蓋追熱、燙杯滾杯、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請品味、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瑞氣圓融等多個環節組成。除衝泡獨特外,潮州工夫茶藝另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以烏龍茶為主要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