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萬皇族後代,明朝的王爺們「吃」垮了大明王朝?

2020-12-16 留餘青

前言

在我國,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如同一個魔咒,曾在無數個家庭當中應驗。

為什麼會「富不過三代」呢?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一代創業人大多都是從貧苦環境中,走出來的,也就是都經歷過苦日子,都知道苦日子不好過,因此,他們往往會格外的疼愛第二代以及第三代人,

這也就造成了,有很多富二代或者富三代自幼嬌生慣養,長大後囂張跋扈,成為紈絝子。

而老朱便是這樣的人。

最疼孩子的皇帝

作為創一代,經歷過苦日子的老朱,一登上皇位之後,便規定皇族不需要從事任何職業,只要年齡到了10歲,就可以每個月領到工資了,而且還不低。

比如在洪武九年的時候,一位親王每年就可以拿到5萬石祿米,215萬貫鈔,此外還有綿絲布匹等等。

這個標準在當時,是朝中許多大臣官員的數倍。

而且,到了結婚的時候,朝廷還會給錢又給房,甚至在死的時候都會給一筆厚厚的喪葬費用。

因此,老朱可以稱得上是最疼愛孩子的皇帝了。

但是,在給錢又給房的同時,老朱也限制著這些王爺們,而且這種限制在明中期的時候達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在明朝中期的時候,皇室擔心各地的王爺們聯合地方勢力作亂,於是規定親王們只能夠生活在府裡,甚至如果想要出府玩一玩,都需要專門派人去向皇帝提出申請。

後來,又有皇帝規定,親王們終生不能互相見面,也就是著名的「二王不相見」。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王爺們想要多賺錢,就只有多生孩子,每多生一個孩子,朝廷就會按照等級多發放一次俸祿。

因此,明朝的各位親王們開始了生孩子比賽。

大明弘治五年,某一天,山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匯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再一次刷新了老朱家的記錄,截止當年8月,這名王也已經生育子女94名。

而這個記錄在不久之後就被自己的一位後代奪取,這一名慶成王,僅僅是兒子就有一百多人。

「每會 ,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識」

每次家庭聚會的時候,都認不全。

其實,在明朝初期的時候,各地的藩王共有四十九名。

而到了明朝滅亡的時候,僅僅是朱元璋的直系子孫,就有十幾萬人,所有的皇族加在一起,根據人口史專家安介等人的猜測,多達一百多萬人。

如此龐大的皇族,給明朝皇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負擔。

藩王吃垮了大明王朝

嘉靖年間,在御史林潤的奏摺裡:天下供應京城的糧食,每年四百萬石,但各個王府所消耗國家的糧食,卻達到了每年八百萬。

具體到地方上,山西省,每年存留糧食一百九十萬石,但是當地的王府所消耗的糧食卻有三百萬石;河南省,當地留存糧食九十四萬石,當地的藩王每年消耗的糧食,多達一百九十多萬石。

除此之外,藩王們還在想著法的去掏空國庫,比如說侵佔民田,「中州地半入藩府」,藩王的口袋鼓了,朝廷的口袋卻扁了。

因此有人說,明初的時候,朝廷想著法的限制藩王造反,而到了明朝中期的時候,朝廷又要想著法的養活這些藩王。

而這些藩王,平時都是富得流油。但是,在打仗的時候,卻都捨不得拿出來。

以至於明朝後期的時候,農民造反,朝廷都拿不出打仗的銀子。

最後,這些藩王的財富都落入了農民起義軍的手裡。

因此,有人說,藩王們吃垮了大明王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藩王吃垮了大明?一窩生的比豬還多
    當時明朝末年的藩王有將近200萬人之多,而他們自身根本不需要勞作就能夠獲得財富,而當時明朝的財政支出已經捉襟見肘了卻還要供養這200多萬的藩王,最終這大量的藩王吃垮了大明王朝,而對這群藩王包含怨氣的明朝百姓大肆屠戮朱元璋的後代。
  • 為什麼說藩王吃垮了大明?一窩生的比豬還多,能不吃山空嗎?
    當時明朝末年的藩王有將近200萬人之多,而他們自身根本不需要勞作就能夠獲得財富,而當時明朝的財政支出已經捉襟見肘了卻還要供養這200多萬的藩王,最終這大量的藩王吃垮了大明王朝,而對這群藩王包含怨氣的明朝百姓大肆屠戮朱元璋的後代。
  • 二八定律下大明王朝,幾十萬宗室吃垮朝廷,滅亡已是註定
    然而不只是慶成王,所有的王爺都是這麼做的,只是他比較突出罷了。朱氏人口的爆炸式增長,朝廷表示沒那麼多錢養啊。據史料記載,朝廷登記在冊的皇室成員大約一萬五千餘人,但是顯然不止這麼多,畢竟嘉靖年間的皇族檔案玉牒就已經有皇族子孫高達兩萬多人。朱元璋分封為王的就有23個,到了明朝中後期已然繁衍到兩萬多人。明朝皇族人口增長已經無法得到有效控制,肯定有人會說這都怪皇族子孫縱慾過度,隨意生育,然而其內在原因是朝廷把所有的支出都包了,只要你有皇室血脈,一生都不用愁了。
  • 明朝藩王吃垮了大明王朝?原來已經爛到了骨子裡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人統治的王朝,明朝絕對在歷史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朱元璋後世子孫的紛爭,還是制度文化的變革,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尤其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經歷就很傳奇,完全是一部逆襲史,從一個乞丐成為皇帝,頗有幾分起點小說的意味。
  • 明朝皇室成員多達20萬,吃垮了大明,還吃出了一個難題?
    明朝皇室成員多達20萬,吃垮了大明,還吃出了一個難題?而後世中多數人為崇禎感到可惜,因為崇禎錯過了好多次挽救大明的機會。大明滅亡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點兩點可以說清楚的,其中一點可能是因為皇室成員太多,出現了很多啃老的皇族,把大明吃垮了。比如崇禎的親叔叔福王,他是洛陽的藩王。
  • 明朝歷史上的王爺們怎麼創收?多生孩子能多領俸祿
    他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制。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給自己兒孫們制定的俸祿標準卻唯恐不厚: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萬石,是最高官員的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為了讓後代們充分享受幸福,他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
  • 明朝滅亡的經濟原因:皇帝的家人、親戚、奴才,吃垮大明王朝
    1644年,統治中國276年的明朝正式滅亡,一個時代宣告結束。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十分複雜,但如果我們從經濟方面去看,會發現明朝末年,朝廷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之中,朝廷沒有錢,自然玩不轉。那麼明朝末年,朝廷為啥沒錢呢?原來是皇帝的家人。親戚、奴才,吃垮了整個大明王朝!
  • 從大明王朝1566,看明朝皇族取名的規範
    在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中,當時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叫做朱厚熜,他是明朝歷史上一個少有的強勢皇帝,但同時也是一個刻薄寡恩的皇帝。他當了40多年的皇帝,在明朝歷史上可謂是相當長的,只比他的孫子萬曆皇帝短一點點。
  • 明朝王爺熱衷生孩子,一個王爺的子孫有近千人,家人見面互不認識
    大明弘治五年底,山西巡撫向明孝宗匯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又一次刷新了朱氏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八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明孝宗覽奏苦笑搖頭。他有點好奇,這些王爺能記清自己的兒女嗎?
  • 伴隨著兩隻「蛀蟲」成長,大明王朝滅亡背後的根本原因
    當你把時間跨度放長了看,當你看到一個又一個王朝崛起,興盛,然後走向滅亡,當你見識了一顆參天大樹從小樹苗變得茁壯,然後徐徐老去,你或許就會對大明王朝的「去世」,也有那麼一點不一樣的看法。如果我們把大明王朝比作一家上市公司,那麼這家上市公司創始人的氣質就決定著整個公司的品質。大明王朝的創始人朱元璋,小名重八,祖上三代貧農,根正苗紅。
  • 歷史長河中最為悲慘的還是大明王朝,皇室成員被趕盡殺絕
    說完李氏王朝,就不得不提又一大王朝,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明王朝。當初朱元璋在打下元朝江山後定了一條規矩,那就是所有的皇族的後輩生下來的那刻開始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所有的東西都由國家來承擔,甚至可以不付出任何的勞動。
  • 《回到明朝當王爺》中的寧王之亂,史上確有發生,是這些原因所致
    《回到明朝當王爺之楊凌傳》中的寧王,在歷史上是大明王朝第四代寧王,名叫朱宸濠。深究他搞叛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其祖宗。那麼有哪些原因,最終釀成了「寧王之亂」餒?劇中蓄謀廢太子的寧王原因一:明太祖朱元璋,為朱氏王爺們的頻繁叛亂,埋下了禍根。
  • 中國古代最慘的王朝,10萬皇族多數沒有好下場,75歲還被斬草除根
    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朝各代都有君主,如果說到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那可就讓人唏噓不已了,10萬皇族多數沒有好下場,就連75歲的老者都被斬草除根。說到這兒,估計大家都猜到這是哪個朝代,這就是明朝。對比一下漢、唐、宋、清這幾個大王朝,明朝是最慘的。
  • 明朝制度的悲哀,因為藩王數量眾多,導致「吃垮」了大明朝
    明朝制度的悲哀,因為藩王數量眾多,導致「吃垮」了明朝自明代中期開始,皇族不斷繁衍生息,數量龐大,朱氏藩王與家眷之費,幾乎成為朝廷的毒瘤與痼疾。到了明末,邊防吃緊,王族後方緊吃待遇不變,當然就成為一個顯著的經濟問題。
  • 看完明朝王爺的生活,你還想回到明朝當王爺嗎?
    他雖然兒子很多,但是每一個都關懷備至,不僅吃得好,住得好。文化教育也從來沒有落下。為他們請的家庭教師都是最好的,比如太子的老師宋濂等。大明開國之後,更是把他們分封到各地,一邊享受生活,一邊保衛國家。對於這樣的做法,朝廷的大臣們是非常反對的。明初之時,這些王爺的生活可以說是非常滋潤。除了手握軍權,可以隨時調動軍隊,還手握當地財權,意思很明白,這都是我老朱家的!
  •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只因民怨太深
    如果要問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的下場最慘,那毫無疑問是明朝。明朝滅亡時,發生過不同於其他王朝的一幕,那就是明朝的皇室幾乎被趕盡殺絕。對比一下漢、唐、宋、清這幾個大王朝,明朝是最慘的。朱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能生的一家人,全家人都在用吃奶得力氣繁衍後代。這也是朱元璋的夢想,他要確保他的大明王朝永不變色,千千萬萬代子孫永坐江山,所以後代越多越好。
  • 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藩王對明朝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虎臣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說法:明朝就是藩王吃垮的,如果不是明末那麼多的宗室,說不定明朝還能再撐一段時間,養豬還能殺了吃肉,養這些藩王一點作用都沒有。那麼,明朝真的是藩王吃垮的嗎?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現在都在哪裡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中國千年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皇帝,而朱元璋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當過乞丐,當過和尚,但是最終卻成了皇帝,那麼,在明朝滅亡之後,朱元璋的那些後代都去哪裡了呢?
  • 還想回到明朝當王爺,知道明朝藩王過得是啥日子嗎?
    這其中最多的就是回到明朝當崇禎或是當個王爺,當然了,沒人希望穿越回去做一個農夫或是苦力。做崇禎暫且不提,就說說你要是真的回到明朝當王爺,你知道你的日子會有多慘嗎?明朝開國的時候,王爺們的日子還是非常舒服的,你別看朱元璋對外面的功臣和官員下手那個狠,對自己的這幫兒孫們那可是呵護備至。含到嘴裡怕化了,放在手上怕掉了。
  • 大明滅亡後,幾十萬的朱明皇族下場如何?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設計了一套非常嚴密的體系,取名規則要符合輩分排行和五行相生,平時生活所需的錢財由官府供給,各級親王、郡王所領不等。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他子孫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經濟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