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殼魚豆腐芫荽湯

2020-11-24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根據湯色,魚湯有清湯和奶白的區別,奶白的湯色主要靠乳化的作用,不少人認為的「湯色越奶白營養越豐富」其實是一個誤區。據營養學家分析,魚湯越白,當中的脂肪含量越高,所以煮魚湯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為宜。民間傳統配方是用小筍殼魚煮湯給小朋友喝,能去滯開胃,而今日的食單則用大條的筍殼魚來熬湯,如此烹調則可湯可菜。

材料:筍殼魚1條,豆腐1磚,薑片15克,芫荽10克,花雕酒少許,鹽、雞粉和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筍殼魚處理好後用乾淨毛巾吸乾表面和內腔的水分備用;豆腐切成八塊備用。平底鍋下油,放入筍殼魚煎至兩面金黃,加入薑片煎至香氣溢出,濺少許花雕酒,下適量清水(以沒過魚身為佳),煮開後加入豆腐煮10分鐘至湯色變白,以少許鹽、雞粉調味,煮片刻後加入芫荽段即可。

相關焦點

  • 豆腐芫荽滾筍殼魚(圖)
    關鍵詞:  益氣補虛  養顏美膚  清明時節正是西江魚汛期,大量河鮮如鱸魚、筍殼魚、河鯽、邊魚、河鯉、黃骨魚等正值上市,為吃魚的好季節。豆腐滾筍殼魚則起到理想的營養互補作用。筍殼魚是「營養密集型」食品,蛋白質含量相當高,還富含磷、鈣、鐵、維生素D等;豆腐為食藥兼備的食品,含鈣相當高。更主要兩者的蛋白質都不一樣,豆腐缺乏蛋氨酸和賴氨酸,這在魚中卻十分豐富;魚的苯丙氨酸少,豆腐中則多,搭配後便取長補短,可將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20倍。因而此湯不僅鮮美可口,且具益氣補虛、養顏美膚。
  • 筍殼魚養殖與筍殼魚價格
    筍殼魚市場現狀與養殖前景分析:   筍殼魚,是尖塘鱧屬,華南地區常見養殖的有泰國筍殼魚、澳洲筍殼魚、本地筍殼魚。筍殼魚是名副其實的名優水產,質優、價高、市場廣闊。在澳洲、東南亞、港粵臺、上海、江浙、廣西、海南等地,筍殼魚在食客心目中的排行一直都是淡水魚類中數一數二的。
  • 豆腐滾筍殼魚
    材料:北豆腐1大塊,香菜1棵,筍殼魚數條,生薑3片。烹調方法:將北豆腐衝洗,切成2cm 2cm的方塊,香菜洗淨,切成小段狀備用;將筍殼魚宰淨,去鰓、鱗、腸等,文火煎至兩邊微黃。與北豆腐、生薑一起放進鍋內,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滾20~30分鐘,撒入香菜段,調入適量鹽便可食用。
  • 筍殼魚,淡水魚中的貴族,這樣做最營養好吃!
    筍殼魚是一種東南亞魚類,其含有豐富的高蛋白,維生素A,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筍殼魚的肉質鮮嫩柔軟,容易被消化吸收,還可刺激食慾的作用。筍殼魚常見有4種做法:1、清蒸 2、油浸 3、紅燒 4、燉湯1、清蒸筍殼魚為了保留魚的原汁原味,和減少營養成分流失,清蒸最合適,肉質清甜
  • 有一種魚叫筍殼魚,平時很難釣到,這條卻有兩斤多,這是筍殼魚嗎
    在小編這邊有一種淡水魚,對水質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它們的數量是比較少的,我們這兒叫它筍殼魚。這種魚的肉質細膩味道鮮美,同時其有著較高的營養價值,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歡。但是野生的筍殼魚比較稀少,想要釣獲它們全靠運氣。不過筍殼魚有著較高的經濟價值,如今也是實現了人工養殖,因此筍殼魚也逐步走向了我們的餐桌。
  • 被老鄉稱為「發財魚」的筍殼魚,其實是種生態隱患?
    然而長江君發現,近兩年來一種「外形醜陋」的大嘴怪魚,正在成為農村河裡「明星魚」——甚至有老鄉稱其「發財魚」……所謂「發財魚」原是外來物種其實,這種所謂的「發財魚」,就是原產於東南亞地區的「筍殼魚」,學名沙塘鱧,是一種外來物種。
  • 【美食百科】淡水魚之冠——筍殼魚
    由於其體形似筍殼,故名筍殼魚。據介紹,1斤半以上的筍殼魚肉質最好,若用清蒸,因魚肉富含膠質,以致筷子一夾肉質就散,非得動用湯匙兜送入口,其味鮮甜不腥,嫩滑細膩賽過海水石斑。特別值得讚嘆的是,輕嚼幾口,齒頰留香,還能感受到一種似帝王蟹腳肉的彈力。除清蒸外,油浸、蒜燒也是製作筍殼魚的不錯方法。
  • 讓寶寶大口吃菜的一道魚湯:筍殼魚滾菜心湯
    【筍殼魚】:筍殼魚品種較多,在廣東,人們把產於我國沿海及河口一帶的筍殼魚稱為「本地筍殼」本地筍殼體型較小,最大的體重僅200餘克,其身圓長,嘴帶尖,鱗細而硬糙,魚鰭均有斑點,有黃麻色和黑麻色兩種妹妹每一次都很好奇這即將被煮的小魚。
  • 澳洲筍殼魚網箱養殖的技術
    憑據澳洲筍殼魚的生涯特徵――運動規模小,以是很適合小水體的情況下養殖,在水池或水庫用網箱養殖有多方面的長處:    1、易管養。用網箱養殖,很輕易視察檢討魚情,魚的天天運動了如指掌,一旦有成績須要處置懲罰很利便,在養殖歷程中,須要屢次按巨細分級養殖時,分魚操作也輕便。    2、用網箱養殖澳洲筍殼魚,長勢好、魚整潔、長速快。
  • 廣東東莞市舉辦筍殼魚健康養殖專題講座
    在交流環節,松湖水產養殖公司蕭勁松總經理認為在東莞養殖筍殼魚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方面東莞有著筍殼魚生存的上佳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另一方面,充氧包裝保鮮技術可以使筍殼魚空運至發達城市出售,銷售半徑大且利潤高。蕭勁松建議結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網上物流配送平臺、電子商務平臺,減少中間環節,進一步提高產品利潤。
  • 廣東:筍殼魚養殖利潤高 初現養殖小高潮
    筍殼魚的原產地主要有泰國、柬埔寨、澳大利亞和南美等地,因其產地不同,筍殼魚的名稱也不同。廣東現在養殖的筍殼魚主要有三個品種,分別是泰國筍殼魚(學名「雲斑尖塘鱧」)、澳洲筍殼魚(學名「線紋尖塘鱧」)和雜交筍殼魚(泰國筍殼魚與澳洲筍殼魚雜交),但近年來,通過比較分析,養殖戶發現各種筍殼魚在養殖效益、市場價格和消費群體等方面具有一定差異。
  • 筍殼魚養殖成本大,利潤空間大,掌握技術是關鍵
    水產前沿        瀏覽量: 8180 次 我要評論   目前人工養殖的筍殼魚主要是線紋尖塘鱧(澳洲筍殼魚)和雲斑尖塘鱧(泰國筍殼魚),另外還有澳洲筍殼魚和泰國筍殼魚雜交的雜交筍殼魚
  • 廣東全德水產養殖場引入全新的筍殼魚工廠化養殖技術
    養殖場主人、筍殼魚養殖專家羅乃純介紹,筍殼魚養殖以往慣用土池養殖法,難度不小。「從近幾年養殖情況來看,從幼苗到大規格種苗(100克左右),平均成活率僅有30%。」&nbsp&nbsp  原來,筍殼魚是一種典型的「大吃小」魚類,在土池養殖環境中如果分塘不及時,同類相殘的情況就比較嚴重,又因為它是熱帶性魚類,在露天環境中越冬期魚苗就容易大面積凍死。
  • 這種魚與豆腐煲湯,祛風除溼,清熱解毒
    又到了炎熱的夏季,也是個容易上火的季節,尤其是在廣東這邊,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很多人平時的飲食大魚大肉,還有吃宵夜的習慣,導致很容易上火,虛胖。夏季還是以清談飲食為主,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更要清淡飲食,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具有益氣和中,祛風除溼,清熱解毒的黃骨魚豆腐湯。
  • 美食推薦:爆炒墨魚丸、剁椒木耳斬蛋、油浸筍殼魚製作方法
    油浸筍殼魚 主料: 筍殼魚1 調料: 二湯250克,李錦記蒸魚豉油100克,美極10克,糖30克,雞粉10克,麻油3克,胡椒粉、花雕酒、溼粉各少許。 做法: 1、將筍殼魚開背,起出脊骨,魚身加入鹽、胡椒粉、花雕酒略醃後,均勻抹上溼粉。
  • 食材分享|意「油」未盡,萬萬沒想到「油浸筍殼魚」會是那麼美味
    說起來,油浸筍殼魚是廣東、港澳地區的一款名菜,油浸的做法並不鮮見,關鍵是將這種烹調方法與恰當的原料相結合,從而突顯出原料的優點。筍殼魚因形似筍殼,故而得名,它肉質鮮嫩,肉厚肥美,被稱作淡水石斑。事實上在東南亞,筍殼魚的的售價是要比石斑魚還要高。正如清代袁枚所說:「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醃芥作湯、作羹尤鮮。」
  • 芫荽 各人所好
    ▲上佳的芫荽色澤青綠、長短適中。  ▲廣東人喜歡將芫荽加入魚菜中,用其闢腥殺菌及增加香味。其中,芫荽以高「出場率」走進了大部分家庭。芫荽原產於中亞和南歐,或近東和地中海一帶。西漢時期,張騫從西域將芫荽引進中原,取名胡荽,後來演變成今天的「芫荽」,因其香味濃鬱又稱其為「香菜」。上佳的芫荽色澤青綠、長短適中、香氣濃鬱、沒有黃葉和蟲害,是中菜裡面絕佳輔料,能去除食物的腥羶氣味。莖泛紅的芫荽香氣更強烈,煮湯或燒菜時放入幾根,味道比普通芫荽更濃鬱。
  • 擦亮東莞筍殼魚品牌 助推水產品提質升級
    擦亮東莞筍殼魚品牌 助推水產品提質升級2018-07-27 22: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430 次 我要評論 羅茵&nbsp7月27日,按照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一月一品牌」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廣東漁業品牌建設,提升東莞筍殼魚品牌的知名度
  • 廣東東莞筍殼魚獲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水產展區金獎
    東莞市松湖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蕭勁松:「筍殼魚總體肉質比較鮮美,所有食的飼料是海水打上來的海域,在飼料標準是無添加其他化學添加劑的,因為他吃的是海魚,所以出來的產品是非常之好。」分別與番禺農科所、南方水產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究產品的育苗與養殖技術,成功研發生產出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的筍殼魚種苗;花費了4年時間與廣東海洋大學共同研發培育繁殖出公司獨有的「澳洲斑」,受到市場的熱捧。
  • 蕭勁松:都市漁夫,讓魚兒「遊」……|水產養殖|農戶|蕭勁松|筍殼魚|...
    ■蕭勁松專注筍殼魚養殖,走出了一條「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有效帶動當地農戶增收實現共同奔小康 記者 張喜林 攝十幾年如一日,專注筍殼魚養殖的蕭勁松,是東莞市松湖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憑著一份恆心與毅力,在短短幾年時間,從一個門外漢歷練成為一名筍殼魚養殖領域的專家;從5萬元資本起家到如今坐擁百畝良塘,千萬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