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 顳下頜關節脫位的七大原因

2021-02-12 美牙牙

2015-09-02

顳下頜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the TMJ)是指下頜髁狀突由於外力作用或關節結構異常的情況下,下頜骨髁狀突超越了正常的運動限度範圍,脫離了關節凹而不能自行回復原來的位置。可以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下頜關節,根據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方脫位、後方脫位、內側脫位與外側脫位,臨床上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復發性下頜關節脫位和陳舊性下頜關節前脫位比較常見。後方脫位時關節髁狀突可突出到外耳道鼓室以及莖突外側,上方脫位關節髁狀突可進入顱腦中窩,內側脫位關節髁突可達關節窩的內側,外側脫位關節髁突可移至關節窩的外側。後放脫位、上方脫位以及內側脫位主要多為外傷、外力所致,一般同時伴有關節窩、關節結節、關節髁突或下頜骨骨折以及顱腦損傷,在臨床上比較少見。


  顳下頜關節脫位的原因:

  1、復發性下頜關節脫位有反覆發作的病史,由於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治療不當,出現反覆性或習慣性脫位。在X片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關節囊、關節韌帶以及關節盤附著明顯鬆弛,因髁突反覆撞擊關節結節,使髁突與關節結節變平、關節窩變淺、咀嚼肌功能失調。

  2、老年人、重病體弱患者容易發生,X片關節造影時可見關節囊鬆弛、關節盤附著撕脫,髁突、關節結節變平。

  3、突發性張口過大如大笑、放聲歌唱、打呵欠、咀嚼硬食或噁心嘔吐時容易導致顳下頜關節脫位。

  4、張口過久如作口咽部手術或檢查時,使用開口器過度,使髁狀突脫離了關節凹、移位於關節結構之前而發生脫位。

  5、外傷外力因素:開口狀態下,下頜受到外力的打擊;伴有下頜骨折時,須結合X線檢查才能夠確診。

  6、醫源性因素:經口腔氣管插管、氣管鏡、喉鏡、食管內鏡、胃鏡、開口器、新生兒使用產鉗等等因素使下頜開口過大,髁突越過關節結節不能自行回復;關節囊和關節韌帶鬆弛、習慣性下頜運動過度、下頜快速運動可增加前脫位的概率。

  7、陳舊性脫位:急性前脫位未能及時正確的治療,患者長期處於顳下頜關節脫位狀態,脫位的髁突、關節窩內及關節盤周圍纖維結締組織增生,使關節復位更加困難。

愛牙知識天天有,訂閱就能看到哦~

如需購買專業兒童/成人牙刷,可吞咽牙膏,兒童牙線棒及其它口腔用品,可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微店

【本微信平臺聲明】轉自北京北一,美牙牙醫生改編整理。在此感謝原創作者分享。如有圖片,網站,視頻涉及侵權,請聯繫微信平臺客服。我們48小時內會進行處理。

歡迎關注美牙牙,微信號:myydental

-

溫馨提示:

回復精華,獲得重點推薦內容

回復牙齒,了解您熟希又陌生的朋友

回復牙齒美白,了解如何輕鬆令讓牙齒變白

回復補牙,了解補牙的方法和過程

回復明星美牙,了解時尚牙齒美容知識

回複種植牙,了解種植牙全過程及維護

回復整牙,了解矯正知識

回復隱形矯正,了解最新最時尚整牙方式

回復洗牙,了解洗牙相關知識

回復刷牙,獲得正確刷牙方法

回復牙刷,了解牙刷的選擇

回復牙膏,了解牙膏的相關內容

回復牙線,了解牙線使用方法及必要性

回復漱口水,了解漱口水您用對了麼?

回復智齒,了解智齒的危害

回復乳牙,了解常見兒童牙科問題的答案

回復窩溝封閉,了解窩溝封閉必要性及過程

回復寶寶換牙,了解換牙期間孩子的常見問題及處理

回復寶寶護牙,了解各0-2歲寶寶的護牙須知

回復寶寶看牙,幫助您順利完成帶寶寶看牙的艱巨任務

相關焦點

  • 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盤移位?
    「掉下巴」在日常門診工作中時有碰到,其專業名稱叫「顳下頜關節脫位」。從專業角度來說,「掉下巴」這個病已經出現至少幾百年了,也一直不溫不火的存在著,治療著。但是在2018年11月13日,「掉下巴」火了,「火」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一個叫王源的演員,說他本人「下頜骨脫位」了,很痛苦,很疼,還堅持拍戲而上了熱搜。
  • 顳下頜關節脫位
    顳下頜關節脫位主要由張口過大、直接暴力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顳下頜關節脫離正常位置,與疾病關係不大。非疾病因素外傷在張口狀態時,下頜或顳下頜關節受到暴力擊打時,下頜骨猛然移位,使關節囊及周圍韌帶發生斷裂而發生脫位。
  • 顳下頜關節脫位的復位技巧
    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顳下頜關節位於耳屏前部,是可以旋轉和滑動的屈戌關節。顳下頜關節連接下頜骨和顱骨並得以進行張口和閉口運動。顳下頜關節脫位概述顳下頜關節脫位的一個常見原因是過度開口,如打哈欠,長時間的牙科治療或插管,或者由於機體碰撞或意外造成的創傷。急性顳下頜關節脫位患者通常見於急診科,但也可能存在一般醫療或牙科診所。
  • 顳下頜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案
    顳下頜關節脫位(dislocation of the TMJ)是指下頜髁狀突由於外力作用或關節結構異常的情況下,下頜骨髁狀突超越了正常的運動限度範圍,脫離了關節凹而不能自行回復原來的位置。可以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下頜關節,根據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方脫位、後方脫位、內側脫位與外側脫位,臨床上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復發性下頜關節脫位和陳舊性下頜關節前脫位比較常見。後方脫位時關節髁狀突可突出到外耳道鼓室以及莖突外側,上方脫位關節髁狀突可進入顱腦中窩,內側脫位關節髁突可達關節窩的內側,外側脫位關節髁突可移至關節窩的外側。
  • 顳下頜關節脫位診治
    【概述】  下頜骨髁狀突運動時如超越正常限度,脫出關節凹而不能自行回復照位,即為顳下頜關節脫位。臨床上多為前方脫位,可以發生於單側或雙側。  【診斷】  1、脫位側別 可以是單側也可以是雙側脫位。  2、脫位的時間特點 病員就診時處於顳頜關節脫位狀態,發生脫位時間在兩周以內者,稱為急性脫位;超過兩周以上者稱為陳舊性脫位(protracted dislocation);反覆發生脫位者稱為習慣性脫位。
  • 淺談:顳下頜關節脫位
    那麼,考驗我們專業知識的時候到了。指下頜髁狀突由於外力作用或關節結構異常的情況下,下頜骨髁狀突超越了正常的運動限度範圍,脫離了關節凹而不能自行回復原來的位置。顳下頜關節脫位的分類?一般可以發生於單側或雙側下頜關節。臨床上以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復發性下頜關節脫位和陳舊性下頜關節前脫位比較常見。
  • 習慣性顳下頜關節脫位的臨床治療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顳下頜關節科張清彬教授 習慣性顳下頜關節脫位,又叫復發性脫位,指的是有反覆發作的病史
  • 「下巴別掉」:救救顳下頜關節脫位
    參考文獻:[1]趙傳信.顳下頜關節脫位口外復位法[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0,12(4)[2]任宏偉,吳凡.顳下頜關節脫位急診手法復位的治療體會[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6(6)可先採用硬化治療,常用的硬化劑是5%魚肝油酸鈉,給藥途徑包括關節囊內、滑膜下、關節上腔和翼外肌下頭3種。
  • 「笑掉下巴」---顳下頜關節脫位的治療淺析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顳下頜關節科張清彬教授顳下頜關節脫位是下頜骨的髁突滑出關節窩以外,不能自行復位。
  • 顳下頜關節脫位(掉下巴)復位後,別急著正常活動,需制動!
    口腔的咀嚼和開閉口運動需要藉助頜骨、肌肉、關節。三者的協調配合來完成。我們面部的關節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關節有一定的區別,區別在於兩者面部的顳下頜關節是左右同時聯動的關節。簡單的說兩側關節是同步進行運動的。
  • 真的會「笑掉下巴」 顳下頜關節脫位儘快手法復位
    大家趕緊陪他上醫院就診,醫生說張先生的顳下頜關節脫位了。 長沙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主任龍衛平介紹,顳下頜關節脫位就是大家常說的下巴脫臼或掉下巴,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顳下頜關節是由下頜骨髁狀突、顳骨關節面、關節盤、關節囊、關節韌帶組成,人張口過大時,關節囊在外力作用下變得鬆弛,下頜關節頭就開始下移並且滑過前下方的關節結節,導致脫位。
  • 顳頜關節脫位
    外側有加強關節囊的顳下頜韌帶,關節囊內有軟骨盤,其邊緣與關節囊相連接。由於該關節前方結構較弱,又無韌帶加強,在強力張口時容易使下頜骨的髁狀突向前方移位。左右兩側的顳下頜關節都是由同一下頜骨的兩個髁狀突參加組成。因此,無論是張口、閉口、前伸、後縮或側方運動,兩側關節必然是同時活動。故顳頜關節脫位,一般均系兩側同時發生。
  •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TMD不是指單一疾病,美國口頜面疼痛學會的定義TMD為累及咀嚼肌和(或)顳下頜關節,具有一些共同症狀(如疼痛、彈響、張口受限等)的諸多臨床問題的總稱。【發病機制】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發病因素不確定,在多種致病因素中,咬合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
  • 老年人顳下頜關節不穩,真的會「笑掉下巴」?
    女兒陪奶奶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出她患有「顳頜關節脫位」,俗稱「掉下巴」。掉下巴是由於某種原因使顳下頜關節窩脫離關節窩而不能自行復位,導致下頜骨髁突髁突脫位的臨床症狀。為臨床常見脫位之一,多發生在年老體弱者。
  • 老年人顳下頜關節不穩,真的會「笑掉下巴」?
    女兒陪奶奶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出她患有「顳頜關節脫位」,俗稱「掉下巴」。 掉下巴是由於某種原因使顳下頜關節窩脫離關節窩而不能自行復位,導致下頜骨髁突髁突脫位的臨床症狀。為臨床常見脫位之一,多發生在年老體弱者。
  • 張口困難、疼痛、彈響、脫位,顳下頜關節紊亂症,你有沒有中招?
    一吃東西就聽見耳邊咯嘣咯嘣的響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呢?如果你有這種類似情況的,那麼你就可能患上了顳(niè)下頜關節紊亂症。首先不要驚訝,其實張不開嘴也是病!而且,發病率在28%~88%!!!顳下頜關節紊亂不僅會累及顳下頜關節和咀嚼肌,還可能影響頭部、頸部和肩部肌肉 。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咀嚼肌疼痛、頭痛、關節雜音、關節絞索(意思就是開口運動過程中出現卡頓)以及張口受限等。
  • 國際顳下頜關節外科發展史_口腔頜面外科_顳下頜關節_口腔科_醫脈通
    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口腔頜面外科醫師砥礪奮進,不斷創新,推動著顳下頜關節手術的發展和進步。了解其歷史,對全面認識這一臨床專業學科的內涵和前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英文文獻上介紹這種技術的時間早了好多年;1933年,Axhausen第1次描述了顳下頜關節軟骨瘤病。
  • 一個噴嚏「打掉」下巴 日常生活需防範「顳下頜關節脫位」
    經醫生診斷,王先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打噴嚏時嘴巴張得過大,導致顳下頜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下巴掉了」。 長沙市口腔醫院頜面外科龍衛平主任介紹「顳下頜關節脫位」就是常說的下巴脫臼、掉下巴,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這一大類疾病的一種,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有很多像王先生這樣的患者,不僅僅是打噴嚏,在打哈欠、大笑的時候,也容易掉下巴。 什麼情況可能導致下巴脫臼呢?
  • 顳下頜關節疾病知識大全
    顳下頜關節疾病包括顳下頜關節紊亂病 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強直阻塞性呼吸暫停症候群 (osas)顳下頜關節解剖(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顳下頜韌帶,蝶下頜韌帶,莖突下頜韌帶主要的功能:懸吊下頜,限制下頜在正常的範圍內活動。顳下頜關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