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食堂的「爆款網紅菜」 讓味蕾的記憶上升到文化表達層面

2020-12-18 環球網

「終於吃到了『網紅』青團!」配上圖片,點擊發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一名研究生寫下這樣一條朋友圈,加入了校園食堂「打卡」的大隊伍。

在清明節前夕,人民大學北區食堂製作的青團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賣出2000個。在網際網路上,來自校內外的網友紛紛轉發、評論相關消息,直言「想吃」。3月26日,人大後勤集團還推出了青團禮盒套裝,在線上線下一起售賣。

事實上,青團不是人大食堂製作的唯一「網紅菜」。同樣大名鼎鼎的,還有東區食堂的南瓜麵包、中區食堂的年貨禮盒、西區食堂比臉還大的山東棗饅頭、北區食堂的重陽糕等10多種食品。

大學食堂為什麼能源源不斷做出「爆款網紅菜」?這些「網紅菜」是如何出爐的?當食堂味道遇上大數據、網際網路,又能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線上線下的「參與感」

提起王祚榮和宋大我,很多人民大學的學生都認識。

在線下,王祚榮是人大北區食堂的主任。每當吃飯的高峰期,總能看見他穿梭在學生中搜集評價。在線上,他也是位有些小名氣的「網紅」,自從開了微博,他就頻繁地和學生互動,討論食堂又有什麼好吃的,他還出過一本名為《人大味道》的書。

原本,北區食堂的一樓只有普通的「大鍋飯」,王祚榮發現這並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打定主意開設了江南風味窗口,主打蟹黃湯包。沒多久,有學生專門跑去他微博留言,「咱們能不能也做點兒青團?」

建議很快被採納。王祚榮帶著食堂的大師傅反覆研究了好幾輪,去年清明節前,北區食堂一樓推出了這種江浙風味的小吃,大賣20多天。因為全部是現場包、現場蒸,排隊等候的學生常常要從窗口站到食堂的大門口。

目前,這款「網紅青團」有兩種餡兒:蛋黃肉鬆和松仁豆沙。為了保證品質,王祚榮和師傅們沒有選市場裡真空包裝的蛋黃,而是從鹹鴨蛋裡現場掏蛋黃;為了調劑豆沙的膩,他們在其中加了金桔碎和松子,調配出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兒。

如果說青團的「爆紅」是個意外,那麼這一年裡,人大食堂裡和青團一樣陸續火起來的其他美食,證明了這並非只是偶然。

同樣是「微博紅人」的宋大我,曾是人大調查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這名人民大學的副教授評價自己「熱愛美食,熱愛生活」,從教學一線調任學校後勤集團總經理後,他開始「折騰」了。

「溫馨人大」是人大後勤的官方微信,也是人大學生關注度最高的微信公眾號,為了提升食堂的服務能力,他們在上面發布了不少有關校園美食的消息,比如新出的菜品、預定試吃活動等。

前不久,後勤集團還在微信號上發起了「食堂鐵粉團」。鐵粉團的學生可以深度參與食堂新菜推介、菜品推介和菜餚品鑑環節,同時享受VIP待遇,參加烹飪示範課和實操課。後勤集團還不定期面向「鐵粉」舉辦烹飪工藝講座並進行菜餚製作現場演示;開展烹飪實操課或組織「鐵粉」進行烹飪技能比賽。

這些學生的意見可以左右食堂的菜品標準。宋大我希望,加入的學生不是淺嘗輒止的「食堂遊客」,而是真正有見地了解食堂的「資深吃貨」。他們對「鐵粉」的篩選標準是:每學期參與8次校園美食活動,同時還要「打卡」,發朋友圈集齊18個「贊」。

「很多時候,美食就是聊出來的。」宋大我表示,食堂和學生應該打破距離,利用各種渠道多進行交流。如今,他們在微信推送的文章裡展示新品,也一一披露「網紅菜」的製作環節。

宋大我慢慢發現,很多學生即使沒吃到新的食品,也會為食堂「點讚」。已經畢業的校友似乎也遠程感受到校園食堂帶來的幸福感,還有不少外校人通過這扇窗口知道了人大的「網紅菜」。

學科交叉的「流水線」

作為「網紅」食品的總策劃,宋大我的嘴邊卻總掛著他的學生團隊。

宋大我學統計出身,最懂得「玩轉」數據。開始做學生工作後,他在人大的校園滿意度調查裡加了與後勤相關的內容:學生的口味偏好、食堂服務問題解決程度,以及「為你最喜愛的食堂打分」等都出現在了問卷上。隨後,統計學院的師生會對此進行大數據處理,篩選出最有用的信息。

摸清了口味和需求,剩下的就是宣傳和包裝了。「網紅菜」在新媒體上的推廣由新聞學院的學生「操刀」;產品設計則由藝術學院國畫專業的學生自由發揮。

每推出一期新「網紅」前,宋大我會帶著團隊先「見模特」,對一道道做好的菜,觀察形狀、色澤,再了解其食材、製作方法,然後拍照,最後品嘗。「這樣才能設計出更高質量的文案。」

人大的美食設計和傳播藉助了這座頂級綜合學府的專業力量。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欒軼玫表示,「網紅菜」能大火,也恰恰是因為學生之間的跨學科合作。「我們過去就是注重單學科發展,是解釋問題,但要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要跨學科合作。『網紅菜』從學生需求出發,講好了自己的故事,抓住了傳播的規律,才會受到歡迎。」

菜品受歡迎,創新自然更有動力。在新聞學院大二學生張怡然的印象中,近一年裡,學校食堂的創新力度變大了,隔不了多久就會推出新的菜品。這也是宋大我期望達到的變化,本周僅周一一天,北區食堂就推出了30多種小吃。

新菜品的背後,是後勤集團「我是大廚」微信群裡長篇大論地研究和琢磨。去年,宋大我把幾個食堂主任拉進一個群,平時,他會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好點子隨時丟進群裡分享,有時候一拍即合,就形成線下的產品。

比如南瓜麵包創意達成一致後,中區食堂率先垂範,把麵包用細繩勒成條綹狀,視覺上接近南瓜模樣;北區食堂在餡料上下功夫,把南瓜變成隱藏的「內涵」;東區食堂還加入了香腸元素。「大家爭相比試,真沒想到校園食堂也能這麼活躍。」宋大我感嘆。

產品化的青春味道

青團「火」了之後,不少畢業生在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下留言,「太遺憾了!我畢業得太早了」。

宋大我發現,青團不僅是在校學生的節日飲食需要,它還象徵著一種獨特的「人大符號」——已經畢業的學生期望通過品嘗尋找校園回憶,學校師生也想和親友分享這份校園味道。2017年年末,後勤集團正式策劃將散裝的青團做成可以售賣的禮盒套裝。

3月26日,青團禮盒套裝正式推出。用於包裝的牛皮紙袋上印著「來自人大食堂的青春記憶」。肉鬆蛋黃餡的青團叫「此心牽絆」,松仁豆沙餡的青團起名為「相思」,一種新的薺菜鮮肉餡青團也有同樣文藝的名字——「千裡薺」。

宋大我說,「學校食堂最根本的職責就是滿足學生們的就餐需求,保證他們一日三餐的溫飽。在此基礎上,美味也很重要。我們希望能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提升他們的校園幸福感,讓味蕾的記憶上升到人大的文化表達層面。」

除了產品「走出去」,他們還同時重視「引進來」,為校園食堂補充新能量。去年,宋大我帶著後勤集團創辦了「客廚RUC」系列活動,邀請社會和高校餐飲界精英來校交流。

活動由人大5個食堂輪流舉辦,每個食堂的主任都在暗暗「較勁兒」,他們請來了人民大會堂國宴大師、北京飯店譚家菜主廚、法國廚皇會會員,甚至還有保持著金氏世界紀錄的廚師團隊。

這個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12期,邀請大廚沒有經費。宋大我沒想到,會有知名酒店的餐飲部門主動找來,要求進校為學生做菜。

張怡然已經體驗過幾次客廚菜,她對活動的火爆程度記憶猶新,「幾百份一下就賣完了」。現在,她和同學們都守在「溫馨人大」的公眾平臺上,等待客廚活動發布的消息。

宋大我覺得欣慰。他說,原來食堂也曾推出不少新菜品,因為信息不對稱,有時候學生很難了解到相關信息,這些菜過了試驗期,銷量不高就隨之下架了。「新媒體傳播帶來的便捷主要就是迅速。學生能快速地了解信息,並且快速地體驗、給出意見,我們也可以快速地作出判斷,及時調整。」

相關焦點

  • 人大食堂的「爆款網紅菜」
    「終於吃到了『網紅』青團!」配上圖片,點擊發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一名研究生寫下這樣一條朋友圈,加入了校園食堂「打卡」的大隊伍。在清明節前夕,人民大學北區食堂製作的青團再次「火了」,平均每天就能賣出2000個。
  • 舌尖上的人大網紅菜是怎樣煉成的?
    人大後勤官微「溫馨人大」從今年開始了「美食愛好者招募令」,專門召集「能吃會吃」的同學來食堂試菜。張樹志就是因為積極在「溫馨人大」後臺留言,而被遴選為第一批「鐵粉」。「說起『溫馨人大』這個公號,也是我們學校粉絲人群最多的公號之一」,張樹志介紹說,這既是人大學子表達意見的「留言板」,也是外校人了解人大「網紅派」的一個窗口。
  • 「網紅」食堂菜
    1 橘子燉排骨  四川農業大學——橘子燉排骨  更有校友評論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此乃中國「第九菜系」的精髓所在。2 葡萄炒玉米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葡萄炒玉米  嗯……小編只能說食堂師傅一定是學美術的吧,對於色彩的搭配倒是十分有見解。3 草莓炒芹菜  湖南工程學院——草莓炒芹菜  小編在這真的勸勸食堂的師傅們,咱能不拿水果做混搭了麼?
  • [北京晚報]國宴名廚來掌勺 爆款美食成「網紅」 :人民大學的「青團...
    其實,像青團這樣的「網紅」小吃在人大食堂還有許多,西區食堂一個月前試推「老北京風味」小吃,就吸引了大量師生,其中玫瑰餅僅一小時就基本賣光;此外東區食堂推出了16.8元一份的「精品烤鴨套餐」,學生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嘗到北京烤鴨的酥脆細嫩,許多周邊上班的白領都慕名趕來體驗。
  • [新華網]人大網紅菜刷屏 教你三招食堂青團吃到飽!
    除了這些,還有南瓜餡麵包、小龍蝦飯、青團、東臺魚湯麵……《舌尖上的中國》是不是應該開一期《大學食堂》?如今的「食堂菜」和中國其他菜系唯一的不同,似乎就只剩下「無法外賣」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想要名正言順吃到人大的網紅青團?有沒有妙招呢?當然有!小編總結了三種方法,都可行第一招:努力學習,目標是「考上人大」!
  • 大臉棗饅頭 豆沙青糰子……人大網紅菜是怎樣煉成的?
    「將鹹蛋黃一個個剝出來,揉碎,加入肉鬆香油豬油,再揉成蛋黃的形狀加入青團……」清明節前夕,中國人民大學食堂推出的青團又成了「網紅」,網友們紛紛轉發、評論說「想吃」,這是繼校慶月餅、比臉還大的饅頭、重陽糕之後的又一個「網紅」。大學食堂裡為什麼會不斷湧出「網紅派」?這些好吃的飯菜是怎麼出爐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人大網紅菜刷屏 教你三招食堂青團吃到飽!
    除了這些,還有南瓜餡麵包、小龍蝦飯、青團、東臺魚湯麵……《舌尖上的中國》是不是應該開一期《大學食堂》?如今的「食堂菜」和中國其他菜系唯一的不同,似乎就只剩下「無法外賣」了小青團它裡面有肉鬆蛋黃、還有松仁+豆沙~烤魚它加入多種配菜,食材都是6點多採購回來的,非常鮮活哦~小龍蝦飯裡面有30隻剝好的龍蝦尾!連煎蛋都是愛你的形狀。
  • 清明時節怎少得了這款美味 國宴大師進人大,排隊者繞食堂一圈
    其實,像青團這樣的「網紅」小吃在人大食堂還有許多,西區食堂一個月前試推「老北京風味」小吃,就吸引了大量師生,其中玫瑰餅僅一小時就基本賣光;此外東區食堂推出了16.8元一份的「精品烤鴨套餐」,學生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嘗到北京烤鴨的酥脆細嫩,許多周邊上班的白領都慕名趕來體驗。
  • 中國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哪個食堂有賣 人大美食推薦
    這種最應季的美食禮盒最近出現在學校食堂裡,禮盒由三種口味組成,分別起了優雅的名字,連起來是:「此心牽絆」,「千裡薺」「相思」。這一美食很快被人大師生乃至校友瘋搶。­  不知從何時起,美食已經成為了人民大學的一張「網紅」招牌,學校食堂裡的菜品花樣繁多,還有國宴名廚掌勺,由學生代表監督把關,加上後勤經理、食堂主任親自上陣,在新媒體上為美食「代言」。
  • 國宴名廚來掌勺 人民大學網紅「青團」別有味道
    其實,像青團這樣的「網紅」小吃在人大食堂還有許多,西區食堂一個月前試推「老北京風味」小吃,就吸引了大量師生,其中玫瑰餅僅一小時就基本賣光;此外東區食堂推出了16.8元一份的「精品烤鴨套餐」,學生不必花大價錢也能嘗到北京烤鴨的酥脆細嫩,許多周邊上班的白領都慕名趕來體驗。
  • 泡麵小食堂引領創新生活方式 網紅品牌開啟消費新時代
    6月30日,記者在一家名為「泡麵小食堂」的網紅泡麵店發現,店內外座位坐滿,消費者很有耐心地排起長隊等候用餐,不少消費者拿出手機各種角度拍照、分享。對於網紅品牌店來說,這種情形十分常見。記者在調查時發現,不止是泡麵小食堂,亞強果汁冰、鮑師傅、鹿角巷、瑞幸咖啡、喜茶等一批網紅品牌,排隊消費現象都很普遍。在粉絲瘋狂支持與熱愛的背後,這些網紅品牌帶來了哪些消費體驗和消費習慣的變化?
  • 完爆網紅餐廳的大學食堂!中國最好吃大學食堂排行,不僅大學實力強...
    對於清華學子而言,在清芬點一個香鍋,是專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而且清華的飯菜價格非常親民,素菜+葷菜拼盤+白米飯,才六塊錢! -必吃經典菜- 其中多數食堂只在午餐晚餐時間開放,中午12:00左右是最高峰的時期。 其中學五食堂最受北大學子喜愛,不僅物美價廉,還全天開放,而這裡就是出產網紅套餐「雞腿飯」的地方。 松林餐廳只賣包子、粥等,但全天候開放。包子出了名的便宜,最招牌的生煎包只要7毛錢一個。
  • 年度大學食堂排名!高校網紅食堂大盤點
    不過要想一窺這份榜單還要等到一月十號,在此之前請先隨我們從新聞中回憶一下2018年那些爆紅網絡的食堂吧,看看有沒有你的大學呢?嚇煞旁狗視頻中同學提到的就是這個表情包,不過說實話好像人大食堂做的要比表情包裡面的更逼真啊。
  • [教育圓桌]人大味道是哪種味道?嵌棗的大臉饅頭、小龍蝦飯、蛋黃...
    一個大學食堂的菜譜都出了一本書?這對於一家頻出「網紅派」美食的大學來說,有什麼奇怪的嗎?你又錯了,如果大學的美食沒有她特定的文化表達,和外邊的飯店又有什麼區別呢?就像豬身上這幾塊肉,如果分別稱為豬肘、豬蹄、豬耳朵、豬口條、豬頭肉,那就太沒趣了,有文化有情懷的人大學子這樣稱呼它們,並手繪出來。
  • 完爆網紅餐廳的大學食堂!中國最好吃大學食堂排行你最想吃哪家?
    ,食堂也是一流的,大部分清華校友對飯堂都表達了自己滿滿的愛。對於清華學子而言,在清芬點一個香鍋,是專屬於自己的獨家記憶。,不僅物美價廉,還全天開放,而這裡就是出產網紅套餐「雞腿飯」的地方。在人大,基本上走幾步路就可以停下來吃吃東西,胖胖身體。但是同處帝都,人大的食堂比清華北大的都要貴。比如說同樣的快餐店賣的義大利麵,在人大食堂售價是20人民幣,但是在北大售價不超過10人民幣。
  • 鹽城工學院的的網紅食堂,新同學你胖了麼
    你印象中的食堂是什麼樣子的?太難吃?永遠都是那幾樣?只適合生存不適合生活?還是那油膩的大叔不停的機械性地重複著老套的打餐動作?或者說是食堂阿姨顫抖的雙手?聽說鹽工的食堂煥然一新儼然變成別人家的食堂滿滿的網紅氣息
  • 難吃的南郵食堂,竟然變網紅了!
    #南郵食堂難吃#上熱搜99%的南京高校不止有一個網紅食堂,今年竟然好吃到吸引得校外的大爺大媽、上班族們爭相湧入食堂搶飯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每一篇關於南京高校網紅食堂的推文下面,評論畫風一致:「南郵食堂難吃」今年一度登上網絡熱搜,走上巔峰!自家食堂自己人黑,段子手們絕不手軟,誰讓它不爭氣呢!從「網黑」到「網紅」食堂只需一個暑假!
  • 昔日觀景樓 今朝大食堂 蘭州市人大培訓中心職工食堂厲行節約出實...
    昔日觀景樓 今朝大食堂 市人大培訓中心職工食堂厲行節約出實招見實效食客根據自己的需求選餐每日甘肅網9月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厲行節約,拒絕浪費。蘭州市人大培訓中心職工食堂因環境乾淨衛生、菜品質量上乘,厲行節約有方,成了周邊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市民外出就餐的好去處。當日,記者慕名走進廣武門的市人大培訓中心職工食堂時,窗明几淨,飯菜飄香,就餐的人坐得滿滿當當,不時還有人在大廳和雅座上尋覓座位。餐廳中央的菜品區,洋蔥木耳、辣椒炒肉、西紅柿炒雞蛋、燒羊排等蘭州本土菜色香味美,讓人食慾大增。
  • 福布斯生活|蜂群文化聯合創始人李志翔:爆款不是偶然,博主長紅並非...
    從最早以文字輸出為基礎而誕生的草根紅人,到現在以傳統文化輸出、藝術才華展現、綜藝幽默搞笑等多元化全方位繁榮發展的網紅領域,我們能看到爆款的無限可能性——只要你有意思、足夠有特點,一個段子,一條抖音,一個短視頻,或許就可以讓一個人一夜爆紅。現如今的網紅類型已經非常豐富,細分化的網紅類型在各自的領域下吸引著不同的粉絲。
  • 吃貨看過來,百裡挑一的北京高校食堂就在這裡
    二、最耐吃:北理食堂一條街北京理工大學(海澱校區)有條食堂街,走兩步就是一個食堂或餐廳,校內自帶菜市場、校外有網紅奶茶,難怪《微微一笑很傾城》裡都說「慶大的牌子,北理的飯」。歷經幾代師生味蕾磨鍊出來的大包子,吃著那叫一個香~大家都愛的人氣爆款,biangbiang面這biangbiang面絕對不輸外面餐廳,看師傅這架勢就能看出這面有多柔韌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