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身心俱疲——曾國藩溘然長逝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第二節 身心俱疲——曾國藩溘然長逝

  總督很難當——師徒合力治理永定河

  曾國藩灰頭土臉地從天津來到了北京,此時他身心疲憊。雖然遠離了天津教案,但「刺馬」案還等著他,曾國藩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更揣摩不出慈禧太后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他請辭兩江總督被否後,更感到迷茫,於是他要見見這位掌握朝政大權的女人。當他覲見慈禧時,兩人的交談還算愉快,而當年正好趕上曾國藩六十大壽,朝廷也很給他面子。賜他御書「勳高柱石」匾額,賞賜玉如意、蟒袍等物以示恩寵。而生日當天,還有部分京官和湖南老鄉在湖廣會館為他舉辦了盛大的生日party。這些都讓曾國藩獲得了暫時的放鬆,至少使他擺脫了天津教案的陰影。十月初一,同治帝宴請眾大臣,曾國藩也在受邀之列。幾天後慈禧太后又召見了曾國藩,交代了江南的應作之事。可以說在北京滯留的時間,算是曾國藩難得清閒的時候,但畢竟還要去兩江,在京待了二十天後,曾國藩終於起身去往江寧。

  這時候的李鴻章正在幹什麼呢?他現在的身份是直隸總督,同時,他還有了一個另外的身份—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去法國賠禮道歉了,再加之三口通商大臣這個職務與直隸總督的很多權力相互重疊,索性朝廷就把三口通商大臣這個職務改成了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也順其自然地兼任了這個職務。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倒也算是託了弟弟的福,接任了弟弟的湖廣總督,而李鴻章的權臣之路才剛剛開始。天津教案總算是處理完了,可李鴻章並沒有放鬆下來,既然幹上了這麼重要的職位,那可要好好表現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吏制、水利、洋務、練兵等樣樣看起來都不輕鬆,李鴻章深感責任之重大。而他也不忘向曾國藩寫信訴說一下自己的苦悶。比如說他在給曾國藩的一封信上就寫道:「每日見客七八次似太煩勞,日久事熟當可從減。前請筱嵐來助,因此間洋務幕吏無一解事者,函牘奏諮,必須親制,殊為窘苦。」大概意思就是事情比較多,只好請人來幫忙,可見初當直隸總督的李鴻章還是有點兒應接不暇。可屋漏偏逢連陰雨,水患之災在直隸境內瀰漫,永定河決口了,李鴻章的首要任務成了救災。

  在曾國藩當總督的時期,他就把治理永定河作為一項大事來抓。在曾國藩上任的第一年,也就是同治七年(1868年)永定河就決堤,這使曾國藩憂心忡忡。於是他親自勘察河道,獲取了第一手的資料。在第二年他就上書指出永定河的問題主要是淤泥累積所致,提出分階段對河道內的淤泥採取分時分段清理、增加引河的方案,他還向戶部要求增撥治河的費用。朝廷對曾國藩的治河之策表示贊同,並撥款進行整治。曾國藩親力親為,加大督促力度,杜絕偷工減料,確保工程質量。在他的努力下,很快永定河的初步治理工程完畢,他還親自到工程現場進行驗收。但好景不長,永定河再次決口,這讓曾國藩猝不及防。幸好這次決口不是新修的工程,而是原來未整修的地方,受災面積不大。在免去了幾個官員後, 曾國藩自己並沒有受到影響。但河務關係重大,所以曾國藩來不得半點馬虎,他繼續對永定河進行治理。至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整個永定河工程全部告竣,曾國藩依舊親自到現場驗收,並向朝廷上了一個《永定河北四下汛合龍全河通暢折》,這宣告曾國藩對永定河的治理告一段落。

  雖然曾國藩對治理永定河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但水患之災只是暫時性地得到了解決,李鴻章卻偏偏趕上了永定河的再次肆虐。李鴻章在寫給曾國藩的信中直言:「本年津河數郡水災與嘉慶六年(已近七十年)相等。其時庫帑充足,賑恤至百數十萬,次年春夏尚有巨資接濟,目今局面,斷難援照。戶部七月二十七日力陳匱乏宜求節省一折,不準各衙門率行奏撥巨款。」從上面的話可以看出來,這次洪災可謂是幾十年一遇,而賑災的錢款很不到位,所以這讓李鴻章犯了難。此時曾國藩的身體狀況已很不樂觀,但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還是為李鴻章出謀劃策,激勵他想方設法解決當前的困難。李鴻章只好打起精神,東拼西湊了幾十萬兩白銀作為救災之款,以解燃眉之急。

  別看曾國藩幫助李鴻章,說實話他的處境也不比李鴻章強到哪裡去。自他再度擔任兩江總督後,他的心志已經被消磨得差不多了。為了顧全大局,他背負了罵名,這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而審理「刺馬」案,這又是一道坎。曾國藩也變得「油滑」起來,不想再因為這種難以處理的事情,給自己增加更多的煩惱,他在北京磨磨唧唧地不想赴任,和這個原因有很大的關係。當時朝廷已經增派刑部尚書鄭敦謹調查案件,這正好使曾國藩解脫了,他決定先讓鄭敦謹去,等調查結果出來,自己再開始下一步行動。

  等到曾國藩正式到任兩江總督時,「刺馬」案的事情基本上有了眉目。經過訊問嫌犯張汶祥,得到了一個讓人咋舌的故事。張汶祥自稱與馬新貽、曹二都是綠林人士,結拜為兄弟,後來馬新貽平步青雲當了大官,他看到曹二的老婆很漂亮,就和她私通。可私通這事情畢竟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更要命的是被曹二知道了。馬新貽就一不做二不休,給曹二扣了個通捻匪的罪名殺了。張汶祥得知此事,就發誓要為好友報仇,於是就發生了這起震驚全國的高官被刺案。訊問的結果報到藩司梅啟照那裡,這種涉及「作風問題」的供述,實在讓梅啟照很難交差,就責人繼續訊問。老虎凳辣椒水用完了,張汶祥還是堅持自己的供詞。沒辦法,梅啟照只好以「江浙海盜挾仇報復」下了定論。曾國藩這下輕鬆了,下屬都定了性了,自己就按照「實情」辦理就是了。而鄭敦謹佩服張汶祥的義氣,想減輕他的刑罰。曾國藩沒有同意,估計他考慮如果以案件真實面目上報必然影響整個清朝官員的形象,與其被人嗤笑,還不如早早結案完事。

  很快,曾國藩前後上報了名為《覆審兇犯行刺馬新貽緣由》、《覆審馬新貽被刺一案犯供無主主使實情篇》的兩個摺子。第一個摺子為大家繪聲繪色講了一個從太平軍到海盜再到殺人兇手的離奇故事,而第二個摺子則是解釋了一些對於案件的質疑。由於官方的閃爍其詞和撲朔迷離的情節,導致小道消息滿天飛,這件「刺馬案」 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案」被列為「清末四大奇案」,足見此案的詭異。曾國藩也看出了這件事情拖下去會越鬧越大,搶先按「罪大惡極」將張汶祥凌遲處死,並在馬新貽靈柩前摘張汶祥的心作為祭奠,此案總算是有了結果。

  而曾國藩在此案中,可以說粗疏含混,很不像他原來那樣兢兢業業的樣子。可能是天津教案的陰影太重,也可能是受李鴻章「痞子腔」的影響,曾國藩對待敏感事件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

  老師辭世——聞噩耗鴻章悲痛欲絕

  「刺馬」案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過去了,曾國藩的身體已經非常孱弱,但他還是強打著精神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練兵、整吏都是需要他去做的事情。而遠在天津的李鴻章在紛擾的政事中也不忘向老師曾國藩寫寫信相互交流。李鴻章這時與曾國藩的書信來往多是講述直隸轄區發生的事情,附上自己對事情的處理意見,希望曾國藩能多給自己一些建議。而曾國藩也盡心為李鴻章出謀劃策,為自己的學生排憂解難。這時李鴻章已經五十歲,曾國藩六十二歲。對於這個年紀的兩人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體諒,經歷得越多,越能感到友情、師生情的難能可貴。

  在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李鴻章給曾國藩寫了回信,回信中他深感:「鴻章自度精力日頹,文武將佐亦少堅貞耐苦之人,設有緩急,將若之何?吾師以天下為任,曾預籌及否?」說出了他已心存疲憊,寄希望於曾國藩為自己指點方向。可沒想到,這竟然成為他與曾國藩的最後一封書信。

  二月初二,曾國藩正在處理公事,突然發病了,手顫不止,想說話卻說不出來,他只好立即停下手頭的工作,回房間修養。二月初四,曾國藩稍感病情好轉,中午吃完飯由兒子曾紀澤扶著在家中花園散步,與曾紀澤拉家常。而一陣大風吹過,曾國藩連呼「腳麻」,曾紀澤立即攙扶父親回屋。這時曾國藩已經抽搐,不能說話。雖然不能說話,但曾國藩還是手指遺囑讓兒子念給自己聽。端坐了三刻,曾國藩與世長辭。而在他去世的時候,金陵城陰沉得嚇人,還下起了小雨。天空的西南方卻突然出現了紅光,大家以為是著火了,卻找不到火源,很久之後紅光自行散去。這就是對曾國藩去世時的記載,一代風雲人物就此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對於曾國藩的突然辭世,全國上下一片惋惜之聲,這位挽救清朝於崩潰邊緣的功臣,他的死是整個朝廷的損失。

  朝廷給予曾國藩身後之事無上的榮耀,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而且特頒上諭追贈曾國藩為太傅,照大學士例賜恤,賞銀三千兩治喪,加恩予諡「文正」,入祀北京昭忠祠、賢良祠,並於湖南原籍、江寧省城建立專祠,以示表彰,其子曾紀澤世襲一等侯爵之位。不說別的,只諡號「文正」一事,足見朝廷對曾國藩的評價有多高。自宋朝以來,「文正」成為萬千官員夢寐以求得到的諡號。「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是司馬光提出的,所以後世以「文正」作為人臣極美的象徵,而皇帝們也不輕易將此號封賜大臣,除非這人確實達到了人臣之典範。

  在曾國藩之前,清朝一共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五人得到了這樣的殊榮。這五個人個個不是凡人,不光不是平凡的大臣,還是極顯赫的重臣,曾國藩能夠得到這個諡號可以說是極盡尊榮。除了朝廷對他表示了最大的尊重,其他的大臣也表示了對他的敬佩,紛紛上書陳述他的生平勳績。這怎麼能少了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呢?

  曾國藩逝世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李鴻章這邊。噩耗傳來,李鴻章不敢相信這是事實,認為只是誤傳,即便如此,李鴻章也昏厥過去。在甦醒後,他立即向朝廷上疏證實老師之死是否當真。在得知曾國藩確實已經仙逝的答覆後,李鴻章肝腸寸斷,號啕大哭,不食不眠,沉浸在失去老師的極度悲痛中。在他寫給曾紀澤的悼念其父的信中說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初猶疑來信怳惚或者暈過復甦……而吾師果已死矣。不可復生矣。天乎天乎,奈之何哉。」如果說把李鴻章寫給曾紀澤的信當做例行公事的哀悼,那在李鴻章寫給其他人的信中,他仍然表達出了對於自己恩師去世的哀悼。「弟與患難相依最久,艱難時局共支持,噩耗乍傳,憂悸欲絕。師相之變,實出意外,聞信至今,怳惚驚悼如夢如迷。諸公左右追隨,更不知如何傷感。」從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李鴻章對曾國藩的死是發自內心的痛,痛老師去得太早、太快,自己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在李鴻章為曾國藩書寫的輓聯中,也可以看出他對老師的敬佩之情:「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築室忝為門生長;威名震九萬裡,內安外攘,曠代難逢天下才。」這是李鴻章對老師曾國藩的評價,更進一步說明了他與曾國藩不同尋常的關係,而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恩怨過往,那還要從兩個人的身世說起。

相關焦點

  • 當你身心俱疲的時候,不要眺望遠方
    他們並不懼怕挑戰,反而他們總在挑戰什麼,挑戰改變,挑戰現實,挑戰他們需要做到卻暫時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你不了解他們的之前,會覺得他們並不是活的很有把握,而是活得身心俱疲。但是時間久了,你開始發現他們為什麼活得很有把握,是因為他們雖然長時間處在身心俱疲的階段,但是他們並不會放棄什麼,或者說,他們並不覺得身心俱疲這件事,有什麼不好,你看不到他們去抱怨什麼,因為他們覺得,
  • 《米脂婆姨》熱拍 女一號桑葉紅為革命身心俱疲
    搜狐娛樂訊 由桑葉紅擔綱女一號的大型革命題材的電視劇《米脂婆姨》正在陝西米脂趕拍,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女人的革命史詩,在這部戲中,以桑葉紅為首的米脂的婆姨們為了革命,為了勝利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尤其是戲份最多的桑葉紅為革命更是「身心俱疲」。
  • 身心俱疲?那些伴侶間避而不談的秘密
    相信熱戀中的情侶都有這些擔憂,開始變得患得患失、身心俱疲。那麼,我們今天來說一說我們避而不談的這些。情侶熱戀或婚前時總是不管幹什麼都充滿激情,聊天話題無所不提,但是在關係越來越親密後來的就是冷靜期。逐漸習慣對方的存在,慢慢不再需要天天在一起,但這樣的轉換是很正常的,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到了一定的點,自然是要降溫的。
  • 這樣的婚姻生活,讓「妻子」身心俱疲
    尼泊爾「一妻多夫」爭議大,婚姻生活讓「妻子」身心俱疲相信很多男性會羨慕「一夫多妻」的生活,每天妻妾成群圍繞著自己,為自己「服務」,想想就覺得非常美好吧?當然,對於「一妻多夫」可能也有不少女性會羨慕。一個妻子可以擁有多個丈夫,多個丈夫為自己「效力」,仿佛變身「女王」般。當然,有些人羨慕,也有人唾棄。
  • 朱清時卸任南科大:從躊躇滿志到身心俱疲
    第4個瞬間 身心俱疲  2011年7月17日,朱清時在深圳為湖南衛視《嶽麓實踐論》錄製節目時,現場播放的兩年前朱清時躊躇滿志的視頻,反襯出他當時的清瘦、焦慮與憂愁。  2011年7月17日,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從緊張的工作中抽身,在深圳為湖南衛視《嶽麓實踐論》錄製了一期節目。
  • 梅德韋傑夫:我累了,身心俱疲
    運動員通常會格外重視主場作戰的比賽,主場球迷甚至親友到場支持不僅會給球員帶來額外的動力,也會讓觀眾產生更多期待,然而俄羅斯選手丹尼爾·梅德韋傑夫卻退出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克裡姆林杯賽事,理由是:「我好累,身心俱疲。」
  • 15年火影身心俱疲!岸本齊史稱新連載《武士8》為逆襲
    ·15年火影身心俱疲,結尾拖沓之極。喜歡火影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動畫版中加入了大幅的原創內容湊篇幅,實際上岸本齊史也是集英社「名作就要拖」政策的「受害者」,岸本齊史表示4年前終於把「火影」給終結時的心情,真的就是「終於解放了」。
  • 《再見,列寧》: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
    01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欺瞞總是讓人身心俱疲我一直覺得艾利克斯向母親努力掩蓋東西德已經統一的事實,不僅僅是因為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共產黨員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更多的則是因為自己當時參加遊行被母親撞見後害母親受了刺激,艾利克斯的行為更多的則是帶著自責和虧欠的,所以他想要彌補過錯,更不想母親再因為自己受到傷害,所以他比其他的任何人都努力地去編織這個美麗的謊言,奔走在現實與虛幻之間
  • 不要為愛盲目,輕易的愛上這三個星座,會身心俱疲
    然而在戀愛裡的白羊座實在是令人身心俱疲,她們的脾氣很大,經常發火,往往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鬧起了脾氣。而且說話不經過大腦,經常在爭吵中說些傷人的話,一點也沒有考慮另一半的感受。雖然她們的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人心都是肉做的,並不是所有人都經得住「狠話」,所以不要輕易愛上白羊座,除非你受得住對方的脾氣。
  • 72歲大爺的擔憂:兒子每次回來一次,都感覺身心俱疲
    72歲大爺的擔憂:「兒子每次回來一次,都感覺身心俱疲。」老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比較反常的想法,原因不外乎就是開頭說的那些。
  • 若不是身心俱疲,誰會願意提出離婚?
    反對者認為:「讓離婚當事人特別是婚姻關係中弱勢一方身心遭受煎熬,離婚冷靜期儼然變成了一種「虐待期」。」在微博評論下方,絕大多數網友都持反對意見。網友甚至戲言,網友們從未如此一致。若不是身心俱疲,誰會願意主動選擇放棄。離婚的傷痛或許是一時的,但它留下的痕跡是一輩子的。真正有感情基礎的婚姻而言,如果最終以離婚收場,那麼雙方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全身而退的。
  • 目的性太強、約會像面試 快餐式相親讓人身心俱疲
    快餐式「大展銷式」的相親、對自己和他人的錯誤定位,讓他們身心俱疲。
  • 徵文選登|也曾仗劍闖天涯,身心俱疲歸南山
    也曾仗劍闖天涯,身心俱疲歸南山文 / 閱閱作者:經濟學碩士,現為高校小嘍囉。91雙子女,靜如處子,動若瘋兔,好讀書,不求甚解,但求書中有一隅,安定自在。我今天想分享給大家的是關於我不太成功的職場故事,算是我畢業兩年來的一個工作總結,也希望大家能從我的故事裡面獲得一些啟發。
  • 夜讀|48歲海歸啃老,80歲老母身心俱疲狀告兒子|史詩級渣男!冒充...
    【最心酸】48歲啃老海歸宅家7年,80歲老母親患尿毒症身心俱疲狀告兒子@看看新聞 消息,上海82歲的丁阿婆老伴已離世,前幾年她又患上尿毒症,一直自己坐公交車去做透析,感到身心俱疲。
  • 「天津教案」與曾國藩的最後歲月
    朝廷看到了曾國藩的才能,也為平衡朝中勢力,將其褒獎為直隸總督,本質是為了讓他肅清官場風氣、整治陋規。從上任至『天津教案』發生,曾國藩歷經艱辛,整頓風氣,肅清陋習,取得了驕人的政績。教會不遠萬裡來做慈善必然是有所圖謀,當權者慈禧也認為確有其事,遂命曾國藩徹查後讓洋人給大清國認錯。這是一個棘手的案件,曾國藩垂死病中驚坐起,思索再三決定接下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任務。當時晚清有一個規律性現象,那就是在對外交往中,凡是主張強硬,甚至主張「蠻不講理」的人,通常都會獲得民眾的熱烈歡呼,被稱為「民族英雄」「揚我國威」。
  • 曾國藩家書:天天讀書、學習還毫無收穫的你,該看看這四點了
    小縣官讀《曾國藩家書》第009期導讀:曾國藩自少年時代開始就十分重視讀書治學,從此一生都以此為志,日日精進,不曾間斷,直到歲月的盡頭。他南徵北戰,叱吒官場,既有無數的讚譽,也有無數的毀謗,可謂「譽滿天下,也謗滿天下」。
  •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曾國藩遭到的猜忌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被稱為「中興第一名臣」。他率領湘軍打敗了太平軍,鎮壓了持續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曾國藩是漢臣,他始終受到朝廷的猜忌,兩者之間的矛盾一度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曾國藩作為清朝第一位掌握兵權的漢臣,他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
  • 當青春裡的那一場內心如洪水猛獸一樣的暗戀褪去,我已身心俱疲
    青春裡的那一場內心如洪水猛獸一樣的暗戀褪去,我已身心俱疲;就像是明明我知道你就在五米之外,腳下卻如馬拉松一樣漫長,好似永遠都跑不到終點。 哪怕我是再不甘心,再不情願,也無法讓你像我喜歡你一樣的喜歡我啊。
  • 【居家健康】 「宅」到身心俱疲?三招「易筋經」練出一身輕
    為此,新華健康連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療法——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傳承導引醫學研究所所長嚴蔚冰,為大家支招緩解腰酸背痛、身心疲勞的導引方法「易筋經」。  「春天適合安養生息,吐故納新,易筋經導引,外導內引助氣機順利轉換。」嚴蔚冰表示,《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是中醫導引學經典,其每一勢都有針對性地疏導人體一條經筋,濡養相應的經絡和臟腑。
  • 湘軍攻克南京,有人勸曾國藩自立,他卻做了一個「惡夢」
    由於長途跋涉,身心俱疲,再加上身患感冒,曾國藩一到南京,就臥床不起。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自小執拗、張揚,如今仍一如既往,絲毫沒變。曾國藩自然清楚九弟所謂的「東風」,不過就是要他挾軍威振臂一呼。他也曾無數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當這一天真真切切地來到時,尤其是親耳聽到曾國荃「只欠東風」的急切話語時,曾國藩還是不由自主地驚出了一身冷汗。曾國藩坐起身來,示意曾國荃稍安勿躁。他呆呆地想了半晌,才若有所思地說:「只怕畫虎不成, 反類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