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近期發表的一篇論文稱,雌性大杜鵑(也叫布穀鳥)會「狡猾」到去模仿鷹叫來糊弄葦鶯。研究發現,雌性布穀鳥在葦鶯巢裡下蛋後,會模仿鷹叫,分散葦鶯的注意力,降低它們發現寄生在巢中的布穀鳥蛋的概率。
在此前的認知裡,雄性布穀鳥的叫聲主要用於宣誓「領土主權」——也只有雄性布穀鳥才能發出為人熟知的「布穀」聲,但雌性布穀鳥叫聲(有別於雄鳥叫聲,聲音類似笑聲)的作用一直不為人所知。不過,這種聲音卻與雀鷹(葦鶯的天敵)的叫聲相似。
此次,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研究了為什麼雌性布穀鳥在將蛋下在宿主巢裡後,會明目張胆地鳴叫,因為一般而言,這會給它們帶來「惡行暴露」的風險。
在實驗中,科研人員分別將雄性和雌性布穀鳥、雀鷹和不具威脅性的控制組(灰斑鳩)的叫聲錄音播放給葦鶯聽,並觀察葦鶯的行為。結果發現,葦鶯對雌性布穀鳥和雀鷹的叫聲做出的警戒反應相同,它們將注意力從鳥蛋轉移到自己的安危上。但它們並未對雄性布穀鳥和灰斑鳩的叫聲做出反應。團隊接著對另一種鳥(山雀)播放這些不同的叫聲,山雀是雀鷹的獵物但卻並非布穀鳥的寄主。山雀同樣對雌性布穀鳥和雀鷹叫聲做出了相同的反應,證明了雌性布穀鳥與雀鷹叫聲的相似性引起了警戒行為。
該研究表明,這種「狡猾」的、有性別區分的叫聲,正是杜鵑鳥寄生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
作者: 張夢然 [責任編輯: 呂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