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正心,修身,治病

2020-12-17 育仁與人體生命學

有很多人認為,看懂了我的文章,心定本源,一念無我,就可以了。這就是修行了,這就可以了,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因為毛主席說過,如果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唯有親口嘗一嘗,想是無法想像的,紙上談兵與實際,是天差地別的,如果可以換位思考,如果可以假如,這個世界就沒有窮人與病人了。窮人假如能有富人的思維,窮人還會窮嗎?病人假如有真正的大醫精誠之德,患者還有病嗎?所以看微博,只是一個字面上的簡單的理解,與我的本心本意欲表達的思想,還差的太遠。有的人自認為學會了,開始為別人治病收費了,有的人自作聰明的認為,取眾家之長,融為一體,其實道無法傳,更無法偷,道為本源,師為船,看微博只是一個說明書一樣,讓人從迷到明,明白了也不等於你真正的明白掌握了,掌握了也不等於你擁有了,擁有了也不等於你成為了,太多太多的人看了幾天微博,幾個月微博,幾年微博就認為真的懂了。

其實在修行上,如同開車回家。你無師無法,所有的經咒如同紙上車圖,車的圖紙,出家人比如是圖書館的保管員,你去取經,他們給你經書,幫著你解經,但是他們不是作者本人,也不確定書是不是正版,反正如是我聞,我聽別人說的,寫經者就是聽說,看經者,是聽,聽過佛講法的人說的,如是我聞,好像我聽說的一樣,又是假如,末法末劫如何修行,有修行之法,還叫末法嗎?有修行之道,還需聖人乘願再來嗎?

所以說理論也好,經典也吧,這些都是說明書一樣,只是讓人明理,與實修實證無關,就算你考試理論合格了,讓你上車,你以為你真的會開車嗎?擁有車如同接通法脈,就算教你開走了,你認為就等於到家了嗎?就算你天人合一了,你肉身還在紅塵,你就認為指定修成了嗎?有的人沒事問我,師父這個病怎麼治,我告訴你,你會嗎?你上醫院去心臟撘橋,怎麼不問醫生怎麼搭呢?買個支架自己裝上,有的人總問,在家怎麼修,你微博不看,如瞎子,如乞丐一樣,瞎子,乞丐打聽飛機怎麼開,給你講這些有意思嗎?先看說明,再買汽車,再上道,再有嚮導,導師,再聽話就回家了,有的人不想用車,特煩嚮導指手畫腳的,自大自我,唯我獨尊,這種怎麼修?怎麼回家?我真的不知道,因為神都不知道,神也做不到,何必為難我呢?

其實修行,正心,修身,治病真的很容易的,師父培養你幫你,你承認有師父你都不承認,撒謊打妄語,你怎麼可能修成,正心為德,無德者,何來正心?沒有正心談何修身,沒有感恩之心,想讓人治病,還抱著騙吃騙喝騙醫生錢的心,你的病又怎麼可能好呢?你看我微博,學點皮毛,你打著上工守神,招魂復魄的旗號,為人調病一次收人上萬,上千的,你到我這裡來,想來偷學,還不要臉的說,我和你們學習不用給我工資,你是不是認為天下都是傻子,白痴,你給別人看病,高收費,你來學習,我們再給你錢僱你學習。其實在靈性世界回頭再看,聖人怕因,凡人怕果,凡夫俗子為了錢不折手段的,坑蒙拐騙,冒充醫生,未來業力顯現之時,錢是化解不了因緣的。到時生不如死,家破人亡,死後更慘。其實修行,正心,修身,治病非常的簡單,找到明師,聽話照作就可以了。尊師重道,因為師者德也,師者道也,歸依師即歸依了道。大道至簡,還是應該有良心,有感恩之心,有愛心,愛可以改變化解一切,擁有良心一切都不是個事。中毉大夫

相關焦點

  • 未病先防——正心修身促健康
    這就要求我們醫務工作者,學習傳統文化以正心修身;並將正心修身的理論傳授給患者,使患者心志端正,元氣充足,再配合針藥引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不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患者元氣不足,整體功能下降,即使有再好的醫生也無能為力。正所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大學》講:「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 「嚴以修身」貴在「修德」「修心」「修行」
    「三嚴三實」是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在「三嚴三實」中,嚴以修身列在首位,何為「修身」?修身就是修養個人的學識、體魄,修煉個人的襟懷、心胸,修正個人的思想、行為。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修身的目的是什麼了?
    說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三綱領提出了修身治國的總途徑,這裡提出的八目則是更詳細的步驟。所謂八目,就是指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 正心修身要有久久為功的韌勁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內正其身,外正其容。」正心修身,永遠是不朽的真理,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清介有守的人生態度和剛直守正的人生境界。《清史稿》中記載了張伯行的一個小故事,張伯行考中進士後,沒有立即去做官,而是在家口誦手抄理學經典七年,然後才去做官,他說:「千聖之學,括於一敬,故學莫先於主敬。」
  • 如何正心修身,真正去理解古人的感覺
    如何正心修身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憤怒、恐懼、好樂、憂患)(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大學》對修身的論說和正心的論說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都是強調在一定的情緒狀態下, 不能客觀公正地對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 人生修行,修身修心
    這場修行的終點,便是我們對自我,對世界的一個總結,不管我們這一生過得如何,只要安然幸福,這場修行便是有意義的。然而,修行也有好壞,有些人修外在,不是很關注個人的品質和內心世界,只追求浮華富貴,到最後利慾薰心,撒手人寰的時候多半會後悔。
  • 陶均廷: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贏家人生》人生裡的大...
    陶均廷: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贏家人生》人生裡的大智慧!生而為人,我們在不斷進取中找到生命的真諦。我們習慣於把每一次的坎坷化作照亮前方的明燈,引領我們一路向前,邁向更有高度的遠方。通過樹立學員「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向思維,針對不同學員自身問題,從親密關係、親子關係、時間管理、情緒療愈、健康管理、睡眠管理、職場溝通、公眾溝通、形象禮儀、財務管理等諸多人生重要領域入手,建立完善培訓系統,全面支持個人成長的精進和平衡。
  • 盤點那些藏在菜根譚中的寶寶好名:個個正心修身、明心見性
    《菜根譚》作為一本明心見性、正心修身的奇書,能夠彰顯出名字的哲學內涵。今天江南易林和您分享的,就是200個出自《菜根譚》中的寶寶名字,希望寶寶能夠借著名字中的美好寓意,獲得奮發向上的力量。恬雨出處: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修身-菜根譚「恬雨」選自《菜根譚-修身》,這句話說的是心境平和的人,能夠在狂風暴雨中欣賞到風平浪靜的美好風光。所謂風景自在人心,真正的美景來源于堅強的內心。
  • 想要過好人生,從「正心」開始
    今天我們接著之前「誠意」的話題,來聊一聊「誠意」的下一環節「正心」。「正心」是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最中間的一環。我們可以發現,「正心」之前的三個環節「格物、致知、誠意」論述的是人內在「心性」方面的功夫學養。
  • 校園文化|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
    【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校訓解讀】正心。司馬光在《交趾獻奇獸賦》中有云:「吾聞古聖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無論學習還是處事,正心修身都至關重要。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傅子·正心篇》有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純正,也即「修身在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正心、修身,乃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為學者,只有先修煉內心、鍛造品格,將正心修身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成為國之棟梁。
  • 修緣說:人,這一生的過程就是修行:修身、修緣、修心
    修身,亦是渡人,嚴於律己,自我成就,強大自己,讓自己發光,便會提升被社會需求價值! 修行的背後即是修身,修緣,修心,修一顆善心,修一顆利他心。
  • 凡治大病者,須先正心
    正心,即能正身。如何正心呢?正心即是順應天道。天道體現在何處?《易》曰:元亨利貞;《內經》曰:春夏秋冬;儒曰:仁義禮智信。這些都是天道。如何順應天道?人學習並實踐天道,表現出來的,即是天性。王鳳儀老善人講「圓滿天性」,就是把實踐天道進行到底。
  • 嚴以修身要「三正」
    原標題:嚴以修身要「三正」   當前,全國上下正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旨在解決黨員幹部「不嚴不實」問題,增強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 正心蓮蓮子串穿制祈福文
    正心蓮傳揚君子之德;正心蓮-祈福泱泱中華,家家正心滿滿、幸福蓮蓮!!!1顆→→: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3顆→→:代表是「佛」、「法」、「僧」這三寶,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 「修身在正其心」
    白子超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
  • 張其成教授在濟南圓滿開講《論語與儒家正心》
    2020年11月28-29日,經典有約中成書院《國學經典與卓越管理》高級研修班在濟南子曰·美秀酒店,舉辦了由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張其成先生帶來的《論語與儒家正心》國學經典大課。
  • 深度好文:正信正念,以達「正心」的目標!
    大家好,我是小編一朵花的姿態,2018年5月4號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關於正心的文章。事實上做好人是為人的根本。宗教家、道德家或法律要求人們稱為好人,只是要求人們實踐做人的基本精神,而非強迫人們經過教育以成就預期的理想。
  • 正人先正心
    袁某的轉變是我省社區服刑人員「正心行動」啟動以來,眾多社區服刑人員轉化成功案例中的一個典型。2018年以來,藉助「正心行動」,我省4萬餘名社區服刑人員順利解矯、回歸社會,「正心行動」結出了累累碩果。
  • 中醫為什麼講就正心?
    我們再回到此篇的題目:為什麼要正心?因為心正則種種法正,一方面五臟六腑歸於平衡,人能健康;另一方面,外境皆安和而人能快樂、幸福。由此說,正心的內涵實在太博大、太精深,我的理解是,正心是一切法的源頭。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宗教學等等,皆以正心為根本。篤信科學的人往往正心不以為然,認為科學能解決一切。但事實是,科學無益於正心,甚至會讓心更迷失。因為科學是崇尚外求的。(董洪濤)
  • 修身重在修心、修煉貴在踐行
    學習研討會上,諶亞忠強調「嚴以修身」是做共產黨人的基本要求。他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標準,也是文明的標誌。共產黨人是有特殊要求的人,不能以自身意志為轉移,必須要求嚴以修身。「嚴以修身」是「三嚴三實」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對黨員幹部由內而外的約束和要求。諶亞忠強調,「嚴以修身」是成就人生輝煌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