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儋州打造黑羽烏雞產業

2020-12-17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綠殼雞蛋,作為一種有營養的特色雞蛋,島內多個市縣都有生產,但很多都不成規模,沒有形成品牌。而在儋州,該市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量養殖黑羽蛋雞,下綠殼雞蛋,並將綠殼雞蛋成功打造成當地特色農業品牌,從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成為貧困農戶迅速脫貧的一條新路子。

  貧困農戶抱上「金蛋」

  儋州市木棠鎮蔞根村是一個老貧困村。「我們這裡人多地少,人均只有5分地,如果種糧食很難吃得飽。而且這裡缺水非常嚴重,種糧食收成很不穩定,如果村民不出去打工,吃飽飯都成問題。」蔞根村村支書吳三經說,多年來,村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一些沒有青壯年勞動力的家庭收入更少。

  而今年,曾經一度以貧困而出名的蔞根村,又因為脫貧開始出名。

  走進蔞根村,在村口的樹林裡,人們遠遠就能看到成群的黑雞在奔跑覓食,有的還飛上樹梢追逐昆蟲。在旁邊,是4排標準化的雞舍,裡面有更多的黑雞,有的在飲水,有的在奔跑,有的臥在一角安靜地下蛋。農民吳卓卿正拎著一個水桶在雞舍裡拾雞蛋。

  「正常情況下,每天能拾到500多個雞蛋,收入500多元。」吳卓卿一邊拾雞蛋一邊笑著說:「這只是剛剛開始,再過三個月,每天就能拾4000個雞蛋,那時候收入就很可觀了。」

  吳卓卿是蔞根村村民,家裡有4口人,兩畝地只能種稻,由於缺水產量很低,為養家餬口,他不得不外出打零工。「由於沒有什麼文化,我只能在建築工地幹點雜活,很不穩定,一個月能留下來給家裡的錢不到20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吳卓卿說,今年初,村幹部找到他,動員他參加儋州雄起珍禽良種產業專業合作社養殖烏雞,仔細考察後,他決定與村裡其他8位村民一起加入。

  吳卓卿等9位村民建設了4排雞舍,共900平方米,加上其它養殖設施等投資近30萬元。為鼓勵村民養殖烏雞,村裡入股5萬元,協助有關方面給9位農民分別辦理小額貸款2萬元,儋州市畜牧獸醫局等有關部門在雞苗等方面給予補貼扶持,從今年5月份開始,村裡的雞場先後從雄起珍禽良種產業專業合作社引進蛋雞苗7000多隻,9月份首批蛋雞開始下蛋。

  吳三經說,吳卓卿等9位村民養殖烏雞,如果不出現意外,人均年收入將超過10萬元,不僅使得這9位村民迅速脫貧致富,更為重要的是,在全村甚至全鎮形成示範效應——養殖烏雞就等於抱上脫貧的「金雞蛋」。

  儋州綠殼雞蛋成品牌

  綠殼雞蛋,產自黑羽烏骨雞,由於其營養成分和綠色外殼,很受消費者喜愛。我省多個市縣均有黑羽烏骨雞養殖,也都有綠殼雞蛋銷售。儋州綠殼雞蛋產業雖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卻非常快,在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雄起珍禽良種產業專業合作社註冊的儋鳳牌綠殼雞蛋已經成為一個特色農業品牌。

  綠殼雞蛋在儋州成長為特色農業品牌,還有一個曲折的故事。李婷是從廣西來海南的闖海人,多年前是一名養豬專業戶。從2009年開始,她連續三年在冬交會上尋找商機。她發現,冬交會儋州館沒有什麼特色農產品,就尋思著發展特色養殖。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綠殼雞蛋行情非常好,她分析,在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的情況下,發展綠色健康的綠殼雞蛋產業大有可為。

  李婷找到幾個合作夥伴,籌得啟動資金100萬元,租地、建基地、買設備、買雞苗,2012年,儋州雄起珍禽良種產業專業合作社成立,首批黑羽烏骨雞在儋州市木棠鎮譚樂村的一片雜樹林中安家。綠殼雞蛋營養成分特別,而且生產成本比較高,因而,各地都走高端市場,價格是普通雞蛋的2倍多,市場前景看好。

  5個月後,雄起合作社迎來投資後首次收穫——一枚枚泛著翡翠般光澤的綠殼雞蛋,日產蛋量多達4000枚。然而,聽著蛋雞「咯咯」叫,看著雞蛋滿地滾,合作社卻犯了愁——因為市場沒打開,每天雞蛋銷量不足一半。

  2013年的冬交會上,雄起合作社推出的綠殼雞蛋一亮相就引起了參展客商和消費者的關注,儘管賣出了每個2元的高價,但帶去參展的雞蛋仍很快被搶購一空。這給了合作社很大的信心。在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的時代,他們堅信,真正的好產品一定是受歡迎的。

  雄起合作社產出的綠殼雞蛋得到各方關注,合作社迅速註冊「儋鳳牌」綠殼雞蛋,產品多次賣到脫銷。做大品牌,必須有產品規模支撐。合作社著手發動周邊農民一起養殖。在雄起合作社種雞基地的屋頂,他們豎起了鮮紅的大字標語——幹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幹。很快,通過「基地+農戶」的形式輻射周邊數十個村莊。

  綠殼雞蛋助農戶增收脫貧

  雄起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引起儋州市政府的關注,並以實際行動予以大力支持,將綠殼雞蛋納入儋州市打造農業知名品牌計劃,同時,引導其發揮帶動農民增收脫貧。據了解,目前,雄起合作社已經發展100多個社員。

  雄起合作社綠殼蛋雞養殖已經形成比較好的模式:農民建雞舍,合作社提供雞苗、飼養技術並回收雞蛋,農民增收脫貧效果又好又快。

  據儋州市畜牧獸醫局調查測算,每戶農民飼養500隻綠殼蛋雞,購買脫溫綠殼蛋雞苗500隻,建設雞舍50平方米,購買產蛋箱及相關配套設施,投資預算約2.7萬元。每隻綠殼蛋雞年產蛋120枚,每隻蛋雞年獲利80元,500隻年產蛋6萬枚,獲利4萬元。

  儋州市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做大儋州綠殼雞蛋品牌,發揮其增收脫貧的作用,政府扶持農民建設雞舍、購買脫溫雞苗、產蛋箱及相關配套設施,綠殼蛋雞飼養過程中飼料、獸藥、水電、人工等費用由農民承擔。同時,要求結對幫扶幹部具體跟蹤落實,協調做好服務。當地鎮、村動物防疫人員負責防疫注射和各種技術服務。

  餘建鳳是木棠鎮高權村村民,家裡有兩個上大學的孩子,經濟負擔非常大,而家裡的收入來源僅靠4畝甘蔗和他外出打工,每年新學期,學費都讓一家人發愁。在雄起合作社的幫扶下,他去年養了2000隻黑羽烏骨雞,如今,每天都有數百元穩定的收入,整個家庭經濟狀況發生徹底改變。

  相關連結

  綠殼雞蛋的營養價值

  特點:

  綠殼烏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有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徵,且蛋黃大,蛋清稠,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耐缺氧能力、抗衰老作用。綠殼雞蛋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硒,被譽為「抗癌之王」,經常食用,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綠殼烏雞蛋,用菜油煎炒,顏色金黃,蛋黃多,香嫩可口,營養豐富,香味悠長。

  營養:

  儋州綠殼雞蛋為原種黑羽烏骨雞所產,外殼為綠色,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和膽固醇水平,促進幼兒腦神經系統及視覺系統的健康發育;同時綠殼烏雞蛋對微量元素有很強富集性,含有各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富含亞油酸、亞麻酸、n-3脂肪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n-3脂肪酸中的「DHA」(二十二碳六稀酸),更是對人體腦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放養烏雞蛋也由此被譽為「雞蛋中的腦黃金」。

  綠殼烏雞蛋是藥膳保健佳品。女性食之能使皮膚更富彈性、柔滑、細膩和美白,並且有利於產後體質恢復;兒童食之可增強智力,保護視力;常人食之則可有效提高肌體免疫力,減輕有害藥物對人體的侵害。

  功能:

  補氣補血、鎮靜安神、明目益智;補腎壯陽、強筋健骨、舒筋活絡、止血止痛;調理陰陽、滋補肝腎、養血通經;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液中血紅素的含量;防止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鎮靜大腦、調節神經、促進代謝、恢復疲勞;增強肝臟解毒功能,活躍內分泌系統,加強肌體免疫力;抗癌、抗腫瘤、延緩衰老;產婦食用後能明顯提高乳汁的免疫能力,促進嬰兒的健康成長。

  海南儋州農產品銷售熱線:

  0898—23322333

  海南儋州特色農產品121電商體驗館海口地址:海口長堤路34號南洋博物館酒店一樓

  (本版文/周月光 張琳 林楓 圖/舒曉)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