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肌肉的力量有多恐怖?看看李小龍的背闊肌,泰森的脖子就知道了
一個人的強大表現,可以具體從他的肌肉發達度看出。我們也知道,肌肉可以通過鍛鍊來形成,比如健身讓肌肉收縮鍛鍊,使肌肉纖維變粗增大逐漸變得強而有力。放眼體壇,每個運動員都是由於長期的鍛鍊才有性感的小蠻腰和強大的肌肉線條。當然各個領域都有佼佼者,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本領,所以肌肉發達的地方也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人體肌肉看起來非常恐怖的三位極限潛能的代表者。
1. 博爾特:前牙買加短跑運動員,是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三屆奧運冠軍,被稱為「閃電博爾特」。所以可以想像他的速度有多快,其在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中以9.58秒成績突破個人100米項目紀錄、再高豎障礙。
博爾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意志力和腿部力量,幾十年時間的短跑訓練成就了一雙發達的小腿肌肉,所含的爆發力非常強大,肌肉看起來輪廓明顯且線條流暢,連中國飛人蘇炳添都誇讚不已。
2. 李小龍:中國功夫代表大師,他精通拳道,打遍天下無敵手,威名聲響世界。他很注重肌肉自重訓練,引體向上單手可達50次記錄,一秒九拳的出拳速度更讓人震驚不已,體脂率最低僅4%,背部耐力與爆發力非常強,上半身寬下半身窄,蘊含力量的背闊肌,呈現倒三角的完美形態,這種肌肉狀態絕對是對人體潛能的突破。
3. 泰森:是著名的職業拳手,在拳擊重量級拳臺上,他的重拳力度是常人四倍。因為職業拳手首選的攻擊目標是頭部,為了保護不被拳頭重擊所傷,每個職業拳手都會鍛鍊脖子的抗壓力。
所以泰森也不例外,冒著頸部骨折的風險每天高強度訓練,還連續800個伏地挺身,直到頸橋做到力竭,多組反覆訓練。據了解,泰森脖子巔峰期肌肉的圍度達到50釐米,脖子比頭粗,抗擊打能力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