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薰風十裡椰蔭路絕勝煙波廿四橋

2020-12-27 海南日報數字報
  ■ 周濟夫

  值此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如火如荼之際,文昌市中華詩文學會著意推出一本《文昌景觀百家詠》,可說是一件非常適合時宜的雅舉。這本旅遊詩集,歌詠所及的新舊、大小景點多達上百個,古今作者逾二百家,入選作品五百多首,可謂蔚為大觀,非常值得向廣大遊客、讀者推薦。

  文昌是一個很能引人吟興的地方,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為詩人們提供了充足的詩料。銅鼓嶺的傳說把歷史的腳步拉回到海南置郡之初的兩漢時代。伏波的足跡是否真正踏上瓊島尚存爭議,但他們開闢海南的功勞卻永為歷史銘記。「伏波去後餘銅鼓,猶對蒼溟警寇氛。」現代劇作家田漢的詩句點明了這個歷史傳說的現實意義,耐人尋繹。集子中對各個歷史古蹟的探訪,留下了眾多的歷史人物的身影。其中《題邢都憲公坊》、《謁湄丘公墓》、《湄丘草亭》等古人之作,為我們展現了明代一代名臣邢宥的風採。他為官清廉,敢於任事,至今為人稱道。而他與同時代名臣丘濬的交誼,亦為後人留下「與君相送到葫蘆,酒在葫蘆不用沽」(邢宥詩句)的佳話。王國憲的《遊陳筠似公故裡》則為明末名賢陳是集留下了翔實的行傳,他在明朝覆亡時刻的絕食而殉至今令人肅然起敬,而他一手編選的明代詩歌總集《溟南詩選》至今仍然嘉惠後人。而對溪北書院的諸多吟詠,又為我們揭示了清末名賢潘存興辦教育以救亡圖存的苦心孤詣,他官位不高,清貧一世,卻不論是在京城還是故裡皆聲譽甚隆,書法的影響更遠及於東瀛日本。文昌清代名賢中值得吟頌的還有「鐵筆御史」韓錦雲,他在鴉片戰爭危殆之時的幾通奏章,指斥懦弱,弘揚正義,可謂凜凜而有生氣。歷史的腳步走到現代,文昌仍然是名人輩出,政治上的宋氏三姐妹,軍事上的張雲逸將軍、陳策將軍,學術上的陳序經先生,他們的故裡、故居都成為詩人吟詠的對象。吟詠古路園宋慶齡故居的「此中別有驕人處,女傑流芳為國光」(謝良鼐),吟詠張雲逸銅像的「戎馬縱橫肝膽懸,英魂浩蕩聳雲顛」(陳川顏)、「開國功高勒銅鼓,椰鄉自有大將軍」(周德民),吟詠陳序經故園的「一代楷模國士風」、「勝似青椰挺雨中」(潘正照),都有深情注於筆端,令人過目難忘。集子中諸多對歷史人物的吟頌,都足於吸引海內外遊人的腳步,令其一發思古之幽情,其作用實在是遠遠超過旅遊小冊子的推介。

  在眾多的老景點仍葆其青春活力的同時,建省後的新景點也不斷湧現,這些新老景點以其自然生態的魅力,一一進入了詩人吟詠的視野。椰林自然是文昌一地的代表性景觀,吟詠椰林的詩句何啻萬千,而詩人田漢的「十八萬株三十裡,椰林今日亦長城」(《訪文昌》),詩人蔡長松的「閒來小飲清瀾鎮,勝似廬山品極茗」(《文昌椰林》),皆從高處著眼,氣象不凡。善於誇張的還有鄭邦利《高隆灣夜飲椰子水》云:「一飲椰醇共天醉,長宵不寐擁氤氳。」飲椰漿尚且沉醉如此,宜其遠勝飲酒品茗了。銅鼓嶺更是集子中錄詩最多的一大名勝,從明代名賢王弘誨的「一縱登臨目,蒼茫太宇空」到今人陳修發的「天外潮來桴鼓音,三山半落水雲深」,皆能以雄恢為其基調,讀之令人氣壯,不覺生出一登再登的心願。其它如清人何斌的《飲紫貝泉》雲「倘遇坡仙品題及,早隨浮粟共流名」,今人張懷平的《大坡瀑布》雲「文昌境內尋常水,流出鄉關便壯觀」,讀之皆令人悠然意遠,二詩既為詠景,又自敘懷抱,此所以為佳詩也。近年出現的景點,如新開闢的八門灣騎行綠道風情旖旎,遊客如雲,即將通車的清瀾港跨海大橋,長虹飛架,大壯觀瞻,而文昌航天發射場雖是興工伊始,卻最為引人嚮往,這些自然更是蘸滿了詩人的彩墨。伍世珉的《八門灣泛舟》云:「逆水輕舟掀小瀾,船頭醉看溼衣冠。水搖翡翠一灣碧,山蹙蛾眉兩道彎。」吟賞再三,足供陶醉。而朱運超的《清瀾港》頸聯「落地長虹接天路,騰空火箭沸人寰」,卻聯類而及,把清瀾大橋與火箭發射場同時收入畫面,得雙雄並美,一新耳目之效。文昌多姿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旅遊景點,藉助這部旅遊詩集的渲染,勢必增加其審美韻味和知名度,更利於文昌旅業的走向世界,這是可以預卜的了。

  奇麗的山川可以孕毓出傑出的人才,而詩人的吟詠往往獲益於山川的滋養。馮驥聲、鄭乃憲是清代海南瓊山與文昌的傑出詩人,他們描繪急水門奇險聲勢和石牛潭綺麗景色的長篇歌行《急水門》和《南溟曲》,不失為此集中的名篇與力作,完全經得起讀者的細細吟賞。當然好詩並不限於古人,今人也有許多足以肯定的筆墨。如吟詠銅鼓嶺石頭公園的幾首長調詞作,儘管格律不是十分嚴謹,但皆能意新語新,令人眼前一亮。其它方面的佳篇好句所在多有,略舉數例:吟詠文昌物產,可舉出陳如德的《詠銅鼓嶺鷓鴣茶》和符策堅的《貝雕》,「素念人間行客苦,長供雲路一瓢泉」,「盛裝待得出頭日,應謝伊人巧手雕」,詠物而不限於物,有異曲同工之妙。吟詠文南老街、民間宅院、排球比賽、盅盤舞等等的諸作,又具有濃鬱的文昌地方文化特色,也都值得一讀。其它的佳句,如「椰鄉文筆豪情在,壯寫雲箋頁頁新」(張任君《清瀾古塔》)、「悠然最是林間臥,左右輕搖聽海風」(李景新《東郊椰林》)、「水闊秋高鷗翼息,波恬海晏月人圓」(潘正高《憶江南?椰灣美》)、「臥浪拱橋連衢巷,穿波艨影過窗櫺」(張躍虎《文城即景》)等等,可稱目不暇接,不勝枚舉。通讀全書五百多首詩作,感覺在題材與風格的多樣化,以及寫實與想像的融合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一卷在手,必可享數日坐遊之樂。

  以傳統詩詞為載體來反映山川景色、旅遊景點,自有其優勢與便利。古往今來的山水詩、紀遊詩浩如煙海,山水詩人、旅遊詩人也翻新出意、代出不窮。人們在旅遊中欣賞山川美景的同時,也受到詩詞的藝術陶冶,而旅遊的品位也因詩詞而提高,此乃是一件賞心快事。《文昌景觀百家詠》顯然只是詩歌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但希望能以其別具的色彩與風姿,獲致觀者的欣賞、喜愛。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趣橫生」醉椰鄉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笑非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你在這裡看不到巍峨高山與崇山峻岭,但這裡有參天椰樹能遮天蔽日。你在這裡品不到醇香咖啡與幽香綠茶,但這裡有最天然的椰汁能讓你流連忘返。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冷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雕師林慧:巧手演繹文化魂
    女椰雕師林慧,以前人為師,將這一手藝傳承下來。  婀娜多姿的藤蔓間,清晰可見一隻靈巧的小松鼠在覓食,枝葉布滿了整個香器,相互映襯,葡萄的果實顆顆圓熟懸掛其中,藤枝漫捲,成串成簇……動物與靜物形神兼備,相得益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島話椰食
    ■ 本報記者  劉貢   椰子堂而皇之入席,這在海南菜餚中十分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專程前往東郊椰林,找到這家叫「聚友美食園」的店鋪,只見等著吃烤雞的食客已經坐滿大堂,烤雞攤置於堂外,炭火烤制中的雞滋滋作響,摻雜著煙火氣的肉香,遠遠就能聞見。  烤雞師傅就是這家店的主人符史智,文昌市東郊鎮人,幾年前曾在海口等地打工,學會了烤雞的基本方法,2014年回到東郊,開始做烤雞生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市井椰味飄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文昌人喜歡到「老爸茶」店裡「吃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油膏溫暖呵護抗疫一線白衣天使
    「椰子油不錯,我們手乾裂,擦上去就好很多了」「我們給抗疫一線的同行們用了,大家感覺不錯」2月22日,在海南第六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醫療隊向荊州市中醫院捐贈的物品中,不但有N95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用品,還有兩箱來自海南島的愛心之物——堯香堂海南椰油膏。這是海南堯香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贈的萬盒椰油膏中的一部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凍:椰子與奶酪「混搭」的美味
    不過,椰子可不止砍開喝水這簡單的一種吃法,聰明的人們還發明了椰子凍、椰子糖、椰子飯、椰子粉、椰香文昌雞等多種食法,其中尤以椰子凍最為獨特,那爽滑、沁香、Q彈的口感,令人難忘。  不過,從越南等國進口的椰子凍由於物流環節多、中轉時間長,價格較貴,渠道有限,消費的數量並不比海南本地的椰子凍更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奶咖啡:椰子與咖啡的美麗邂逅
    椰奶咖啡,將濃濃的椰奶注入濃香四溢的海南咖啡,咖啡的濃鬱深沉與椰奶的柔滑巧妙結合,調製出風味獨特、香醇溫潤的佳品。泡上一杯,椰香撲鼻,細膩滑口,濃而不苦,形成了一種獨特風味的海南特色咖啡,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椰奶咖啡最初是由海南老牌咖啡品牌——力神咖啡的老工程師們研發出來的,上世紀90年代,椰奶咖啡便領軍咖啡市場,對推動國人對咖啡的認可起到巨大的啟蒙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的難題 政企的考題
    「大企業帶動,統一資源、統一渠道、統一品牌,將一條完整的椰子加工產業鏈引入園區,形成幾個專業化的椰子水、椰肉、椰衣、椰殼、椰木大型綜合加工企業。」曾建軍舉例稱,陽澄湖的大閘蟹、深圳的家具、廣州的服裝,甚至海南本土的檳榔,都是很成功的產業集群發展案例。  「產業園區一旦建成,椰子加工產業需要的便不再是保姆式的關照,而是有效的機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夏季最IN特色甜品
    各地的夏日解暑飲品多種多樣,身處熱帶的海南在消暑解涼方面更是倍加用心。除了擁有綠豆湯等流行全國的夏日解暑飲品外,擅長就地取材的海南,還有不少消暑的驚喜。  在海南,可一定得嘗嘗椰子水和清補涼。椰子水清甜解渴,備受當地人垂愛,而用其配合更多消暑食材做成的清補涼,更是一絕。當年蘇東坡品嘗過當地百姓製作的椰奶清補涼後極為稱讚,據說在瓊暑期幾乎每日必食一碗。
  • 海南日報數字報-6萬株香水椰子種苗引入海南
    而泰國香水椰一株一茬果達到200個椰子。海南日報記者日前從海南農墾科學院了解到,從去年11月至今年,該院陸續從泰國引進6萬株香水椰子種苗,並在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區的生態熱帶新果園、學院農業科學研究所與文昌研究所種苗基地進行種植。  「目前大批種苗長勢良好,比較適應海南環境。」海南農墾科學院院長李智全介紹,香水椰子是綠矮椰子中的一個特異變種類型,是近幾年新崛起的嫩果型椰子新品種,目前在市場上銷售非常緊俏。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在4月20日召開的全省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向全省新聞輿論界發出號召,要求高舉旗幟、創新引領、為海南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撐。  每當決戰決勝,更知上下同欲者勝。走正道、強陣地、抓隊伍,讓黨的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這就是此時此刻,海南所形成的空前共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渾身都是寶
    說起椰子,海南人民都知曉「椰子渾身都是寶」這句老話。但有關椰子的其他知識,你還了解多少?海南日報記者12月24日特別採訪研究椰子的專家,為大家講解椰子二三事。  椰子樹是海南省樹,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而海南則是我國唯一的椰子主產區。「當前海南種植了50萬餘畝椰子,全國98%的椰子種在海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對海南椰子產業發展十分了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春光:廿載功夫烹出濃濃椰香
    從今天起,本報記者將走進部分「海南老字號」,全景展現「海南老字號」以及海南知名企業、品牌的歷史、文化、特色、故事、發展變遷、創新傳承等,以紀錄的方式挖掘和展現「海南老字號」品牌價值與內涵,破解「海南老字號」文化密碼,見證「海南老字號」的歷史和傳承,探尋「海南老字號」的傳承創新之道,感受海南商業力量,使之成為無形的精神資產,煥發出長久的生命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波波椰臺北快閃推廣海南旅遊文化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7月23日訊(記者祝勇)21日下午,海南吉祥物波波椰「來一次擁抱,治癒不美好」快閃活動在臺北西門町順利舉行。    現如今,在城市打拼的都市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主辦方波波椰團隊別出新意,創造出「飛往不美好星球的治癒航班」,而「乘客」即為種種不美好的煩惱和情緒。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義薄雲天許子偉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梁娥  儋州市新州鎮大屯村的大屯塘岸上,立著由清朝嘉慶年間舉人張績撰寫的石刻對聯:「半月掩池塘,岐山豐草今猶綠;千秋高德義,烏府叢蘭久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