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第005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
世人常說一句老話,叫「積德行善,必有福報。」好事做得多了,自己或者後世終將會得到善報,這便是福澤綿長的道理呀!
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行腳商人李公,在一次外出做買賣時,半路上救了一位老嫗。不想多年後,在他危難之時,老嫗的兒子挺身而出,救了他一命。
可見,這行善必有後福呀!
古時候的壽縣,有一個叫李公的行腳商人。李公經常挑著擔子,在各個鎮子間穿梭。李公如此辛苦,也只是賺取個差價,養家餬口罷了。
一日,李公從一鎮子上收了一批貨。他挑著擔子就要去另外一個鎮子賣。路過一片荒野時,李公看見不遠處的路邊側躺著一位老嫗。
善良的李公加快腳步,朝著那老嫗走了過去。行到近前,才發現那老嫗神智有些恍惚。
李公詢問她哪裡不適,那老嫗卻沒有說話。李公忙給老嫗喝了些水,那老嫗才漸漸有所好轉。
「我家住前面的村子,方才行路時忽然頭暈目眩,我實在支持不住,便倒在了這裡。」那老嫗氣息微弱地說道。
「老人家莫急,我正好要去前面鎮子。看你病情嚴重,就讓我背你去看郎中吧!」
「你我素不相識,這……恐怕不妥吧?」老嫗說道。
「無妨,救人要緊!」說完李公背起老嫗,挾著擔子朝著前方行去。
一炷香後,李公到了鎮子。他找到郎中,說了實情。那郎中開始把脈問診,原來那老嫗本有腦疾,又因天氣格外炎熱,老嫗頑疾突發,這才暈倒在地。
郎中開了幾付中藥,交給老嫗。那老嫗所帶銀兩不夠,李公就掏出錢來,交了藥錢。
老嫗對李公連連道謝,李公遂攙扶她走出了店門,此時恰巧碰到尋母的老嫗之子。
老嫗兒子得知實情後,欲要下跪以示感謝。李公忙將他扶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小哥莫行如此大禮,萬萬使不得啊!」
「先生的大恩大德,我銘記於心。日後必將報答恩公的救命之恩!」老嫗之子拱手言道。
李公辭別母子,挑著擔子繼續趕路。
一晃過了十多年,李公有一次去外地收貨。他趕著馬車疾馳在荒野山路上,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雷聲滾滾,颳起了狂風。
那雷聲直震得馬兒受了驚。那馬兒如同脫韁一般,拉著李公狂奔起來。李公見勢不妙,忙扯韁繩,但馬兒根本停不下來。直朝著前方斷崖處奔去。
離斷崖越來越近,此時李公雙手猛拉韁繩,欲要拉住馬兒,但馬兒不減速度,仍向前疾馳。
就在馬車即將衝下懸崖時,突然前方出現一個男子身影。那男子如閃電一般按住馬頭,在馬兒即將跌落山崖前,將受驚的馬兒攔了下來。
李公全身發抖,跳下車來。躬身對著那男子施禮道:「多謝少俠救命之恩,否則老夫早已命喪崖底了!」說完,李公欲要拿出銀兩答謝。
那男子卻撲通跪倒在李公身前:「恩公可還認識我?我便是恩公10多年救下那老嫗的兒子呀!」
李公聞言回想片刻,這才恍然大悟!
「哎呦!原來是你啊!快快起來,你母親可還好?」
「老母健在,身體還算康健,恩公莫要牽掛。這山路崎嶇,恩公此後可要小心才是!」
「老夫日後定會多加小心!少俠要去哪裡?與我可是同路?」
「恩公先行,我還有事要辦,就此別過了,恩公多加小心啊!」那男子躬身對著李公施禮言道,後化作一縷青煙消失不見了。
李公見狀甚是詫異:「這世間凡人怎會如此仙術?」李公搖搖頭不再多想,遂繼續前行。
殊不知,這男子在幾年之前,因為遇到禍事沒了性命,早已成了孤魂。今日突遇恩公有難,他特來相助恩公的呀!
作者心得:
想來這積德行善,危難之際助人一臂之力的善舉,不只是助人,也是在給自己積攢福澤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文中故事源自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