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寫手曾月入三萬,做過兩家公司CEO,如今服務10萬小店

2020-12-19 騰訊網

記者/範婷婷

編輯/金斌

2012年的一個下午,朱碧武在北京一個弄堂裡閒逛,買飲料的時候,沒帶錢,對方是位老大爺,沒有支付寶,他手把手教會了對方怎麼在線收錢,朱碧武成功喝到了飲料,對方則多做了一單生意。

本是大學時候的一個小插曲,當時的朱碧武不會想到,幾年後,他自己會成為一名小店規劃師,專門教各種小店怎麼開通收錢碼,怎麼打開數位化的大門。

中國有超過600萬家夫妻老婆店,它們深藏在城市、鄉村的小巷盡頭,收銀機抽屜彈出的「咔噠」聲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聲聲「支付寶到帳XX元」。

當小區門口擺攤的賣菜奶奶,都會在你掏不出零錢的時候,摸出一個收錢碼讓你掃一掃,曾經兜裡的鋼鏰,已經逐漸變成這個時代的回憶。

日夜顛倒,月入三萬

朱碧武是寧波人,在北京上大學,畢業後,正趕上新媒體的風口,成了一名小編,每天瘋狂發文,以碼字為生。

作為一個體育類的創作者,各種體育賽事,英超、西甲、意甲足球聯賽是重點盯梢對象,誰進球了,誰魔咒了,誰受傷了,都是熱門事件。但是這些歐洲賽事,基本都發生在北京時間的後半夜,朱碧武蝸居在北京的出租屋裡,過著歐洲時間。

「每天傍晚五六點睡覺,凌晨一兩點爬起來,一邊看比賽一邊出稿子,每天都要發十多個稿子。「彼時正是頭條流量的紅利期,多的時候,朱碧武一個月能掙三萬塊,「基本上一萬閱讀能掙五六十塊,體育類新聞又很容易出爆款。」

朱碧武記得,有一篇寫中國足球隊的文章,單篇就賺了六七千,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賺錢快樂,一度讓朱碧武不可自拔。不過和他的狂熱比起來,老家人覺得這是不務正業,「有社保嗎?有公積金嗎?能在北京留下來嗎?」

這三個問題,每每讓朱碧武無言以對。他經常和家裡人吵架,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份工作幾乎全年無休,有一次朱碧武去上海玩,背包裡還一直帶著電腦,因為隨時要拿出來發稿子,「你也不知道會錯過什麼新聞,就損失一筆收入。」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半,長期日夜顛倒的作息,讓朱碧武總是感覺「頭暈暈的」,更難熬的是,這份工作把他綁架在了電腦前,他像一個只存在於虛擬世界裡的人,失去了在現實中的所有社交。

紅利期的衰退,日復一日寫稿的疲倦,讓他心生退意。和家人再一次大吵一架後,他關上電腦,出門找工作去了。

千奇百怪「開店人」

朱碧武去了一家幫助線下門店搭建SaaS系統的公司,崗位還是新媒體小編,每個月拿6000塊工資,平時就是發發推文,告訴客戶怎麼做店鋪運營。

出於之前做自媒體的慣性,朱碧武習慣了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他成了公司裡上班時長最長的員工,幹了不到一年就升任運營總監,一年半做到了公司VP。

這個過程裡,朱碧武發現很多人在做生意之前,十分欠考慮,很多都是「一個衝動」就下海了。

「有個天津塘沽的老闆,以前是做酒店的,後來改開彩票店。」一般的彩票點,都是在小賣部或者便利店門口裝臺機子,他倒好,直接租了個300多平米的門面房,裝修得像個酒吧,說自己是「酒吧式彩票店」。

「酒吧式彩票店」

饒是見多識廣,朱碧武還是被這種操作手法整迷惑了,「這樣賣彩票怎麼掙錢?」對方說,已經虧了好幾個月了,快支撐不下去了。朱碧武又問他為什麼場子鋪這麼大,對方又突然神氣起來,說「自己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朱碧武開始給他算帳:家具是一次性成本,算前期投入;交了一年房租,分攤到每個月的成本是多少;除了賣彩票,還能賣什麼貼補營收……

算完帳,朱碧武給了彩票店老闆不少節流開源的建議,比如通過在線支付等數位化的方式,減少人力成本;投放一波當地的公眾號,搞點到店贈送小禮品的活動等等。

彩票店很快扭虧為盈,變成了當地「網紅店」,人們除了來買彩票,開始來這裡喝茶聊天,每天人來人往,熱鬧了不少。

最近,店裡還裝上了刷臉支付的設備。「有些人下樓跑步,腦子裡靈光閃現了一組號碼,手機都沒帶,更別說現金了,但大家都是熟人,要賒帳也不好意思拒絕。」自從有了刷臉支付,店鋪躲掉了不少10塊錢的壞帳。

朱碧武還碰到過一個三代養豬大戶,以前都是現金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豬。「但是有了信用支付後,很多買家都不想現金支付了。」

養豬大戶想要開通收款碼,但是必需得有一個經營場所才行,「他們把豬圈的照片發過去審核,一直沒通過。」無奈,跑來找到朱碧武,希望可以解決一下。朱碧武和支付寶小二溝通後,考慮到實際情況,最後幫助他們開通了收款碼。

老闆很開心,今年跟朱碧武說,他想開個淘寶店,在線上直接把豬肉賣給消費者。

「數位化」夫妻老婆店

今年過完年,朱碧武宣布自己正式創業了,他在北京三環租了個場子,一年不到,就發展到了80多人的規模。

彩票店和養豬大戶,比較特殊,朱碧武服務的大部分店鋪,都是夫妻老婆店,這些小店規模不大,都以家庭為經營單位,類型五花八門:菸酒店、裁縫店、理髮店、小飯館什麼都有,還包括大量地攤和菜市場小販。

這些店鋪,大部分都沒有數位化的經驗,等於需要手把手教,「先幫助他們開通線上支付系統,然後把店鋪搬到線上,讓店鋪能看到一些像營業額、進店人數等基礎維度的數據,另一塊是上線一個簡單的會員系統,主要就是給顧客發優惠券,吸引他們來二次消費。」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很多線下小店都面臨周轉困難,「我們幫很多小店開通了使用消費券的資格,這樣一來就給了大家一個來店裡消費的理由。」後來,很多店鋪嘗到了甜頭,把配置優惠券變成了日常技能。

這就像玩一個數字遊戲,「官方標配的券是30減3或者10減1,但是如果小店的平均客單價是40元,那麼就比較適合配45減5的優惠券。」這裡面的門道,朱碧武可以說三天三夜。

2020年,朱碧武在飛機上度過了80多個小時,飛行了四萬多公裡,他從一個足不出戶的新媒體小編,變成了一個空中飛人,「現在我每到一個地方,發個朋友圈,會受到當地朋友的招待。」

今年11月,支付寶大學商家成長學院在成都舉辦了《小店創業經》商家培訓班,作為支付寶大學的認證講師,朱碧武首次以「小店規劃師」的身份,給成都十幾位商家進行了現場答疑解惑。

家中長輩現在打電話來,再也不提社保公積金的事兒了,逢人就誇自家孩子「在北京三環開了家公司」。

朱碧武最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納稅100萬以上,就能在北京搖車牌了,他已經服務了10萬家小店,他說「小店規劃師」這個稱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曾因一場洪水損失近30萬,如今卻靠70平米小店月入百萬,靠的是...
    而南昌一名店主僅靠70平米小店開業幾月營收就已高達800-900萬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開業幾個月以來,這個僅70平米的線下小店,營收已高達800-900萬,相比傳統門店翻了一番。無獨有偶,農村專賣店月入30萬的新聞層出不窮。今年雙十一,藉助電商平臺,江西人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 內容付費的理想國來臨前,最高月入5萬的體育寫手們怎樣活著?
    在這背後,是內容生產者們的數量和收入的迅猛增長,僅在體育領域,月入5萬的草根寫手就不是個例。延展閱讀:全球範圍的體育內容大戰,「七巨頭」時代真的來了 | Leaders這裡沒有一夜暴富的神話,但是「在家上班」、「月入5萬」這些關鍵詞,也足以讓大批喜歡體育,並有一定文字能力的年輕人前赴後繼。
  • 網絡寫手隱居做快遞哥,寫網絡小說月入3萬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劉俊華 攝影記者王永勝)90後小夥張震,他的公開身份是一家菜鳥驛站(社區和校園的物流服務中轉站)的收發員,經常出現在武昌百瑞景小區的菜鳥驛站,做著普通快遞哥的收發工作。一問之下,知道他私下是一名網絡小說寫手,每個月的稿費收入超過3萬元。小區業主彭女士,是一名機關文員,她到驛站收快遞時,曾看到張震用筆記本電腦飛快地打字。她好奇看了一眼,發現張震寫的是動漫類的小說,但看不太懂。一天更新上萬字一月入帳3萬元張震不太願意接受採訪,記者再三追問下,才得知他的一些基本信息。
  • 加盟蘇寧小店月入2萬第一人,即將開第二店
    王浩的第一家加盟店開業僅3天,營收就達到了1.5萬元,如今每月盈利至少2萬元。他很看好蘇寧小店的發展前景,因此第一家店開業不到3個月,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第二家蘇寧小店了。每天一早,王浩都會先整理貨架,他一顆一顆地檢查剛到的水果,檢查好沒問題的都小心翼翼地放好。他認為,如今消費者除了注重購物的便利程度之外,更注重食材的新鮮,所以自己「每天都會嚴格把控店裡果蔬的情況,保證顧客拿到的是最優質的產品」。
  • 網絡寫手群像揭秘:每天要寫三千字 月入保底七百元
    如今,她已發表了《瓊珠碎》《深宮諜影》等作品,其中《心謎情深處》獲得過百萬的點擊量,為她積攢了不少人氣。但如今,顏灼灼提起更新《心謎情深處》的時日,卻不住搖頭,用「抓狂」來形容。  顏灼灼回憶,2013年這部小說連載開始時,她手裡已有五六萬字的存稿。但籤約網站要求日更3000字,這些存稿只是杯水車薪,不到20天就「告急」了。
  • 網上代寫論文月入12萬 一人也能撐起一個店
    2011年6月,宋先生畢業於安陽師範學院,曾先後在鄭州幾家廣告公司工作。由於公司業務不好,工資低,且在鄭州生活開銷大,他平時也會兼職做寫手寫文案。  2012年6月26日,廣告行業不太景氣,而他做兼職文案的收入已超過全職工作,便決定辭職做全職寫手。一邊從寫作公司接單,一邊學著直接和客戶聯繫,積累了一些固定的客戶資源。
  • 投資10萬左右,目前做什麼生意項目能夠月入過萬?這幾個都可以
    投資10萬左右,目前做什麼生意項目能夠月入過萬?對於這個網友提出的問題,我以為他肯定是初次創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目前投資開一家實體店,風險是比較大的,而且10萬也不一定夠。其實,想要月入過萬,不一定非要投資10萬那麼多,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只要做好了,月入過萬都是很輕鬆的。
  • 「鏢王」奮鬥史:退伍軍人北漂開公司,為老兵提供就業機會
    陳永青有著很多身份,北京天驕特衛創始人,天驕學院創始人,兩家火鍋店的老闆,一家開在大學城門口的酒吧股東。如今,陳校長開始在快手平臺上做直播,銷售天驕自主品牌的戰術服。2、陳永青在快手直播上有上萬名粉絲,大部分「老鐵們」都是退伍軍人。18歲當兵,25歲北漂,出身貧寒,陳永青度過了跌宕起伏、特別辛酸的青年時光。
  • 暗訪洗稿產業鏈,價格低到千字10元,也有人月入過萬
    「會員一個月50,每天複製粘貼就好了。」火王說自己每天在頭條號上更新5篇文章,都是洗出來的,「自己寫就累死了。」隨後他又告誡大家,要謹慎使用工具,因為這樣洗出來的稿子1萬閱讀只有3-4塊收益,但如果能標原創,要高好幾倍。
  • 網絡寫手現狀:收入兩極化 頂尖作家月入幾十萬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上官雲)《花千骨》、《錦繡未央》……這幾年,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十分火爆,由於「IP」效應,作為原著作者的網絡寫手似乎一下子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高收入群體」。  收入兩極化  「有的"大神"可月入幾十萬」  公開資料顯示,在第十屆作家榜子榜單「網絡作家榜」上,唐家三少以11000萬年度版稅位列第一,位列榜尾的魚人二代也有1000萬年度版稅收入。
  • 兼職寫作已成鏈條,有大學生代寫文章月入過萬元
    憑藉此技能,有的人基本實現了經濟獨立,接單較多的人,月入已經過萬元。文章代寫生意不少網上寫手頻頻接單「我做這個兼職一個多月了,賺了1000多元錢。主要就是寫論文、做PPT,多找幾家店鋪接單子,第一個星期我接單較多,賺了700多塊。」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原標題: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羊毛多,趕緊薅!」
  • 北京戶口價格從2萬到70萬 北漂買房要排隊等多久
    早在2006年有人曾經發帖說廣州戶口對一個家庭的價值:可以省10萬學位費,夫妻雙方社保福利近110萬,總計120萬。這還不包括其他資源這和的價值。當然這一對夫妻的職業不得而知,但在現實生活中,擁有廣州戶口所享受的福利還是有明顯差別的。 深圳戶口
  • 年入1000萬的家政公司,不做家政服務,讓人不可思議
    一家靠收加盟費年賺1000多萬的家政公司,主要的精力全部放在招商上,在我看來與其說這是一種家政公司,不如說是一家專門幹加盟的營銷公司,在本質上它就根本不是一個家政公司。作為一個運營10年家政公司的老闆,我有必要實事求是地還原其中的真相。
  • 天貓小店:如何改造傳統小賣部
    由於公司發展需要,市場帶回來一家「天貓小店」,但似乎由於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的風險。抱著測試產品,學習天貓運營的心態,入駐商戶進行試點和調研,協助老闆經營。阿里和京東都是以改造傳統小賣部、夫妻店為目的,但是兩家的方向不同,一個對加盟小賣部有多方面的細緻要求,一個則是把大半收編方向放在農村。由於我司業務與天貓小店有不謀而合之處,本文著重於淺談阿里的天貓小店以及接過手後我司對其嘗試的改造和運營。
  • 月入2萬不是夢,沿海農村10個月入2萬的小生意
    農村其實也有很多月入2萬的小生意可做,比如這10個小生意:在農集市現做現賣秘制魚丸,家庭坊壓榨花生油賣,高密度養殖淡水魚,海上灘涂網箱養殖海蝦、白鯧魚、白鱔等都是農村可以月入2萬的小生意。不過,由於農村各地域不同,在適合做的生意自然也有差異。
  • 「我17歲,月入10萬」:賺錢,一定要趁早
    前段時間,一則《留守農村婦女做自媒體,月入破萬!》的新聞火了。 在山東省北部的一個小農村裡,一群農婦做起了自媒體(在網上寫文章)。 現在,每個月在家寫幾篇文章就能「躺賺」,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無獨有偶。 北京一個叫木汁的00後女孩,也靠著寫文章月入10萬。
  • 小白淘寶商家加入抖米達人,輕鬆帶貨月入10萬
    小白淘寶商家加入抖米達人,輕鬆帶貨月入10萬李鑫,一個兼職做網店的普通三本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沒有什麼社會人脈,找工作碰壁、生活條件每況愈下,但是,他與所有剛畢業大學生不同的是,他敢想、敢做,在看見機會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去抓住,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兩家曾被暫緩表決的公司IPO過會!
    上海健麾信息技術,專注於為醫療服務和醫藥流通行業的藥品智能化管理提供相應的產品及服務,主要涵蓋智慧藥房、智能化靜配中心以及智能化藥品耗材管理領域。公司客戶及供應商均較集中。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 年 7 月,距今天IPO過會才6年3個月。 浙江中晶科技,從事半導體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搶救上海小店!
    我做自媒體跟俞菱逛馬路以來,上海馬路上的每一家實體店,我目睹了他們經受過的三波衝擊:第一波衝擊來自電商。潮店遭遇馬雲,餐廳遭遇張旭豪。第二波衝擊來自房租。街邊店一間門面,房租1~1.5萬,我看是可以好好經營的。房租超過2萬,我會替小店們擔心了。很多壓垮小店最後的金稻草,是懸河一樣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