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可以打敗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擊敗了實體店?

2021-01-17 時事新論

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可以打敗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擊敗了實體店?

推薦語: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國的電商基本也成為了大多數人生活中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無論是可選擇性還是價格上都比實體店有優勢,所以很多人在幾年內都養成了電商購物的習慣。

特別是最近幾年,得益於電商行業發展的欣欣向榮,它在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比如電商促進了大眾經濟的消費,增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這其中就包括電商平臺商家、各類快遞員,養活了眾多的包裝企業、條形碼提供企業等等。

然而,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電商生意在國內崛起的時候,也嚴重影響了傳統實體店行業的生存。

不難發現,現在去逛商業街買東西的人變少了,去實體店試用、轉而跑去網上買東西的人變多了,這樣就導致了很多本來生意不錯的實體店陷入了經營危機,「旺鋪招租」現象已經淪為了市場常態。

因此電商的崛起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情。不過,這對於實體店店主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情了。

但這其中有一個現象也引發了大眾的注意:在日本,他們的電商是幹不過實體店的,所以該國的實體店生意做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而電商雖然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究其根本原因,我們發現了3大影響日本人購物習慣的因素。

第一個:日本的實體店行業十分發達,隨處可見「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和超市。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這些實體店所售商品的價格,往往和電商平臺上買的價格相差無幾,所以很多人在購物時,都會首選在附近的實體店購買,而不是在網上下單。

第二個:日本實體店服務很好。

在日本,從事服務業的人基本上都有很強的服務意識,他們喜歡把「顧客就是上帝」當作服務的根本理念,客戶購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這點上和我國有著不小的差別。

第三個:在日本無論是做電商還是實體店生意,都需要繳納10%的銷售稅,也就是說,他們無論是選擇網店還是實體店,所花的成本都一樣。在此情況下,產品價格自然都是差不多的,人們自然更願意購買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

綜上所述,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店能夠「完勝」電商平臺的真正原因。

寫在最後:電商的崛起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購物渠道,讓人們能夠用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同類型的產品,但無此同時也製造了更多的「網購包裝垃圾」以及淘汰了很多的傳統行業,過度發展電商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還要用很長的時間來驗證它。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在中國,電商幹掉了實體店,為何在日本,電商卻會敗給實體店?
    提到電商平臺,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了。淘寶成立的時機很好,恰逢之前的國內電商巨頭易趣網易主,eBay貿然進軍中國市場,中國電商行業出現動蕩。同時,由於支付寶、花唄等事物的出現,更是讓網上購物成為了一種潮流。而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發展壯大,實體店的日子也是變得越來越難過。
  • 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店可以幹掉電商,而中國就不行?
    不得不說,這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商幾乎吃掉了實體店90%的市場,但是在日本卻又是一番別的景象。文:小人物當鋪在日本大阪城、天神橋、梅田等比較繁華的商業區一到節假日就人滿為患,實體店的生意異常火爆,人來人往的畫面,像極了地鐵上下班的尖峰時間。難道日本沒有電商嗎?很多人都這樣問。
  •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推薦語:電商,這個曾經不被認可的「假冒偽劣」代名詞,在今天已經深入改變了中國商業生態與人們生活方式。 小到牙刷、垃圾袋,大到各種家具和日用電器,絕大部分國人都選擇在網上購買。
  •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打敗實體店,美國、日本卻恰恰相反?答案確認了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打敗實體店,美國、日本卻恰恰相反?答案確認了!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有了顛覆性的改變,電商行業的發展,微信、支付寶的都出現,都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新的行業誕生,一些行業也會受到衝擊,如今網購的興起,讓國內的實體店徹底「完敗」,很多實體店的經營者,不得不開拓電商市場,而像是餐飲品牌,也紛紛跟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合作。
  •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網際網路的發展,確實帶來了很多的改變,尤其是在我們中國,可以說,從2010年到2020年,在這短短10年的時間內,由於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的實體店,也都被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打敗,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日本電商輸給了當地商場,為何中國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
    在這個絢麗的國際舞臺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有些東西能在一個國家內興盛起來,而在一個國家表現出了衰頹的局面,電商就是如此,它在中國發展得風生水起,在日本卻舉步維艱,日本的商場輕輕鬆鬆就能碾壓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
  • 為何在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美國電商對實體店影響不大?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電商的發展都是一個大趨勢,而電商的發展肯定會對傳統的零售業產生一個衝擊。最近幾年,美國的電商業務發展也非常迅猛,電商發展同樣也會對美國的一些線下零售產生一定的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沒有中國那麼明顯而已。
  • 日本實體店是這麼幹掉電商的
    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在中國電商擊敗實體店,而在美國和日本卻相反的原因正式被確認!
    在中國電商擊敗實體店,而在美國和日本卻相反的原因正式被確認!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崛起,大量的購物場景會在網絡平臺上出現。消費者也更加習慣通過網絡來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在中國內地很多的一線城市商鋪開始倒閉,尤其是衣服鞋帽等領域的店鋪。很多的專家分析認為是網絡購物的出現衝擊了線下實體店,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只在中國發生,而美國日本雖然網際網路也非常發達,但是還沒有到能夠取代線下實體店的地步。那麼在這些國家線下實體店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 在中國「瘋狂」擴張的電商,為何在日本被實體店打敗?輸在了哪裡
    也正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實體店受到了相當嚴重的衝擊,眾多實體店倒閉。雖然這隻發生在中國,但在日本,情況完全不同。首先,如果想在中國開一家實體店。第一步就是需要解決店鋪的租金問題。眾所周知,一家實體店的租金是相當貴的。如果租金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店面裝修費用問題了,還有人工費,這些費用加起來,最終肯定會計入店內的商品價格裡。
  • 為什麼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美國卻不可以?看完漲知識了
    我們以前都是在實體店買東西,但是自從電商出現以後,人們都在網上購物平臺上買東西,所以很多實體店被迫關門,但是美國和中國恰恰相反,美國人更喜歡在實體店買東西,那麼為什麼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美國卻不可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而在歐美卻不行?
    最近,有網友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中國電商能「幹掉」實體店,為啥美國卻沒有這種事情發生?隨著國內電商的興起,一大批實體店相繼倒閉,或者轉讓出去,如今國內的實體商店確實「不好混」。而在美國。電商亞馬遜平臺卻並沒有把美國的實體店幹掉,反而在線上、線下都有著各自的發展之路。
  • 與中國恰恰相反,為何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可以說,從2010年到2020年,在這短短的10年時間裡,最廣泛的便是電子商務的興起,它不僅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而且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正是因為電子商務的興起,實體店受到了相對衝擊,導致很多實體店相繼倒閉。然而,這種現象只發生在我國,在日本則完全不同。
  • 發達國家的電商,為何幹不過實體店,而中國卻恰恰相反!
    國內這些年發展迅速,最讓人引以為傲的行業不得不說就是電商,電商的發展之快已經達到了讓世界為之嘆服的地步。像天貓雙十一一天的銷售額就已經震驚世界了,每一年都會創造出新的記錄,讓世界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國電商行業的崛起,也給實體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不少實體店都相繼關門歇業。
  • 貝貝拉姆「上下」布局,打造電商化母嬰實體店!
    我們經常說,龍蛇各有生存之道,無論網際網路電商還是實體店,本質上大家都是做零售,今天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爭相進入同城零售,搶奪線下零售市場,這不也證實了電商雖然很美,但是依然會遇到增長瓶頸的一天嗎?為什麼會有增長瓶頸,我想,很大原因跟用戶消費變化有關係。
  • 林氏木業家具實體店突圍傳統家具電商
    家具電商是公認的國內電子商務最後一個藍海,紛紛「觸電」的家居賣場和新興的家具網購平臺都面臨著眾多難題,而以林氏木業為代表的林氏木業家具實體店模式值得所有從業者參考。   近日,林氏木業青島家具實體店即將開業,加速林氏木業O2O模式的發展。
  • 實體店購跟電商平臺購買手機,哪個更好?不會被坑?
    實體店買手機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決定了當場就能下單提貨。雖然不排除少部分熱門型號的手機只在實體店展示而沒有現貨,大多數在實體店擺出來的手機都是可以當場購買的。這樣一來就省去了網上下單後等待物流的過程。尤其是春節期間,各大物流快遞都開始放假,想買手機的話還是前往實體店最省時省力。
  • 迪卡儂實體店,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這樣一家運動品商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能吸引無數中國男人揮灑金錢與汗水? 迪卡儂實體店, 為什麼沒被電商打垮? 可以像買菜那樣拎著走,可以在胳肢窩底下夾著走,回頭率絕對高於你甩著Dior的紙袋子。儘管這一點被很多中國消費者吐槽,但迪卡儂並不為之所動,依舊「我行我素」。
  • 都說實體店不好做,但為什麼很多人依然會選擇投資實體店?
    不是說電商火起來,實體就不能做了,電商想完全取代實體零售是不可能的,兩者必然要回到共存的終極狀態,而且在各自業態下,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這是很正常的,電商賣家倒閉的也不在少數,賺錢的也只是那些頭部賣家,相比之下,線下實體店投資,能不能賺錢不敢說,但生存的概率要比電商大一些,操作起來也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