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鳥害七命,《三言二拍》中的這個故事發人深省

2021-01-17 蟲蟲讀書

古人喜歡養鳥為樂,尤其是畫眉鳥叫聲悅耳,非常受歡迎。然而養鳥畢竟只是娛樂活動,不能沉溺其中,否則玩物喪志,甚至還會為此丟了性命。

接下來這個故事就是由畫眉鳥引起,小小的一隻畫眉鳥引發了一連串命案,先後有七人為此喪生,實在讓人唏噓。

宋朝時候,有個少年叫沈秀,平時不務正業,就喜歡帶著畫眉鳥去集市玩耍。

這天沈秀提著鳥籠進城,在路上肚子突然疼起來,他忍不住疼痛,丟下鳥籠,翻滾著喊救命。

過路人張公尋著聲音而來,看到沈秀疼得昏迷不醒,旁邊那隻漂亮的畫眉鳥還在嘰嘰喳喳地叫。

張公見鳥兒長得好看,尋思著最少也值幾兩銀子,於是見財起意,他不管沈秀死活,拿起鳥籠就要跑。

沈秀有氣無力地抓住張公,罵道:「老東西,你要把我的畫眉拿到哪兒去?」

張公聽到以後很生氣,又擔心沈秀糾纏自己,一時興起,拿著砍柴刀用力一砍,把沈秀的腦袋割了下來。

可憐沈秀就這樣丟了性命,張公害怕屍體被人發現,就把屍體推到路邊,將腦袋扔進了一個空心的柳樹裡。

處理完後,張公連忙去別處把畫眉賣給了喜歡養鳥的李吉,李吉貪圖便宜,也不問來路,低價把畫眉買了下來。

沈秀的無頭屍體被人發現後,父母悲痛欲絕,一邊報官追查兇手,一邊出一千賞錢尋找兒子的腦袋。

附近有個盲眼老漢,和兩個遊手好閒的兒子一起生活,老漢聽說這件事後,隨口說了一句:「一個死人的腦袋這麼值錢,我這個活人腦袋都不值那麼多。」

兩個兒子聽到這句話,做了一件禽獸不如的事情,他們趁老頭睡著的時候把老頭殺了,割下腦袋在水裡泡得面目全非,然後去冒充去沈家領了賞錢。

沈秀父親處理完喪事,去外面做生意,偶然間看到了李吉的畫眉,他認出來正是兒子那隻,覺得事情蹊蹺,就報告給了官府。

官府馬上把李吉捉拿歸案,拷問畫眉的來歷,李吉有口難言,禁不住嚴刑拷打只能招認,結果被論罪斬首。

李吉的朋友聽說以後,知道李吉是被冤枉的,他曾經見過張公把畫眉賣給李吉,於是決定為李吉的死討個說法。

這樣張公被暴露了出來,鐵證如山,張公只能把犯罪過程招了,還說出把沈秀腦袋扔到空心柳樹一事。

張公毫無懸念地被斬首示眾,盲眼老漢的兩個兒子也被抓了起來,無奈之下將殺死父親的事情交代清楚,最後被一起押進了死牢。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故事的真實性暫且不提,僅從故事來看,可以算是人性之惡的代表。

這當中遇害的幾人幾乎都是因為一時貪念,犯下了彌天大罪,起因卻僅是一隻小小的畫眉。

俗話說:勸君莫做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在貪婪的欲望面前,切記要保持理智,否則將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故事選自經典名著《三言二拍》,書中還有更多有趣又發人深省的故事,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喻世明言之一鳥七命》:一隻畫眉鳥害七條人命,警告世人莫作惡
    ——《喻世明言之「沈小官一鳥害七命」》誰能想到,因為一隻畫眉鳥,竟然能讓七個人丟掉性命?這個發生在北宋徽宗宣和三年的離奇大案,在今天讀來,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這個案子看似離奇,卻又深刻反映了人性之惡,最後通過作惡者的罪惡下場,告誡了當下的人們:人生在世切莫作惡,作惡者早晚都逃脫不了恢恢法網的嚴厲制裁!
  • 《三言二拍》能否展現精髓
    眼下,北京時代電影有限公司與央視電影頻道斥資浩大,改變過去摘出其中一個故事拍成電影或者改編成戲劇的方式,用「高清」的拍攝技術欲將《三言二拍》中的全部經典故事搬上螢屏,預計將拍攝八十至一百部。這種以電視電影的形式大規模地將《三言二拍》搬上銀幕在國內尚屬首次。雖然該劇正在銀川緊張的拍攝中,但有關拍攝《三》劇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在國內影壇引起軒然大波。
  • 《三言二拍》中最感人的友情: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友情的故事。比如俞伯牙摔琴;比如劉關張桃園結義等;比如「雞黍之交」。在《三言二拍》中,「雞黍之交」被演繹成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 名家解讀《三言二拍》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悲而不慘」
    長的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儒林外史》《紅樓夢》,短的有《三言二拍》《聊齋志異》。在短篇中,《三言二拍》是白話文,《聊齋志異》是文言文。《三言二拍》並非一部文學作品,它是明代晚期五部白話短篇小說集的合稱。這五部作品集的具體名稱分別是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白話短篇小說並非明代才有。
  • 破鏡重圓無異於重蹈覆轍這個女人的故事,發人深省
    破鏡重圓無異於重蹈覆轍」這個女人的故事,發人深省據說有很大一部分的愛情,都曾經複合過,可是結果卻依然不盡如人意,大多數破鏡重圓的愛情,都還是避免不了遺憾收場,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很多人都不懂。所謂的破鏡重圓無非就是給了兩個曾經認為不合適而分開的人,再錯一次的機會。
  • 跟我來看看《三言二拍》裡的發財之道。
    《三言二拍》是明朝末年超級流行的一本通俗流行小說。裡面有很多故事我們都很熟悉,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佔花魁》,等等。但小編今天只想講講它裡面跟財富有關的小故事,希望能讓大家得到一些啟示。首先,《三言二拍》裡的發財之道有四條:一,煉丹,點金術二,步入社會上層三,掘得巨金四,經商所得作者對第一條持反對態度,還專門寫了一個故事來反駁。
  • 《三言二拍》:求子寺住七天就能懷孕,新縣令揭開難以啟齒的真相
    文\熊貓哥《三言二拍》是明朝馮夢龍和凌濛初寫的五本書的統稱,用200篇單獨的白話小故事描寫了上下三千年的民間故事和傳說,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俞伯牙摔琴謝知心》等等 書中的故事每一篇都來自於真實歷史
  • 世界上的鳥有9000種,莊稼移栽大田,鳥害怎麼防?
    鳥的種類繁多,全世界有9000多種,我國也有1400多種,有的鳥既是人類的朋友,也能危害人類種植的莊稼而造成鳥害。常見的有喜鵲、麻雀、百舌子(烏鶇)、白頭翁等既能吃蟲子,也危害莊稼等。那麼,莊稼移栽到大田,鳥害怎麼防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 《三言二拍》:範式之魂,一段同生共死的兄弟情誼
    夜深人靜,忽然一陣風吹草動的聲音,張劭迷迷糊糊中看到黑影中有一個人,定睛細看正是範式。張劭大喜,取出準備好的酒食,然後請出母親與範式相見,結果範式僵立不動,反而以手掩面,吃東西時也只聞味道。張劭見了奇怪,以為是自己招待不周惹得範式不高興,結果範式說了一句話讓他大驚失色。範式說:「我不是陽世之人,只是一個陰魂野鬼。」
  • 遠在高堂之外又處江湖之中:《三言二拍》中清高又市儈的「士人」
    寄情風雅的文人明朝晚期馮夢龍、凌濛初所著的白話文小說《三言二拍》中,出現了如士人、商賈、官吏以及各行各業的諸多人物形象,通過對這些形形色色人物的描寫,結合一個又一個小故事,真實的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物質主義盛行
  • 六月到石圖講堂免費聽《三言二拍》看《霸王別姬》
    河北新聞網5月29訊(記者張娜)「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佔花魁」……想聽這些經典的故事嗎?六月,石家莊石圖講堂將以《三言二拍》為主題,播放《百家講壇》視頻《三言二拍》,河北大學韓田鹿教授帶領大家一起探尋「三言」「二拍」的前世今生。每周二、三上午九點半播出。
  • 明朝為何能「賺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銀」?《三言二拍》裡的「發財奇事...
    明代短篇小說集《三言二拍》裡,一樁常叫當代「創業者」們倍感勵志的「財富故事」,就是凌濛初的《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黿龍殼》。這個故事,講了明朝成化年間,蘇州一個叫文若虛的「倒黴蛋」。這位坐吃山空的破落子弟,多年來幹啥啥不行,人送綽號「倒運漢」。
  • 財主賞千金尋頭顱,不孝子為錢殺父去領賞,宋朝:「一鳥害七命」
    張公聽見自己被罵,當下就回道:「你這後生,嘴裡不乾不淨的,」說罷,張公竟起了殺人的心思,從挑的擔子裡抽出尖刀,把沈秀按住就捅了過去,又割了他的頭顱,見了鮮血後張公也十分害怕,他左顧右盼時瞧見了遠處的一棵空心柳樹,當下忙將頭丟了進去,又把尖刀扔進桶裡,提了畫眉就飛快逃走。
  • 《婚姻故事》:一部發人深省而內在沉重的影片
    ——《婚姻故事》影片講述了妻子Nichole(斯嘉麗·詹森飾)追隨丈夫Charlie(亞當·德萊弗飾),將事業重心從小熒幕轉向舞臺劇,從洛杉磯移居到紐約。結婚後她想重回影視劇圈並嘗試尋求丈夫的支持,但得到的只是敷衍。她漸漸察覺到,在這段婚姻關係中,自己的情緒都被忽視,就連自己的話語權,都在這段婚姻故事中喪失。
  • 善惡相形,禍福自見;戒人作惡,勸人為善,這個故事發人深省!
    呂玉心想:「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不舍這二十兩銀子做賞錢,教他撈救。」當下對眾人說:「我出賞錢,快撈救。救起一船人性命,把二十兩銀子賞與你們。」眾人聽得有二十兩銀子賞錢,小船紛紛去救人。須臾間把人都救起。呂玉把銀子付與眾人分散。水中得命的,都千恩萬謝。只見內中一人,看了呂玉叫道:「哥哥哪裡來?」
  • 習近平講故事:「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的啟示
    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是幾朝元老,但他對自己要求很嚴,他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餘敢侮。公式於是,鬻於是,以糊餘口。」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提拔時都越來越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彎腰,連走路都靠牆走。生活中只要有這隻鼎煮粥餬口就可以了。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後,很有感觸。
  •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就是從你出生開始,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或者健康還是生病,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宗教種類有很多,但是中國兩大教派分別就是佛教和宗教,宿命論根深蒂固的種在人們的腦海中。三國時期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被認為是千古奇才,他能通過觀測天象來預知戰事以及人的命運。據說他在死之前的一段時間曾觀測天象,早已預知了自己的死亡。很多國家也有國師或是佔卜師的職位,他們的工作就是觀天象保證國主的健康和時刻觀測國運。
  • 《古今小說》中很精闢的10句話,字字經典,句句深刻!
    《古今小說》中很精闢的10句話,字字經典,句句深刻。1、安分守已。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三十六卷》。分:本分。守:保持。己:自己,指自己的品格氣節。指滿足於現狀,規矩老實,不違法亂紀。2、命如五鼓銜山月,氣似三更油盡燈。
  • 三言二拍之聖賢緋聞:莊子鼓盆的故事
    資料圖這個問題,馮夢龍給我們找到了答案。作為史上最大膽的小說家,他不但在小說裡各種給和尚尼姑安排孽緣,而且還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安排了緋聞,將莊子敲盆的故事進行了再創作。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還穿插了齊國國君為了拉攏莊子,給他安排了一個宗室女做妻子的情節,這就給歷史上的莊周妻安排了一個身份。然而,事實上,作為宋國沒落貴族的莊子,其妻只可能是其它小國的沒落貴族之女。在整個莊子鼓盆成大道的故事中,莊子試探其妻的環節非常有趣,為了試探妻子,莊子竟然自己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