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都指的是什麼?
文|小楠趣談
俗語是人們對生活的體現與總結,其中可能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與習俗,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習俗你讀過幾條呢?接下來小編就會重點介紹今天分享的這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他們指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裡面有什麼樣的小知識吧。
人們對時間的劃分是在西周被確定的,那個時候時間被劃分為十二個時間段,然後每一個時間段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時辰。還記得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那個生肖故事嗎?小老鼠打頭來,牛把蹄兒抬等等。這些用再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子醜寅卯啦,而子醜寅卯其實也是用來描述時間的詞彙。比如我們的子時又被叫做夜半時分,有的時候也叫子夜,它是小老鼠在這個時候出來覓食活動的時間,所以叫做子時,它可是十二時辰裡排在第一個的時辰呢。按照我們現在常規理解的時間來換算,就是指23點整到凌晨1點整的這個時間段。其他的都是以此類推形成的。
一更人,一更是什麼時候呢?一晚上被劃分成了5更,根據咱們老祖宗的算法,這個一更啊就是戌時,那個時候才是七點到九點的光景,這個時候是人們一天勞作之後的休息時間,人們在這時候開始活動,是屬於有生活氣息的時間,也就是人們 活動的時間。這麼推下來,二更結束已經到了十一點,而這兩個小時裡天已完全黑了下來,古代又沒有什麼娛樂設施,這個時候如果要活動就只能掌燈了,所以二更能看到的就是火光。
三更半夜這個詞大家不陌生吧,這就是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段了,這個時候夜晚過半,夜色最濃,如果有月亮也是月亮最大的時候,迷信的說法這個時候陰氣最重,鬼魂也在此時漂泊。在這個人們都開始入睡的時候,就是鬼魂的專場了,所以也有了三更鬼的說法。四更天的時候,人們基本已經進入了熟睡階段,這個時候哪裡還有人呢?所以這個時候做什麼事情是最好的呢,就是做些偷偷摸摸的事情,雞鳴狗盜之徒的說法也是從這裡延申出來的,雞鳴不是說雞在啼叫,而是指四更天,四更天盜賊開始活躍。那什麼時候雞才開始鳴叫呢?這就到了五更了。五更開始晝夜更替,新的一天即將迎來新的黎明,這也象徵著一天的開始,就是在公雞打鳴中到來的,雞一叫人們就知道天要亮了,所以雞鳴也成了五更的代表。
人在一更活動、二更燈火亮起、三更鬼怪出沒、盜賊四更猖狂、五更雞叫,這句俗語的意思不知道大家現在都理解了沒有,小編認為,現代人的時間觀念越來越薄弱,不按時睡覺不按時起床,一日之計在於晨,合理的作息時間更能有一個好的身體,希望我們每個人放慢生活節奏,學會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