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瘋狂」擴張的電商,為何在日本被實體店打敗?輸在了哪裡

2021-01-17 不凡智庫

文:子建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隨著手機的外貌的升級換代和越來越多的新功能,它也被稱為「移動電腦」。說到這裡,網際網路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技術的進步,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的購物方式。也正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實體店受到了相當嚴重的衝擊,眾多實體店倒閉。雖然這隻發生在中國,但在日本,情況完全不同。

首先,如果想在中國開一家實體店。第一步就是需要解決店鋪的租金問題。眾所周知,一家實體店的租金是相當貴的。如果租金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店面裝修費用問題了,還有人工費,這些費用加起來,最終肯定會計入店內的商品價格裡。因此,對於實體店來說,除了同類商品的質量問題外,實體店的商品價格通常要比網上的價格貴得多。

不過網店就不同了,網店的成本相對較低,不需要支付房租和人工裝修等費用,這是線下實體店無法比擬的。再加上現在各種各樣的電商促銷活動,一些實體店生意難做,營業額上不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大量實體店倒閉,這也是很多實體店對電商「恨之入骨」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零售業已經非常發達了。說到實體店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原因離不開整體整合。縱觀目前日本眾多大型商場,以單一業務為主業的商場、超市寥寥無幾,從服裝、日用品、電器甚至汽車都實現了整體經營。因此,在網上可以買到的商品通常都在大型購物中心都可以買到。而且,就服務態度而言,日本服務員的服務態度無話可說。它真正體現了「顧客就是上帝」的說法,很多人去日本超市購物,他們享受的不僅僅是購物,還有貼心的服務。為了給客戶更全面的體驗,日本商場通常都設有吸菸室、母嬰室,還有很多的長凳供人們放鬆休息。

曾有人採訪了一位日本電器行業社長,他介紹了自己開店的經驗,首先店內燈光要明亮,購物環境要舒適;其次,任何商品都可以觸摸,購物體驗要好;最後就是要有很多衛生間,而且要很乾淨,讓不想進店購物的人,都會想進來借個廁所。

從一家普通的電器賣場來看,不難看出日本實體店的細節做得非常好,從細節上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即使這次不買,也會對消費者對賣場的印象非常深刻,等到下次想買相關產品時,可能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個賣場。

對中國來說,網上購物具有價格優勢,因為電子商務可以有效消除許多中間商獲得的價差。然而,由於日本零售業發展多年,其中間環節已經很少。而且,線下零售的效率非常高,基本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零售業早已非常發達。無論是在日本的大城市還是在日本的農村城鎮,普通購物中心和便利店都有相應的配套設施。此外,日本每個街角都有各種自動售貨機,許多便利店都是24小時營業的。如此便利的實體消費最終讓電子商務在日本難以崛起。

而且日本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慢,所以像電子商務這樣的新事物在日本很難發展。事實上,不僅僅是電子商務。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儘管它的實體行業非常強大,日本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相比之下,我國人口老齡化相對薄弱,年輕人仍然是主流消費群體。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的物流業並沒有國內發達。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的網絡購物體系比較完備。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同比增長25.3%,最高日處理量達5.4億件,同比增長28.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量收增速差從去年的4.8%進一步縮小為1.1%,行業逐漸由規模單向驅動向規模效益雙向驅動轉變。與2010年相比,快遞業務量收分別增長了26.1倍和12.0倍,業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4倍,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因此,不難看出,網購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發達的物流體系,因此在國人中很受歡迎。日本的網上購物沒有價格優勢,中國實體店的服務水平與日本相比還有差距。簡單地說,是價格、服務和人口特點使中國和日本的實體店現狀迥然。所以才會出現日本實體店「幹倒」的電子商務現象,中國實體店則是由於電子商務「倒閉」的相反現象!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推薦語:電商,這個曾經不被認可的「假冒偽劣」代名詞,在今天已經深入改變了中國商業生態與人們生活方式。 小到牙刷、垃圾袋,大到各種家具和日用電器,絕大部分國人都選擇在網上購買。
  •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打敗實體店,美國、日本卻恰恰相反?答案確認了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打敗實體店,美國、日本卻恰恰相反?答案確認了!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有了顛覆性的改變,電商行業的發展,微信、支付寶的都出現,都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新的行業誕生,一些行業也會受到衝擊,如今網購的興起,讓國內的實體店徹底「完敗」,很多實體店的經營者,不得不開拓電商市場,而像是餐飲品牌,也紛紛跟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合作。
  • 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可以打敗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擊敗了實體店?
    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可以打敗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擊敗了實體店?推薦語: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電商基本也成為了大多數人生活中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無論是可選擇性還是價格上都比實體店有優勢,所以很多人在幾年內都養成了電商購物的習慣。
  • 日本電商輸給了當地商場,為何中國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
    在這個絢麗的國際舞臺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有些東西能在一個國家內興盛起來,而在一個國家表現出了衰頹的局面,電商就是如此,它在中國發展得風生水起,在日本卻舉步維艱,日本的商場輕輕鬆鬆就能碾壓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
  • 在中國,電商幹掉了實體店,為何在日本,電商卻會敗給實體店?
    提到電商平臺,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了。淘寶成立的時機很好,恰逢之前的國內電商巨頭易趣網易主,eBay貿然進軍中國市場,中國電商行業出現動蕩。同時,由於支付寶、花唄等事物的出現,更是讓網上購物成為了一種潮流。而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發展壯大,實體店的日子也是變得越來越難過。
  •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網際網路的發展,確實帶來了很多的改變,尤其是在我們中國,可以說,從2010年到2020年,在這短短10年的時間內,由於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的實體店,也都被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打敗,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 與中國恰恰相反,為何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正是因為電子商務的興起,實體店受到了相對衝擊,導致很多實體店相繼倒閉。然而,這種現象只發生在我國,在日本則完全不同。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實體店能夠完爆電子商務,而中國實體店卻被電子商務幹掉?問題就出現在這三個地方:一是產品缺乏多樣性,二是具體表現的便利性,三是行動支付的普及性。這三個原因值得國內實體店思考。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店可以幹掉電商,而中國就不行?
    不得不說,這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幾乎吃掉了實體店90%的市場,但是在日本卻又是一番別的景象。文:小人物當鋪在日本大阪城、天神橋、梅田等比較繁華的商業區一到節假日就人滿為患,實體店的生意異常火爆,人來人往的畫面,像極了地鐵上下班的尖峰時間。難道日本沒有電商嗎?很多人都這樣問。
  •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電商對實體店影響不大?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電商的發展都是一個大趨勢,而電商的發展肯定會對傳統的零售業產生一個衝擊。最近幾年,美國的電商業務發展也非常迅猛,電商發展同樣也會對美國的一些線下零售產生一定的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沒有中國那麼明顯而已。
  • 日本實體店是這麼幹掉電商的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在中國電商擊敗實體店,而在美國和日本卻相反的原因正式被確認!
    在中國電商擊敗實體店,而在美國和日本卻相反的原因正式被確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崛起,大量的購物場景會在網絡平臺上出現。消費者也更加習慣通過網絡來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在中國內地很多的一線城市商鋪開始倒閉,尤其是衣服鞋帽等領域的店鋪。很多的專家分析認為是網絡購物的出現衝擊了線下實體店,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只在中國發生,而美國日本雖然網際網路也非常發達,但是還沒有到能夠取代線下實體店的地步。那麼在這些國家線下實體店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 發達國家的電商,為何幹不過實體店,而中國卻恰恰相反!
    國內這些年發展迅速,最讓人引以為傲的行業不得不說就是電商,電商的發展之快已經達到了讓世界為之嘆服的地步。像天貓雙十一一天的銷售額就已經震驚世界了,每一年都會創造出新的記錄,讓世界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國電商行業的崛起,也給實體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不少實體店都相繼關門歇業。
  • 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歐美卻不行?
    最近,有網友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為啥美國卻沒有這種事情發生?隨著國內電商的興起,一大批實體店相繼倒閉,或者轉讓出去,如今國內的實體商店確實「不好混」。而在美國。電商亞馬遜平臺卻並沒有把美國的實體店幹掉,反而在線上、線下都有著各自的發展之路。
  • 電商在國內火爆,為什麼在日本「失敗」了?馬雲一句話說出了實情
    電商在國內火爆,為什麼在日本「失敗」了?馬雲一句話說出了實情!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很多新興產業都冒出了頭。其中發展的最好的莫過於要說電商平臺,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購物方式。也因此很多的實體店鋪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所以很多實體店的商家都很責怪馬雲的阿里巴巴。但其實這真的怪馬雲嗎?不盡然,你看日本,實體店不照樣活得很好。那麼日本為何實體店存活的如此之好?
  • 武漢第二家小米之家落戶漢陽 電商巨頭為何紛紛布局實體店
    再加上前不久京東也表示要在五年內開100萬家便利店,以前主攻線上銷售的巨頭們正紛紛重回線下,開起了實體店。瞄準線下顧客群電商熱衷於開實體店「家門口就有一個小米之家,試用新產品和售後服務都更方便了。」昨日,漢陽市民鄭先生來到漢陽摩爾城,這裡新開了一家小米之家,下個星期他就可以在家門口體驗即將發布的小米5X新機了。
  • 為什麼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美國卻不可以?看完漲知識了
    我們以前都是在實體店買東西,但是自從電商出現以後,人們都在網上購物平臺上買東西,所以很多實體店被迫關門,但是美國和中國恰恰相反,美國人更喜歡在實體店買東西,那麼為什麼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美國卻不可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日本的電商為啥沒那麼火?為什麼東南亞電商狀況和日本高度相似?
    大家好,我是高妹高妹今天和朋友們聊天,說到日本的電商為什麼沒有那麼火?我們生活在日本多年的朋友,看到如今中國的電商效率,也是會大為驚訝。2018年,日本的電商,在整個社會零售總額的佔比大概是6.2%,日本家庭中有網購的比例是28%,也就是說多數日本人一年都沒在網上訂購過任何東西。那不熱衷於網購的日本人,都去哪裡買東西?多數是去的實體店,一般他們是去超市,百貨公司,商店步行街。
  • 美生在線發力,打造實體電商消費平臺
    新電商,新零售,新物流,新金融等概念的誕生,也為實體經濟連接網際網路提供了紐帶。電商經濟的衝擊下,實體經濟客源堪憂,利潤也大不如前,這其實是市場規律。 如今,新的電商趨勢已經出現,實體經濟開始緩慢復甦,實體店畢竟還是基於便利和快速的消費的。都說在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了,而日本正好相反,這是什麼原因呢,且聽美生在線來細細講解。
  • 林氏木業家具實體店突圍傳統家具電商
    家具電商是公認的國內電子商務最後一個藍海,紛紛「觸電」的家居賣場和新興的家具網購平臺都面臨著眾多難題,而以林氏木業為代表的林氏木業家具實體店模式值得所有從業者參考。   近日,林氏木業青島家具實體店即將開業,加速林氏木業O2O模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