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有機咖啡,讓興隆咖啡有了新元素

2020-12-16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濃黑、味苦,這是很多人對興隆咖啡的印象。而如今,興隆出現了另一種咖啡味道。這種味道,給興隆的咖啡注入了新的元素。

  坐在自家咖啡園內的咖啡驛站裡,興隆農場30隊的農場職工曾祥崢正用虹吸壺為客人熟練地煮著咖啡。在這80畝的咖啡地裡,一株株長勢良好的咖啡樹一眼望去甚是壯觀。

  和老式的興隆咖啡不同,曾祥崢衝出的咖啡顏色要淡許多,味道也並不那麼濃苦。「這種咖啡用的是我們咖啡園種植的有機咖啡果。而且烘焙的方法也保持咖啡的原味,沒有加入任何調味品。」曾祥崢所選用的咖啡品種依然是地道的興隆咖啡品種,但由於製作的方式不同,口感與老咖啡非常不同,品過之後,有著一種淡淡的回甘。

  作為土生土長的興隆人,曾祥崢從小就深受興隆咖啡文化的影響。「我小時候老看家裡老人摘咖啡、炒咖啡豆、磨咖啡粉,從小就聞著咖啡的香味長大。那時候興隆的咖啡很多,但是到了後來,咖啡的效益不好了,種咖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讓曾祥崢感到遺憾的是,到了1990年代,興隆咖啡的種植面積迅速縮小。

  出於對咖啡的熱愛,2010年,曾祥崢在自己租種的80畝咖啡園裡創建了有機咖啡示範基地,基地建立了完善的有機管理體系,堅持生態、安全、營養、健康種植管理咖啡。2011年,曾祥崢種植的咖啡基地得到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使之成為中國第一家有機咖啡種植基地,同時也是萬寧第一家有機種植示範基地。

  地道的興隆咖啡品種、有機種植的技術以及上傳統的烘焙技術,這讓曾祥崢的咖啡深受歡迎,即便賣到200元一斤依然是供不應求。「現在人們除了追求口感之外,還追求健康。有機的種植方式和清淡一些的口味,也很受人們的歡迎。」曾祥崢所做的,是興隆咖啡在新時代多元需求背景下的一種創新。

  如今,曾祥崢的家庭農場式咖啡文化體驗園已經初步成形,客人可以在這裡體驗興隆咖啡的種植技術、烘焙技術、衝泡技術等,感受興隆的咖啡文化。

  在曾祥崢的咖啡園裡,幾個磨盤總是深受客人們的歡迎。舊時人們磨咖啡豆的場景,當今的人們可以在這裡重演。往磨眼裡撒入咖啡豆子,一條長條形木條在人力的拉動下,兩塊尺寸相同的短圓柱形磨盤同時啟動,咖啡粉末源源不斷地從磨眼裡滑入磨膛。再將親自磨的咖啡粉末倒入虹吸壺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一壺飄著濃濃咖啡味的正宗興隆咖啡端上桌來。

  在曾祥崢的影響下,他的大兒子曾威懋和兒媳陳星去年辭掉了在海口的工作,回到咖啡園和父母一起經營,小兒子正在大學攻讀食品加工行業,準備畢業後也回到家一起加入這個家族的咖啡事業。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杯興隆咖啡,真香
    ■ 本報記者 趙優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黃良策  「這是我第一次喝到可可咖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興隆咖啡的別樣意義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特約記者 陳循靜 圖\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不知道是咖啡成就了興隆,還是興隆成就了咖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咖啡」初現和「興隆」由來
    1898年,馬來亞華僑鄺世連帶回咖啡種子,率先在文昌南陽石人坡村栽種;1908年,又有華僑在儋州試種咖啡……有關咖啡在海南的文獻歷歷可考。興隆的咖啡名聲在外,儘管那裡不是海南島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但「咖啡」二字首入海南卻在興隆。  一切要從133年前一份電報說起。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興隆體驗淳樸咖啡味
    ,一提起興隆,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咖啡。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能夠看到的更多是一袋袋包裝精美的咖啡粉,對於那些最初的咖啡製作方法,已經很難尋覓。如今,在興隆,一些商家或咖啡園推出了系列咖啡體驗活動,讓遊客們可以體驗咖啡加工的全過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興隆品咖啡
    在興隆或海南的許多地方,喝咖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生意可以不做,咖啡不可不喝。每個咖啡店都有自己固定的老客,奶茶咖啡、椰香咖啡、速溶咖啡、純咖啡,各有所愛,但味美濃鬱的興隆純咖啡似乎更受青睞。  一日有閒,我走進興隆墟西北面的一間咖啡店。剛進門口,就被濃鬱的咖啡香氣所縈繞。身著東南亞服飾的興隆姑娘正穿梭在咖啡客間斟咖啡,見有來客,便微笑點頭致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咖啡:帶份香濃回家
    海南咖啡,自然不可錯過。  對海南咖啡知之甚少的人不會想到,海南咖啡其實是國際咖啡產業的嬌子。海南的咖啡,其品質不遜於世界聞名的南美咖啡,國際上生產名牌咖啡的廠家,也在海南採購咖啡豆。在我國,有兩個地方盛產咖啡,一個是雲南,一個便是海南。  海南咖啡的高品質,與其「地利」密不可分。據業內人士介紹,海南的地理條件最適宜生產高檔的咖啡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裡的咖啡不僅僅是一種飲品
    在海南的各個地市,人們幾乎都有著喝咖啡的習慣。其中,萬寧的興隆和澄邁的福山最為著名。而瓊海的博鰲則憑藉著各種獨具特色的咖啡館和咖啡吧,把咖啡文化演繹出了另一番風情。  萬寧興隆  體驗咖啡製作過程  作為海南最為著名的歸僑聚集地,興隆的咖啡文化有著獨特的風情。在這個小鎮上,咖啡店就多達30多家,漫步於小鎮街頭,似乎總能隱隱聞到咖啡的香氣。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興隆,老牌旅遊地正蛻變求生
    ■ 本報記者 蘇慶明 趙優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卓琳植  春節過後,來萬寧市興隆國家綠道騎行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泥腿子」打造品牌咖啡
    在這個寧靜小村莊裡,有一家咖啡館坐滿了人,有的品著咖啡,有的下著象棋,裡裡外外格外熱鬧。  走進咖啡館,記者見到一位皮膚黝黑的青年人正在研磨咖啡粉,他就是瓊中飛水有機咖啡專業合作社董事長黃秀武,瓊中唯一一位黎族咖啡師,同時也是長興村委會黨支部委員、文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寧奮力擦亮興隆咖啡農業「王牌」
    新出臺的《萬寧市興隆咖啡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萬寧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大力扶持咖啡種植、加工等產業發展,計劃今年在興隆咖啡公園建設1200畝興隆咖啡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優先從興隆農場職工中選擇咖啡種植能手,組建興隆咖啡種植專業隊,負責示範基地咖啡的栽培管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咖啡要向洋品牌學什麼?
    畢竟,隨著國人消費能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咖啡消費已然成為不少人追求生活品質的潮流之一。  作為我國種植咖啡較早的地區,海南雖然老早就在咖啡產業上興隆昌盛,打出了「興隆咖啡」的牌子,而且還在近年來積極引進新的品種,讓澄邁福山這座小鎮也因咖啡福積如山,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咖啡客。
  • 海南興隆咖啡:傳承正宗「南洋味道」
    海南興隆咖啡:傳承正宗「南洋味道」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非洲友人點讚「海」味咖啡
    說起這咖啡的濃鬱香氣,蘇丹駐華大使歐瑪爾·伊薩連連點讚,「蘇丹人很喜歡喝咖啡,有獨特的咖啡情結。」他告訴記者,準備將海南咖啡作為伴手禮帶回蘇丹,與家人分享。  是什麼樣的咖啡受到了非洲駐華使節的認可?
  • 來杯興隆咖啡 真香
    2月20日,遊客在萬寧市興隆熱帶植物園裡選購興隆咖啡。海南日報 王凱 攝   ■ 本報記者 趙優 特約記者 陳循靜   通訊員 黃良策   「這是我第一次喝到可可咖啡,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咖啡樹!」今天,在萬寧興隆熱帶植物園品嘗區,來自四川的王利英一家正在品嘗景區免費提供的飲品,不時咂咂嘴,回味餘香。   興隆,這裡有中國最大的華僑農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天漸涼,來杯咖啡暖暖身
    你可以點一杯咖啡,靜坐在書桌前,或擺弄面前的小物件,或安靜地看一本書,或聽聽窗外偶爾經過的車流聲,這樣的一下午必是美好而愜意的。在「圖書罐bar」,不但有上百種的圖書可閱讀,還有各式的咖啡飲品可選。小而精緻的布局,清幽的環境,讓「圖書罐bar」有了「家」的溫馨。讓人想要在這裡,點上一杯咖啡,閱讀一本書,安靜地享受一份時光。  有情調的咖啡館哪怕開在平庸之地,依然能吸引時尚客的光臨。
  •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海南萬寧興隆咖啡莊園的「僑鄉特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底氣源於品質
    此次活動由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羅布斯塔咖啡豆(以下簡稱羅豆)在我國的主要產地為海南及雲南部分地區,這是羅豆中國產區的首次專業杯測。」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杯測就像品選紅酒一樣,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酸味、苦味,確定品質的優劣。「以杯測判斷咖啡的風味和口感,是鑑定一款咖啡品質高低的科學方法,而杯測師正是檢測咖啡豆品質的把關人。」
  • 海南興隆咖啡如何再興隆?
    2011年歲尾的一天,雖說瓊島北部的海口等地已有了一絲涼意,但在萬寧興隆,陽光依然熾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興隆熱帶植物園裡,可可果熟,咖啡飄香。   遊客中心內,一隊隊遊客正擠在一起,選購著標有「興隆」字樣的咖啡。一名來自河北石家莊市的遊客說:「這可是周恩來總理讚揚過的咖啡,一定要帶點回去給家人和朋友嘗嘗。」
  • 海南日報數字報-首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高端論壇舉行
    本報金江12月12日電 (記者陳卓斌 通訊員宋祥達)今天下午,由省農業廳、澄邁縣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非咖啡產業合作高端論壇在澄邁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