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到底需要返還嗎?

2021-01-17 瀟湘晨報

來源/上遊新聞幫幫頻道

編輯/鍾瑩曈

經濟遇到糾紛

權益受到侵害

法律遇到盲點

上遊新聞幫幫律師團

是你近在手邊的律師朋友

有法律問題

就來上遊新聞幫幫頻道

我們有律師天團坐鎮

免費為您提供法律諮詢!

(文末附提問方式)

下面是我們精選的律師問答

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工作時誤傷眼睛

工傷保險怎麼賠償?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BangBang/QA/list?id=87619&fromSearch=true

溫霏霏

律師

職工在工作中發生工傷事故,想要申請工傷賠償,則需要進行工傷認定,並經法定的行政程序認定為工傷。工傷認定申請既可由用人單位提出,也可由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提出。

停工留薪期內的待遇具體如下:

1.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2.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3.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4.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5.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按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盧良友

執業律師

這位朋友,工傷賠償已經是最後一步了,在此之前你需要確認勞動關係,申請工傷認定,工傷鑑定,如果認定不了你就需要按照人損標準走提供勞務受害的訴訟流程,你需要去做傷殘鑑定,過錯材料搜集等等…賠償是最終目的,但現在哪個人直接跟你說能賠多少,你就要小心了。說得比較直接,希望不要生氣……

2

為廢除死刑而努力是否有必要?

王發其

合伙人律師

首先,死刑廢除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事實上,不廢除死刑,相當於眼淚從一個母親流向另一個母親!其次,廢除死刑,某種程度上有利於喚起罪犯實施犯罪時的良心,手下留情!再次,死刑,我認為是一種以非對非、以惡對惡的體現。當然,對於廢與不廢,世界各國都存在不同的看法,也存在不同的司法。我國法律也逐步減少死刑,目前只是對極其惡性的案件保留死刑,這也是我國發展進步、文明、理性的重要體現!

3

虛假收入證明能否用來計算解僱補償金?

胡黨菊

合伙人律師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是員工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公司可以把該員工的工資明細表(銀行轉帳或員工籤名的工資表等)來證明

趙乾偉

合伙人律師

因為單位未與你續籤勞動合同,那麼單位按照法律規定應該給勞動者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以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的的平均工資作為補償你的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以以往向勞動者發放的工資以銀行流水、現金收據等可以證明勞動者的實際工資的。那麼單位開具的高收入證明可以被認定是虛假的,則以實際工資為基數計算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反之沒有相應證據證明實際工資或證明虛假的高收入證明,則高收入證明就會被認定是真的。那麼該收入證明應該是做為計算你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的基數值。

4

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到底需要返還嗎?

劉勍

專職律師

未成年人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就打賞主播而言,個人認為都屬於無效民事行為或者可撤銷民事行為,都應當返還。但你所提到的證明該行為是由未成年人實施還是成年人實施,客觀來說,不容易舉證,需要結合客觀具體情況加以區別。

由主張返還的一方承擔舉證義務。

5

再婚女婿可以分得前嶽父母留下的財產嗎?

王豔

合伙人律師

我國《民法典》繼承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喪偶女婿的繼承權】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原本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兒媳和女婿是沒有繼承權的,但是呢這有一種例外的情況,就是兒子或者女兒去世後,女婿仍對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這樣的好女婿,是法律所鼓勵的,所以在繼承上的權利就跟兒子一樣的,可以繼承嶽父母的遺產。那如果說女婿還能不能再婚繼承呢,還是看其是否堅持贍養老人 ,如果改嫁後仍然盡了主要的贍養義務同樣可以繼承的。

聶穎

合伙人律師

1.若嶽父母逝世時間在2021.1.1之前的,適用《繼承法》第12條,若在該日期後,適用《民法典》第1129條。

2.兩部法律均規定,喪偶女婿對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3.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繼承編的解釋(一)》明確規定,再婚不影響繼承權。

4.若您可以證明,對嶽父母盡到了主要的贍養義務的,有權要求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與前妻弟弟一起享有遺產分配權。至於判斷是否「盡到主要贍養義務」,則須全面、細緻了解情況及證據,才能作出評價,如有需要可進一步聯繫本律師。

本期推薦律師

聶穎

聶穎

合伙人律師

泰和泰重慶辦合伙人、智慧財產權業務中心負責人,兼職兩江新區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法律實務中心秘書長;曾就職於世界500強美資企業駐上海法律部,具有英文工作能力,積累了十年法律實務經驗,被評為中級職稱(三級律師);熱心社會公益,曾受人民日報、學習強國、法制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提問步驟

3、點擊問答人

4、請開始你的提問

【來源:重慶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出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通知》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今後再有「熊孩子」給網絡主播打賞,這錢能討回來嗎?新規要求實名制禁止未成年人打賞受疫情影響,很多中小學生在家「觸網」機會增多。經過多番溝通協調,近日雙方最終達成了庭外和解,小劉申請撤訴,直播平臺自願返還全部近160萬元的打賞款項,目前已履行完畢。究竟是未成年人還是家長打賞?該《通知》出臺前,2月底至3月初,男孩小戴於一網絡平臺充值7萬餘元,用來購買平臺禮物打賞主播。其父母發現異常後報警,警方協助向平臺申請退款無果。
  • 未成年人抖音打賞主播2萬元,抖音卻回復:靠用戶自律!
    卻不想,睡一覺的工夫,孩子居然偷偷拿走手機刷抖音,並且給主播打賞近2萬元。近期,又有媒體報導一起未成年人抖音打賞主播事件。在報導中,父親林先生查看支付寶餘額時發現,孩子趁林先生睡夢之際,用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給抖音帳戶充值,併購買抖幣後瘋狂打賞主播。根據媒體報導:打賞持續了數小時,萬金散盡。
  • 封禁未成年人打賞,律師:落到實處還需明確懲罰措施
    通知規定,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平臺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通知詳細規定,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並應有消費提醒;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 15歲男孩打賞主播8萬元,未成年不理性消費到底是誰的鍋?
    男孩母親朱女士說,這個錢是老人養老用的,他外婆腦溢血,半身不遂,這個錢是用來看病的;男孩母親朱女士還稱,兒子打賞很大一部分在於主播誘導,希望相關平臺能夠退還一部分錢。「現在的孩子是對錢沒概念嗎?「也別全怪主播,都15歲了,不小了,還是沒教育好孩子」近些年來,未成年不理性消費事件層出不窮,在網上搜一下,只是媒體報導的就有上萬起了,還不包括媒體沒有報導的。
  • 給直播「打賞」戴上「緊箍」
    通知要求,網絡直播用戶「打賞」需實名制,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備受爭議的網絡直播「打賞」終於被戴上了「緊箍」。  「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10萬彩禮」「少年兩個月打賞女主播40萬」「熊孩子看直播頻現巨額打賞」……近年來,未成年人高額「打賞主播」的事件屢見不鮮。由於未成年人理性自控能力不強,金錢觀、消費觀還沒有完全成型,在主播的各種誘導下,往往會「情不自禁」打賞。
  • 女土豪向主播借錢,刷百萬禮物歸還後,又以未成年名義要回打賞?
    一直以來,大家經常看到一些熊孩子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打賞主播的新聞,後面父母只好向媒體曝光並尋求法律援助,希望平臺能夠退回這筆未成年人的打賞。這個常見的問題在之前也有了答案,最高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打賞糾紛進行了明確解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 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禮物型」主播凜冬將至?直播打賞冷靜期要來了!
    據說《指導規範》出臺主要針對目前網絡直播中存在的高額打賞、未成年人打賞和激情打賞三大問題。9歲女童打賞主播花光家裡十萬彩禮有人被直播間的氣氛和主播話術激發得「上了頭」,不惜一擲千金成為直播間的榜上大哥,到頭來卻後悔翻臉,撕掉「大哥」面具放棄身份牌面,一邊找主播「對線」一邊要求平臺退款。更有甚者,有成年人甚至把打賞行為安在自家小孩身上,要求平臺返還刷禮物的錢。
  • 網絡直播新規公布:直播打賞將實名制 未成年人不能打賞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
  • 未成年人近16萬元打賞快手主播 平臺同意退款三個月無下文
    中國科技新聞網8月21日訊(孔辰) 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安徽省碭山縣12歲小學生樂樂(化名)就偷偷花掉了父親手機上的15.8萬餘萬元,全部用於快手平臺主播打賞。隨後,經樂樂父親與快手方面溝通,快手平臺客服工作人員於2020年3月份表示,平臺可以退還80%的費用。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惹爭議,遊戲害人不淺
    今天,「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這樣的詞條被頂上了微博熱搜,激起了網友的爭相討論。各位網友的觀點都十分犀利,一針見血。有的孩子趁家長不在家,網課不上,放肆地打遊戲,甚至還花光了父母積攢的血汗錢去打賞自己喜歡的主播。而家長維權的案例一再增多,遊戲平臺也設置了相關的關卡,希望可以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可惜事與願違,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減少,時不時就會有熊孩子花光父母積蓄打賞主播的案例發生,這讓家長對遊戲平臺深惡痛絕。
  • 打賞主播近九萬!貴州15歲男孩:她說等我長大後和我在一起……
    記者從小項的消費清單上看到,消費最多的是一款名叫酷狗 K 歌的軟體,據小項介紹,他花的錢主要是打賞主播。小項:100 塊錢一個禮物,然後我就一直充,我充錢最高的一次是兩三千。記者:這個東西給你帶來什麼?小項:有時候很刺激,讓我很興奮。小項告訴記者,他在打賞的時候,有人會 " 圍著 " 他說很多好話。
  • 保護未成年人 網絡直播打賞行為規範將出臺
    據統計,每10個直播用戶中,就有1個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理性自控能力不足,甚至出現「孫女玩手機遊戲花光奶奶救命錢」等事件。對於當下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的問題,你有什麼建議?近年來,關於一些未成年人將學費、生活費用於打賞主播,盜用家長資金帳號在直播平臺上「一擲千金」的新聞屢屢發生,對於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打賞中存在的激情打賞和高額打賞行為,必須嚴厲規範,培養孩子的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正向的興趣愛好。2.分析問題原因(1)未成年人年齡小,自身自控能力缺乏。
  • 男孩深夜打賞主播幾天花掉近2000元 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危害大
    家住在長沙市嶽麓區廣廈新苑的譚先生是寧鄉人,今年48歲,8月17日晚,他通過交易記錄才發現自己的兒子竟用自己的手機登錄陌陌平臺看直播,幾天時間不到,在陌陌上給網絡主播們打賞了將近2000元,這件事情讓他氣憤又無奈。
  • 男子慷慨打賞女主播30萬元 妻子怒不可遏起訴至法院
    摘要:如何追回用夫妻共同財產「打賞」給網紅的錢?網絡女主播已經成為了時下非常熱門的職業,她們往往面容姣好,愛好交友,性格活潑可愛的她們喜歡通過網絡平臺結交新朋友。離婚後,羅美麗才發現,在與李堅強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李堅強曾在某平臺有多次充值行為:「2018年2月充值5200元贈送520000打賞幣……」李堅強多次通過在該平臺充值購買「打賞幣」,然後在平臺上以「贈送禮物」的方式來「打賞」主播小丸子。羅美麗認為李堅強充值到某平臺的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 「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退還」,是保護也是警示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5月19日,最高法出臺新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邯鄲8歲孩童抖音打賞近兩萬元!網絡主播喊「大哥」
    李先生說,最近兩天晚上,自己一直在收到銀行卡簡訊提示,卡裡面一直在少錢。究竟這錢去了哪裡,又是怎麼從自己的銀行卡裡扣除的呢?李先生趕忙查看自己手機,卻意外的有了新發現。李先生:我打開我的手機之後,發現我家孩子在玩手機玩遊戲,通過抖音,他一直在給主播打賞,在買遊戲幣、玩具之類的。
  • 女孩「打賞」主播上萬 退錢要提供「家長不在場證明」
    原來是在前一天晚上,女兒夢夢(化名)在楊女士手機中的快手視頻APP上註冊了帳號,通過刷禮物的方式,給一名叫做「醬油團小迷妹」(現改為「捕捉一隻傻琪琪」)的主播「打賞」花費了14000元。  11歲的女孩夢夢並不知道自己一共花了多少錢,在父母的教導下,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開始先充值了幾個小的(禮物),然後看爸媽也沒說,還以為不要錢,就繼續充。」  由於楊女士的支付寶開通了小額免密支付功能,再加上事情發生在夜晚,楊女士和丈夫都已經睡著,這才使得這種事發生。
  • 00後女孩三個月打賞男主播65萬,還不知廉恥地說:有啥呀,大家都玩呀...
    在國內的時候,她沒發現女兒沉迷直播,到加拿大之後,劉女士才發現女兒的同學各個都在看直播,也打賞主播。女兒告訴自己,她打賞的主播都是溫柔、善解人意的,如果你花的錢多,還能跟他對話。其中,有四位男主播獲得的打賞最多。
  • 江西九江:14歲熊孩子一個月打賞主播13萬 花掉父母一年工資
    如今手機遊戲是越來越火,從而也帶火了不少手機遊戲直播平臺,在這些平臺上,不少人會通過手機支付打賞遊戲主播。最近市民程女士(化名)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因為孩子打賞主播損失了13萬元。程女士告訴記者,從八月十九號到9月11號,每一筆的打賞的金額都在一萬左右,這麼短的時間轉了10萬,讓他們非常害怕,不知道孩子到底把這個錢用到哪裡去了。通過跟孩子詢問了解才知道,孩子在8月19號的時候通過虎牙這個網絡直播平臺,在網上買金豆銀豆打賞給主播。」孩子從我的支付寶上轉大概都是1萬到一萬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