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拆遷的區別,史律師提醒,最後一點是關鍵!

2020-12-11 騰訊網

很多人都知道,城市拆遷和農村拆遷的補償標準差距很大,但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城市和農村的土地性質不同。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的土地多為集體所有。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拆遷都有哪些區別?今天,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史西寧律師就為大家進行解答!

適用法律不同

如果直接在網上搜索拆遷法律,最為常見的法律就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其中第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該法規調整的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法律關係,並不適用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

對於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關係最緊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補償標準不同

在補償的標準方面,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普遍較高。

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的補償則採取由評估機構評估的市場價格進行補償。這也是為什麼城市拆遷所獲得賠償數額普遍較高的原因,因拆遷獲得幾百萬甚至幾千萬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集體土地上房屋因涉及到基本居住保障,補償標準概括為「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實際操作中補償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地方拆遷後統一分配宅基地,就會採取重置成本進行補償,即根據房屋的性質、結構、使用期限等因素,從建築施工角度衡量房屋價值。

拆遷流程不同

法律的完善程度和維權的手段多樣性來看,目前集體土地拆遷更勝一籌!

因為2020年1月1日出臺了全新的《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和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流程出現了一定的差異,同樣是「先補償,後搬遷」,但徵詢意見的程序卻差異巨大。

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被徵收人如果對補償標準不滿意,可以對補償數額提出意見,卻不能以此為理由直接拒絕徵收。但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如果大多數村民對補償標準不滿意,徵收決定就難以通過審批,換句話說就是不僅可以拒絕過低補償,一定程度還能拒絕徵收土地。

史律師重要提醒

同樣是房屋,如果僅僅因為房子下的土地性質不同便完全適用兩部不同的法律,是否會出現「同房不同補」這樣不公平的現象呢?

卻是會,所以法律也對此作出了補充,對於已經完成土地徵收,但未給予房屋補償、且房屋所在地已經納入城市規劃區的原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進行補償。

換句話說,對於「城中村」拆遷,適用的是集體土地的法律法規,卻優先適用城市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維權和補償均受到特殊優待。

相關焦點

  •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拆遷竟有這麼大的區別,最後一點是關鍵!
    很多人都知道,城市拆遷和農村拆遷的補償標準差距很大,但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城市和農村的土地性質不同。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的土地多為集體所有。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拆遷都有哪些區別?
  • 徵地拆遷維權中,如何分辨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確定土地性質有什麼...
    當中師律師接到一些徵地拆遷維權者的諮詢電話時,通常會問對方這樣一個問題:您家的房屋是在國有土地上還是集體土地上呢?實踐中,這個看似並不十分複雜的問題確實難住了部分被徵收人。那麼,當面臨徵收項目時,被徵收人究竟該如何分辨自己房屋所在的土地性質呢?
  • 企業徵收,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在法律上有什麼不同?
    說到企業拆遷,分為國有土地上的企業拆遷和集體土地上的企業拆遷。關於國有土地上的企業拆遷,首先我們要來分析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企業拆遷有什麼相同點和區別。為什麼要區分,有什麼意義呢?下面北京楹庭董國女律師分享一個山西太原的案例,通過案例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
  •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有什麼區別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區別
    對於土地的形式很多人不是很清楚,理解的也不是很透徹,但這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大家有必要了解清楚,下面就來講講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有什麼區別。  1、所有權人不同:國有土地的所有權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體公民,任何一個中國公民均是國有土地的共有人,國有土地屬於「大眾」所有,由人民政府代表全體中國公民行使所有權。
  • 拆遷必備知識:國有土地與集體土地究竟如何區分?
    導讀:現在全國各地的拆遷或徵收項目遍地開花,對於一些位置不是很明確的地方,被徵收人總是困惑自己的土地究竟屬於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現在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國有土地」,什麼又是「集體土地」,以便大家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房屋腳下的這片土地。
  • 國有土地vs集體土地,補償標準差多少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這就形成了二元土地所有制度。在拆遷中,國有土地補償和集體土地補償標準相差很多。
  • 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企業徵收,程序和補償上有什麼不同?
    國有土地企業拆遷和集體土地上企業拆遷,徵收權限和程序也存在很大不同。關於徵收權限《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市縣主管部門可以作出征收補償決定,房屋徵收決定。但是國有土地不同,國有土地的補償是土地的市場價格,比如土地在市場上出售拍賣達到了幾個億,這是國有土地上的價格,但要是集體土地區片價,可能比較高的地方一畝地30多萬,40多萬,已經是比較高的了,他們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 想知道補償的區別?先了解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有哪些不同
    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劉雲律師,為大家講解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徵收的區別。什麼是國有土地?國有土地比如說城市市區的土地,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徵購為國有的土地,依法不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山嶺,草地,荒地,灘涂等土地。
  •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現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
    多年前集體土地被徵收為國有土地,但沒有補償,遇到拆遷按什麼標準補償?集體土地幾年前被徵收為國有,而徵收的時候房屋並沒有拆遷補償,現在如果進行企業拆遷的房屋,應當如何補償呢?帶著這個疑問,路永強律師帶大家一起來進行法律分析。近幾年楹庭律師接到諸多這樣的案例,先通過兩個案例來了解下。
  • 2020年,集體土地如何能按照國有土地房屋徵收程序作出補償決定呢
    來源: 銀銀聊土地導讀:首先我們要知道土地使用權分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的區別,國有土地又分為劃撥國有土地和出讓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則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其次在徵地拆遷時也就分為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兩種。
  • 集體土地上房屋納入規劃區拆遷如何補償?
    我國土地性質有兩種,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兩者在徵收時適用在法律不同,徵收程序,補償標準等等方面都有不同。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主要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也就是國務院590號令等法律法規;徵收集體土地主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
  • 大家都知道國有和集體土地,可你知道如何區分土地性質嗎?
    在拆遷過程中上,有許多被徵收人不知道自家的土地性質到底是國有土地還是集體土地,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的說一下
  • 山東高法: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和集體土地徵收行為的合理區分
    【裁判要旨】  地方人民政府需要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和集體土地同時進行徵收的,應當分別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而不能混為一體。
  • 新土地法律師:城中村房屋拆遷補償≠坐落位置土地補償+房子補償
    畢文強:雖然是價格要參照著周邊國有土地上的商品房價格,但是和商品房補償還是略有區別的,劉律師認為在新法以後這個方面會有很大的變化嗎?劉春龍:應當是有變化,現在來說,因為只要我這個建房子,我這個所有權土地所有權永遠不改變的話,我永遠可以建房。我和你旁邊的國有土地的房屋價值是居住居居住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說你在評估我的價值,來說應當是一個同樣一個價值,對吧?
  • 最高法院案例: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實施機構不具有產權界定的職權
    【裁判要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根據上述規定,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徵地補償登記。
  • 國有土地上房屋與集體土地上房屋可以一併納入徵收範圍嗎?
    在徵收過程中,有時候一個建設項目的完成,需要同時徵收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那麼在確定徵收範圍時,可以將集體土地上的房屋一併納入徵收範圍嗎?其實這是違法的,但很多老百姓並不知情。有這樣一個案例:原告劉女士等人在洛陽某縣擁有合法房屋,持有集體土地使用權證。
  • 肇州縣集體土地徵收律師諮詢
    肇州縣集體土地徵收律師諮詢房地產成本是多少?在房屋價格構成中,構成房屋價格的諸多因素,建安成本、人工工資、土地成本、稅費,哪一個能降低?從理論上講,土地所有權、土地法規以及拆遷條例等,都會導致拆遷成本不斷上升,而土地成本卻只會越來越高。這一政策的出臺,其實就是落實了產權,那以後徵地就更難了。
  • 農村集體土地,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
    被拆遷人面對行政機關拆遷自身房屋的時候或者之前,要自我檢查自家的房屋是屬於城市國有土地還是屬於農村集體土地。國有土地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決定徵收的法定機關屬於市、縣人民政府,農村集體土地依據《土地管理法》,應當辦理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取得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 什麼叫國有土地?什麼叫集體所有土地?
    土地,作為國家的重要資源,一直是很多企業的必爭之物。在不同的地方,土地的制度與定義是不一樣的。「國有土地」與「集體所有土地」是我國的定義方法。那麼什麼是國有土地,什麼是集體所有土地,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 獲得合理拆遷補償的人都具有哪些特質?你是否是其中之一?
    拆遷,特別是農村的拆遷中,很多都是挨家挨戶單獨籤的拆遷協議,有點心思的被拆遷人都知道,每家每戶的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當你還在羨慕別人家拿的補償更多時,殊不知離法定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 那些早已到位的合法補償最後究竟去了哪裡?我們不得而知,但自己應得的補償流進別人的口袋裡,卻是越想越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