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機率讓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或者是維持原狀;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則讓加速疾病的惡化,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糖尿病發病的原因
糖尿病的發生,有先天和後天兩方面的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與遺傳有關,這種遺傳並不是說,遺傳的糖尿病本身,而是遺傳的糖尿病易感體質。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們家族有糖尿病史,那麼,你患糖尿病的機率,就會比普通人高。不過,決定你是否會發展為糖尿病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後天因素。
後天因素,則主要與我們的生活習慣相關。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諸如:抽菸、酗酒、熬夜、缺乏運動……這些壞習慣都會加大糖尿病的患病機率。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
主要包括:
1、年齡45歲以上
2、糖尿病家族史
3、肥胖
4、大量菸酒
5、長期熬夜
6、糖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減低
可以看出,空腹血糖受損人群,本身就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這類人群不注重生活習慣,仍然是放開吃、缺乏運動……則會導致發生糖尿病的概率大大增加。相反,若是這類人群,能多注重良好生活習慣,則可以讓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甚至是讓血糖恢復正常。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同樣是空腹血糖6.9mmol/L,一年後有的人得了糖尿病,有的人卻正常了。
三、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機率
降低發展為糖尿病的機率,就是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具體有如下措施:
1、減肥
上面我們已經提及,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這主要是因為,肥胖會加重胰島素的抵抗。而2型糖尿病最主要致病因,就是胰島素抵抗增加。
保持正常體型,控制BMI指數在20~25之間,對於防止糖尿病是有幫助的。
2、控制飲食
飲食屬於防止糖尿病的基礎,學會控制每天總熱量的攝入,既能減肥,也能更好控制血糖,還能預防糖尿病。
3、合適運動
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就能起到降血糖的效果。每周堅持鍛鍊3~5天,對降糖、提升抵抗力,都有幫助。
4、避免熬夜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疾病的一種,熬夜會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升糖激素增多,增加糖尿病患病機率。
5、戒菸限酒
總的來說,想要空腹血糖受損人群,疾病往好的方向發展,就一定要堅持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