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農村俗語:「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究竟是哪四個菜呢

2020-12-07 膠東鄉村

在農村,許多俗語經久流傳,農民們將其當成老人言。農村俗語雖然經過了時代的久遠,有不少已不合時宜,但不可否認,仍有一些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北方農村常說的「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謂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其實是一句質疑人能力的俗語,多多少少充滿著諷刺的意味。在北方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東北地區比較流行。那麼,為啥說人吃不上四個菜呢?因為在北方人吃飯講究一點,一般的標配為四菜一湯。四個菜,包括一大一小兩葷菜,再加上兩個素菜。說你吃不上四個菜,這不明顯帶有嘲諷貧窮的意思嗎?

另外,還有種說法認為吃不上四個菜,並不是指數量,而是指人生中的四個菜。一菜為人生的滿月宴,二菜是自己的結婚宴。,三菜是自己的離世宴,四菜是貢宴。至於為什麼吃不到,除了結婚宴,因為要忙於應酬,沒時間吃,其餘三場根本就是人人都吃不到。

以「一輩子都吃不到四個菜」作為諷刺的話語,體現了俗語中俚語的成分,不過,無論是痛恨爛泥扶不上牆,還是辱罵貧窮,這句俗語都有著明顯的歧視作用,並不足取。

我們知道,富貴不在於天,而在於追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何要欺人一世窮,要辱罵少年窮。當然,窮也罷富也罷,都應該值得我們尊重。我們弘揚的是富不驕奢,窮不移志。

由此看來,對於農村俗語,我們還是要辯證地繼承。如果有人說我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我會反譏道:你能吃上嗎?還不同樣啥也不是。

朋友們,您對這句農村俗語怎麼看?歡迎朋友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對於城裡人而言,可能感覺不到這句話的分量,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很多時候,鄰居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要!舉個例子來說,當老人生病的時候,自己的兒女遠在外地趕不回來,「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時候一個好鄰居能救自己的命!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有何含義?三和四說的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能夠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俗語,這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而且很多俗語都是數字,就像今天說的:三不問,四不吃,在以前農村人的文化並不高,所以很多俗語都特別的接地氣,這樣才好傳播,比較通俗易懂。
  • 農村老人說的「四不摸」是什麼意思?除了廚子的刀,還有哪三個
    農村老人說的「四不摸」是什麼意思?除了廚子的刀,還有哪三個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就是非常淵博的,而且,中國的歷史經過了這麼多年,其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中國,就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它就是俗語。俗語非常通俗易懂,是我們的祖先經過幾千年的經驗積累而來的,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一直傳到了現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則俗語,農村老人常說「四不摸」,相比大家都知道其中一個是廚子的刀,那剩下三個是什麼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剩下三個是木匠的斧子、大姑娘的腰和光棍的行李。
  • 民間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啥意思?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 其描述的不僅僅是木匠工藝的高深,而要想學會使用這四種工具,一般人需要三五年,而刨子這種工具卻需要一輩子去學習!那麼這句俗話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雖然我爺爺沒有讀過書,但他教會了我很多農村俗語。甚至他們連字都不會寫,反而把這些農村俗語記得很清楚。我曾經就問過我爺爺,這些農村俗語到底是怎麼來的。我爺爺說,這些都是老一輩的人告訴他的。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但因為這些農村俗語簡短好記,又有很多用處,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記得比較清楚。
  • 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指的哪4樣?你家有幾個?
    在日常生活中,古人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也就是流傳到現在的俗語,有些道理到現在依然能繼續使用,受人們追捧。有些俗語蘊含著經典的道理,我們需要吸取其中的精華。比如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指的哪4樣?你家有幾個?
  • 農村俗語「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
    農村俗語,都是老一輩人通過生活、生產所積累的經驗總結,所謂俗語,簡單上口,其中蘊藏的道理也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當然不是所有的俗語都值得我們學習。就拿今天我們要說的「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白果一百年」到底隱藏著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全句應該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了)十菜」,你聽過嗎?你知道什麼意思嘛?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春種秋收都是看節令和天氣變化來確定農時忙時還是閒時,自然而然看天氣狀況來預測來年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登或者動植物「不收」和欠收。正月初一,農村裡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寓意新的一年,公雞母雞都是「豐收」,不會有瘟疫或者災害。
  • 農村俗語: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是咱們所說的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重要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大家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01-第一樣:夫妻不和睦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一下夫妻倆的關係就知道。
  • 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啥意思?你用過嗎?
    導語: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啥意思?你用過嗎?以前的人們大到蓋房子,小到做桌椅板凳,都離不開木匠。木匠,肩跨一個木工包,手拿一個木工鋸,進百家門兒,吃百家飯,可謂一技手藝在身,到哪都是座上賓。
  • 農村俗語「一錢二緣,三水四少,五敢六膽」啥意思?有道理嗎?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數千年來的精華沉澱,在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今天,傳統文化更是凸顯出它的「生命力」以及重要性,而農村俗語作為先哲們遺留給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俗語是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智慧結晶,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經驗,思想感情,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是民間文學百花叢中奼紫嫣紅的香花。今天老農就為大家分享幾則俗語,農村的小夥伴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置辦酒席為什麼都是以十個十二個菜居多
    農村酒席上,為什麼一般都是十碗菜?其實不只是農村,包括城市,對於追求數字的吉利每個人都有,農村酒席、婚宴,一般也是講究多少道菜來有很好的寓意,發現在酒席之上,八個菜,十個菜,十二個菜的居多,很少有單數的菜餚,追求雙數點菜方式,直至平時到飯店吃飯還會不停的念叨。
  • 四個人上飯館點了四個菜,一上菜都愣了!
    名字寫的很有意思,大概理解成是豬肉做的菜,聽說東北逢年過節都要殺豬和親戚好友吃上一頓肉,吃肉喝酒好不熱鬧,結果菜一上來網友都蒙圈了。這滿滿一鍋的菜,可真是份大量足良心之作啊!,也算是上過春晚的「名菜」,這次上東北吃上正宗的了,激動得不行。
  • 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老祖宗教你如何不白忙!
    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指哪四樣?老祖宗教你如何不白忙!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男怕屬雞,女怕屬羊」 「柳不上堂,死不睡楊」「女人當家,房倒屋塌」等。這些俗語老話雖然很多通俗易懂,但有些讓我們絞盡腦汁很難理解通透,古人講「人貪四樣,一生白忙」,這指哪四樣?
  • 柘城成立494個紅白理事會 紅白事待客只上四菜一湯
    近段時間,在柘城縣農村,流行起一個新的順口溜:「一個湯四個菜,節省一萬塊。」說的是紅白事待客,這「一個湯四個菜」,真能省一萬塊嗎? 「原來每逢紅白事待客,平均主家需要待40桌。一桌平均價錢在400元左右,待客總計就是1.6萬元。」
  • 農村常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破敗」,指的是哪四種東西?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多少都聽過一些老話,也被稱為民間諺語、俗語、土語。這些老話形式簡單,用詞也不複雜,一般人都能聽懂,卻蘊含極為深刻的道理。比如經驗豐富的莊稼漢常講:「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意思是說,如果農曆五月晴天多,六月陰雨天較多,十有八九是個豐收年。
  • 在農村吃席,這兩道「送客菜」一上來大家就該走了,究竟是啥?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趣事,三農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吃席時,這兩道「送客菜」一上來就該走了,究竟是啥呢?
  • 俗語四最:「四最喜,四最膈應人」,這是哪四喜,分別指什麼
    文章俗語四最:「四最喜,四最膈應人」,這是哪四喜,分別指什麼系文逗的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俗語很多是帶有一些老人的經驗之談,許多時候我們也從這些俗語中了解到古人的為人準則,以及他們講究的一些做人道理,而這些智慧直到今天也被人們借鑑參考。
  • 重陽節花了102元給父母做了四個菜,老媽:這些菜真好吃
    我的父母都已經年過八旬,雖然身體特別的好,但是老媽的牙口不行,基本硬一點的食物都不能吃。而老爸這輩子對於飲食就一個愛好,那就是「無肉不歡」。今天本來想多做幾個菜,所以早早就去市場採購。買了老爸愛吃的大梁骨,最近豬肉好像降價了,今天看見新鮮的五花肉賣21塊錢一斤,其它新鮮豬肉都是20塊錢一斤,這個對於老爸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我買了2斤多的大梁骨,花了36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