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2020-12-06 農技老張

在農村,有很多的規矩也是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傳承下來了,在農村裡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婚喪嫁娶了,這些也是農村裡比較重要的事情,尤其是農村裡的喪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不管在什麼時候,村裡的喪事也是一種墨守成規的事情,一旦有人去世了,那麼可以說是有來往的或者是能說上話的都會去幫忙,這個就是農村的一個規矩,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


當然農村的這些所謂的規矩也是一種農村的文化,畢竟農村人都祖輩生活到現在,也是遵循著老祖宗的規矩來的,就像農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就要穿壽衣,穿壽衣這個就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不管是什麼年齡的人去世,穿壽衣是必然要做的,像有的時候,老人在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很多人就納悶了,那壽衣都是去世的人穿的,為何人沒死就要買壽衣呢?其實這個是個農村的規矩有關係的,就像有的地區很多的老人在生活比較好的時候就已經購買了壽衣和壽材,壽材也是咱們說的棺材,畢竟很多的老人想法是不一樣的。

就比如有的老人覺得在有錢的時候,到了自己超過50歲以後,那麼就要購買壽材,第一是怕以後沒錢購買了,在以前農村裡要是人去世了沒有棺材的話,那麼就會被人笑話,另外自己也是覺得寒酸,所以趁著有錢還是先購買壽材,那麼還有的老人就會讓子女給購買壽衣,這些也是和寓意有關係,農村人認為提前購買了壽材和壽衣,那麼也能借著這個寓意讓自己長壽的意思,包括現在就有很多人相信這些,雖說這些有點迷信,但是更多的人還是這種信仰。畢竟生活在農村裡不容易,可以說一輩子都是種地為生,那麼到了最後還是要穿上壽衣睡在棺材裡風風光光地走,有的人是生前辛苦,那麼最後也是有享福的一說。

要說這個穿壽衣那可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的衣服就行的,首先,壽衣不能是皮毛做的,也不能是緞面的,可以用絲綢,或者是棉的,因為皮毛和緞面的衣服是有著不好的寓意,那麼是對後人不利的,所以大多數都是以棉料為主,其次穿壽衣也是分人的,如果是女性,那麼就要閨女或者兒媳婦等女性來穿,男性則有兒子侄子來穿,穿之前還要淨身,就是指的擦拭身體,讓老人乾淨的走,其次像提前做壽衣的時候多數人都是選擇在閏年做的,這樣一年中就會多一天,也是有著長壽的寓意,這些就是農村關於白事的規矩,你看懂了嗎?對於白事的規矩,你們家鄉還有什麼說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
    文/隨風飄散農村「白事」有3件事情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做,其中有講究相信從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知道農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有講究的,比如說蓋房子結婚等等,這裡面的講究都是非常多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農村在白事上的就將,在農村的白事上有三件事情千萬不要做,不然村裡人也許會嫌棄你
  • 農村怪現象「喜事不來禮要到,白事不來禮不收」,這有啥講究嗎?
    農村是一個講究人情世故的地方,當然農村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畢竟在農村裡,幾乎是沒有多少外人能見到,在村裡都是本村的人,或者是親戚之類的人,所以農民在處理一些事情方面也是想的很周到,畢竟農村的風俗不同,所以規矩也是有很多的講究,就拿現在的農村來說吧,有的事情就是需要大家的捧場,在農村裡第一是人情,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農村不成文的講究,有啥道理
    然而具體到紅事和白事來說,兩者的講究不同,大家的行為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在農村,很多老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並不是約定俗成的講究,卻也是人盡皆知,那麼別後有啥道理呢?『紅事不請不到』結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在農村,關於結婚方面的講究也很多,在舉辦結婚典禮之前,有一個看似平常實則非常重要的禮節必不可少,那就是發請柬,請柬上標準舉辦婚禮的時間和地點等基本信息,當然主要的目的還是誠意的邀請對方前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畢竟你不知道誰能來參加宴席,現實生活當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你想像不到他來了,很多人你以為他一定了,可他恰恰裝作了不知道。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在農村卻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或者是家裡生孩子滿月酒,如果擺宴席一般都是會電話通知對方,而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三年拜祭,那麼一般都是不通知人的,這在過去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一個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話聊三農事」帶你了解更多三農資訊。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在親戚朋友家裡一旦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這時候不僅要送些禮品表示祝賀又或者慰問,除此之外還要去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是農村人互幫互助的最佳表現,這種關係也是很多城裡人羨慕不來的。農村人應該都知道,喜事有喜事的做法,喪事有喪事的規矩,二者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所要做的事情也都不一樣。
  • 農村老人去世,為啥還有「喜殯」一說呢?多大的人才能算喜殯呢
    對於在農村裡,我估計是沒有比白事更大的事了吧,農村裡對於白事的描述也是不管你有多忙,走得有多遠,親戚之間有白事了,那麼你就要趕到去參加,如果要是不參加喪禮的話,那麼在農村裡是被人笑話的,所以說農村的白事要比任何事都要重要,在農村裡可以說有的人屬於英年早逝,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比較讓人傷心
  • 農村白事有老人去世,別人在馬路邊給你家放鞭炮,你是怎麼看待的
    村裡有人去世,嚴重擾民,該怎麼辦?農村是人情社會,對於紅白喜事,都要有包容知心,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階段的,從出生到死亡。所以你說影響你休息了,可以忍忍,但是確實沒有必要發牢騷。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我們這裡,去世的人為大,尤其是老人去世,除了親朋好友幫忙和上人情之外,當去世老人的靈車經過家門口的時候,十裡八鄉的鄰居朋友都會在公路上守著,每家每戶都會買一掛大鞭炮甚至是衝天炮,等車來的時候都要沿路放煙花炮足,然後去世人家的孝子賢孫都會給每家每戶跪謝磕頭,然後贈送一條毛巾和一包煙,這是文化傳統和人情世故,不是迷信。
  • 在農村,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那麼過年的時候都有什麼講究呢?
    在農村,關於老人去世是有很多講究的,不管是出殯前還是出殯後,需要注意的事情都非常多,而且一旦家中有老人去世,子女是要守孝三年的,在這三年的守孝過程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做子女的必須要遵守,否則是要被別人笑話的,那麼如果當年家中有老人去世,過年的時候都有哪些講究呢?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該看
    導讀: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該看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來說都是大事,基本上一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可是現在在農村,誰家結婚了,村上的鄰居很多都不願意去吃酒席,禮錢一給就走了,可是發生白事的時候,即使再忙,農村人都會參加,於是就有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句話的總結,可是究竟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呢?接下來我們就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
  • 每年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到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但白事上的酒席,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這種酒席叫解穢酒,有些地方稱為豆腐飯、豆兒飯等。解穢酒是啥意思呢?雖然我們傳統文化講究死者為大,一個人過世後要為其舉辦一場葬禮,讓他入土為安。我們想一下,別人來參加你的葬禮,擔心你家人沒有錢給你舉辦葬禮,給送來了帛金(以前古人對白事隨禮的份子錢的稱呼),為你追悼,為你送行。可能年齡小的農村人,他們並不知道在以前農村白事的流程、規矩是相對的繁重,要連續舉辦好幾天,一場白事流程下來,會讓事主家人累趴下來。所以很多事情需要鄉親們幫忙,才能順利舉辦下來。
  • 農村喪事出殯前,會由長子摔碎一個碗,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喪事出殯前,會由長子摔碎一個碗,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   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
  • 農村人辦白事時的怪現象,有人說這麼發展下去不好,你覺得呢
    關於生死之事,有很多忌諱,尤其是在農村,如果有人去世,關係的事情非常多,從去世到下葬,整個過程要持續7天左右,在這7天之中,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情需要安排。也就是說辦白事,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些人手一般都是同村的鄰居,或者是好朋友親戚。有些地方幫忙的,往往都是同村的鄰居而親基本上不會上手幫忙幹活。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關於辦喜事,在農村裡說法也比較多,時至今日在國內多數地區依然還保留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老規矩,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都有啥講究呢?紅事不請不到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在辦紅喜事的時候,如果主人家沒有邀請你去幫忙,就不用主動去幫忙。
  • 農村老話「白事不白」,你聽說過嗎?是什麼意思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句俗語,那就是「白事不白」,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而今天的內容將會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其中的奧妙。其實在農村會有很多需要遵循的傳統規定。像比如婚喪嫁娶,都是需要操辦酒席的,而且根據地區不同,還有一定的不同的習俗呢。不管他們是怎樣辦的酒席,這最終的目的大概都是一樣的吧,就像是有人說的,若是白事的話操辦酒席就是圖一個圓圓滿滿,而若是喜事的話就講究個熱鬧。而在農村要是誰家有老人過世的話,就會舉辦喪禮,然後村子裡的人就會過來搭把手,那場面的陣仗就有點大了。
  • 農村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老人說有福氣,有道理嗎?
    常言說道「生死有命」,人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每個人具體能夠活到多大歲數都是不可控的,畢竟生活中總會發生很多突發事件和不確定因素。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生於八月,死於臘月」。這句話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小孩子出生在八月最好,而老人去世最好在臘月,這有什麼特殊寓意嗎?這句俗語看上去有些封建迷信,所以到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畢竟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對於這些俗語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我們都知道出生和去世的時間都不是能夠自己選擇的,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一句俗語呢?這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係。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
    另外一個就是白事多遠都回去,這也不對,現在的農村人,也開始有些銅臭味,不是宗親白事,多隨禮而人不回,但要是宗親,一般人都會回,這是目前農村的一個現狀。題主可能更想表達的是,為什麼農村人更傾向於去幫助白事忙而輕紅事?這是什麼原因呢?農人分析,可能是下面幾個原因導致。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同時,農村人死為大,全村人就算彼此平常再怎麼鬥嘴吵架,可一旦誰家有白事,大多都會拋開彼此的恩怨,過來幫忙。而且白事需要很多人幫忙,土葬抬棺上山,平整通往墓地的路,這都是力氣活,也需要人手。
  • 農村講究「紅事出錢,白事來人」,不管距離遠近,都得回村幫忙?
    面對著親人的去世,本該是痛哭流涕,心情沉重。而喪事上出現的這些,實在讓人反感厭惡。而現在呢,隨著移風易俗後,這些大操大辦和這些低俗陋習也幾乎見不到了。不過還有一些習俗,卻深扎在農民的心裏面,就是無論誰家辦白事,不管距離的遠近,都要趕回到農村老家去幫忙。因此在農村也流傳有這樣的一句順口溜,叫做「紅事花錢,白事幫忙」。