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黔南州共完成辣椒種植面積73.5萬畝

2020-12-08 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今年,黔南州共完成辣椒種植面積73.5萬畝,達到了辣椒產量102.3萬噸、產值34.8億元的水平。提升了辣椒生產效益,增強了種植企業和辣椒大戶的產業信心。


  

12月1日,記者從黔南州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黔南州共完成辣椒種植面積73.5萬畝(次)、產量102.3萬噸、產值34.8億元,覆蓋帶動全州5.2萬農戶、19萬人增產增收,其中,建檔立卡戶0.3萬戶、1.1萬人,產業扶貧成效顯著。

辣椒是黔南蔬菜產業主導的八大特色優勢單品之一。近年來,全州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強化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等方面著力,推動辣椒產業裂變發展,通過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把面積做成產量,把產量做成產值,把產值做成效益,小辣椒做成了紅紅火火的大產業。以福泉市為例,今年全市辣椒種植面積6.17萬畝,產量8.76萬噸,產值2.64億元。有效帶動14860戶50525人人均增收2300餘元,其中,建檔立卡戶3186戶10756人。該市通過雙公司+雙訂單+雙支部+雙保險的「四雙」模式,形成「雙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共同體,打通了「生產端」和「銷售端」之間的連接通道,為種植企業和農戶加固了產業保險繩,確保生產效益,增強了種植企業和大戶的產業信心。

在辣椒產業發展中,黔南州建立督導考核機制,將辣椒優勢單品規模、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建設、早春辣椒增產增效技術應用、政策落實等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月調度、季督查、季通報」的方式加以推動,確保工作落實落細見成效。制定到縣包保制度,落實12名副高級以上技術專家按月到縣開展送技術、送指導服務。同時,建立農業農村部門和氣象部門數據共享、會商聯合發布、壩區服務、信息預警、科研研究、科普宣傳等氣象服務合作,結合墒情發布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要點,最大限度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全州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新引進貴州滿天紅等4家企業、6家合作社入駐黔南,全州辣椒企業發展到76家。賦予政府平臺公司做基地、抓銷售工作的職能職責,對沒有經營主體覆蓋的生產基地,通過平臺公司組織生產、發動生產、保底回收,確保辣椒基地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各類經營主體的示範帶動,全州早春辣椒麵積從去年的12.4萬畝發展到今年的15萬畝,規模化標準化辣椒基地從去年的43個14.7萬畝增加到今年的56個26萬畝。

種得好還要銷得出。一方面,黔南州組織銷售專班跟蹤調研目標市場,加大與省內外辣椒流通企業、批發市場、經營大戶的溝通對接,推動形成認購、代銷的市場合作關係,實現以產找銷、以銷定產。另一方面,加大與省蔬菜集團、貴陽地利物流園、廣州江楠集團、老乾媽集團等11家營銷主體對接溝通,達成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以及進場費減免、保底價收購等優惠措施,拓寬經營主體信息獲取渠道。結合市場信息有針對性地組織產品進專區、進檔口,確保有銷路、銷得好。同時,組織開展農產品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超市、進學校、進單位等「七進」行動,不斷搭建農校對接、農企聯盟、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餐對接等平臺,解決本地區農產品基礎訂單的問題。9月以來,通過「七進」行動銷售早春辣椒1.5萬噸。

為了讓辣椒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黔南州重點突出「四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強化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應用。引進辣椒新品種20個,通過不同氣候、不同區域開展品比試驗,選育一批優質、高產、高抗品種進行推廣種植;採取高箱起壟、地膜覆蓋等栽培管理技術,提高產量和品質;大力推廣水旱輪作、「辣椒套作白菜」「辣椒套作甘藍」等高效栽培模式1.2萬畝,增加複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整合產業發展資金、壩區獎補資金、廣州對口幫扶資金、涉農項目資金5.31億元,對面積在100畝以上的標準化、規模化辣椒生產基地實施獎補措施,帶動辣椒產業區域發展、規模發展,推動辣椒成為領銜蔬菜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黔南州農業農村局種植業中心主任王仁忠介紹,今冬明春,黔南州將分別在低海拔地區和中高海拔地區布局20萬畝和10萬畝「春提早」辣椒種植任務,採取統一品種、統一供苗的工作方式,盤活用好各類育苗設施來實施集中育苗、異地育苗,確保種苗按時供應。(歐聰  劉雪紅)

相關焦點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產區詳解
    在洞庭湖區,牛角椒種植較多;而湘中、湘西地區,線椒是主栽品類。 在湖南辣椒種子行業生存,沒有真功夫是不行的。1996年,湘研系列辣椒種銷售16.9萬斤,盈利3600萬元,人均創收40萬元。2006年,深圳永利種業有限公司的辣豐3號問世,10年時間累計銷售6萬斤,全國播種面積超過70萬畝。
  • 全國辣椒種植圖鑑:3000萬畝辣椒如何分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湖南:引領行業30年湖南省經作處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辣椒播種面積171萬畝。湖南本地辣椒以線椒、牛角椒、朝天椒為主,泡椒少,幾乎沒有甜椒。湖南辣椒種植面積雖然大,但多為散戶種植,只有個別區域較集中。在洞庭湖區,牛角椒種植較多;而湘中、湘西地區,線椒是主栽品類。
  • 2016年西充縣規劃種植二荊條辣椒5萬畝
    灑水、移植、培土,一顆顆嫩綠的辣椒苗很快就「點綴」在白色的農膜上。  據了解,該村土地被嘉禾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去年末種上了清見等柑橘品質。嘉禾興公司負責人康勤介紹:「柑橘種上到掛果還有3至5年時間,柑橘樹苗之間有很大的空地,所以我們就將這些地以較低的價格承包給鑫榮坤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蔬菜種植,讓他們幫忙除草和施肥。」
  • 海門區小麥種植面積增至17萬畝
    海門區小麥種植面積增至17萬畝 來源:海門區 發布時間:2020-12-02 字體:[ 大 中 小 ]
  • 【投資2.5億,建5萬畝朝天椒基地】黔南辣椒辣到遵義去了……
    8月18日上午,以「生態貴椒 香辣天下」為主題的第5屆貴州 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在遵義市新蒲新區中國辣椒城開幕。我州組織都勻、福泉、貴定、龍裡等4個辣椒重點生產縣(市),以及福泉榮姨媽、福泉鄉裡鄉親、龍裡昌哥、貴定苗姑娘、惠水美之選、都勻翁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等6家辣椒加工企業(合作社)參會參展,共展示鮮品、加工品等特色農產品60餘個,其中辣椒鮮品品種21個,各類加工品40個,時令水果3個,品種繁多,風味獨特,深受當地群眾、各地經銷商青睞。
  • 義龍新區:萬畝辣椒分外紅!
    上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工時間推遲,公司才完成了3000餘畝的種植任務,接下來公司將加速前進,繼續落實2萬畝發展目標。辣椒收購現場辣椒種植是雨樟鎮交樂村的傳統種植項目,近年來,規模化種植辣椒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甜頭,隨著種植經驗的不斷豐富,2018年,當地合作社與遵興農業公司籤訂協議,發展種植天劍辣椒1500畝,帶動農戶307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17人。
  • 海南中藥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
    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全省已有9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的鄉鎮衛生院能提供中醫藥服務;海南省中藥種植面積和效益明顯提高,中藥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關鍵詞:中醫藥服務能力  三甲中醫院4家 二甲中醫院8家  2017年,海南省中醫院、三亞市中醫院成功入選全國重點中醫院建設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異地重建和改擴建。
  • 葛家鎮"辣椒大王"祖孫三代從事辣椒種植 小辣椒種出大市場
    兒子、孫子先後加入他的「火辣事業」,如今,楊家的辣椒品種在全國各地的種植面積每年超過20萬畝。 去年底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的「雞腸子辣椒」,也給楊家所在的瀏陽市葛家鎮——人均養豬數量一度高達8頭的傳統養殖大鎮,帶來了農業生產轉型及美麗鄉村建設提速的綠色機遇。
  • 甘肅省小麥種植面積29年內下降1045萬畝
    原標題:甘肅省小麥種植面積29年內下降1045萬畝   10月23日,記者從省農牧廳獲悉,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於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馬鈴薯、玉米等特色優勢作物,南部條銹病核心越夏區減少小麥麵積,河西和沿黃灌溉區逐年擴大經濟作物面積,再加上小麥種植效益較低,全省小麥種植面積持續下降,小麥播種面積已由
  • 葛家鎮「辣椒大王」祖孫三代從事辣椒種植 小辣椒種出大市場
    兒子、孫子先後加入他的「火辣事業」,如今,楊家的辣椒品種在全國各地的種植面積每年超過20萬畝。   去年底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的「雞腸子辣椒」,也給楊家所在的瀏陽市葛家鎮——人均養豬數量一度高達8頭的傳統養殖大鎮,帶來了農業生產轉型及美麗鄉村建設提速的綠色機遇。
  • 海南計劃5年內種植10萬畝百香果
    &nbsp&nbsp&nbsp&nbsp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 傅人意&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日前舉行的海南省百香果產業標準化生產培訓班獲悉,海南將百香果產業作為2018年海南特色農產品調優增效產業之一,並將從品種適應性選育
  • 衡山縣:油菜秋冬種植面積達18萬畝
    據了解,該縣油菜秋冬種計劃面積18萬畝,目前已全部完成。   該村的油菜種植有著久遠的歷史,近80%的村民都種植油菜,面積達700餘畝。譚雄桃是村裡的油菜種植大戶,2015年回鄉流轉了50餘畝土地,開始種植油菜,同時還購進了一臺旋耕機,實現了施肥、播種一體化。  據了解,寶米洲村之前種植的油菜品種每畝產量在300斤左右,產油量為120斤每畝。
  • 2012年 蒲江縣茶葉種植面積將達20萬畝
    2012年 蒲江縣茶葉種植面積將達20萬畝 2011-03-16 13:48:18   來源: 成都全搜索   編輯: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國家調減水稻種植面積1000萬畝
    近日,國家農業部發布《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其中有一條消息,對於浙江農民來說,需要引起重視:2018年要調減水稻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中國三大主糧中,繼玉米明確調減5000萬畝之後,水稻也踏上了調減之路,也將對浙江這樣的傳統水稻種植區域帶來影響,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什麼要減少種水稻?
  • 我市「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油菜種植面積約30萬畝,其中「稻油輪作」試點面積超28萬畝,超額完成任務,實現了油菜種植面積恢復性增長,提升了食用油供給保障水平,助推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 西充縣將在20個鄉鎮新建「二荊條」辣椒基地10萬畝
    「西充的土質和氣候很適宜辣椒生長,農戶有種植辣椒的傳統。『二荊條』的種植面積一度達到10萬畝以上。」斯猛介紹,中嶺、鳳鳴等鄉鎮都是「二荊條」的種植基地。每到收穫季節,都有來自成都、重慶、綿陽、德陽等地的客商雲集於此。農民用背篼背、用扁擔挑、用摩託車載著「二荊條」來到收購點,過秤、付錢,裝辣椒的貨車絡繹不絕。  「一直以來,辣椒種植戶都按照自己的規律生產。」
  • 貴州遵義市新蒲新區:打造辣椒全產業鏈
    在70年代,一斤辣椒賣6角9分錢。  「以前是自己育苗,成色和品質都跟不上市場,現在是政府統一育苗,只要你種,銷路肯定是不愁的。再加上鎮上時常下來組織我們參加辣椒種植培訓,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明年我還準備再種植50畝辣椒,讓腰包再鼓一鼓。」2019年,遊紹龍共種植辣椒20餘畝,收入6萬多元;今年在往年的基礎上擴大了10餘畝的種植面積,收入達11萬元。
  •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擴種13.4萬畝,今年南充糧食播種面積將達850萬畝,「米袋子」有保障 2020-04-09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衡陽市150萬畝適收中稻和一季晚稻完成收割
    衡陽日報10月23日訊(記者許珂)10月21日,記者從衡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150萬畝適收中稻和一季晚稻全部收割完成。今年,衡陽市水稻種植面積694.8萬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249.1萬畝,全市組織完成機耕、機插機拋和機收面積分別為244.4萬畝、103.1萬畝、241.5萬畝,機耕率、機插機拋率和機收率分別為98.1%、41.4%、96.9%;中稻種植面積156.5萬畝,完成機耕、機插機拋和機收面積分別為153.37萬畝、46.1萬畝、129.03萬畝,機耕率、
  •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新邵縣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積超6萬畝 來源:紅網 作者:隆清泉 編輯:楊潔 2014-03-27 08: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