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聽人會抱怨說:生活真苦,活得太累了,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其實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但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活得太過計較了,心態太不平和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日常生活的「好與壞」,都是由人生態度所支撐的,你秉持著什麼樣的人生觀,以及何種心態,其實也決定了你往後的人生格局。
比如,樂觀豁達、心態陽光的人,即便是遭遇了困難,他的人生中也一定是積極陽光的;而反觀那些鬱鬱寡歡、心胸狹窄之人,哪怕人生是一帆風順,但稍有挫折,就會意懶心灰,消沉怠慢。
生活中,一定要少些抱怨,因為抱怨本身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幫助。你抱怨的越多,內心的痛苦就越多;抱怨的越少,內心的快樂就越多。
有抱怨的時間,不如用來學習;有抱怨的經歷,不如用來奮鬥;有抱怨的熱情,不如燃起希望之光。
活得太累的人,多半都有這幾個原因,一起來看看。
01想太多了
人,有些時候太敏感了,也不見的是一件好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別人無心的一個舉動又或是一句話、一個表情,自己卻在心裡暗自揣測,各種解讀。以為別人是在有意指責自己呢。時間長了,難免會心累,活得不快樂、不開心。
想太多了,其實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煎熬和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中的很多煩惱,無非就是你認真了,想多了。明明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你偏要用複雜的心思去考量,怎能不累呢。
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痛是吃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禍是說出來的,煩惱是想出來的。
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困苦,那就是在自討苦吃,累上架累了。所以要心懷希望和善念,相信身邊一定有美好相隨。
人生如路,須得在荒涼中走出繁華的風景來。原諒時光,記住美好,刪繁就簡,任生命的潮水湧動,我心自安然。
攻於計較的人,總是喜歡想得太多,要得也太多,而結果,在得失裡無限反覆,卻常常丟失了最本真、最重要的東西。所以,想太多,最後累得只能是自己。凡事別想太多,煩惱也就少了。
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人生得意時,切記看淡;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
靜,是一種休息, 更是一種修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喧囂,所有的傷痛,都來源於躁動。
做人,不要再想那麼多了,給自己找那麼多憋屈幹什麼,放得下,放不下,最終都是要學會放下,何不快樂的放下呢,受那麼多累心幹什麼。
人過得快不快樂,不在於別的任何東西,完全在於自己的內心,與其心有千千結,不如讓一切順其自然,學會接受。
凡事別想那麼多,看輕看淡一些,對人不要那麼多心,對事無需太過慮,生活就好過多了。
02不懂知足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忽睹天際彩雲,常疑好事皆虛事;再觀山中古木,方信人是福人。
意思就是:知足常樂者,才是有福之人。
人就是這樣,在擁有幸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什麼是幸福。總會覺得別人的幸福才是真幸福。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些時候,並不是生活對我們不公,只是自己的欲望太多了,想要的太多。
總以為自己的幸福總是在下一個渡口,只有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會後悔,兜兜轉轉卻發現幸福就在身邊,可自己卻一直在追求詩和遠方,卻忘了眼前才是真正的幸福。
知足常樂,強調的是感恩。
要感激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的,才會活得真實,過得快樂。生活中,太多的煩惱大多數都來源於不懂知足,總是在抱怨生活的不公。而一個知足的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夠保持著良好的心態。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
很多時候,由於對生活充滿了抱怨,蒙蔽了發現美的眼睛,只有那些懂得知足的人,他們才能一直發現生活的美好。
一個知足的人是很容易滿足的人,因為他們懂得從一件在眼中全是缺點的事物中發現美好,從而把所有事物都看得更加美好。
03不知放下
佛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煩惱由心生,清淨無染汙。痛苦來自內心的執著,執著的東西又得不到,就會產生苦海。
得不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美好的,只是你不了解,原諒和接納得不到的人或物,就是放過自己,曾經過去,往事以空,執著也再無意義,痛苦是自己的愚痴,累得是自己的身心。
擁有的時候,學會珍惜,失去的時候,學會感恩。已經過去的,慢慢放開,曾經錯過的,學會釋懷。
懂得放下,才能騰出手擁抱現在,才有心思體驗每一個最真實的當下。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去執著於過去,將過去的一切煩惱都記在心中,從而導致現在的心情很差,無法正確面對未來。
如果一味地活在過去,那麼不僅過去不快樂,現在也不會快樂,未來也必然不快樂。所以,做人要灑脫,要懂得放下,更要懂得衡量利弊,對於未來來說,過往的不順利就是弊端,是必須要忘記的。
只有放下過去,才能把心騰出來,去迎接美好。
放下不利已的情緒,是對自己的解脫,也是人生最大的智慧,寬恕別人的錯,也是饒恕自己的心。
該是你的,它不會跑,不是你的,就別再死死抓著不放了。
人啊,活著就要快快樂樂、輕鬆自在,不要讓心中的執念毀了這一生。要懂得適時放下,放下所有的執念,放下所有的介懷,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未來。
所有,人要想活得不累,就要學會看得開,懂放下,要知足,如此這般,方能活得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