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文/農夫也瘋狂
今日是12月7日,農曆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一,很多人都在為上班而早早起床了。其實在今天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那就是24時節中的大雪到了。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了。大雪節氣到了,那今天回下大雪嗎?很多人都理解了。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大雪」節氣的科普
大雪節氣到了,你們哪裡下雪了嗎?每年的公曆12月6-8日就要迎來大雪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就交大雪節氣,而今年是12月7日迎來了大雪節氣。有些人認為,到了大雪節氣就會下雪,而且還是大雪。而現在之所以沒有下雪,那是因為如今的氣候和過去不一樣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大雪節氣並不會下雪。而它的意思是說到了這個節氣,下雪的概率更大了,或者是地上出現積雪的概率比之前很多了。所以它的意思並不是說這個節氣就會下雪。這個就和小雪也不會下小雪是一樣的,大雪意味著下雪的可能性在增大。
另外在大雪節氣的時候也有「三候」,即「初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鶡(hè)鴠(dàn)是一種在夜晚鳴叫的小鳥,也就是寒號鳥,它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因為感受到寒冷而不再鳴叫了。而老虎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因為感受到了天地間的萌動而開始出現交配行為了。
至於三候中的「荔挺出」,有人把荔誤以為是荔枝,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而是我們常見的馬蘭花。這種植物根系很發達,在冬天也能生長,並且從土裡長出新芽。
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
這句俗語主要是在北方地區流傳,它的意思也比較簡單,指的是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山裡面就開始有積雪了,並且因為氣溫低,這些積雪不會融化,所以大山就會被雪凍住,尤其是在一些高山地區。而到了大雪節氣的時候,氣溫更一步降低了,降雪的概率也更大了,地面的積雪也會更多了。因為氣溫低的緣故,所以河面也會被凍住了。
但是出現這種情況的一般都是在東北地區,像現在東北三省早已經是冰天雪地的情況了,就連寬廣的河面上都是厚厚的冰凍住了。不過國內大部分地區這個時候還沒有下雪,而且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還沒到。那什麼時候最冷呢?有人肯定會說是大寒、小寒節氣,而且大寒節氣是最冷的。
其實在我國南北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其中北方地區小寒節氣的時候要比大寒節氣更冷,而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則是大寒節氣要比小寒節氣最冷。並且這個也順應了民間的「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四九期間正是大寒節氣,而三九則是在小寒節氣前後。今年的小寒節氣是在2021年1月5日,而大寒節氣是1月20日。所以南方地區應該是元月下旬最冷,而北方地區是元月上旬期間最冷。
結束語
在民間還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習俗,在古代這個時候已經沒什麼農活可幹了,農民要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像北方這個時候就都在忙著曬白菜,而南方就要製作臘魚臘肉了。在你的家鄉,大雪節氣有啥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