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
河南商報記者 徐方方
電話:18738111963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發,患者多為「二型糖尿病」,即通過藥物及合理的飲食、鍛鍊,血糖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恢復到理想水平。
那麼,是不是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後,就不是「糖尿病」,也無需再自我約束了呢?
一旦放鬆
血糖很可能再次飆升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田琳告訴大家,只要你曾經血糖高,就預示著你的心血管系統已經受到損害,如果將來血糖持續偏高,心血管系統的損害將進一步加重,並且這些損害是不可逆的。
如果,你曾經被明確診斷為糖尿病患者,那就是說,在相等的條件下,你比別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田琳說,如果血糖降到正常水平,那是體重下降、飲食控制和體育鍛鍊等的「共同結果」。一旦放鬆,血糖很可能再次飆升。並且,這種血糖升高非常隱匿,不宜發現。
判斷自己是否恢復
不能只盯著「血糖值」
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胰島功能會下降,下降的速度大於正常血糖者。如果胰島的功能衰竭了,想要很好地控制血糖可就非常困難了。
田琳解釋說,總而言之,一旦你被診斷為「糖尿病」或者「糖耐量低減」,通過食物和藥物治療,即使血糖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還是不可以隨意放鬆對飲食和體重的控制。
當然,糖尿病患者判斷自己是否恢復,不能只盯著「血糖值」。不少人認為,只要血糖恢復到正常值就沒問題了。
其實並非如此,除了血糖指數外,糖友們還應當關注血脂、血壓、血黏等指數,因為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就算血糖暫時不高了,但血脂、血壓、血黏上來,最後還是有可能會帶動血糖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