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器官,不僅是解毒能手,也是人體的安全衛士。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刀槍不入、百毒不侵。
事實上,肝臟,是個容易受傷的戰士。但它擅長忍耐,不讓人察覺到異常。而當我們感覺到不對勁的時候,可能已經發展成了肝硬化或肝癌。
所以,可不要等肝出事了才後悔莫及!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告訴大家,究竟哪些習慣是肝臟的大敵,幫咱們來避開肝臟的「雷區」。
喝「辣」的,傷肝
酒,就是傷肝的一把好手。
這裡的「辣」的,特指酒精,也就是乙醇。我們喝進去的酒精,主要靠肝臟經過一道道「工序」來處理,首先代謝為乙醛,然後再代謝為乙酸,乙酸最後代謝為水和二氧化碳。
這其中的多種代謝產物均會產生毒性反應影響肝臟,這些毒性反應可能在一些人身上表現得更為嚴重。
輕的話,損傷肝細胞使肝酶(也就是轉氨酶)從細胞內跑到血液裡,所以很多人酒後查血會發現肝酶升高。
重的話,短期過量飲酒的「暴擊」,或者長期大量飲酒的「持續打擊」,肝細胞發生不可逆的損傷,經過一系列演變成為「肝硬化」,醫學上叫做「酒精性肝硬化」,並可能會發展成肝癌。
吃「香」的,傷肝
吃得太肥美,脂肪過多,同樣會傷肝
肝臟是人體糖、蛋白、脂肪這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中心。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被胃腸道消化吸收後,一部分還會被運送到肝臟進行處理,轉變成人體能利用的營養素。
雖然我們說肝臟有強大的儲備能力,但終究也不是鐵打的,它也會「累」。
如果你餐餐大魚大肉,頓頓重油飲食,肝臟處理不過來,脂肪就不能被及時代謝為糖,而是作為庫存,積壓在肝細胞內造成肝脂肪過度蓄積,也就是平日裡常說起的「脂肪肝」。
再加上胰島素抵抗等因素的參與,脂肪肝繼續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就開始對肝臟產生損害了。
脂肪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並逆轉,但如果長期不注意,會引起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亂吃藥物,傷肝
肝臟是有名的「解毒器官」,它參與了藥物代謝,能分解有毒物質。
如果你留意過藥物說明書中「不良反應」一欄,就會發現相當多的藥物寫了一句話: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肝酶升高,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所以,任何藥物,都不要亂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吃,按照說明書介紹的方法來吃。
至於那些寫著「不良反應尚未明確」的藥物,也請敬而遠之,以減少不期而至的肝損傷。
想護肝,只需 4 個「一點」
那麼,想要保護肝臟,到底該怎麼做?
很簡單,和前面所說的反著做就對了:
少喝一點:少喝酒對肝有好處,地球人應該都知道,能不喝酒就不要喝了,獲取快樂的方式還有很多;
均衡一點:規律作息,睡眠充足,均衡膳食,營養足夠但不過量,堅持鍛鍊控制好體重;
簡單一點:放棄那些「吃點什麼養養肝」的念頭,不給肝臟增加額外的負擔;
用藥小心一點:不隨便吃藥,在醫生指導下吃藥。
再補充說說「熬夜傷肝」的問題。
雖然還沒有確切證據說明熬夜會直接傷害肝臟,但確實有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對肝臟的轉氨酶數值有些影響,尤其是存在慢性基礎肝病時。
所以,大家想通過不熬夜、好好睡覺來「護肝」,也是沒錯的。
最後要提醒大家,別忘了給寶寶接種B肝疫苗,有感染B肝高危風險或特殊崗位的成年人也要遵醫囑接種或者補種B肝疫苗,做好定期體檢。
做好預防、
少給肝臟添麻煩,
這才是最省錢、最有效的「護肝」!
本文來源:健康中國行動
統籌策劃:文成鋒(微信13673365366)
原標題:《比熬夜更傷肝的 3 件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