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肩膀,是女人的依靠,而女人的香肩,又是吸引男人目光的一個焦點。肩膀,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倘若肩關節脫位,對於男人而言,給不了女人依靠,對女人而言,也會失去一個引人注意的焦點。肩關節脫位,如何用手法復位呢?且看正文!
肩關節脫位好發於20~50歲的男性成年人,發病率略次於肘關節脫位,以肩關節前脫位常見,多為外傷性。根據脫位後肱骨頭所在的部位,分為盂下脫位、喙突下脫位、鎖骨下脫位及罕見的胸腔內脫位,以前二者多見。肩關節脫位多由間接暴力所致。當病人向一側跌倒,手掌著地,肱骨幹呈高度外展外旋位,由手掌傳至肱骨頭的外力使之衝破關節囊前壁,向前脫出至喙突下空隙部,造成喙突下脫位。另一種為槓桿作用的外力,當上肢過度外旋、過伸、外展,肱骨頸受到肩峰衝擊成為槓桿的支點,使肱骨頭向前下部滑脫,先為盂下脫位,後滑至前部成為喙突下脫位。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由肱骨頭後部傳來,致肱骨頭向前脫位,但臨床少見。
損傷主要變化為關節囊撕裂及肱骨頭移位,關節囊破裂多在關節盂的前下緣或下緣,有時也可有關節囊附近處撕裂,甚至關節盂唇或骨性盂緣一側撕裂,伴肱骨頭後外側發生壓縮性骨折。當關節囊靠近肱骨頭撕脫,由於肩袖、肩胛下肌腱及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與關節囊相連,這些肌腱有時可與關節囊一起撕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因與關節囊密切相關,有時可由結節間溝向外滑至肱骨頭後側,妨礙肱骨頭復位,這是手法復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肩關節脫位常合併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腋神經或臂叢神經的內束有時被牽拉或被肱骨頭壓迫,有時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伴血管損傷者較少見。
根據外傷史,局部呈方肩畸形,彈性固定及搭肩試驗陽性即可診斷。X線片檢查可確診有無脫位、脫位類型及有無合併骨折。
絕大多數新鮮肩關節脫位可手法復位,有條件者可在麻醉下進行。常以拔伸、旋轉、鉤託法復位。①準備:患者取坐位,助手甲從腋下抱住患者胸臂,助手乙握住肘關節近端,將患肢向上外展、屈肘,術者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託住肱骨頭,兩拇指按住肩關節。②復位:甲、乙兩助手持續拔伸牽引1~2分鐘,在保持牽引的同時,助手乙先將患肢內旋,再外旋,術者感到肱骨頭在指下轉動,此時,術者兩手用力將肱骨頭上託,助手乙持續牽引,並將患肢極度外旋,術者即有肱骨頭滑動入穴的感覺,有時可聞及回納聲。方肩畸形消失,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彈性固定解除,提示脫位已復位。③將患肘屈肘90°綁帶懸吊外固定4~6周,同時以中藥內服,膏藥外貼。
手法復位的要點:一是患者要取低坐位,患肢勢必向上、向外展,肱骨頭不易被卡住,利於復位。二是拔伸、牽引必須持續、均勻,不能忽大忽小,時有時無;患肢在持續牽引下先外旋再內旋,外旋是為了松解關節囊,取「欲擒故縱」之意。三是術者鉤託要與助手的牽拉、旋轉同時發力。
本文選自《中醫骨傷特色流派叢書:顧氏傷科經驗與特色》(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沈欽榮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原創投稿!)
新媒體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