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如母這一說法其實由來已久,真正的含義是在沒有父母照看的情況下,兄嫂對弟弟妹妹好,弟弟妹妹把嫂子當做母親來對待。可演變到了今日,很多人卻主次顛倒,即便父母還健在,也強行要求嫂子像母親一樣對待弟弟妹妹,卻忘記了弟弟妹妹也該敬重和善待兄嫂。
也正因為這種理解上的偏差,導致很多人習慣性的道德綁架,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讓整個家庭的氛圍變得越來越緊張。
任何關係都是相互的,有求於人就該拿出自己的誠意,若平時總是百般刁難,又怎麼會得到別人的好呢?家人之間也是如此,善待家人,家人最後才會善待你。
家人之間最忌諱的就是道德綁架,仗著自己的身份,就強人所難,並不是明智之舉。好的家庭關係是各盡其職,每個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共同去維護家庭的完整和圓滿。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誰都懂,可真正要做起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粱夢玲婚後的生活過得並不如意,再加上婆婆的刁難,讓她更難受。
「兒媳,長嫂如母,我小兒子你必須管!」面對婆婆的強勢,粱夢玲也不甘示弱,她不願意再低頭做人,而是挺起胸膛告訴婆婆:「誰生的誰管,與我無關!」
梁夢玲的丈夫叫李俊辰,李俊辰還有一個比他小了十八歲的弟弟。李家父母老來又得子,就在小兒子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和精力,而且樣樣都要最好的。可是李家父母都已經人到中年,真要把小兒子撫養長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們常在李俊辰和梁夢玲的耳邊吹風,希望他們以後可以照看弟弟。
婆婆對小叔子可是百依百順,哪怕包裡沒錢,只要小叔子想要什麼,她都有盡力滿足。也因為這樣的溺愛,讓小叔子變得有些目中無人,甚至常常頂撞粱夢玲,把她當傭人使喚。梁夢玲心有不滿,但丈夫李俊辰卻總是讓她隱忍。
最嚴重的一次,是梁夢玲加班很晚才回家,一開門還沒開燈,就踩到了一個東西,讓她狠狠地摔了一跤。她艱難地爬起來開燈,才發現是小叔子的一個玩具車,車子還被她踩壞了。這件事她並沒有放在心上,可第二天等待她的,就是全家人的狂轟亂炸。
第二天一大早,梁夢玲就被小叔子的哭鬧聲給吵醒了,還沒等她起床走出房門,就聽到小叔子嘴裡的謾罵。一開始她還沒聽清,可打開房門才聽到,原來字字句句都在罵她。不被人尊重的滋味當然不好受,梁夢玲隨口說了一句:「鬧什麼鬧!」
婆婆一邊安慰著苦惱的小叔子,一邊開始責備梁夢玲,說她走路不長眼。梁夢玲不想繼續待下去,更不想和他們吵,換了衣服,連臉都沒洗就出了門。這事不是她的錯,她很委屈,可是丈夫卻站在了婆婆和小叔子那邊,讓她很是難受。
這天她特意很晚才回家,可沒想到一進門婆婆正坐在沙發上等她。想著早上的矛盾,梁夢玲沒想搭理,不過婆婆並不打算放過她。直接攔著她的路,讓她必須賠一個玩具。
梁夢玲知道自己如果不鬆口,婆婆一定沒完沒了,所以就答應了,說明天重新買一個。她本以為這樣就完事了,可正因為她的妥協,讓婆婆變得變本加厲。
婆婆說小叔子想去夏令營,讓梁夢玲給報個名,錢也由她出。梁夢玲知道沒好事,夏令營的費用也不少,她一口就回絕了。
「兒媳,長嫂如母,我小兒子你必須管!這夏令營你也必須給他安排好!」婆婆態度強硬,那架勢好像不達目的不罷休一樣。
梁夢玲看到婆婆得寸進尺的樣,再想著自己之前所受的待遇,也是態度強硬的說:「誰生的誰管,與我無關!這次就算你讓你兒子跟我離婚,我也堅決不答應。」
梁夢玲不想妥協,她知道妥協換來的只會是更多的傷害,這一次她鐵了心不願再搭理。
小菁情感解讀:
父母對孩子的寵愛,要掌握其中的度,愛不是溺愛,愛也不會縱容,愛更不是建立在傷害別人之上。李家父母對小兒子的溺愛,實際上就是整個家庭矛盾的起源。
孩子需要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若是最開始的性格養成沒有做好,那長大成人後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梁夢玲的小叔子之所以處處頂撞她,也是因為父母沒有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很難真正成才。
其實女人在家庭環境中的地位,也是需要由丈夫來捍衛的。大多數女人的處境不好,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丈夫不管,沒有人為她撐腰,她就只能成為家人攻擊的對象。
女人婚後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在婚前就已經註定了。婚前沒有認真審視婆家的家庭氛圍,婚後就很容易過上受委屈的日子。所以小菁想提醒女人,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婚姻的好壞,還得取決於男人原生家庭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