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同樣作為靈長類動物,大猩猩比人確實強壯了不少,尤其是銀背大猩猩,已經是靈長類動物中的「力量擔當」了。那麼,為什麼大猩猩吃素都比雜食性動物的人類強壯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動物的營養級
眾所周知,現存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大象,而大象本身就是純正的食草動物,而像犀牛、河馬、長頸鹿等大型的動物都是食草動物。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它的平均體重也不過僅有500公斤左右,比河馬、犀牛、大象等食草動物都要小得多。
而且,大象、犀牛這些大型的食草動物並沒有給人一種肥胖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強壯和力量的直觀印象。這就是問題所在-營養級。
營養級簡單來說就是食物鏈的等級,它代表了能量的遞進關係。而決定動物體型大小的就是能量傳遞的強弱以及能力獲取的難易度。
在靈長目下的動物大都是雜食性動物,比如猴子和人都是典型的雜食性動物。但是,大猩猩卻是個例外,它是純正的食草動物,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植物的果實、樹葉和樹枝為主。而且大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雨林和森林中,這裡有著豐富的植物,當然也有豐富的食物來源。也正是豐富的食物來源,讓大猩猩擁有如此強壯的身體。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食物來源也很廣,為什麼沒有如此強壯的身體?
其實,這要從進化上說了。從進化上看,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而之所以發展到現在如此的多元化,就是因為進化的角度不同。
大猩猩作為一種食草動物,它有著唾手可得的食物。但是相對來說,保命的能力就差了一些,所以,大猩猩選擇了進化更加強壯的身體以及群居的習性以求生存。而人類則不同,瘦小的人類為了獲得肉食來源以及更高的地位,選擇了進化大腦,而放棄了行動不便的大體型。
這是人類與大猩猩同祖但不同形態的主要原因。
吃植物的大猩猩為什麼肌肉卻很大?
在許多人的影響中,有一個「吃啥補啥」的認知,其實,這只是個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所以,不要以為吃肉就能長肌肉,吃素食就長不了肌肉。
事實上,肌肉的生長與否與肉素食的關係真的不大,因為只要是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不論是肉食還是素食都能幫助肌肉的生長。這一點不論放到什麼動物上都適用。
據統計,在08年奧運會的參賽人員中有20%的都是素食主義者,他們照樣是全身肌肉。非但如此,拿到了「20世紀最偉大健美運動員」的匹爾·比爾就是一位純素食的健美運動員,他的肌肉照樣「秒殺」所有人。
因此,進化選擇了大體型且有著足量穩定食物來源的大猩猩有著強壯的身體,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
總結
強壯與否與自身的食性沒什麼關係,左右體型最大的因素就是營養級和進化方向,而大猩猩雖然是素食動物,但是它們選擇進化體型,而且生活在森林和雨林中的它們有著足夠的食物來源,這才是大猩猩肌肉發達的主要原因,而人之所以沒有如此龐大的體型是因為選擇了進化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