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2021-01-19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家在巴彥94歲的李女士突發寒戰,高熱,經當地醫院初步診斷腎鹿角型結石,泌尿系感染。鹿角型結石是一類特殊類型的腎結石,具有結石形態特殊、取石困難、手術中難以取淨結石的特點,伴有反覆發生的尿路感染和慢性腎功不全,患者複雜的病情導致臨床治療尤為困難。

李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找到修有成教授。經檢查,修有成教授診斷患者感染較重,隨時有感染性休克的風險,且腎盂內沒有積水,使得手術難度大幅度增大,且基礎疾病相對較多,心肺功能減弱,手術風險很大。

經科室討論,修有成教授認為先行放置內引流支架,控制感染,待病情穩定後在行經皮腎手術。術前經泌尿外科,麻醉科,心內科,呼吸科,感染科等多學科聯合會診,科學嚴謹的術前討論和術前準備後,由修有成教授主刀,劉贊副教授,尹懷福主治醫師等醫師協助,麻醉科孟立巍教授共同將手術順利完成。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排出的結石

修有成教授介紹,應對高齡病患急、危、重症,患者基礎疾病多時,多學科的交叉協作(MDT)則突顯得尤為重要。哈醫大一院整合多學科專家優勢,憑藉高超的診療水平,精湛的手術技術,在高齡、高危患者的泌尿外科治療中,提供了重要的綜合保障。

責任編輯:陳芳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體內「血管炸彈破裂」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助其成功脫險
    (陳英翔)近日,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成功搶救一名年過八旬的腹主動脈瘤破裂患者,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家住齊齊哈爾市的鄭老今年81歲,11月13日晚,突發劇烈腹痛,在當地醫院檢查後高度懷疑腹主動脈瘤先兆破裂,由於患者年齡較高,病情危重。
  • 男子肝移植術後又患嚴重痔瘡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聯合解決難題
    (陳英翔)家住哈爾濱的男患王某今年34歲,但是在身體正當壯年的階段,他卻在三年內因為不同疾病經歷了3次手術,如今,在哈醫大一院肛腸外科病房恢復的他馬上就可以出院了,嚴重困擾他生活的痔瘡問題解決了,然而,這背後凝結了哈醫大一院多學科醫療團隊辛苦的付出!
  • 哈醫大一院採用「坐位」手術精準治療肝癌患者
    近日,哈醫大一院肝臟外科、腹部超聲室、麻醉科多學科合作,創新思想,破解難題,採用坐位局麻手術,成功為一名病灶位於肝左葉近膈頂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行超聲引導下肝癌射頻消融治療,精準清除肝癌隱患,為患者的生命贏回了更多的生機。
  •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砒霜」治療白血病 醫學成就舉世矚目
    得知這一消息,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原哈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張亭棟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組長、帶隊「採風探秘」,了解實情。 哈醫大一院終身教授張亭棟接受生命科學成就獎頒獎。  1974年,22歲的女工董秀芝成為亞砷酸注射液的早批受益者之一。
  • 哈醫大一院14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2日,該院14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據悉,14名患者均為4月28日轉入哈醫大一院治療,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並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腫瘤等既往疾病。通過國家專家組和省內專家聯合會診,為患者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經過一系列的救治措施,患者的病情陸續好轉。
  • 我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創立採樣標準化體制
    3月31日, 我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的160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任務,回到了家鄉。從2月13日抵達武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在兩個重症定點醫院,共收治110名患者,出院92人,危重症轉輕症12人,因基礎病嚴重的危重病人轉相關學科治療6人。
  • 哈醫大一院原副院長劉宏宇涉嫌受賄案開庭
    哈醫大一院原副院長劉宏宇涉嫌受賄案開庭 2019-12-04 0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醫大一院38歲護士確診 發熱門診暫時關閉一周
    發生院內感染的哈醫大一院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內發生的聚集性感染,規模仍在不斷擴大。據黑龍江省衛健委發布的消息,4月27日新增的3例確診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都涉及哈醫大一院。
  • 哈醫大四院完成多例手術 為患者解決難題
    近日,一名特殊的先心病患兒在哈醫大四院出院了。這個懷孕30周就離開母體的早產寶寶,體重僅為1.2公斤,出生就被診斷為嚴重複雜的先心病,隨時面臨生命危險,最終經過哈醫大四院多學科聯合救治成功,在媽媽懷中健康痊癒出院。寶寶的媽媽懷孕30周時,沒想到小生命提前誕生。
  • 哈醫大一院成功舉辦全國腔內精準化治療研討會暨血管病新技術研討會
    專委會主委、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鄭月宏教授、哈醫大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劉冰教授、哈醫大一院血管介入外科主任王海洋教授、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辛世傑教授等一大批國內頂級血管外科專家雲集一堂,專家們本著發現和培養專科優秀青年人才、促進本專業學術發展的目的,通過名家講壇、新技術、新方法視頻展示、疑難病例會診討論、學術報告和講座等多種多樣的形式,為廣大省內參會血管外科同道呈現了一場內容豐富務實
  • 哈醫大一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急性腹膜炎患者
    年初,在哈醫大一院外科樓手術室,肛管肛門外科主任梁德森教為一名罕見急性腹膜炎患者做手術。患者是鶴崗市人,今年54歲,因「發燒、肚子疼」在鶴崗已靜點「消炎藥」一個月,在急診收入肛管肛門外科時,患者已有一周未排氣排便,嚴重腹脹,嘔吐物呈糞樣,出現急性腹膜炎症狀。
  •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過去這一年多,對於家住伊春49歲的吳女士來說,簡直如同噩夢一般。盆腔長了一個如同嬰兒頭大小的巨大腫物,輾轉就醫的吳女士卻接連遭遇三次腦梗發作,令她的婦科手術一推再推,腫物瘋漲到近三十釐米,求醫無門!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 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已收治19名重症患者,24小時監護
    為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和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要求,哈醫大一院立即啟動群力院區省級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於凱江介紹確診患者收治後如果轉為重症或者危重症,哈醫大一院和當地定點醫院會對患者做聯合評估,符合轉院條件會立刻安排轉入省級重症集中救治中心。
  • 哈醫大一院11位「大主任」透露健康「秘笈」↘
    哈醫大一院11位「大主任」透露健康「秘笈」↘ 2019-08-23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醫大一院於凱江院長率援疆醫療隊載譽歸來
    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哈醫大一院黨委書記趙長久及部分在家院領導,職能科室負責人,重症醫學科主任趙鳴雁等醫護人員,來到機場歡迎英雄們平安歸來!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醫大一院發熱門診停診一周 此前發生院內聚集感染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馬作鵬 因發生院內聚集感染而受到外界關注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現已宣布發熱門診停診一周。4月28日,哈醫大一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我院發熱門診暫時停診的溫馨告知》稱:「為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根據疾控中心要求,從4月28日起,我院發熱門診暫時停診一周,重新開診時間另行通知。由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哈醫大一院日間手術中心開診
    哈醫大一院全省首家日間手術中心昨天開診,90%日間手術患者可當天手術當天出院,留院最長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日間手術患者適用住院醫保政策。  據哈醫大一院日間手術中心主任孫海軍介紹,日間手術病房最早起源於歐美發達國家,具有一定適應症的患者,在門診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辦理住院,住院當天手術,術後觀察、治療及恢復,能在24小時內達到出院標準。特殊患者最長也可在48小時內出院。該中心,計劃設立7個手術室、100張床位。開展日間手術後,醫院檢查科室會將為患者開闢綠色通道,術後康復期一般無需靜脈輸液,以口服藥為主。
  • 第十一屆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專家義診
    過去十年,甲狀腺癌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發病率每年以6%的速度逐年遞增,目前我國有近2億甲狀腺疾病患者,甲狀腺癌已躍居女性主要惡性腫瘤發病率第4位,普及甲狀腺知識、甲癌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 哈醫大一院獲評「國家孕產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
    哈醫大一院憑藉在學科建設、專業技術水平、專科服務能力、科研教學水平、特色診療模式的優勢,由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推選參加全國評選,最終,經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層層篩選,順利通過評審,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孕產期保健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哈醫大一院產科以其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水平,贏得了廣泛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