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五更是啥?很少有人知道

2020-12-19 思帆歷史趣聞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是啥?少有人知

打更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夜間巡邏制度,由此也產生了一種專門巡夜的職業——更夫。打更是一個比較普遍的職業,在古代由於人們缺少夜間的報時工具,夜間打更人就成為了人們獲得夜間時間的最大依據。甚至在現在,有些農村地區仍然保留了夜間打更的傳統。

在那個時候,人們的晚間娛樂活動很少,基本上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人們在聽到更堵的打更聲時,便知道了時間,按照慣例應該做什麼。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打更,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古人們在夜間的活動吧。筆者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跟這方面有關的:「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它們說的是什麼?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更?更是我國古代的計量單位,一個晚上十二個小時被分為五更,那麼一更就是2.4個小時。一更指的就是七點十二分,每當這個時候打更人就會敲鑼,提醒人們到了一更了。這個時候不管人們在做什麼都會暫時放下自己的工作,準備收拾收拾回到自己的家裡吃飯休息了。

二更也就是九點左右的時候,放到現在人們指不定在哪裡嗨呢?但我們的古人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要熄燈睡覺了。遙想當年筆者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也曾睡過這麼早啊,現在……熬夜讓人頭禿啊。

三更指的就是十二點那個時間段。在古代人們認為午夜十二點是這一天陰氣最重得時候,也是鬼混常常出沒的時候。這當然是一個比較迷信的說法了,不過,筆者以前在十二點的時候是不敢自己一個人去廁所的,總感覺會發生點什麼?雖然說我們不能迷信,但是真的架不住有些人天生膽子小,自己就能把自己給嚇得夠嗆。

到了四更的時候,人們此時就陷入比較深的睡眠中了。夜深人靜好幹事,這賊呀,小偷一類的也比較喜歡在這個時間「拜訪」一下住戶的家裡。看看這家人什麼東西「多了」,好順手「拿」走一點。不得不說一句,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以偷別人家東西為生的人真的很噁心了,有手有腳的做這樣的營生真的不怕遭報應嗎?

五更即寅正四刻,也就是現在的四點四十八分,也被稱為是黎明。此時正是白天和夜晚的交替之處,家中養的公雞也要開始打鳴了。我們勤勞的古人們這個時候逐漸就要甦醒了,有的甚至已經要起床下地幹活了。這跟現在人的生活方式還真的不太一樣,我們的古人果然是在貫徹早睡早起的宗旨不放鬆啊。

相關焦點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和五更是啥?鮮有人知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和五更是啥?為此老祖宗留下了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那麼四更和五更是啥呢?知道的人應該很少。如果想要明白這句俗語其中的意思,那麼首先就得先弄明白這個「更」的概念,打更只有在晚間才進行的,通常來說,打更人一夜要提醒五次時間,每隔一個時辰(2個小時)敲一次。
  • 農村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有什麼寓意
    這句俗語就是我們常聽的: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這句話在物質不太發達的年代,或者直接說就是沒有鬧鐘的年代,是農村人們生活的規範。經常看古裝片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古代的人們用的計時的單位和我們現在是有很大區別的。那時候人們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因此,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我跟時間有關的成語都和12個時辰有關。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分別有何寓意?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分別有何寓意?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我們都知道,如今我們童工的記錄時間的方法是二十四小時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聊的就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中,就包含了古人計時方式的一些知識。那個時候,為了配合十二個月,人們也把一天劃分為了十二份。因為古時候的計時工具非常笨重,而且製作麻煩,所以不是每家都有「鐘錶」的,而是都有固定的人通過打更的方式報時,告訴人們時間。首先我們先說「一更人」。
  • 農村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什麼意思
    比如農村裡老輩人才知道的老話: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更人我們常常在古裝劇中,聽到有人說「三更半夜」、「現在幾更了」這樣的話語。那「更」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是沒有手錶的,一天是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晚上又被劃分為「五更」,因此兩更之間是2.4個小時。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都指的是什麼?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都指的是什麼?文|小楠趣談俗語是人們對生活的體現與總結,其中可能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與習俗,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習俗你讀過幾條呢?接下來小編就會重點介紹今天分享的這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他們指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裡面有什麼樣的小知識吧。人們對時間的劃分是在西周被確定的,那個時候時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然後每一個時間段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時辰。還記得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那個生肖故事嗎?小老鼠打頭來,牛把蹄兒抬等等。
  • 俗話說:「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為啥四更、五更沒人說?
    我們應該都知道圓明園裡最著名的那12個生肖首吧,其實這個生肖噴泉的作用就是用來記錄時間的,每一個生肖就代表著兩個小時的時間,每當到了整點的時候,噴泉就會噴出水柱來提醒人們時間的流逝,古代人對於時間的概念是非常的模糊的,而且在不同的朝代記錄時間的方法也是各有不同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就是在描述古代人們記錄時間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十人九不知
    「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啥意思?漸漸的就有了「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的說法,一更相當於如今晚上的七點到九點,也就是說從七點開始更夫就開始出來工作了,也被稱作為甲夜,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剛勞作完回家,和家人一起坐在桌子上吃飯,有院子的地方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在一起有說有笑放鬆一下,所以一更的時候有很多人出來活動。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什麼意思?還有沒有「四更,五更」
    為了讓12時辰制更加貼近生活,古人又想起了用打更的方式來提醒大家,因為我們如今就聽到了所謂的「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四更,五更」呢?事實上,是有的。古代一更,指的就是晚上7點到9點之間,這時候,我們都知道,因為古代是農耕社會,因而很多人工作一天,直到這時才休息,在回家的路上,農民招呼四周的街坊鄰居,孩子們也正是放學的時間,由此,這時整個地方都會特別熱鬧,人聲鼎沸,因此,這期間就被稱為「一更人」二更火,指的則是晚上9點到11點,古人的夜晚生活並不豐富,不像我們現在有什麼夜市
  • 農村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啥意思
    鄉村大視角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農村大學生小妮,今天給大家說說咱們農村的這條俗語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時間那麼這農村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分別講的是什麼道理呢?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那麼四更、五更又是什麼?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那麼四更、五更又是什麼?大家知道在古代科技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計算時間的呢?對於古代人們生活的作息時間,老祖宗也是總結出一句俗語,那就是「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估計是十人九不知。在許多古裝劇中都能看到在夜半時分有一位一手拿著銅鑼,一手拿著棒槌,一邊走一邊叫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鎖好門窗,注意防盜」。沒錯,這就是古代的一種職業,叫做更夫。
  •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什麼意思?年輕人知道嗎?
    —阿諾德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農村老一輩人常常說的「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描述的就是舊時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具體說了什麼
  •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為何這麼說?四更有什麼?要當心
    文/北舊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為何這麼說?四更有什麼?就拿「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來說說吧,大家覺得這一句是個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說的每個時間段的事情,但是有誰知道其中的真正意思呢,又有誰知道為什麼有了這句俗語?其實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吧,小編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 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指的是啥?
    在我國古代,人們是沒有鐘錶的,所以他們把夜裡的四十刻分為四個段,五個節點。這些節點被稱為「更」,因此一個晚上會有五更,人們所說的半夜三更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節點。兩更之間相差的時間為現今的2.4小時。一更天大概是19:12分,兩更天是21:36分,以後再以此類推。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怎麼解釋?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經常被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提起,這句俗語具體是啥意思呢?一更人:一更天是從黃昏開始,指的是七點多到九點多的這段時間,很多農民這時候才剛剛從田裡收工,正忙著回家做晚飯,小孩也要麼在玩鬧,要麼在做功課,總之每個人都有要忙的事情。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除此之外,古人還將夜晚與白天區分開,並以「五更」來表示夜晚。農村老一輩人的口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它包含了前文中所提到的「五更」,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五更說的又是什麼呢?一更人:所謂「一更」指的是現在的晚上七點到九點。
  •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村裡有一些經典的老話,能夠真實反映出舊時農民的生活狀態,例如「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要想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咱們先得知道什麼是五更。在中國古代,普通農民沒有計時工具,他們是如何來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呢?
  • 農村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啥意思
    文/加塵農村俗語「一更人, 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啥意思在農村一直流傳著一些話,這些話又被稱為俗語,大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因為口口相傳,村裡的老人基本都知道這麼一句俗語,那就是「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五更天的說法是起於漢朝,那麼這句俗語既然流傳這麼久,就有它存在的意義,下面就由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所謂的一更,就是指戌時,稱黃昏,又名日晚。
  •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這麼劃分時辰,同時也把白天和夜晚劃分了幾等分,其中夜晚古人喜歡用五更來表示。五更,就是從一更開始一直到五更,每一更對於古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所以古人就總結出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這句俗語我們經常聽老一輩的人提起,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爺爺說:「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挺有意思
    如今人類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部小小的手機變成了萬事通,我們不知道從何時起,就連看時間都懶得用鐘錶了。然而我們卻對古人的計時方式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想像。古人的十二時辰、打更人等等,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打更人都只打到五更天呢?
  • 古人說「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是何意思?「四更、五更」呢?
    古人說「一更人,二更火,三更人」是何意思?「四更、五更」呢?文/風馬牛也相及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在這之中,就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還有沒有「四更、五更」呢?實際上是有的。下面,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一更,實際上就是指晚上7點到9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