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學博士放棄30萬年薪,尋求文員工作,原因只是不習慣上夜班

2020-12-18 馬老師談教育

北京大學相信應該是所有考生最為夢寐以求的大學,按理來說北大的畢業生們應該都能找到一份既體面又收入不菲的工作。

但是近日一檔求職節目中,北大醫學博士自降身價尋求一份普通文員工作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這名北大女博士名叫安寧,來自於山東省內的一個普通農村安寧自幼就非常熱愛學習,在學習方面從來也沒有讓父母操心過。父母看到女兒這麼熱愛學習,也就一心一意地供女兒讀書。

安寧最終也沒有讓父母失望,在2000年的高考中憑藉著670分的考試成績順利被北京大學醫學專業所錄取。升入大學之後的安寧在學業上更是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其後安寧又憑藉著出色的專業課成績考上了北大醫學專業本碩連讀。

博士畢業之後的安寧也順利找到了一份對口的工作,收入也不低。按理來說,工作之後的安寧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工作,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但是事情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安寧在僅僅工作一年之後竟然辭掉了這一份對口的工作,轉身來到某求職節目中自降身價尋求一份再普通不過的文員工作。而當主持人問到她為何要辭職時,她的回答令在場的所有人大為吃驚,究其原因竟然只是不適應醫院的夜班工作。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上夜班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一點自她選擇醫學專業的時候就應該心知肚明了。那麼她到底是為什麼不喜歡夜班工作呢?安寧說:「長期的夜班工作,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的日常生活,夜班工作使我的心情變得很是煩躁,另外還嚴重影響到了我的免疫力」。

而當主持人問她想要尋找一份什麼工作時,她竟然只是想要尋求一份不需要上夜班的文員工作。一位北大畢業的博士竟然自降身價尋求文員工作,這讓主持人大為吃驚。最終,這位北大博士生的求職結果到底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

既然上夜班危害如此之大,能夠讓一位北大博士能夠自降身價,那麼當我們上了夜班之後,應該如何做以減輕夜班對身體的傷害呢?

1、做好充足的睡前準備

等到下班回家之後,不要立馬睡覺。可以和平常晚上下班一樣,先放鬆片刻,比如說看個電影或者是看會書。另外一定要讓臥室環境徹底的遠離日光,給自己營造出晚上睡覺的感覺。

2、咖啡因攝入量

對於經常上夜班的人來說,咖啡因無疑是等同於最有效的提神劑。但是在咖啡因的攝入量方面,一定要嚴格控制好量度,切記絕不可超出每天的最高攝入量,也就是400毫克。另外也要注意,咖啡因的半衰期長達6個小時。

3、不可直接入睡

上完夜班回到家後,我們應該倒頭就睡嗎?答案是不可以的,試想一下,上白班的人也沒有下班回到家後立馬睡覺的吧。下夜班回到家後,我們應該是先吃一頓飯,把這頓飯當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晚飯」。

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上夜班,因為夜班工作會嚴重擾亂我們的生物鐘。但是僅僅是因為是不喜歡上夜班,而辭掉養家餬口的工作,這也是萬萬不可取的。

相關焦點

  • 6年過去了,放棄100萬年薪,回甘肅農村種地的北大博士,如今怎樣
    一個人擁有了理想,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沒有理想,成功對你就無從說起。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理想,萬一實現了呢?6年前,北大博士賈存勤,為了心中理想,放棄100萬年薪的工作,回農村種肉蓯蓉。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在老家靖遠把幾萬畝的荒漠種成了一片綠地。
  • 孩子博士畢業,是選擇華為65萬年薪,還是公務員18萬年薪?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當然選擇65萬年薪的華為公司啊,你看工資差了3倍,而且華為還是這麼好的公司,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公司,不選擇華為,那豈不是很傻?結論真的是這樣嗎?博士畢業了,在自己的專業方向上一定有所造詣,簡單點說,都是從事的的研究工作,而且還比較高端。而經過博士學習的幾年,你應該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你是靜得下來,在實驗室待得住,你是耐得住寂寞,你是熱愛科研的人嗎?如果是,可能華為65萬年薪,你值得擁有。你不喜歡社交,不喜歡那一套煩瑣的應酬,那華為是適合你的。
  • 他曾是北大醫學博士,放棄醫生工作也要留學,如今現狀令人唏噓
    這麼多年以來出現了很多高智商的天才學生,但是畢業之後卻因為適應不了社會而選擇逃避。比如「北大才子」陸步軒。不過他比較幸運的是最後找到了人生的定位重新崛起。但是也有一些人受到挫折之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從此一蹶不振。
  • 他是北大畢業的醫學博士,如今卻成為低保戶,失業18年不工作!
    他是北大畢業的醫學博士,如今卻成為低保戶,失業18年不工作!北京大學是中國很多學生心目中最渴求進入學習的象牙塔,同時也是世界級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學是很多學子的夢想,當然,北京大學的錄取要求也是極其嚴格的。
  • 孩子博士畢業,華為65萬年薪,公務員18萬年薪,如何選擇?
    所以如果你單純是為了錢,那在華為工作肯定要比在公務員工作更好一些。 而且你有能力進入華為,還是博士學歷,那我認為你考公務員也應該可以考到一個好的部門,說不定工作也是比較輕鬆的。 因此如果你扛不住壓力,那選擇公務員會更好一些。 如果你為了仕途,那肯定是搞公務員了。
  • 中科大博士工作6年後報考口腔醫學,是熱愛還是見識了牙醫的暴利
    中國高校「三駕馬車」北大、清華、中科大,能從這三所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往往都被視作人中龍鳳,若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更是用人單位「爭搶」的目標。但是,就在前不久有一則消息讓聞者無不目瞪口呆,一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的博士生在工作6年以後,居然去考大專,還把博士攻讀的金融工程專業放棄了,大專報考的是口腔醫學。
  • 為什麼很多人甘願放棄工廠的高薪工作,做薪水低的文員工作?
    我堂弟以前是某汽車製造廠的工人,每月的工資五六千,工作非常辛苦,白班夜班來回倒,而且上班一直都站著,除了吃飯,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活多的時候,甚至連一杯水都顧不上喝。由於工作實在太辛苦,身體有些吃不消,加上沒有什麼上升空間,工作了幾年以後,堂弟就離開了工廠。後來,在家附近找了一份穩定的辦公室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相對輕鬆,也還不錯。
  • 普工工資六七千,文員三四千,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文員工作?
    為什麼很多人要選擇工資低的文員工作原因一:有的員工家境較好,錢不是問題,選擇文員工作只是為了有事做,免得把自個廢了我有一個辦公室同事就是如此,月薪大概算起來只有3000元。妹子的要求很簡單,有事情做,有自己的職場圈子,「錢不錢的都無所謂」。我小區保安隊裡有一位大叔,是新藏軍區轉業回來的團職幹部,每月工資1萬有餘。轉業本可以選擇單位,但大叔自己卻放棄了,也可以選擇不上班工作,靠工資養家綽綽有餘,但大叔還是自己找了份保安工作。
  • 他復讀上三本,博士畢業200萬年薪籤華為,鄭強教授:大學是起點
    因為今年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錄取工作也相應進行了一定的推遲,錄取放榜時間就集中在了8月份。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都希望考生能夠被更好的大學錄取,這樣找工作的起點就會更高。能夠被心儀的大學錄取自然是件高興的事,不過考得不太理想或者沒有被心儀大學錄取的考生也不要灰心。考上大學只是提升自己的一個階段,只要在大學的學習足夠努力,同樣可以逆襲。
  • 他復讀才上三本,博士畢業200萬年薪籤華為,鄭強教授:大學是起點
    因為今年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錄取工作也相應進行了一定的推遲,錄取放榜時間就集中在了8月份。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都希望考生能夠被更好的大學錄取,這樣找工作的起點就會更高。 比如本文和大家分享的這位博士生,高考復讀才考上三本,博士畢業卻以200萬年薪籤約華為。他就是張霽。
  • 考上北大醫學博士,為何在家待業18年,淪為低保戶?
    在五年的大學期間裡,張進生依舊錶現出他對學習的熱愛,他如饑似渴地求學,掌握了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本就不多,更別說是名品牌大學的學生了。大學生畢業之後,國家都會分配工作,也就是「鐵飯碗」,可以說是將來都不用為找工作而煩惱了。
  • 曾經的北大博士,現在的低保戶:他用人生完美的詮釋性格決定命運
    曾經的北大醫學博士,現失業在家18年,淪為低保戶最近一段時間,張進生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各大主流媒體的熱搜榜上,那麼,這個張進生到底是何許人呢?張進生現年54歲,本科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博士也曾讀於北京大學,後因為自身原因中途肄業。
  • 北大博士抑鬱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失業18年後靠低保生活
    或許從小他就明白,讀書能夠改變自己命運,他也因此努力上進,在學習上也特別用功,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成績優異,只是性格上有些孤僻。1984年張進生順利的考上了湖南醫科大學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5年制本科,或許現在年輕人並不知道,在80年代,要考取一個普通的專科學校都不是容易的事,何況是醫學專業本科,那更加難上難。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因此每年國內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都會選擇海外深造,造成國內高校很難招到優秀的博士後,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很多高校的優秀博士畢業生出國深造受阻,也讓國內高校課題組招到優秀的博士後!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某課題組給出年薪50的招聘廣告來吸引優秀博士後!
  • 在90年代放棄企業12萬年薪,毅然投身科研,現當選院士
    山火一旦燒起來,很難自熄;高層建築失火由於消防工具的局限性,不好撲救;火災是空難致死的第二大殺手……由於以上原因,消除火災隱患,預防遏制火災事故發生是防範火災的關鍵所在。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主要從事阻燃材料、生物基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環利用等研究,特別是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領域,提出和發展了一些新的阻燃原理和方法,有效解決了制約行業發展的一些關鍵技術,使多個大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高的佔有率。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 北大醫學博士「暈血」+「社恐」,待業十幾年依靠「低保」度日!
    在那個多子女輟學留最聰明讀書的年代,張進生的家裡也不例外,哥哥姐姐們很早就輟學,全家人省吃儉用供家裡唯一上學的張進生讀書。而張進生也沒有辜負全家人的希望,從小學到中學,張進生的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並且在1984年高考之中,張進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而張進生考入的湖南醫科大學就是現在國內鼎鼎有名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前身。
  • 華為200萬年薪博士背後的邏輯,普通人如何拿到高薪?
    這個通知的全文是這樣的:華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的人才,有頂尖人才充分發揮才智的組織土壤,我們首先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今年我們先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
  • 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在家啃老18年,是什麼毀掉了他的人生?
    近日,「北大博士張進生淪為低保戶」的新聞頻頻刷屏,許多人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首先都是好奇:醫學專業、北大博士任何一個身份在各個年代都是吃香的,為什麼張進生卻偏偏淪落到連普通人也比不上?3年後他考研北大,博士畢業後,他的暈血症並沒有好轉,他也沒有積極去治療、克服,所以即使博士畢業,進入醫院後,他依然無法成為主治醫師,只能在醫院打雜,掙著一月2000多的薪水。
  • 30歲500萬年薪,海亮3高管「天才」入職
    這些名校包括國外的牛津、劍橋、哈佛、麻省理工、帝國理工等,以及國內的清華、北大、復旦、浙大、上海交大、同濟等。首輪測評期間,海亮不僅承擔這些候選人的食宿,還承擔他們的來回交通費用。有候選人感嘆,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海亮求賢若渴的心情。6月底,38名青年管理人才晉級第二輪遴選。
  • 北大醫學博士,17年無人識成低保戶!是不見伯樂,還是太清高?
    一位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因工作不順,生活不如意,回到農村老家生活17年,落魄成為政府救濟的低保戶,在今年高考期間,又被媒體翻出來,被貼上「在家啃老17年」的標籤,肆意消費。對一個懷才不遇的弱者,不給予同情憐憫,只有無底線的消費和嘲諷,實在不是什麼本事,是人性之惡,社會之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