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杜鵑:百畝荒地改水田 發展旅遊有奔頭

2020-12-04 瀟湘晨報

秋收過後,百裡杜鵑戛木管理區中塘村旱改水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一輛輛運輸車運來表土,將其附著在土地上,挖掘機、運輸車正在往來作業,「開墾」出一條條機耕路、灌水渠。

今年以來,戛木管理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確定了在中塘村從調整種植結構入手實施「旱改水」,將地勢高低不平的旱地改造成「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產水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

「旱改水」項目開工建設後,中塘村建立了由村支兩委牽頭、施工主體實施和村幹部監管的工作機制。從項目立項、設計到實施,鄉村幹部多次深入施工一線,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確保項目有序推進。同時,項目的開工還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務工,給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

據戛木管理區中塘村「旱改水」項目負責人劉開貴介紹,自4月份該項目動工開建,通過吸納周邊群眾務工,解決了每天幾十人的就業問題。

「我家以前是貧困戶,後面我看村裡面搞這個工程,我就跟村裡面商量,帶動二三十個人一起來弄,現在我們一天也是搞了不少的收入,總的有四五千塊錢了。」在建設工地上務工的中塘村村民李平春高興地說。

旱地變水田、水田成風景。據悉,戛木管理區中塘村實施「旱改水」項目,旨在通過水、土、田、路等綜合治理,保障糧食安全,同時與現有的月季花谷景點連片打造體驗式休閒觀光農業,實現「藏糧於地」,農旅融合協調發展,讓農民由「靠天吃飯」變成「旱澇保收」,同時吃上旅遊飯。

【來源:百裡杜鵑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裡杜鵑管理區:「旅遊+扶貧」敲開致富門
    「百裡杜鵑管理區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堅持以旅遊為統攬,緊緊圍繞做好旅遊扶貧這篇大文章,努力克服機構小、幹部少、人才缺、基礎薄等困難,統籌推進景區保護開發與鄉村旅遊發展,建立『大旅遊』統攬下的旅遊扶貧模式,實現旅遊發展與脫貧攻堅的雙促雙贏。」百裡杜鵑管理區農業辦公室(扶貧辦)主任樊秀英說。
  • 畢節百裡杜鵑:萬畝荒山變茶山 成群眾致富靠山
    近年來,百裡杜鵑管理區立足脫貧攻堅實際,把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立足高海拔、低緯度、多雲霧、寡日照的地理條件,圍繞景區景點周邊種植了茶葉4.5萬畝,圍繞「茶花旅」謀篇布局,立足「茶旅文」融合發展,將荒山撂地變成披綠茶山,把農業產業做成綠色產業,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 百裡杜鵑:鄉村旅遊讓農民跳出「農門」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萬靜)百裡杜鵑因花而生,因旅而興,旅遊是其立身之本,發展之魂。為彌補杜鵑花花期短的不足,近年來,百裡杜鵑大力打造全域旅遊,圍繞「花期之外,花區之外」做文章,各鄉(街道、管理區)以核心景區為依託,整合本地資源優勢,結合休閒度假、觀光旅遊、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方面,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業,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同赴小康。
  • 百裡杜鵑:黨建引領寫好「茶旅融合」文章
    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金質名片」,以旅遊發展為主線,按照「茶·花·旅」的總體布局,把茶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圍繞景區景點、鄉村示範點謀篇布局,著力做好基地、
  • 旅遊行業這一年丨畢節百裡杜鵑:花期之外 以品質「潤」人心
    寒霜中的杜鵑花苞 李曉武/攝「疫情讓整個百裡杜鵑景區在經濟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省內遊、國內遊開放後遊客才逐漸多了起來,但是杜鵑花期短暫,很難創造太多的經濟效益。」貴州百裡杜鵑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清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既然景區觀光旅遊受限,那麼,將更多精力放到景區業態和品質提升上,為疫後旅遊發展積蓄力量,則成為百裡杜鵑的新目標。
  • 陽光大地集團成功籤約《中國百裡杜鵑彝山花谷國際大康養旅遊度假...
    11月29日,陽光大地集團副總裁張朝偉帶隊與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相關領導召開啟動會,並籤訂《中國百裡杜鵑彝山花谷國際大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招商引資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中國百裡杜鵑彝山花谷國際大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開發建設。
  • 百裡杜鵑農舍變民宿 農民變店主
    廟腳風情旅遊小鎮  近年來,百裡杜鵑管理區將發展民宿產業作為釋放旅遊發展紅利的抓手,堅持「抓點示範和發動群眾、發展引領和政策刺激」相統一,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區內民宿項目建設優化升級「以前主要做杜鵑花開的那兩三個月,現在全區旅遊景點越來越多,基礎設施、交通都進一步完善,一年四季,我們都有生意做。有些遊客連明年的客房都預訂了。」說起開辦民宿,陳尚勇十分健談。  普底鄉潁川社區作為百裡杜鵑發展民宿產業較早的村寨,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上更為成熟。
  • 走進百裡杜鵑享受清涼一夏 百裡杜鵑夏季避暑遊盛大開幕
    金黔在線訊(本網記者 程曦)6月20日,以「清涼夏日、低碳出行、生態之旅」為主題的百裡杜鵑2014夏季避暑遊開遊儀式暨新聞發布會舉行,正式拉開了百裡杜鵑夏季避暑遊帷幕,開啟了百裡杜鵑2014年避暑生態遊之旅。
  • 貴州花海,黔西「百裡杜鵑」
    中國杜鵑花都,百裡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黔西、大方縣交界處。縣域磅礴神奇的自然風光、深邃幽遠的歷史文化、濃鬱純樸的民族風情,構成了貴州西部旅遊的重要風景線。黔西是旅遊勝地,自然資源以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依託,特色鮮明;人文資源以歷史文化為主線,古樸悠久,彝、苗、白、回等少數民族風情異彩紛呈。
  • 經過墾造水田項目建設,潮州浮洋鎮300畝旱地煥發新活力
    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經過墾造水田項目建設,浮洋鎮300畝旱地迎來美麗蛻變,變身為現代農業生產區,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改善了農田生態環境,還提高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潘立武是潘劉村的種植大戶,今年2月承包了村裡這142畝水田。經過墾造後的農田設施完善,耕種便利,早造喜獲豐收,這也讓他越種越有奔頭。很難想像,這片良田在兩年前卻是另一番光景。浮洋鎮潘劉村村民 潘立武:以前這片田都是散戶在種植,一小格一小格,非常分散,多年種菜,土地也有點鹽鹼化。
  • 百裡杜鵑:返鄉創業燕歸來 帶村致富百花開
    因為疫情,貴州省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啟化村中的多家民宿冷清了許多,近日,記者走訪當地,發現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民宿業主們已經行動起來。「以前在外打工,厭倦了漂泊的生活,2016年,我看到家鄉的產業大發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於是我帶著積蓄和經營理念,毅然回來承辦了民宿。」倦鳥歸巢,資金難題擺在陳義面前。為了鼓勵陳義創業並助其解決困難,百裡杜鵑黨工會工會在了解情況後,決定為陳義提供6萬元創業啟動資金。
  • 百裡杜鵑:緊扣「八要素」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助力群眾持續增收
    仁和鄉發展規模化的短平快優質蔬菜種植只是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在百裡杜鵑的一個縮影。產業革命號角吹響以來,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農村產業革命的決策部署,解決長期以來產業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針對部分地區生態脆弱、耕地面積小、土地破碎,傳統作物產出少、效益低等情況,百裡杜鵑按照「一產景觀化、發展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理念,把農村產業革命作為抓好「三農」工作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平臺。
  • 成都市金堂隆盛鎮1000畝旱地出租,趙家鎮高速出入口45畝水田出租
    成都市金堂隆盛鎮1000畝旱地出租該地塊位於金堂隆盛鎮附近,距離高速路出口約20分鐘車程。距離金堂大道約20分鐘車程。4米寬水泥路直達地塊邊。本村組內部有條河常年不幹。地塊內部有一口提灌站。前三年荒地年租金為100元一畝一年,三年後按照450元一畝一年。熟地按500元一畝一年支付。當地人工40~60元一天。
  • 大陸最南端誕生萬畝水田 雷州打響廣東水田墾造第一槍
    去年9月,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墾造水田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由省級財政拿出34億元資本金,墾造30萬畝水田。《方案》明確在墾造水田中要把保障群眾權益放在第一位,嚴格落實「三補償一補貼」。&nbsp&nbsp&nbsp&nbsp在客路鎮恆山村、塘塞村近5000畝墾造水田省級試點項目的成功基礎上,雷州市又相繼申報多個水田墾造計劃。截至1月中旬,該市已被批准立項的墾造水田項目約2.87萬畝,其中1.81萬畝以省建工集團為實施主體進行墾造,該市自行墾造約1.06萬畝。
  • 百裡杜鵑:退耕還林添新綠 「生態」「經濟」得雙贏
    剛剛下過雨的百裡杜鵑,空氣中帶有些許清爽的草木氣息。在金坡鄉石筍村金錢松育苗基地,一株株翠綠的金錢松上綴滿晶瑩的露珠。雨後的金錢松(周燕林攝)「金錢松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世界五大園林樹之一,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
  • 百裡杜鵑舉辦「粵音繞花海 廣黔一家親」精品音樂會
    「這次能來百裡杜鵑演出很開心,希望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再來看一看,我想那時候的百裡杜鵑一定是仙境。」為促進廣州與百裡杜鵑兩地文化交流,豐富百裡杜鵑冬季旅遊文化內涵,有效發揮國有文藝院團責任擔當,拓展廣州對口幫扶百裡杜鵑文化扶貧工作,12月7日,「粵音繞花海 廣黔一家親」精品音樂會在百裡杜鵑精彩上演。音樂會在經典曲目《老虎磨牙》中拉開序幕,隨後,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將整場音樂會的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 耕地提質讓「旱地」種出萬畝水稻 我市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清遠...
    「一畝的產量有800多畝,按照土地面積,預計能收成45萬斤水稻。我們把稻穀曬乾後賣到各地。」阮澤華介紹,農忙的時候,一天最多有20多農民在這裡工作。墾造水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落實耕地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的耕地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舉措。據初步統計,自2017年實施墾造水田以來,清遠全市目前累計實施墾造水田項目96個,已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總投資約15.29億元。
  • 藍山:實施水田開發項目 百畝荒灘變良田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1日訊(通訊員 趙彬)今年以來,藍山縣大力實施市縣合作水田開發項目,把曾經的荒地荒灘成功改造成高效高產的良田,為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盤活了土地資源。在藍山縣土市鎮新村的市縣合作水田開發項目建設現場,筆者看到,數十臺挖掘機、推土機抓緊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昔日的荒灘地被開挖推平,平整成田,四通八達的機耕路,已初見成形。據項目施工單位介紹,該項目佔地500多畝,投資規模1600萬元,建設工期兩個月。
  • 成都崇州市道明170畝果園出租,懷遠100畝連片水田土地出租
    成都崇州市道明170畝果園土地出租或轉讓核心賣點:臨湖、四周都是休閒旅遊產業、地塊連片、坡度緩,果樹原建種植下去區位交通:果園距離崇州市區約5公裡、距離高速出入口約8公裡、距離竹裡約3公裡。水源條件:電提灌保證用水、裡面有多口蓄水池附著物:種植水果土地有一百七十畝, 現有一至五公分的水果,脆紅李。3000株,大櫻桃500株。大五星枇杷1000株。香梨500株。新品種蜜桃3000株。耙耙柑2000株,愛元1000株,核桃4000株,現有住房七百平米.。
  • 百裡杜鵑大水鄉:秋冬種助農增收
    「我在榨菜基地務工30餘天,今天發了3200元的工資,在家門口就可以務工,既賺到錢,又可以照顧家庭,感謝村合作社領辦得好,我們又增加了一筆收入……」百裡杜鵑大水鄉爐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高龍群手裡拿著鈔票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