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平日下班去市場買豬肉時,我一般都是選擇瘦肉或是肥肉,不過身邊一些阿姨卻頗為專業,跟老闆說要裡脊肉,要哪一塊切多少,用手翻轉看一看,再用手捏一捏看肉質新鮮程度,這樣之後才把豬肉買了。一旁的我都是懵的,買豬肉還有這麼多講究。後來老闆告訴我,豬肉好不好吃,除了要新鮮,其實跟選哪一個部位有很大關係。
老闆說前腿肉的口感更好一點,而後腿肉就沒那麼好吃了。一眼看上去,前腿肉和後腿肉並沒有多大的分別。在我看來,都是一樣的瘦肉。於是老闆很熱心地在現場展示,並且告訴我這兩個部位豬肉的差別。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都不知道前腿肉和後腿肉的分別,今天我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到各位選到好吃的豬肉。
優先選擇豬前腿肉
前腿肉又叫做夾心肉,佔比為15%,特點就是瘦肉較多,肥肉較少,瘦中帶點兒肥。建議大家優先買前腿肉,為什麼這樣說呢?大家都知道,一頭豬分為前腿和後腿,它的主要活動腳為前腿,走路都是用前腿支撐的,所以前腿肉會更為緊緻、結實、有彈性、鮮嫩,脂肪含量較低,吃起來也就更有嚼勁。不過,前腿肉由幾十塊肌肉構成,有比較多的筋骨和肉膜。
如果你是用豬肉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炒,最好選前腿肉,它肥瘦相間,炒出來口感自然更好。另外用前腿肉作為餃子的肉餡也是一個好選擇。在北方,人們喜歡一過節就包餃子,對於肉餡的需求非常大,而前腿肉常常在熱銷榜第三的位置,足以見得它受歡迎的程度。
後腿肉用什麼用途?
那麼後腿肉我們就一定不選了嗎?其實並不然,跟前腿肉相比,後腿肉的瘦肉含量更高,打個比方,如果前腿肉有3公斤,那麼後腿肉就有6公斤。而後腿肉是整塊的大瘦肉,肥肉和肉筋極少,吃著肉質比較硬,論口感的話,跟前腿肉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後腿肉適合燉肘子,或是醬著吃和做成滷味,用來熬湯也可以。經過長時間的烹飪,肉質已經比酥軟了。對於喜歡吃肉的人來說,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肉,幸福感滿滿。
無論是前腿肉,還是後腿肉,都有各自的用途,一般家庭炒菜,選擇前腿肉比較多。如果想吃瘦肉比較多的,就可以選後腿肉了。所以,去賣豬肉時,你可以跟老闆說要多少前腿肉。而不懂行的人,只會說要肥肉或是瘦肉。
買豬肉時,挑前腿肉還是後腿肉?口感相差太多,知道後別再買錯了。大家都知道該知道怎麼選了嗎?只要按照上面所說的,按需選擇即可。除了前腿肉,我們買豬肉時,還可以選擇這些部位,具體請參考閱讀今天才知道,買豬肉時,這3個部位的肉最好吃,知道後別買錯了。
今天關於豬肉的知識分享就到這兒了。如果大家還知道哪些生活實用知識,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幫助到更多的朋友。今天大熊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文章有用的話,請分享轉發給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我是大熊餅乾不加糖,每天分享給大家最實用的生活資訊,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