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夢川
第21個世界牛奶日、第23個全國乳品營養周期間,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攜手業內專家、行業組織以及企業開展了「每日飲奶300g增強身體免疫力」主題活動,旨在宣傳乳製品的營養價值,提升大眾飲奶意識。其中,奶酪作為近年來帶動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引起了廣泛關注。
有數據顯示,在消費升級、西式餐飲文化快速普及疊加乳製品結構升級的背景下,國內奶酪行業規模迅速擴張,增速位列乳製品行業第一。
或可解決原料奶過剩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使乳製品行業遭受了較大的衝擊,國內乳企為穩定上遊養殖,大量噴粉、消化多餘原奶,行業日均噴粉奶量最高時達1.8萬噸/日。而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和美國奶農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倒掉數十萬升牛奶,以解決原料奶過剩的問題。
疫情的發生讓如何解決原料奶過剩成為乳製品行業關注的問題之一。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史玉東就提出,通過加快發展乳酪產業、鼓勵企業生產經營濃縮乳、提升乳品深加工水平等措施,完善乳業「蓄水池」效應,推動乳業生產消費結構性改革,全面提升國民營養健康。史玉東建議,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本土奶酪產業,無論是應對疫情等災難性事件,還是解決我國產奶旺季、消費淡季的供需矛盾,奶酪產業都可以作為「蓄水池」,緩解原料奶過剩問題。
事實上,奶酪已經成為乳製品行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以及對飲食營養的更高追求,奶酪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因而近年來我國奶酪消費量逐年增高。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市場奶酪年實際消費量已經突破30萬噸(含稀奶油奶酪),預計未來我國奶酪消費量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9%以上。
年輕人成為奶酪主要消費群體 筆者通過走訪北京的商超發現,奶酪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北京朝陽區一家高端超市工作人員表示,大部分奶酪產品都是被年輕消費者買走的。「像芝士碎、奶酪塊這些奶酪產品基本都是年輕人在消費,而且奶酪產品的銷量每個月都在增長。」
除此之外,在幾家連鎖西餐店發現,奶酪菜品也十分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隨著年輕消費者的成長,加上西式餐飲文化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奶酪產品在我國已經有消費群體。西式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乳製品消費向更健康營養的方向升級以及奶酪的產品和口味創新,使得我國奶酪行業進入到快速發展的時期。根據數據統計,我國奶酪行業市場規模已從2004年的4.0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65.49億元。
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國家高級乳品評鑑師張書義發文指出,西式糕點、餐飲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新時代我國奶酪產業的崛起,很多有國外留學或生活經歷的年輕人,對奶酪認可度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一二線城市的白領群體對西式快餐休閒食品的消費愈發增長,00後青少年和兒童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強,共同組成了日趨龐大的奶酪消費群體。
奶酪產品多種多樣與餐飲結合是開發重點 奶酪的營養價值很高,素有「奶黃金」之譽。除鮮奶酪外,通常約8~10噸的生乳才能製造出1噸奶酪,是名副其實的奶中精華。一直以來,大眾都認為奶酪是西方國家的傳統食品,但是在我國奶酪製品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各地仍有許多不同形態的傳統奶酪製品,深受百姓喜愛。如今,隨著乳製品行業的不斷發展,奶酪產品的種類也日漸豐富起來。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像奶酪棒、奶酪杯、奶酪夾心餅乾等零食多種多樣,還有添加奶酪的烘焙糕點、奶茶等也十分受到消費者歡迎。
在我國奶酪不僅是很好的營養品,而且還是很好的調味品。市場上已經出現添加了奶酪的饅頭、包子、餃子等傳統中國食品。張書義指出,未來中國奶酪的發展方向除了豐富並改善奶酪口味之外,餐飲以及食品開發是重點。如果和餐飲業結合起來,開發適於中國消費者口味的菜品系列,奶酪消費會有更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