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國的軍屯鍋盔,想起來就垂涎三尺,那麼你知道鍋盔的來歷嗎

2020-12-17 錫城典墨
軍屯鍋盔

軍屯鍋盔,香酥脆嫩,配以各色口味,入口留香回味無窮,原為川味小吃,現已火遍全國,目前在全國各地的古鎮、步行街,基本都能看到加盟的軍屯鍋盔小店,店面不大,顧客卻多,門口永遠排著一條條長龍,如果沒有一家軍屯鍋盔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叫步行街。讀者朋友,軍屯鍋盔,相信您也品嘗過,那麼您知道鍋盔的來歷嗎?

軍屯鍋盔

相傳,鍋盔來自於長平之戰時期,由戰神白起發明。下面我們就說一說,白起發明鍋盔的故事。

白起影視劇照

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期間規模最大的戰爭,秦趙兩國皆舉全國之兵,共投入兵力一百餘萬,在長平山地展開對決。趙國以老將廉頗為帥,秦國以左庶長王齕為帥,兩軍在長平對峙三年,消耗糧草軍械無數,誰也佔不著誰的便宜,士兵鬥志也消磨殆盡,後來兩國不約而同的都臨陣換帥,秦以白起代王齕,趙以趙括代廉頗。趙括率先發起進攻,後遭白起利用地利之便,以同樣的兵力包圍住,堅守四十七天後,彈盡糧絕,趙括戰死,四十萬趙軍不得已投降,卻又被白起屠殺殆盡,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幼子,回國報信。這就是戰國最慘烈的長平之戰,而鍋魁也就在這次空前的戰爭中橫空出世。

軍屯鍋盔

就在趙軍馬上被全部包圍,拼死突圍之際,秦軍大將王齡負責阻止趙軍的一路突圍死士,雙方激烈拼殺,王齡軍死傷大半,也包括拿著廚刀上陣的夥夫營,好在終於殺退了趙軍,獲得片刻喘息之機。時間不等人,王齡一聲令下,就要夥夫長馬上埋鍋造飯,先讓兄弟們填飽肚子,以迎接趙軍下一輪更加瘋狂的突圍。誰曾想夥夫營在上一輪戰鬥中也拼死了大半,為全軍造飯最快也要一個時辰!在這場舉國大戰的關鍵時期,能否全圍趙括四十萬大軍,就在王齡能不能頂住趙軍下一輪突圍,全軍要時刻保持戰鬥狀態,哪裡容得了做個飯就要一個時辰呢!沒辦法,王齡下令,傷兵每人一塊幹肉,其餘士兵人手一塊麵團,自己動手解決。

長平之戰

士兵們先是錯愕,沒有鍋啊怎麼個弄法?還是王齡有辦法,下令以頭盔為鍋,在火上烤麵團。這下士兵們興奮了,誒,這個不錯,怪好玩。只見士兵們紛紛摘掉頭盔,將麵團揉把揉把,圓圓的大大的,放到頭盔裡就開始烤,邊烤邊相互嬉鬧。哎呦,我的糊了!只見一個士兵叫到,然後他撈起麵團,瞬間又扔了出去,燙手啊!旁邊一個士兵拔出長劍,對著一面黑一面黃的麵團就劈了出去。啪的一聲,麵團一分為二,二人各撿起一半,湊到鼻孔邊一聞,哎呦,香!下嘴一咬,哎呦,好吃!接下來只聽越來越多的士兵在喊,嗯嗯,真香,呃呃真好吃!

趙括影視劇照

突然有一群士兵喊到,王將軍,這麵團啊,真好吃,不比我們軍糧差啊,您給起個名字吧!對啊對啊,王將軍起個名字!王齡哈哈大笑,說此麵團以盔為鍋,烤出來又似鍋似盔,就叫他鍋盔吧!哈哈,鍋盔好鍋盔好,以後咱就以鍋盔做軍糧了!將士們集體喊到。

後來,鍋盔從秦軍開始,流傳了下來,後經不斷改善,就成了現在令我們念念不忘的那一口味道,軍屯鍋盔!

相關焦點

  • 吃多了軍屯鍋盔?來嘗一下這一家的鍋盔吧!
    熟悉鍋盔的人們都知道,軍屯鍋盔,荊州鍋盔等都是鍋盔裡的「老字號」,許多人吃鍋盔也是會優先選擇這些種類。老牌鍋盔固然有他們獨自的特色,但是現在也有許多新的品牌一樣的有實力。
  • 舌尖上的南部之軍屯鍋盔
    軍屯鍋魁,又稱「酥鍋魁」,又名「酥油千層餅」,是四川成都彭州(原彭縣)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做工考究,獨具風格,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四。
  • 站在中華美食鏈頂端的成都,除了火鍋還有軍屯鍋盔,多的是美味!
    喜歡的小可愛們記得點個關注哦~一直以來大家提到成都,必然會想到火鍋,從此火鍋便成了成都的美食代表,但成都能夠站在中華美食鏈頂端憑藉的不止是讓人流連忘返的火鍋,因為除了火鍋還有軍屯鍋盔、連山回鍋肉等美食,看完你就知道,成都多的是美味!
  • 超美味的「軍糧」:成都名吃軍屯鍋盔,又炸又烤還鋪雙層肉醬
    此處的特產——香酥無比的軍屯鍋盔,據說就是由當年的軍中乾糧逐漸演化而成的。軍屯鍋盔身上也有著川渝地區美食的一大特徵,吃麵不是吃筋道,而是吃味道。剛剛烤出鍋的軍屯鍋盔外頭有一層酥殼,咬開時香脆無比,內裡是層層疊疊的彈韌麵皮,每兩層麵皮之間都鋪著牛肉。
  • 軍屯鍋盔,外酥裡嫩的白麵餅子,背後有著很多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小小的鍋盔背後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姜維在為這個事情發愁的時候,突然看到了當地的人們正在做一種餅,這種餅被稱為鍋盔,十分小巧,很適合攜帶,姜維覺得這種餅很適合作為部隊的乾糧,於是回去對這種餅稍微做了一些改良,最開始的鍋盔的食材只有白面,吃起來沒有其他的味道,姜維把這鍋盔加上了一點椒鹽,讓鍋盔吃起來更香更有味,就這樣士兵們有了好吃的鍋盔作為乾糧,打起仗來也更加的勇猛了,因為這鍋盔是姜維在屯軍的時候發明的
  • 鍋盔地域的說法各有各的理,我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正宗
    或許還有人不知道鍋盔是個啥,通俗來說就是考麵餅子,好像看上去和囊、燒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算是「親兄弟」了,只不過在口感和分量上有些不同。中國人做麵食的方法很多種,在《風味人間》中有句話「中國有多少個地方就會有多少種麵食」,厚的、薄的、夾肉的、夾紅糖的鍋盔各種各樣,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哪裡的才能做代表。
  • 成都兄弟倆賣名小吃軍屯鍋盔,回頭客多,價格實惠!
    中國每一個城市都會有屬於自己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小吳家在潮汕,潮汕美食可多了,你吃過沒?但今天小吳要說的並不是潮汕美食,而是要說成都美食。因為前不久小吳就去了成都那邊旅遊,專門品嘗當地的各種名美食。小吳當時專門去吃了一家店,這家店是兩兄弟開的,也是兩兄弟親力親為製作。這種美食是一種小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那就是軍屯鍋盔。
  • 吃了那麼多年的傳統美食是「鍋魁」還是「鍋盔」
    信息 吃了那麼多年的傳統美食是「鍋魁」還是「鍋盔」 2016  65歲的老成都李先生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期間,成都的鍋魁店都是清一色的「鍋魁」,後來不知從何時開始,一些「鍋盔」店開始陸續出現,把這個名字沿用至今,「這麼多年來,也不知道哪種表達才是對的。」
  • 四川鍋盔「夾」天下:來四川之前,沒想到鍋盔有這麼多種吃法!
    比如鍋盔,沒到過四川的朋友,還真不知道鍋盔有這麼多種品種、有這麼多種吃法!鍋盔,傳說是兩千多年前秦軍軍糧。鍋盔最初是不叫鍋盔的,因其外形酷似樹墩頭的橫斷面,因而被叫做「墩餅」。據說當時秦軍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就有五、六斤重,直徑大約五六十釐米左右、厚度15釐米左右。
  • 四川究竟哪種鍋盔最好吃
    這三個鍋盔起源傳說的版本裡,外婆送給外孫賀彌月的版本很好理解。諸葛亮命士兵用頭盔烙餅的版本在四川也算是家喻戶曉了。不過諸葛亮的鍋盔是專指軍屯鍋魁。軍屯鍋魁和我們常見的白面鍋盔還有些區別,它算是一種「千層的酥鍋盔」。
  •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公安鍋盔
    這段時間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女孩火了,每到演出時間,表演區都被擠得水洩不通。很多人不遠萬裡去西安,只為和小姐姐牽到手。溫柔、嬌羞、美麗、氣質、優雅……再加上前幾天雪後的西安,更讓人有種夢回大唐之感。一個人火了一座城~
  • 同樣都是鍋盔,重慶的又薄又脆,成都的又厚又酥,你更愛哪個?
    鍋盔,是一種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傳統小吃,它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雖然都叫做鍋盔,但是它們在形態外觀上,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遊品目前吃過的鍋盔,主要有兩種,先來說說第一種——軍屯鍋盔。
  • 四川的各種各樣的鍋盔!
    鍋盔,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小吃。鍋盔的做法雖然有些繁瑣,但種類卻只有油煎的肉鍋盔(如軍屯鍋盔)和烘烤的白面夾心鍋盔(紅糖鍋盔、椒鹽鍋盔和夾料鍋盔等)。白面鍋盔在四川來說,除了大夥愛吃的肉鍋盔、紅糖鍋盔,還有一種鍋盔也非常有名,那就是南充鍋盔。
  • 陝西十大怪之一鍋盔的來歷
    秦始皇能統一天下,主要憑藉的有以下幾點優勢:1、強大的軍事力量和有別於其他六國的武器(例如:弩,射擊距離遠、殺傷力強、箭頭三稜可穿透鎧甲)2、政治嚴明 3、經濟實力強 4、物資供應充足(成都平原米糧倉和甘肅、陝西、河南等地產糧區)等幾大因素,鍋盔的功勞也功不可沒。
  • 四川人用鍋盔,夾起了全世界
    」老成都人的早餐標配少不了軍屯鍋盔+肥腸粉在成都,幾乎每家肥腸粉店門口都有一個做鍋盔的攤子鍋盔一般分豬肉,牛肉兩種」誰能想到南充的鍋魁如此「花心」左手拉著涼粉涼麵右手抱著涼拌肉南充鍋盔的做法完全不同於軍屯鍋盔它是將麵餅揉好
  • 鍋盔能成為「超級小吃」嗎?-虎嗅網
    2018年,鍋盔火了。大街小巷、商超步行街,隨處可見鍋盔的身影,朋友圈、抖音上也颳起了一陣「跟鍋盔比臉大」的風,這股風一直刮到了今年,鍋盔的生意依然看起來一片紅火。鍋盔真能一直火下去嗎?01爆火之後存在的問題有人說,從「網紅」變成「長紅」,最重要的環節是完成從產品到品牌的蛻變。在紅餐網看來,這只是1.0進階,真想「長紅」,還要完成回歸產品的2.0進階。
  • 夾涼粉、配肥腸、包紅糖,鍋盔在四川可不只是個燒餅
    鍋盔在全國範圍內有著不同的變形,到了四川,以小小一張餅作為基底,變幻出了無數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滋味。四川的各種鍋盔軍屯鍋盔 / 肥腸粉的恩愛官配 /如果按製作方式將四川的鍋盔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南充鍋盔類」和「軍屯鍋盔類」。南充方鍋盔是面裡加油酥先烙後烤,再把肚子剖開加內容;而軍屯鍋盔在烙之前就將佐料和肉餡卷進面裡邊了。
  • 油酥鍋盔河南人的最愛,它是諸葛孔明北伐的神器!
    鍋盔行走全國各地,都能聽到鍋盔的名聲,但是細細品味和我區分,此鍋盔又非彼鍋魁。在四川有種小吃,形如煎餅,當地人叫鍋魁,與鍋盔同音,最有名的是軍屯鍋魁。軍屯是彭州一個有山有水的清秀小鎮,「五·一二」地震時毀於一旦,卻讓成都無數好吃嘴記住了這個小地方,因為他們吃肥腸粉時必備軍屯鍋魁。
  • 四川傳統小吃,軍屯鍋盔,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川西!
    軍屯鍋魁,又稱「酥鍋魁」,又名「酥油千層餅」,是四川成都彭州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做工考究,獨具風格,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川西。上大學時,學校後門的大學路上有一家白家高記肥腸粉店,是我經常光顧的一家店,每次必點的兩樣:紅湯肥腸粉加一個冒節子,另一個便是軍屯鍋盔,這兩樣是標配,粉酸辣爽口,肥腸香糯冒油,冒節子一口咬下去,「吱」一聲,油飆得到處都是,鍋盔外脆內軟,椒麻鹹香…… 大家好,今天又來跟大家分享菜品了。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道,一起來做吧!
  • 應景的中秋節——「燒鍋盔」
    中秋佳節村裡的家家戶戶都要「燒鍋盔」,就像中秋節要吃一塊月餅一樣,鍋盔在中秋節的餐桌上也是必不可少。因為,中秋節是讓每個家庭團圓團聚的日子,尤其是「中秋節」的鍋盔最講究,一定要特別圓,寓意團圓。  中秋節也是豐收的時節,今年64歲的李金秀講述了中秋節要吃鍋盔的習俗:「小時候交通不便,內地的月餅運到村裡,需要1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