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五營社區千畝旱地變水田 幾代人的修渠夢實現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無棣五營社區千畝旱地變水田 幾代人的修渠夢實現

  □記者 王福錄 通訊員 蔣惠慶 報導

  本報無棣訊 「我們苦盼了30年,終於盼來了甜水,這一千多畝的麥田有救了。沒有鎮政府幹部的幫忙,這事我們做夢也不敢想啊!」3月21日,正在澆地的無棣縣車王鎮五營張家村村民肖廣安高興地說。

  在無棣車王鎮五營社區「大青溝」以南,有1000多畝耕地。多年來,由於沒有排水溝,只能靠天吃飯,旱澇時節乾瞪眼。在很早以前,就曾經有村民提議挖一條灌溉渠,保證旱能澆灌、澇能排水,但是在設計這個排水溝時,卻出現了不同意見,因為土地涉及到4個村,佔地最多的是張家和侯家,而獲益最大的是崔家和中村。由於不好協調,這事一直就這樣擱淺著。

  3月初,該鎮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鎮機關80多名黨員幹部俯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接地氣,察民生,辦實事,解難題。鎮紀委書記王新華在在五營村走訪時,了解到群眾呼聲最強烈的就是修建一條灌溉渠,徹底改變1000多畝耕地「靠天吃飯」的現狀。經過與各村黨支部、村委會及群眾代表座談,形成了修渠的意見。  

  村委委員馮長生通過實地丈量得知,這條水渠長1500米、寬7米,修溝佔地達15畝左右,經反覆計算,僅土地補償款就得16.8萬多元,還要修三座涵洞和三條道路,粗略估計也得8萬元。王新華通過和各村黨支部反覆商談,最後達成共識,即自己村的佔地補償自己想辦法解決,只要不耽誤事就行。別的村還好說,張家村佔地最多,補償款自然也最多。「村裡暫時沒有錢,我自己想法子先墊上,等村集體有了錢再說!」經過反覆和家人做工作,馮長生從自己家裡拿出了多年的積蓄。3月3日起,水渠開始施工,至3月12日竣工。目前,從馬頰河裡引來的甘甜的河水已緩緩流入久旱的麥田。至此,村裡幾代人的修渠夢終得實現。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無棣縣委副書記、縣長鄭振亮到車王鎮五營社區走訪慰問
    走訪慰問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蘇建軍 劉蕊 通訊員 王曉晗 濱州報導  7月8日上午,無棣縣委副書記、縣長鄭振亮到車王鎮走訪慰問五營中村老書記從立國,無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蘇洪德、車王鎮主要負責人陪同。
  • 經過墾造水田項目建設,潮州浮洋鎮300畝旱地煥發新活力
    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經過墾造水田項目建設,浮洋鎮300畝旱地迎來美麗蛻變,變身為現代農業生產區,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改善了農田生態環境,還提高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徵得村民一致同意後,2018年9月潘劉村正式啟動墾造水田工作。經過地表剝離、原土層平整夯實、田埂修築和格田、土壤質地改良等一系列措施後,經檢測驗收,該地塊土質達到了墾造水田建設標準要求。與此同時,田間路、排水渠、涵洞等設施也按要求配套齊全。
  • 無棣縣車王鎮五營社區織密疫情防控網
    齊魯網濱州2月4日訊2月3日下午,無棣縣車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博、車王鎮黨委副書記張浩到五營社區督查疫情防控情況,詳細詢問了路口值班值守、村內消毒防疫、村民抗疫意識等情況。據悉,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無棣車王鎮五營社區各村都成立了強大的志願者隊伍,由村班子成員與志願者輪流值班,網格化管理,無縫隙值守,堅守崗位,保衛家園。各村都清掃街道,全村消毒。為減輕消毒人員負擔,採用「大路車帶動,小路人力消」的方式,在各主路上,用電動三輪帶兩名消毒人員沿路噴灑消毒液,方便快捷;村內胡同由志願者一條條噴灑,確保不留死角。
  • 耕地提質讓「旱地」種出萬畝水稻 我市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清遠...
    規規整整,成框連片的水田從村邊的路上一直延伸到江邊。一眼望去,場面蔚為壯觀。工人正在收割,燕子低飛,一片豐收的景象。從外觀上,這片耕地與普通的水田並無不同,但在去年以前,這裡是只能種植旱作的土地。去年,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經過墾造,昔日原本高低不平的草地變成一個優質農業生產區。
  • 黏土、沙土、壤土、水田和旱地等不同土壤的特性,你都知道嗎?
    黏土、沙土、壤土、水田和旱地等不同土壤的特性,你都知道嗎?4、水田和旱地水田由於水分的移動,會將溶液中的養分帶走,使施用的肥料在土壤中難以積累而引起養分缺乏。同時土壤中的水分還能將施用的肥料稀釋,因而即使靠近作物根部施肥也不會對作物根系產生傷害。
  • 成都市金堂隆盛鎮1000畝旱地出租,趙家鎮高速出入口45畝水田出租
    成都市金堂隆盛鎮1000畝旱地出租該地塊位於金堂隆盛鎮附近,距離高速路出口約20分鐘車程。距離金堂大道約20分鐘車程。4米寬水泥路直達地塊邊。本村組內部有條河常年不幹。地塊內部有一口提灌站。流轉方式:旱地出租流轉年限:40年流轉金額:100元/畝/年區域 :四川,成都,金堂縣1000畝旱地出租成都市金堂趙家高速出口45畝水田出租該地塊位於金堂趙家附近
  • 內蒙古9塊農業用地(水田,旱地,魚塘,草地)土地出租或轉讓
    內蒙古包頭固陽縣1200畝水田土地出租水田位於內蒙古包頭固陽縣,水田面積1200畝,緊靠包固一級公路,距昆區70公裡左右,約一小時車程。水田土地平整開闊,水田可供大型機械業作,水電齊全,交通便利,農業設施完備。
  • 無棣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蘇洪德到車王鎮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齊魯網濱州2月12日訊 2月12日上午,無棣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蘇洪德到車王鎮督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前往車王鎮五營社區看望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
  • 民國綿陽縣長鄭獻徵變賣家產修堰 旱地變抗日糧倉
    可關於堰渠的傳說,住在附近的老人隨便就能跟你「擺」出一段:清朝末年,為了籌款修堰,慈禧太后曾脫下了手上的金鐲子;民國時期,縣長鄭獻徵變賣家產,換成4萬銀元,讓堰渠得以延續。  全長46公裡的堰渠,曾被視為抗日民族精神的象徵。原本只能種旱田的土地,受惠於它,成為出產大米的抗日糧倉。
  • 貴州遵義平正鄉團結村原黨支部書記黃大發36年帶領村民修渠引水的...
    為了修築這條脫貧、解困之渠,黃大發和村民們,花了整整36年。   窮根怎麼挖?修渠引水   「不修渠,我們就得子子孫孫窮困下去;渠修好了,我們就能吃上白米飯,倉內還會有餘糧。」  黃大發與村民的修渠夢想傳到鄉裡,也得到了大力支持。這項工程被命名為「紅旗水利」,意在打造一條遵義的「紅旗渠」。  然而這一次,夢想並未照進現實。  在那個物資緊缺、技術落後的年代裡,村民有的是熱情,卻毫無修渠經驗。
  • 濱州市長崔洪剛到無棣縣五營社區調研
    原標題:濱州市委副書記 市長崔洪剛到無棣縣五營社區調研中國網山東頻道濱州6月19日訊 6月18日,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洪剛輕車簡從到無棣縣車王鎮五營社區調研。並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及少數民族村經濟發展等情況與無棣縣、車王鎮和五營社區六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進行了座談,詳細聽取了縣鎮村有關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據了解,五營社區是車王鎮也是無棣縣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近年來,五營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幫扶下,先後建起了社區辦公樓、「伊安」住宅小區、五營清真寺、幼兒園、敬老院、民族醫院、文體廣場和集貿市場等配套設施。
  • 百裡杜鵑:百畝荒地改水田 發展旅遊有奔頭
    今年以來,戛木管理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確定了在中塘村從調整種植結構入手實施「旱改水」,將地勢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產水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旱改水」項目開工建設後,中塘村建立了由村支兩委牽頭、施工主體實施和村幹部監管的工作機制。
  • 濱州市委副書記 市長崔洪剛到無棣縣五營社區調研
    中國網山東頻道濱州6月19日訊 6月18日,濱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洪剛輕車簡從到無棣縣車王鎮五營社區調研。  崔洪剛先後到大武村文化廣場、五營清真寺、五營社區敬老院和無棣縣第一個黨支部革命業績陳列館進行了調研。
  • 匾額的故事:打堤修渠造良田 功同鄭國百姓贊
    專家評析:此匾為一功德匾,雕刻細膩,講的是匾主人白鑑帶領人民修堰開渠,大興水利,一方百姓感其赤心為民,為其樹德立匾。貤封,指舊時官員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號呈請朝廷移授給親族尊長。資政大夫,為正二品文散官,宣統元年即公元1909年。   戰國時期的水利專家鄭國  「功同鄭國」匾中的鄭國,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水利專家,戰國時期韓國人。
  • 西門豹修十二渠
    十二渠的興建對臨漳水利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建國後,臨漳縣對渠道進行了保護修建和利用,使得當地人不再受汛期雨水泛濫的威脅,可以引渠水灌溉農田,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無論是大禹治水成功防洪,還是西門豹修十二渠防洪灌溉,都說明了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和人們生活改善都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 海南上千畝荒地無人問津 水利設施失修成擺設
    海南農田缺水灌溉 農民被迫棄種水稻改種花生  臨近清明,海南省的春耕已經基本結束,不管是水田裡的插秧還是旱地裡的種瓜點豆,在當地都已經過了時分。但在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昌西村,六十多歲的陳爾坤老人還在地裡忙著種花生。  老陳的這一片地接近四分,長得稀稀拉拉的扇形葉子的這是花生苗,它周圍葉子又細又長的這些都是野草。
  • 無棣德寶皮革有限公司
    投票 評選 [提要]無棣德寶皮革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位於素有「京津要塞、冀魯樞紐」之稱的無棣縣張連普經濟開發區內,也是我國最富盛名的渤海黑牛原產地、魯西黃牛的主要聚集地。德寶皮革公司積極參與、興辦公益事業,傾力回報社會,回報家鄉人民,每當縣、鄉、村裡有修橋鋪路、扶貧、助教等公益活動,公司都慷慨解囊,獻上愛心,對特困戶和老弱病殘更是樂於伸出援助之手,做到有求必應;2005年8月份,當聽到碣石山鎮南陳村和大莊子村的兩名優秀學生因家庭貧困上不起學時公司慷慨解囊給予了真情捐助,解除了兩名貧困學生的學費之急;公司不斷幫助當地貧困農民脫貧致富,與當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引導扶持他們從事畜牧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