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6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劉亞清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表示,經驗證明,發展巴氏殺菌奶是撬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槓桿。「據調查,在奶業發達國家,巴氏殺菌奶的消費量佔了液態奶的80%以上。究其原因,巴氏殺菌方法比較溫和,較好保存了牛奶的天然風味。」
考慮到中國奶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劉亞清提出要以滿足消費的供給為前提,協調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對標國際,在有需求、有條件的情況下,增加巴氏殺菌乳的份額。
據了解,目前我國總體具備生產巴氏殺菌奶的基礎和條件。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崑岡表示,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提升技術含量的重點,就是大力發展低溫巴氏殺菌乳。
宋崑岡解釋道,低溫巴氏殺菌乳的質量要求高,殺菌溫度柔和,全程冷鏈保存,不僅能保持鮮乳的良好風味,還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乳中的熱敏感物質,如維生素、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營養物質。
如今,中國鮮奶已進入75℃殺菌時代。「我常常被問堅持生產75℃殺菌的巴氏乳非常辛苦,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做。」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在談及工藝創新時表示,75℃15秒殺菌工藝以及4℃7天新鮮保障組合,是光明通過長期實驗、大量測試最終確定的最佳方案,最大程度保留牛奶中珍貴的活性蛋白活性酶。
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發表講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乳製品加工企業702家,其中嬰兒粉生產企業115家;我國奶類總產量3176.8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075萬噸;乳製品產量達到2687.1萬噸,其中液體乳製品2505.6萬噸。
「在我國,由於奶源分布不均衡,農牧居多,城市周邊少,所以常溫乳佔據了市場絕大部分份額,而低溫巴氏殺菌乳的市場份額較小。」宋崑岡進一步表示,根據協會測算,2017年低溫巴氏殺菌乳的市場佔有率約有15.2%,常溫乳佔84.8%。隨著奶牛飼養均衡發展、運輸條件改善、冷鏈條件普及,低溫巴氏殺菌乳將迎來廣闊的市場前景。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勳表示,「我們要看到,乳製品結構不適應消費多元需求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比如液態奶中,常溫乳和巴氏殺菌乳的比例不相匹配。」牛奶貴在鮮活,大力發展巴氏殺菌乳等低溫乳製品,對推動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奶牛養殖基礎具有重要的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