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用鍋盔,夾起了全世界

2020-12-13 看四川雜誌社

說起麵食

大部分人都會想起北方

而四川的麵食

形態更加秀氣內斂

四川人離不開的主食

除了米麵

就是鍋魁

不吃鍋盔,你算啥子四川人

四川人對鍋盔的愛

是從小就刻入基因裡的

一點不亞於對麻辣的追求

不分男女,不管老少

晨起的讀書娃兒和上班族

左手拿著豆漿,右手拿著鍋盔

牛皮紙被油浸透了

兜著下巴急急地咬下去

放學買一個

下班買一個

不想做飯買一個

麵條米飯可以不吃

沒有鍋魁四捨五入就是一天白過了

萬物皆可配鍋盔

餅加上餡

其實鍋魁收拾收拾也可以當一頓飯

經典的紅糖鍋魁

夾的是悠然吃飯的自在甜蜜

三絲鍋魁

豆芽,蘿蔔,粉絲,海帶絲,萵筍絲自由組合

一周吃兩種餡也不會重樣

堪稱強迫症和選恐治癒食物

軍屯鍋盔又叫酥油千層餅

香、酥、脆、細嫩化渣

老闆,一碗肥腸粉加個節子再來份鍋盔。

老成都人的早餐標配

少不了軍屯鍋盔+肥腸粉

在成都,幾乎每家肥腸粉店門口

都有一個做鍋盔的攤子

鍋盔一般分豬肉,牛肉兩種

上的時候會切成4小份,方便泡在粉裡吃

一口酥香鍋盔,就一口湯汁肥腸粉

或者撕開鍋盔,浸入肥腸湯裡

酥酥的鍋盔表面好像海綿一樣吸收湯料

那複雜的滋味,比油條沾豆漿可豐滿多了

一套鍋盔夾涼粉,鍋盔要方的。

誰能想到

南充的鍋魁如此「花心」

左手拉著涼粉涼麵

右手抱著涼拌肉

南充鍋盔的做法完全不同於軍屯鍋盔

它是將麵餅揉好

揉的時候就要撒上淡淡一層佐料

外層再撒上芝麻

放在爐子裡面烤

烤的雙面焦黃

外酥裡軟便可起鍋

剛烤好的鍋盔脹鼓鼓的

找個頭子劃開,中間是空的

裡面灌上晶瑩剔透的川北涼粉

這就是南充最正兒八經的鍋盔了

夾肥腸、夾紅糖、夾白糖、夾滷肉、夾回鍋肉

……

凡是你能想得到的食材

都可以成為鍋盔的完美CP

只要願意

你可以加進去整個世界

鍋盔裡,藏著四川人的日常

四川很多做鍋盔的小攤兒都是夫妻檔

一張案板

男人負責揉麵包餡兒擀餅

女人負責煎烙烘烤

男人把面揉的稀軟

擀成長的薄的麵條兒

抹上一層肉餡兒

邊抻邊捲成一團螺旋的面劑

摁壓一下,再擀成圓形的餅胚

依次堆滿案板

女人把微凹的鍋鏊燒熱

澆上菜籽油

把餅胚一按一摁

餅胚就在熱油裡開始煎烙

兩面焦黃之後

就端開鍋鏊,把鍋盔豎起來

靠在爐邊,再用小火烘烤香脆

大街小巷,街頭巷尾

叫賣鍋盔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吃鍋盔的人熱氣騰騰,汗流浹背

小小的鍋盔中

藏著四川的生活氣息

那套鍋盔,就是離開家鄉後

那從胃到心的蔓延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四川的各種各樣的鍋盔!
    鍋盔,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小吃。鍋盔的做法雖然有些繁瑣,但種類卻只有油煎的肉鍋盔(如軍屯鍋盔)和烘烤的白面夾心鍋盔(紅糖鍋盔、椒鹽鍋盔和夾料鍋盔等)。白面鍋盔在四川來說,除了大夥愛吃的肉鍋盔、紅糖鍋盔,還有一種鍋盔也非常有名,那就是南充鍋盔。
  • 四川鍋盔「夾」天下:來四川之前,沒想到鍋盔有這麼多種吃法!
    一說起麵食,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北方。其實和北方的麵食對比才發現,南方麵食只是形態更加秀氣內斂了,然而吃法、種類卻更加豐富多彩了。比如鍋盔,沒到過四川的朋友,還真不知道鍋盔有這麼多種品種、有這麼多種吃法!鍋盔,傳說是兩千多年前秦軍軍糧。
  • 四川究竟哪種鍋盔最好吃
    01 故事從一個白面鍋盔開始每次說到四川的麵食,北方的朋友總會搖頭,戲稱四川除了擔擔麵就沒有拿得出手的麵食。誠然,四川的美食並不以麵食見長,但是並非一無是處。不知道內情的人總會對四川的麵食有諸多誤解。時人的一個認知誤區就是四川地區不產小麥。
  • 四川閬中酥鍋盔,牛肉麻辣滋味足
    很多人對四川飲食或多或少都有些刻板印象,誤以為川菜只有麻辣味,其實川菜不但味型豐富,品類更是多元。四川盆地琳琅滿目的小吃,南北風味的融合,讓人亂花漸欲迷人眼,比如鍋盔。作為民間傳統麵食小吃,鍋盔(鍋魁)是發源於西北地區,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尤盛且多為烙烤,沒想到在四川也如此盛行。四川鍋盔有白面鍋盔、軍屯鍋盔和三匯鍋盔三種,三匯鍋盔又分為牛肉鍋盔、鹽鍋盔、糖鍋盔三類,獨具特色的鍋盔涼粉就是由三匯鍋盔演變而來的。不到四川各州市縣親身體驗一下,還真無法體會到人們有多愛吃鍋盔,尤其是川北、川東和成都地區。
  • 夾涼粉、配肥腸、包紅糖,鍋盔在四川可不只是個燒餅
    鍋盔在全國範圍內有著不同的變形,到了四川,以小小一張餅作為基底,變幻出了無數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滋味。四川的各種鍋盔軍屯鍋盔 / 肥腸粉的恩愛官配 /如果按製作方式將四川的鍋盔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南充鍋盔類」和「軍屯鍋盔類」。南充方鍋盔是面裡加油酥先烙後烤,再把肚子剖開加內容;而軍屯鍋盔在烙之前就將佐料和肉餡卷進面裡邊了。
  • 四種教育·素食養生 四川鍋盔、素炒萵筍
    慈悲不殺,素食養生 「悲哉世上人, ——王維《贈李頎》 四川鍋盔
  • 鍋盔地域的說法各有各的理,我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正宗
    一提起麵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山西的肉夾饃、河北的驢肉火燒、老北京雞肉卷、……鍋盔,這鍋盔究竟是哪裡的,一直沒有爭論出個結果。或許還有人不知道鍋盔是個啥,通俗來說就是考麵餅子,好像看上去和囊、燒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算是「親兄弟」了,只不過在口感和分量上有些不同。中國人做麵食的方法很多種,在《風味人間》中有句話「中國有多少個地方就會有多少種麵食」,厚的、薄的、夾肉的、夾紅糖的鍋盔各種各樣,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哪裡的才能做代表。
  • 四川傳統紅糖鍋盔,在家也能做,酥軟有嚼勁,回味無窮
    紅糖鍋盔在四川算得上是一道傳統的小吃,也是傳統麵食之一。傳統的鍋盔因為個頭較大,形狀類似古代的頭盔而得名。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改良,變成了現在小巧精緻的小鍋盔。小巧的紅糖鍋盔,方便攜帶還很有嚼勁,在寒冷的冬天,咬一口紅糖鍋盔下去,濃濃的麵餅香味,酥軟脆香,緊接著就會有紅糖燙著舌尖慢慢的流出來,燙口甜香,熱乎暖心,好吃到停不下來。三兩口就能下肚,然後再不由自主的拿起下一個……小時候特別喜歡那種濃香麵粉與紅糖的滋味,只有吃過的人才會懂它的美味,不僅口感好,還非常抗餓,吃兩個都會元氣滿滿。
  • 四川最好吃的幾種早餐,外地人看著就吃不到,只有四川人全吃過!
    說到四川,很多人想到就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吧,生活在四川的大熊貓,特別的可愛,而且憨態可掬,一舉一動,看起來很笨拙,但是卻總讓人發笑,這就是國寶熊貓的魅力吧。但是對於吃貨來說,一提到四川,就少不了四川的美食,畢竟四川的美食全世界都有名,尤其是四川的代表美食火鍋,那可是讓很多人吃貨所痴迷。四川是我國的能吃辣的省份之一,這裡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吃辣,不論吃什麼,都要放入一點辣椒。我們都知道吃辣容易上火,還很容易長痘痘,但是四川的女生個個皮膚好,而且長得很漂亮,是不是讓人很羨慕呢。
  • 油酥鍋盔河南人的最愛,它是諸葛孔明北伐的神器!
    鍋盔行走全國各地,都能聽到鍋盔的名聲,但是細細品味和我區分,此鍋盔又非彼鍋魁。在四川有種小吃,形如煎餅,當地人叫鍋魁,與鍋盔同音,最有名的是軍屯鍋魁。據傳,軍屯鍋盔為三國諸葛孔明所創,蜀漢丞相諸葛亮屯兵成都,準備北伐,為了不貽誤戰機,孔明命人將麵粉製成燒餅一樣的乾糧以備邊行軍邊吃飯,後來做鍋盔屯兵的地方就被叫做軍屯鎮,那燒餅一樣的乾糧就成了鍋盔!
  • 山西面道:原平鍋盔-中新網
    它分布極廣,不僅流傳於陝甘寧青晉,而且常出現在湖北、四川等省,幾乎大半個中國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原平鍋盔是鍋盔家族的分支,它酥香綿甜,是鍋盔中的佼佼者。  鍋盔的起源傳說有很多種版本,第一種版本是,它起源於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第二種版本是,諸葛亮凱旋博望,歸回新野,命關雲長駐紮把守營地。
  • 不同與陝西鍋盔的阿甘鍋盔與公安鍋盔,皮脆肉美
    提起鍋魁我以為是這樣的,因為對陝西人來說,鍋盔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是用面烙出來的餅餅。大的就是鍋盔。小就是白吉餅!但是在別的地方鍋盔他可不是這種樣子的。1.公安鍋盔公安鍋盔來源於湖北荊州。大概也就三塊錢到八塊錢,在學校門口一般都是三塊錢一個,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是五塊錢到八塊錢之間。很多網友都表示。錦州的鍋盔非常的好吃,而且最喜歡吃的就是梅菜扣肉餡的鍋盔。極力推薦梅菜扣肉餡的鍋盔還有薄荷辣牛肉的鍋盔。
  • 秦人主食 ——關中鍋盔
    ,是用麥麵製成面坯,放在鐵鍋上烙烤而成的一種餅子。關於鍋盔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說,鍋盔是諸葛亮初出茅蘆,火燒博望坡後,為幫關羽穩定軍心而發明的;也有人說,饅頭也是諸葛亮發明的。當時諸葛亮七擒孟獲,舉行祭典時,為了攻心,不想殺人。於是就用麵團做成人頭的樣子來代替蠻人之頭,故稱饅頭。還有人說,在唐代修乾陵時,因幹活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
  • 家庭版梅乾菜鍋盔——用電餅鐺照樣能做出網紅鍋盔
    周末去商場,中午在美食廣場裡吃的,看到有賣網紅鍋盔的,我倆就買了一個梅乾菜扣肉口味的,特別脆,味道也不錯,感覺挺好吃的。回到家我就想,鍋盔用電爐烤,我用電餅鐺應該也沒問題,乾脆就試試吧,結果真的比賣的還好吃!
  • 太原一家鍋盔小店,鍋盔酥脆掉渣,為醫護人員免單一次
    鍋盔,又叫幹饃、鍋盔,是陝西等地區的傳統民間麵食小吃,據說這個鍋盔的傳統還要追溯到商周時期,周文王伐紂時期,曾將鍋盔作為兵士的軍糧,自此流傳,其歷史源遠流長。如今已經成為了各地人們喜愛的民間小吃,幾乎全國各地都能看到鍋盔的身影,山西也不例外。
  • 婆婆用絕招,做出最正宗的陝西鍋盔,鍋盔炒辣椒,那叫一個香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鍋盔像鍋蓋」,幹硬耐嚼,內酥外脆,香醇味美。對於一個超級愛吃麵食的人來說,各種的餅子,鍋盔都是我的最愛,配上剛出鍋的鍋盔更是另有一番風味,平時做的都是甜味鍋盔,今天加了鹽和花椒粉,便成了椒鹽味,吃起來味道也不錯呢。
  • 舌尖上的南部之軍屯鍋盔
    軍屯鍋魁,又稱「酥鍋魁」,又名「酥油千層餅」,是四川成都彭州(原彭縣)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做工考究,獨具風格,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四。
  • 陝西特色:陝西鍋盔,原來其中有這麼大的學問!
    陝西鍋盔,又叫鍋盔、鍋盔饃幹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 鍋盔發麵是怎麼發的?我來告訴你,這樣做
    第一種是北方常見的厚面鍋盔,洛陽最大的厚面鍋盔據說是從陝西過來的,最大的直徑能有80釐米,最厚的能有10釐米。這種鍋盔和面一定要硬,否則一個是過於厚會導致中心粘牙,另一個是如果水多會導致塌陷,不美觀。和面方法:麵粉選中筋500克,水220克(冬天用30度溫水),雞蛋一個,面肥用30度溫水化稀,鹼面6克,糖5克。揉勻發酵以後即可製作。第二種是一些地方比較出名的薄鍋盔,比如公安鍋盔。這種鍋盔薄脆,狀如鞋底,有的內層有肉餡。這種鍋盔其實就是種烤餅。
  • 四川傳統小吃,軍屯鍋盔,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川西!
    軍屯鍋魁,又稱「酥鍋魁」,又名「酥油千層餅」,是四川成都彭州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做工考究,獨具風格,以香、酥、脆、細嫩化渣而名揚川西。上大學時,學校後門的大學路上有一家白家高記肥腸粉店,是我經常光顧的一家店,每次必點的兩樣:紅湯肥腸粉加一個冒節子,另一個便是軍屯鍋盔,這兩樣是標配,粉酸辣爽口,肥腸香糯冒油,冒節子一口咬下去,「吱」一聲,油飆得到處都是,鍋盔外脆內軟,椒麻鹹香…… 大家好,今天又來跟大家分享菜品了。今天給大家帶來這道,一起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