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家家都會做的麵食,名字卻異常霸氣,從小吃到大依然很好吃

2020-12-12 小生活大美味

農村人家家都會做的麵食,名字卻異常霸氣,從小吃到大依然很好吃!北方人喜歡吃麵食,這是眾所周知的,北方的麵食種類之多,估計是你窮盡一生都難吃遍的。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種麵食,農村人家家戶戶都會做,可以說主要是農村的孩子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這種麵食可以說是上不得臺面,但是名字卻異常的霸氣。

這種麵食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區別是比較大的,不過它有兩個異常霸氣的名字,一個叫做肉龍,一個叫做菜蟒,這兩個名字都是非常霸氣的。其實只要吃過的這種麵食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名字是比較貼合實際的,這種麵食盤在鍋中的時候確實是龍,裡邊的餡料通常都是肉做的,所以叫做肉龍名字很貼切。

叫它菜蟒,則是因為它和普通的麵食比較起來,又粗又長,看起來很像蟒蛇,但是它又不是真正的蟒蛇,所以就叫做菜蟒。其實菜蟒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和包餃子差不多,拌好餡料之後,把餡料卷在面片裡邊,做成類似於花卷的形狀,蒸熟,就是菜蟒了,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經常做飯的人都是會做的。

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肉粉條白菜餡的菜蟒了,白菜都是自家種的,沒有任何的農藥殘留,粉條也是用自家的紅薯看著別人加工成的,肉則是在超市買的,混合在一起,放上適量調料,再切一塊麵團,擀成圓形的面片,然後把餡料平鋪上去,從邊上捲起來,捲成桶裝,兩頭要封邊哦,這一點和花卷是有些細微區別的。

通常菜蟒的體積是比較大的,可以直接繞著放在鍋裡,也可以切成兩段放在鍋裡邊,蒸熟就可以食用了。菜蟒這種麵食外觀並不好看,所以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吃起來的味道絕對是一等一的,從小吃到大到了現在依然是非常喜歡的,絕對是屬於百吃不厭的美食。親們,你們吃過菜蟒嗎?

相關焦點

  • 夏天吃麵,這些麵食你會喜歡,西安麵食,種類多還好吃
    說到西安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就在西安。陝西人喜歡吃麵食,西安人似乎更愛,曾有幸在西安乘坐一出租,遇見一健談的司機,他說過「如果西安人在外地吃不上麵食的話,那也要隔兩天去買個方便麵來吃」,由此可見西安人也是十分喜歡吃麵食了。
  • 有了它,什麼麵食小吃都可以做哦
    做小吃生意大家都知道啊, 投資都儘量能壓縮壓縮,設備呢也是儘量的精簡,最好是可以一物多用的類型,比如說啊,賣一個電餅鐺,都可以經營,製作什麼小吃呢? 有什麼項目是同一個設備操作的呢?西安大品小吃培訓的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經驗和知識,快來一起漲姿勢嘍!
  • 西安最好吃的「鍋盔」小吃,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想吃就得排隊
    西安最好吃的「鍋盔」小吃,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想吃就得排隊。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日常的飲食方面。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麵食,因為飲食方式不同,麵食的類型也是不一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西安最好吃的「鍋盔」小吃,雖然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店,但想吃就得排隊。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西安最好吃的「鍋盔」小吃,就是在普通的集市上買,鍋盔大家比較的熟悉,就是一種烙的麵食,一塊非常的大,剛烙出來的比較的酥軟,放時間長了會有些硬,但是都非常的好吃。
  • 名字最為「霸氣」浙江古鎮,最出名的是道小吃,與三國孫權有關
    不過我們今天說的是名字聽起來最為「霸氣」的浙江古鎮,你知道是哪個古鎮嗎?那就是龍門古鎮,聽到龍門這兩個字,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一個很霸氣的武俠電視劇《龍門客棧》,沒有想到在浙江省也有一個叫做龍門古鎮的地方吧?不過這個古鎮和龍門客棧裡的龍門,可是一點關係也沒有,這裡的龍門古鎮是浙江杭州富陽一個比較出名的小鎮。
  • 舌尖上的麵食:西安麵食大聚會!
    舌尖上的麵食:西安麵食大聚會!西安,來自長安的古老名字。在世界的耳朵裡,她是一個神秘的十三古都;在詩人的心中,她是夢中的大唐;在一個美食家的口中,她是一個極其脆弱的城市。在西安,食物是一種生活態度,而西安美食的主流一定離不開麵食,千姿百態的風味讓你大飽眼福,垂涎欲滴。1.漢堡包肉怎麼能夾饃?其實是「夾肉蒸」。簡單的說類似「漢堡包」,聽起來更好。事實上,是一個兩種食物的完美結合:汁肉白吉饃。漢堡包和肉汁,味道會發揮到極致。
  • 消失的記憶:陝西人都知道的花饃,當年家家媳婦都會做。你記得嗎
    消失的記憶:陝西人都知道的花饃,那時候家家媳婦都會做。前言: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社會很多人都選擇慢慢忘記以前的傳統,先不說以前的傳統對與錯,就說有些手藝的流失已經讓很多經歷過的朋友心痛不已。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東西是曇花一現有些卻是永恆的流傳,其實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時刻的懷念一下過去,畢竟那是屬於很多人的記憶。喜事的花饃花饃:起源於古代,現在只是在北方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出現,陝西就是這樣一樣以麵食為主要食物的地區。
  • 西安麵食有多好吃,看完已流口水……
    如果你是個美食愛好者,那一定得去趟西安,我這個碳水愛好者被那邊的麵食完完全全徵服了!2、肉夾饃、泡饃肉夾饃在其他地方不難吃到,但是西安的臘肉饃還有羊肉泡饃,我真是吃得停不下來,而且羊肉泡饃 一碗不貴且管飽~3、子長煎餅在永興坊很火,聽名字我以為是麵餅,一上來看起來很像腸粉,他們家自己的辣椒醬才是最有特色的,很香,萬能蘸醬,點啥都好吃
  • 中國傳統的民間麵食你知道多少?當數山東麵食,好吃又實惠哦!
    都知道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愛吃麵食的,我們國家的麵食小吃種類特別的多,各地都有其特色的麵食小食。但要說到北方人吃麵食,那小編就必須要提一下山東這個地方,這有小編非常愛吃的幾種麵食。說到山東這個地方的麵食,那一定是煎餅最有名,相傳這是臥龍諸葛亮發明出來的,在清代的時候便有了文書記載。煎餅是非常有營養的麵食,在很多地方都有煎餅吃,但山東人做的煎餅是特別薄的,很多人都是拿來直接卷大蔥吃,或放一點辣椒。其實放在過去,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好,所以用粗糧做成煎餅,卷些最普通的家常菜,現在雖然生活好了,但是這種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 中國「最好吃」的這幾種辣條,大刀肉上榜,大部分人從小吃到大!
    中國「最好吃」的這幾種辣條,大刀肉上榜,大部分人從小吃到大!現在有很多的人都是比較喜歡吃辣條的,而且我們都知道現在所吃到的辣條的種類有很多,雖然我們都知道吃辣條是不健康不衛生的,但是也有很多的人,他們總是會控制不住,特別的喜歡,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最好吃的這幾種辣條,大刀肉上榜,大部分人從小吃到大。第1個大刀肉。
  • 南通十大代表性麵食小吃,光看名字就想吃!
    據江海之會,南北之喉的南通不僅是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的集中地,南通的美食更是融會貫通,融合了人民的智慧,開發出新奇又好吃的美食,尤其是麵食讓人看著口水直流! 南通的著名麵食有以下這些,光是聽名字就讓人食慾大開~ 蟹黃養湯燒賣 以皮凍為主,拌以蟹黃、肉葺為餡,成熟後湯多滷足,不溢、不漏,其形不變,在燒賣製作上獨樹一幟。 皮薄汁多,蟹油映黃,肉香蟹鮮。
  •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油潑麵,褲帶面,臊子麵,蘸水面,踅面,鹹湯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種特色麵食,這些可都是主食而非小吃啊,陝西在文化旅遊方面,有刻意打出自己「地理標誌產品」的意思,油潑麵順著上了而已,關中地區算是西北傳統的小麥產地,除了小麥以外一般是小米土豆來做補充
  • 中國最受歡迎的4種小吃,四川龍抄手上榜了,很多人聽過沒吃過!
    說到中國的美食,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因為太多了,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不同的地方飲食習慣不一樣,所以,造就了中國飲食的差異。我們南方和北方的差異就非常的明顯,北方人愛吃麵食,而南方人愛吃大米,小編是北方人,自然就喜歡吃麵食了。
  • 我國最好吃的10大炒麵,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做好吃
    今天要介紹的是用麵條製作的炒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炒麵,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做好吃。2、豉油皇炒麵豉油皇炒麵是一道具有廣東特色的著名小吃,它是廣州人喝早茶最愛點的小吃,也是普通人家餐桌上的家常早餐。烹調時,先將韭菜、魷魚、洋蔥、綠豆芽等輔料炒熟調味,倒入麵條拌炒的同時,加入生抽和老抽給其上色,才可讓豉油皇炒麵醬香四溢,色澤黝黑明亮,麵條爽滑彈牙 。
  • 麵食的名字裡,居然有這麼多小動物的名字
    南北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麵食,其中很多麵食都是以小動物來命名的,讓人聽後不禁想揭開其真面目。本文就選取其中幾樣進行介紹。中華美食種類眾多,為了給這些美食起名字,中國人似乎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體系,光是麵食的名字就很有名堂。
  • 家鄉的味道,河南靈寶十大特色麵食小吃匯總
    河南靈寶的特色麵食小吃,美食很多,接下來給大家一一介紹:1.靈寶最著名的是石子饃,石子饃夾涼粉,俗稱夫妻搭檔,這種石子饃是用我們當地的特色小青石在高溫下石頭變成黑色,然後烙制而成的餅,外酥裡軟,很香,再我們靈寶當地的一生涼粉,十分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歡,在全國其他地方幾乎吃不到的特色美食。
  • 到西安一定不能錯過這4種麵食,每一樣都好吃到哭
    文/老貓導讀:昨天,老貓帶大家領略了西安人的涼皮文化,也認識到了西安人對於美食的大膽與創新。那麼今天,老貓就帶大家感受感受這西安的第二塊金字招牌「麵食傳承」,讓大家對西安人的美食藝術有著更深刻的了解。西安的麵條不像其他地方的麵條那樣,滷子單一。
  • 介紹一種名字很奇怪的陝西麵食,南方人一看都會做,油潑了很好吃
    普通人即使是不擅長麵食製作的南方朋友,只要看一遍也能學會。驢蹄子面尤為陝西乾縣有名,到了乾縣,除去遊覽武則天的墓「乾陵」,品嘗著名的乾縣豆腐腦,一定還要嘗一嘗另一道乾縣美食「驢蹄子面」。據說這種面源起於過去農忙季節,忙累了一天的農民來不及擀麵,於是匆匆忙忙和面,擀成厚片,又用菜刀切成薄片,類似於「驢蹄子」,下入鍋中,煮熟後放上辣子潑上熱油,澆入陳醋,吃上去筋道過癮,非常耐飢。
  • 這麵食我家一周做3回,香甜鬆軟,大人孩子都愛吃,香到流口水
    這麵食我家一周做3回,香甜鬆軟,大人孩子都愛吃,香到流口水,大家好,歡迎來到二條愛美食,我是二條,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道麵食的做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麵食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只要家中有麵粉就可以做成各種好吃的麵食。
  • 在董仲舒的故裡,有一種小吃名字很奇特,但卻很好吃!
    而景縣作為董仲舒的故鄉,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屬於遠離關中地區和中原地區的偏遠之地,但是歷史上卻是人傑輩出,除了「大一統」思想的開創者董仲舒,還有北齊神武皇帝高歡、唐代邊塞詩人高適等等,可以說地傑人靈,古韻悠遠,直到近日,景縣境內還留有漢代名將周亞夫墓、魏晉南北朝士族封氏墓群和北齊高氏墓群,以及著名的景州舍利塔,這些人無不見證了在歷史長河中景縣的光輝和榮耀。
  • 這些被名字耽誤的小吃,味道不錯,但是因名字,讓人不好意思開口
    身邊美食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其實不管哪一種食物,只要是好吃的,吃貨們喜歡吃的,我們都可以把它稱為美食,而且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好了,而且網絡也是發展的非常迅速,有一些以前我們沒有見過的小吃,現在已經慢慢進入到我們視線裡面了,甚至也來到了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