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做 有時需要「私人訂製」

2020-12-11 瀟湘名醫

據統計,目前我國小學生近視率超過 25%,初中生近視率達到 70%,高中生近視率達到 85%,每年以 8% 的速度增長。記者從哈醫大一院視光中心獲悉,不少考生在高考後扎堆做近視手術。

「很多家長在高考前半年就開始考慮視力和專業的問題,有的學生高考一結束,9號就過來做術前檢查了。」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中心副主任李雪介紹,每年暑假都是考生們做近視眼手術的熱潮,人多的時候每天有近百人來做檢查。每個暑假通常會出現兩個高峰,一個是從高考結束的第一天起,為了報考因近視「攔路」的專業,考生們通常會選擇在零表專業體檢前完成手術。另一個高峰則是過了報考期後,慢慢的再形成一個高峰,越來越多的孩子是為了方便和美觀而選擇做手術。

很多人不知道,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做,而是一道「雙向選擇題」。早做術前檢查為專業選擇提供參考尤為重要。李雪介紹,每個人的近視度數、角膜厚度、曲率、瞳孔大小、眼部情況等都千差萬別,因此適合的手術方式也不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因人而異進行「私人訂製」。手術術式的選擇要根據患者的眼部條件,同時也要考慮患者的職業等因素綜合考慮。例如有眼部活動性炎性病變者,如急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等,需先等眼病痊癒才能做近視手術。

醫生提醒,角膜屈光手術只是針對現有的屈光度進行矯正,患者在今後的用眼方面仍然需要注意避免近距離過度用眼,否則會有新的近視產生。

【來源: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日間手術中心開診
    哈醫大一院全省首家日間手術中心昨天開診,90%日間手術患者可當天手術當天出院,留院最長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日間手術患者適用住院醫保政策。  據哈醫大一院日間手術中心主任孫海軍介紹,日間手術病房最早起源於歐美發達國家,具有一定適應症的患者,在門診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辦理住院,住院當天手術,術後觀察、治療及恢復,能在24小時內達到出院標準。特殊患者最長也可在48小時內出院。該中心,計劃設立7個手術室、100張床位。開展日間手術後,醫院檢查科室會將為患者開闢綠色通道,術後康復期一般無需靜脈輸液,以口服藥為主。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
  • 哈醫大二院「全國愛眼日」專家雲直播瀏覽量破百萬
    6日9時,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雲科普直播間裡異常火爆,持續2個多小時的直播,總瀏覽量達到102萬人次。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還梳理出了網民最關注的眼健康問題。直播間瀏覽量超過100萬人次,留言區反響熱烈。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進行雲端科普講座。白內障手術需要等「熟」了再做嗎?「白內障需要成『熟』了再做手術,那已經是老觀念了。」
  • 哈醫大第一醫院專家來院鼎力相助便捷就醫惠及民生
    11月14日,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人民醫院特邀請哈醫大一院婦科副主任醫師趙璐、普外科主任醫生陳華、眼科副主任醫師呂嘉、前來出診幫扶,這是繼10月8日籤定協作醫院後迎來的首批專家。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工作側記之一 此時的大興安嶺,早已經是天寒地凍,12:45飛機降落在加格達奇,專家老師下飛機簡單的午餐後,顧不上旅途的疲勞,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手術工作中。
  • 哈醫大一院採用「坐位」手術精準治療肝癌患者
    近日,哈醫大一院肝臟外科、腹部超聲室、麻醉科多學科合作,創新思想,破解難題,採用坐位局麻手術,成功為一名病灶位於肝左葉近膈頂的原發性肝癌患者,行超聲引導下肝癌射頻消融治療,精準清除肝癌隱患,為患者的生命贏回了更多的生機。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單位。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張弘獲選黑龍江省眼科臨床醫學研究分中心主任。 來源:哈醫大一院 作者:徐旭 張潔 責任編輯:賈玉飛
  • 黑龍江省醫促會召開眼科分會成立大會 哈醫大一院張紅教授任首屆...
    東北網8月19日訊(關韻 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日前,由黑龍江省醫促會、哈醫大一院主辦的黑龍江省醫促會眼科分會成立大會在哈爾濱融創萬達嘉華酒店舉行,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胡志仁、副秘書長張旗濤及黑龍江省眼科同道90餘人出席會議。
  • 哈醫大一院婦科專家高難手術助患者重獲新生
    盆腔長了一個如同嬰兒頭大小的巨大腫物,輾轉就醫的吳女士卻接連遭遇三次腦梗發作,令她的婦科手術一推再推,腫物瘋漲到近三十釐米,求醫無門!幸運的是,近日,吳女士在哈醫大一院婦科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張廣美主任為她經過三小時高難手術,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 ...中歐專家線上分享頂尖技術 哈醫大一院 北京安貞 貝爾法斯特...
    本報訊(徐旭王定宇)8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柳景華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和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城市醫院Simon J.李悅教授團隊在進行手術演示和交流與會專家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吳錚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喬樹賓教授、吳永健教授、錢傑教授,哈醫大一院李為民教授、周立君教授、楊樹森教授和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江西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和空軍醫科大學唐都醫院等數十位國內
  • 哈醫大一院升級周末門診,預約號源增加至近3000人
    龍頭新聞訊(記者 霍營)3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復工複診工作,哈醫大一院全面升級周末門診和住院醫療服務,增加周末專家門診、增加周末醫技診室、開放周末預約手術等舉措,緩解患者就醫需求。
  • 哈醫大一院成功舉辦中國北方甲狀腺甲狀旁腺外科高峰論壇
    1月11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甲狀旁腺及骨代謝疾病專業委員會主辦,哈醫大一院承辦的「中國北方甲狀腺甲狀旁腺外科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
  • 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救治9歲女童
    近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三病房史懷璋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右側顱內動靜脈畸形、基底節腦出血的9歲女童實施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這是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開展經靜脈途徑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後,該術式在臨床高難度複雜病例上的又一次成功應用。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友」需定期檢查眼底 切莫僥倖大意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友」需定期檢查眼底 切莫僥倖大意 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都會被醫生們叮囑「到眼科查個眼底,看看眼睛有沒有問題
  • 男子肝移植術後又患嚴重痔瘡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聯合解決難題
    (陳英翔)家住哈爾濱的男患王某今年34歲,但是在身體正當壯年的階段,他卻在三年內因為不同疾病經歷了3次手術,如今,在哈醫大一院肛腸外科病房恢復的他馬上就可以出院了,嚴重困擾他生活的痔瘡問題解決了,然而,這背後凝結了哈醫大一院多學科醫療團隊辛苦的付出!
  • 哈醫大一院開展東北首例KDB刀房角切開聯合超聲乳化術治療慢性閉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眼科五病房王峰教授為一名75歲患慢性閉角型青光眼合併老年性白內障,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男性患者,成功行KDB刀房角切開術聯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手術,將患者長期在50mmHg眼壓成功降至15mmHg。此例手術為東北地區首次開展。
  • 哈醫大一院11位「大主任」透露健康「秘笈」↘
    哈醫大一院11位「大主任」透露健康「秘笈」↘ 2019-08-23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據周女士回憶,2019年2月,周女士的左眼視力突然下降,眼前模模糊糊像被蒙上了一層布一樣,嚇得她趕忙來到哈醫大二院眼科就診,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接診後為周女士進行了詳細的專科查體,眼底鏡檢查結果顯示「左眼底出血」,建議患者進行進一步檢查。
  • 2020中國綜合醫院手術量排行榜出爐!哈醫大一院全國第二
    龍頭新聞訊(施暘 記者 霍營)近日,《2020年中國綜合醫院手術量排行榜》出爐!哈醫大一院以手術量24.65萬臺位列全國第二位,是東北三省唯一進入前三名的醫院。本次統計手術量為2019年全年統計數據。哈醫大一院是黑龍江省最大的醫療中心,是黑龍江省心腦血管診療中心,全國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範百佳醫院」, 2018年入選百所省部級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2019年獲批國家衛生健康委罕見病診療協作網黑龍江省牽頭醫院。
  • 哈醫大一院普外科團隊「披肝瀝膽」再獲科研佳績
    近日,哈醫大一院普外科白雪巍等人發現IDH1信號通路的TET1蛋白酶在腫瘤組織中呈高表達,且與病人預後密切相關。他們通過上調和沉默TET1蛋白,從細胞學和動物學層面證實了TET1可以促進膽管細胞癌增殖。該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被國際著名肝臟疾病期刊Hepatology(影響因子IF=14.789, JCR 1區)收錄並發表。
  • 哈醫大一院成為國內第三家下肢靜脈疾病微創技術培訓基地
    7月15日,下肢靜脈疾病微創技術培訓基地掛牌儀式暨ClosureFast靜脈腔內射頻消融閉合術培訓班在哈醫大一院舉行,哈醫大一院血管外科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血管外科分會授予——下肢靜脈疾病微創技術培訓基地,為北京協和醫院,浙江邵逸夫醫院後,國內第三家被授予的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