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手機和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隨著手機的外貌的升級換代和越來越多的新功能,它也被稱為「移動電腦」。說到這裡,網際網路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技術的進步,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的購物方式。也正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實體店受到了相當嚴重的衝擊,眾多實體店倒閉。雖然這隻發生在中國,但在日本,情況完全不同。
首先,如果想在中國開一家實體店。第一步就是需要解決店鋪的租金問題。眾所周知,一家實體店的租金是相當貴的。如果租金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店面裝修費用問題了,還有人工費,這些費用加起來,最終肯定會計入店內的商品價格裡。因此,對於實體店來說,除了同類商品的質量問題外,實體店的商品價格通常要比網上的價格貴得多。
不過網店就不同了,網店的成本相對較低,不需要支付房租和人工裝修等費用,這是線下實體店無法比擬的。再加上現在各種各樣的電商促銷活動,一些實體店生意難做,營業額上不去,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大量實體店倒閉,這也是很多實體店對電商「恨之入骨」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零售業已經非常發達了。說到實體店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原因離不開整體整合。縱觀目前日本眾多大型商場,以單一業務為主業的商場、超市寥寥無幾,從服裝、日用品、電器甚至汽車都實現了整體經營。因此,在網上可以買到的商品通常都在大型購物中心都可以買到。而且,就服務態度而言,日本服務員的服務態度無話可說。它真正體現了「顧客就是上帝」的說法,很多人去日本超市購物,他們享受的不僅僅是購物,還有貼心的服務。為了給客戶更全面的體驗,日本商場通常都設有吸菸室、母嬰室,還有很多的長凳供人們放鬆休息。
曾有人採訪了一位日本電器行業社長,他介紹了自己開店的經驗,首先店內燈光要明亮,購物環境要舒適;其次,任何商品都可以觸摸,購物體驗要好;最後就是要有很多衛生間,而且要很乾淨,讓不想進店購物的人,都會想進來借個廁所。
從一家普通的電器賣場來看,不難看出日本實體店的細節做得非常好,從細節上讓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即使這次不買,也會對消費者對賣場的印象非常深刻,等到下次想買相關產品時,可能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這個賣場。
對中國來說,網上購物具有價格優勢,因為電子商務可以有效消除許多中間商獲得的價差。然而,由於日本零售業發展多年,其中間環節已經很少。而且,線下零售的效率非常高,基本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同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零售業早已非常發達。無論是在日本的大城市還是在日本的農村城鎮,普通購物中心和便利店都有相應的配套設施。此外,日本每個街角都有各種自動售貨機,許多便利店都是24小時營業的。如此便利的實體消費最終讓電子商務在日本難以崛起。
而且日本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慢,所以像電子商務這樣的新事物在日本很難發展。事實上,不僅僅是電子商務。正如你可能已經注意到的,儘管它的實體行業非常強大,日本沒有一家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相比之下,我國人口老齡化相對薄弱,年輕人仍然是主流消費群體。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的物流業並沒有國內發達。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的網絡購物體系比較完備。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同比增長25.3%,最高日處理量達5.4億件,同比增長28.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量收增速差從去年的4.8%進一步縮小為1.1%,行業逐漸由規模單向驅動向規模效益雙向驅動轉變。與2010年相比,快遞業務量收分別增長了26.1倍和12.0倍,業務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4倍,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因此,不難看出,網購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發達的物流體系,因此在國人中很受歡迎。日本的網上購物沒有價格優勢,中國實體店的服務水平與日本相比還有差距。簡單地說,是價格、服務和人口特點使中國和日本的實體店現狀迥然。所以才會出現日本實體店「幹倒」的電子商務現象,中國實體店則是由於電子商務「倒閉」的相反現象!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