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很多人忙碌為生活奔波的同時,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快節奏生活、高壓力工作,導致不少人作息不規律、膳食不平衡,高鹽、高油、高脂等食物攝入過多,胃部不適症狀增加。很多人的胃經常胃痛、胃脹的狀況,有人問,什麼東西是胃最怕的?胃不好時,我們該如何養胃?下面一次說清楚!
醫生提醒:胃不好,5種食物儘量少吃,過量食用,或會損傷胃部
1、寒性蔬菜
生活中常見的寒性類蔬菜,比如苦瓜、黃瓜、番茄等等,這類蔬菜看上去,都是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但對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吃多就會損傷脾胃,損傷胃黏膜,導致胃酸過多分泌,引起胃部不適,進而誘發一系列胃部疾病。
2、醃製食物
我們的餐桌上經常會出現醃製食物,特別是北方,幾乎每頓飯都會上一碟泡菜或者是小鹹菜。食物在醃製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鹽,而鹽不僅可以讓食物有味道,還可以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可以說一舉兩得。
但是,醃製的食物內部分硝酸鹽會轉變為亞硝酸鹽,攝入體內過多會對胃部的黏膜造成一定的傷害。另外,亞硝酸鹽對於人體的危害巨大,具有一定的致癌性,日積月累就會損害胃部健康,誘發胃炎等出現。
3、太燙的食物
溫度過高的食物不僅會傷害食道黏膜,同樣也會傷害到胃黏膜,無論是進食還是喝水,溫度不建議超過65攝氏度。
4、生冷的食物
胃部,喜溫熱,怕冷涼。冬季胃病高發的一個誘因,便是受寒,誘發胃腸疾病。
因此,胃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之物,比如生魚片,冰淇淋,涼水果之類的,儘量選擇溫熱食物。
5、山楂
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吃山楂。因山楂屬於刺激性食物,尤其是不能空腹食用,山楂中的有機酸,以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為主。能增進人體消化液的分泌,雖然可增加食慾,但對於胃潰瘍非常不利。
防胃部疾病,修復受損的胃黏膜,嘗試做這3件事,胃會感謝你
1、三餐要準時
在目前有很多人因為工作繁忙而讓自己沒有按時吃飯,卻不知身體有生理鍾,在時間到達時要讓自己按時吃飯,這樣才能讓胃部處於正常的工作,避免胃部食物在消耗後因為沒有食物而分泌過多胃酸,導致胃病發生。
2、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
食物經咀嚼顆粒變得更小,部分澱粉被初步分解,減少了胃的消化負擔,間接減少了胃的動力消耗,保護了胃的工作機能。
3、胃部「暖寶寶」,嘗試養胃茶
胃病是需要「三分治七分養」,養胃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多喝溫水,不僅可以幫助溼潤腸胃,還能幫助加快胃部蠕動,加速消化。我國古代醫學名著《本草綱目》曾記載了一個養胃的食方:丁香、猴頭菇、橘子皮、茯苓、山楂等食材按一定比例組合,泡茶飲用,可幫助加快胃部蠕動,有利於營養的消化和吸收。老中醫也推薦這個小食方,符合藥食同源的道理。
丁香:如其名,丁香味道溫和清香,可以溫暖腸胃、清熱解毒,同時能降低油膩辛辣食物所帶來的油量,緩解腹瀉。
猴頭菇:具有健脾養胃、安神的功效 ,對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症有功效。
沙棘:幫助消化食物,緩解慢性胃炎的症狀。
大麥:可用於輔助治療脾胃虛寒的症狀,還同時可以輔助降低血清膽固醇。
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這個小茶包,省去了自己熬製的麻煩,通過科學的配比,把上述所有食材全部包含在裡面,更能發揮出食材的藥效,獨立包裝,方便攜帶,不易受潮,隨時隨地想喝都可以直接用開水衝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想要養胃護胃,上述所提到的五種食物都儘量少吃,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要準時,吃飯時記得細嚼慢咽,清淡飲食,常運動,常喝養胃茶,三盒為一個療程,堅持喝起來,滋養脾胃,幫助修復胃黏膜,保護胃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